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06例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50例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免疫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用截敏汤加减内服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45例用鼻炎康、雷诺考特喷雾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2.2%,对照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鼻三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肺虚感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肺虚感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对照组81例).治疗组用鼻三针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后、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后12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季节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名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伏九组、三伏组和三九组,每组30例。分别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在三伏、三九季节给予贴敷治疗。结果:伏九组总有效率为93.33%、三伏组为70%、三九组为60%,伏九组贴敷优于三伏和三九穴位贴敷,三伏穴位贴敷疗效优于三九穴位贴敷。结论:伏九组穴位贴敷对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R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穴位注射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9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3例,对照组256例。治疗组于三伏天行穴位注射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同时口服氯雷地定片(开瑞坦)。连续治疗3年,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治愈45例,好转198例,治愈率为15.9%;对照组治愈1例,好转241例,治愈率为0.4%。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血清中IgE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治愈率高于激素联合抗组胺药治疗,且对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清IgE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自拟温灸散贴穴位配合鼻通汤治疗过敏性鼻炎7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温灸散(附子、肉桂、白芷、细辛等)贴敷穴位配合口服鼻通汤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口服鼻敏汤,疗程为1个月。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74.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灸散贴敷配合鼻通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传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与传统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传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通过对症状分级评分标准分值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喷嚏评分、流涕评分、鼻塞评分、鼻痒评分,同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传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可以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且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鼻炎贴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三伏天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鼻炎贴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鼻症状总积分(TNSS)及鼻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为7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SS和RQLQ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NSS和RQL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炎贴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是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桂枝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方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以2∶1比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口服桂枝汤合苍耳子散加减配合穴位敷贴,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分散片,配合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周期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桂枝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方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PRI、PP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史莹莺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904-90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椎病合并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颈椎病合并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温针灸治疗,然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椎病合并冻结肩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温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配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配合拔罐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痊愈34例,显效15例,愈显率达8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结论温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巨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醒脑开窍组穴基础上采用巨刺治疗,对照组在醒脑开窍组穴基础上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用修改的Ashworth量表(MAS)、痉挛评定量表(CSI)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AS、CSI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卿鹏  胡静 《上海针灸杂志》2013,(10):855-856
目的 观察肩三针温针灸配合远端穴位透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5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肩三针温针灸配合远端穴位透刺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 经过2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肩三针温针灸配合远端穴位透刺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较电针疗法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远道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把80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远道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和单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胸围呼吸差,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胸围呼吸差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长(P<0.01)。观察组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P<0.05)。结论:远道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采用火针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41例予以西药口服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止痛效果及对血尿酸的调整作用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9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和血尿酸值均有下降(P0.05)。结论火针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滞针提拉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滞针提拉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疗程(6周)。采用House-Brackmann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FDI)调查问卷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FDI躯体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滞针提拉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穴位敷贴疗法配合药物治疗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红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81-582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疗法配合药物治疗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药物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敷贴疗法配合药物治疗,药物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药物组为64.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配合药物治疗便秘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