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苦参碱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苦参碱(Matrine)是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苦豆子(S.Alopecuroides L.)、广豆根(S.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等中草药的活性成分。苦参碱分子式为C15H24N20,属于四环的喹嗪啶类,分予骨架可看作二个喹嗪啶环的稠合体,是苦参碱类生物碱的代表。据大量文献报道,苦参碱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抗病毒、抗炎、免疫及抗肿瘤等方面有重要的药理活性和应用前途,各类制剂的研究开发已被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国内外在研究苦参碱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了其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本文将其药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苦参碱(Matrin,MT)是苦参的重要成分,其分子式为C15H24N2O,分子量为248·36。苦参碱具有较为广泛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其中抗心律失常[1~5]、降血脂[6~8]及正性肌力作用[9~13]的研究较为深入。苦参碱抗离体心肌纤维增殖的作用目前正被药理研究者所注意。体外研究发现,苦参碱能抑制  相似文献   

3.
苦参碱是豆科植物苦参、苦豆子、广豆根等中草药的活性成分,是苦参碱类生物碱之一,属于四环喹嗪啶类化合物。在诸多临床和实验中,苦参碱被发现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其应用范围包括:肝脏疾病的防治、肿瘤的治疗、白血病的治疗,耐药性的逆转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苦参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苦参碱(Matrine,Mat)化学名Matddin-15-one,属于四环喹嗪啶类化合物,分子骨架可看作2个喹嗪啶环的稠合体[1]。广泛存在于苦参(SophoranaveseensAif)的根,苦豆子(sophoraalopeeuroidesL),全草广豆根(Sophorasubprostrofa-chun.T、chen)等豆科植物中。近年来,研究发现苦参碱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肝纤维化、抗肿瘤等多方面药理活性。现就近年来对苦参碱的药理作用研究综述如下。1心血管系统作用苦参碱对酸化条件及长期心肌缺血后心室肌细胞仍表现  相似文献   

5.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苦参是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作为其主要成分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具有抗炎、抗心律失常及抗病毒的功效.其还具有肿瘤杀伤作用,其抗肿瘤活性主要表现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与凋亡,抑制端粒酶的活性、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肿瘤耐药性及促进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等.此外研究证实,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临床上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恶病质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对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由于分子构象差异使得氧化苦参碱的药理活性要大于苦参碱,因而加强对氧化苦参碱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为天然植物药物,疗效切实,进一步的研究将会为新药的研发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转化对苦参提取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苦参不同提取工艺过程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相互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RE-HPLC测定不同提取工艺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在选择的几种提取工艺中,氧化苦参碱有向苦参碱转变的趋势。结论在苦参的提取过程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转化对苦参提取工艺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苦参碱(M atrine,M at.)是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A it.,苦豆子S.alopecuroidesL.[1],广豆根S.subprostrata ChunetT.Chen等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是白金雀儿碱(lupan ine)的异构体,属于四环的喹诺里西啶类(qu inolizid ine),分子式为C15H24N20。多年来对其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发现,其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肝纤维化[2]、抗心律失常[3]等多种药理作用,且目前其在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所以本文主要就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药代动力学、心血管药理作用和急性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药代动力学罗学娅等[4]进行的家…  相似文献   

8.
氧化苦参碱属于喹喏里西啶类生物碱,为中药苦参、山豆根和苦豆子等植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临床可用于多种肝炎的治疗。氧化苦参碱具有抗乙肝、丙肝病毒及抗肝纤维化,改善肝脂沉积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氧化苦参碱的肝脏药理作用,同时总结其潜在的毒理作用。氧化苦参碱为含有多种肝脏药理活性的单体药物,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706-1708
目的:优选苦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提取、纯化等工艺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对苦参经温浸提取,纯化后的沉淀物进行酸水再次温浸的最佳工艺为加0.1%盐酸水溶液,每次10倍量,温浸提取1次,苦参中的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总量转移率在97%以上。结论:用该工艺提取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稳定可行,得率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苦参碱多种制剂的药效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马方励  程怡 《中成药》2004,26(5):420-422
苦参是传统中药,系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素有清热利湿,祛风杀虫之功.其主要成分是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具有广泛抗肿瘤、抗心率失常、抗炎及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抗肿瘤,是近年来药学领域研究开发的热门课题之一.现就苦参碱在制剂学领域的研究开发进行综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肝星状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沉积及瘢痕组织形成,是各类慢性肝病向各类终末期肝病转变的关键病理过程。近年来,中医药被证明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成果突出,中医学对肝纤维化具有极富特色的诊疗理念,认为肝纤维化基本证候病机中“虚损”为其根本,并集中表现为气虚络瘀、肝郁脾虚和肝肾阴虚等证型,通过对以上3种常见肝纤维化证型总结相应常用效验方剂的临床及药理学研究进展,归纳其调控肝星状细胞命运、调节胆汁酸代谢、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肝窦内皮血管化等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肝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是由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引起的共同病理过程,涉及多条细胞内外信号通路,通过干预肝纤维化信号通路来终止和逆转肝纤维化病理过程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中药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近年来从中药中提取出有效活性成分,干预肝纤维化信号通路已成为研究热点,中药提取物白芍总苷、橙皮苷、川芎嗪、青蒿琥酯、槲皮黄酮、熊果酸等能分别干预(TGF-β)/Smad、Wnt、NF-κB、PPAR等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寻找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新靶点,探索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提供新思路。参考文献44篇。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过程,主要是由于肝脏中纤维组织增生和分解不平衡,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过度沉积,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中间环节,在这一病理过程中,细胞与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使肝脏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造成纤维组织在肝脏内沉积过多,最后导致肝纤维化,其持续恶化会逐步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由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早期可以逆转,因此控制肝纤维化这一可逆过程,对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冬虫夏草作为我国特有的名贵药用真菌之一,受到科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与研究,其药理作用广泛。冬虫夏草中含量最高的生物活性物质冬虫夏草多糖,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对于中药抗肝纤维化机制的研究逐渐向细胞分子水平深入。本文将分别从与肝纤维化发生有关的细胞基础、细胞因子、胶原酶以及脂质过氧化层面,探讨冬虫夏草多糖对肝纤维化形成的抑制作用,以阐明其具体作用机制,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近年来大黄素在肝脏疾病防治方面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大黄素能抑制体内外肝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机制之一。另外,大黄素还具有较好的肝保护、抗肝纤维化及其他作用。大黄素上述作用的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理论在多器官纤维化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宗江  刘昆  张新雪  牛建昭 《中医杂志》2005,46(10):727-729
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将这一理论引入中医药防治肝、肾、心、肺等器官纤维化、硬化的研究中,寻找通治多器官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为揭示器官纤维化、硬化的实质及为中医药防治难治性疾病开拓新途径;为中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理论提供实验依据;为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规范化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黄素是一种蒽醌类衍生物,是从何首乌、大黄等中药中提取得到的主要活性单体.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素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对于肝脏疾病如肝脏炎症、肝癌、肝纤维化以及对各类肝损伤等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大黄素对肝细胞的潜在毒性作用也逐渐显现.因此,本研究综合近年来大黄素在肝脏上的研究,对其药理作用、机制及...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在肝纤维化防治中的地位日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中药在肝纤维化的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因而也成为诸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Nrf2/ARE是体内一条极为重要的抗氧化应激反应的信号通路,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是亮氨酸拉链家族中调整细胞或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中的重要转录因子,是细胞或组织抗氧化还原反应的中枢调节者,Nrf2通过识别并结合抗氧化反应构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从而启动下游抗氧化保护基因和II相解毒酶基因的转录,在肝纤维化的防御与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机体或细胞内活性氧(ROS)引发的氧化应激是多种肝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抗氧化应激是防治各种慢性肝病的重要方法,因此Nrf2/ARE通路也成为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中药复方对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中医治法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法制备CCl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予两种不同中药复方煎剂灌胃,观察大鼠肝组织匀浆TGF-β1浓度及TGF-β1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GF-β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异常表达;治疗1组、2组均可降低肝组织匀浆TGF-β1含量及TGF-β1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尤以滋肾清肝饮组疗效更加明显。结论:滋肾清肝化瘀法与滋肾化瘀法皆可有效防治CCl4大鼠肝纤维化,配伍清热利湿解毒中药后作用可能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中毒性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中毒性肝损伤和肝纤维化,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和肝匀浆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肝组织 V-G 染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胶原定量分析;用电镜观察贮脂细胞变化。结果:红花黄色素治疗组大鼠血清和肝匀浆中 HA、LN 含量及肝组织内胶原含量和贮脂细胞变化显著低于病理模型组。结论:红花黄色素能抑制贮脂细胞增殖转化及 HA、LN 的合成,减少胶原沉积,有防治四氯化碳诱发中毒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脏中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积累,纤维性瘢痕形成的病理过程。其持续恶化会逐步发展成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严重肝脏疾病。由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早期可以逆转,因此控制肝纤维化这一可逆过程,对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具有多靶点、毒副作用小、效果好等特点。该文对中药及其复方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中药可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等生长因子来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和诱导活化的HSCs凋亡,促进脂联素的表达和抑制瘦素的分泌,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抑制肝窦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化等多个层面有效阻止肝纤维化的进展。因此中药能通过多机制和多层面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是治疗肝纤维化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