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肋烟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个白肋烟品种,采用Griffing II双列杂交模型设计21个基因型处理,利用加-显模型研究分析白肋烟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遗传特性.结果表明,白肋烟杂种优势在性状间及杂交组合间的表现存在差异,其中株高具有较强的群体平均优势表现,群体平均优势结果与纯显性效应△值的分析结果一致,这表明除叶长外的6个农艺性状表现为正向杂种优势;7个农艺性状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群体超亲优势,仅株高、节距表现出较小的正向群体超亲优势.7个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B)在0.18~0.58之间,表明白肋烟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变异受环境及随机误差的影响较大;狭义遗传率(HN)大小顺序为,叶数>节距>叶宽>株高>茎叶角度>茎围、叶长.遗传效应方差分量估算结果表明,叶长的遗传变异主要表现显性效应,其余性状的遗传变异由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性状叶数、叶宽、节距的基因型加性效应相对较高(P<0.01).  相似文献   

2.
白肋烟主要经济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个白肋烟品种采用GriffingII双列杂交模型设计21个基因型处理,基于加-显模型研究分析白肋烟4个主要经济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遗传特性。结果表明白肋烟杂种优势在各主要经济、品质性状间及杂交组合间的表现存在差异,其中,上等烟率具有较强的群体平均优势表现,群体平均优势结果与纯显性效应△值的分析结果一致,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率、烟碱表现为正向杂种优势,总氮含量表现为较强的负向群体平均优势;上等烟率表现出明显的正向群体超亲优势,总氮含量表现较强的负向群体超亲优势,产值、均价性状表现出较小的正向群体超亲优势,产量和烟碱含量表现出较弱的负向超亲优势。6个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B)在0.21-0.66之间,表明白肋烟主要经济、品质性状的表型变异受环境及随机误差的影响较大;狭义遗传率(HN)大小顺序为,烟碱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率、总氮。遗传效应方差分量估算结果表明产值、上等烟率、总氮含量的遗传变异主要表现显性效应,产量、均价和烟碱含量的遗传变异由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快速准确地预测烤烟F1的杂种优势,促进强优势杂交组合的选育,采用NCⅡ交配设计的方法,以7个烤烟品种(系)组配了12个杂交组合,探讨了亲本和F1一些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并对其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优势因性状和杂交组合的不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5个性状群体中亲优势大小顺序为株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叶数,群体超亲优势除株高外均呈一定的负向;配合力的研究选出了本研究中较理想的杂交组合及亲本,遗传力的研究表明了各个性状选择较为可靠,但叶宽、叶面积性状受非加性遗传的作用较为突出,宜在较高的世代进行选择。综合各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来看,韭菜坪2号×G28,南江三号×Florda301是较好的组合;Florda301,韭菜坪2号是较好的亲本。  相似文献   

4.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6个白肋烟品种Ky14,Ky8959,B21,B37,建选3号和Bx2003的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第12与18叶位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从白肋烟烟叶中共分离检测出香气成分31种,其中以新植二烯含量最高。遗传模型分析表明,第12和18叶位的狭义遗传率范围分别为0.07~0.28和0.05~0.54;广义遗传率范围分别为0.46~0.87和0.66~0.82,表明白肋烟烟叶各类型香气成分含量的表型变异主要受遗传背景的控制。白肋烟烟叶各类型香气成分含量的遗传变异主要由显性效应、母本效应、父本效应控制,亲本基因型加性效应对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来选育高香气量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5.
烤烟株高的发育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4个烤烟品种及按NCⅡ设计配制的48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及其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株高的发育遗传规律。非条件遗传方差分析表明,株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现均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基因共同控制,且以加性效应基因为主,宜通过选育纯系品种进行遗传改良。在条件方差分析中,条件加性方差和条件显性方差均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表明控制株高性状的基因在整个发育时期并非持续、稳定表达。不同发育时期株高对最终株高的遗传贡献分析表明,早期株高对最终株高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影响最大,意味着对株高的早期选择有效。  相似文献   

6.
烤烟烟叶钾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理论对烤烟南卡58和中烟14两亲本及其F1、F2、F3家系的烟叶钾含量的遗传特征进行了研究。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中,采用了F2代图形分析法和P1、P2、F1、F2、F3家系多世代联合分析法分别对烤烟烟叶钾含量的遗传进行分析,从F2代图形分析的结果可初步判断烤烟烟叶钾含量的遗传有主基因的存在;P1、P2、F1、F2、F3家系多世代联合分析表明烤烟烟叶含钾量的遗传符合模型D,即一个主基因+多基因模型;综合两种方法分析得出:烤烟烟叶钾含量遗传最适合的模型为一个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遗传效应的分析认为,烤烟烟叶钾含量的遗传以负显性效应为主(h=-0.612),加性效应很小(d=-0.05),主基因遗传率为52.78,多基因遗传率为2.78%,总遗传率为55.55%。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分析烤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通过关联分析寻找与烤烟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提高烤烟育种效率奠定基础。利用均匀分布于烟草24个连锁群上的120个SSR标记分析了231份烤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TASSEL 5.0 GLM(general linear model)和MLM (mixed linear model)方法进行标记与表型性状变异(8个农艺性状和5个化学成分)的关联分析。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403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2-21个,平均每个标记3.36个;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36~0.785,平均值为0.408;供试材料间遗传距离为0.003~0.371,平均值为0.148。通过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GD)值为0.153水平上可将231份烤烟材料聚为4大类。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成3个亚群,且每个亚群分别包含117、38和76份烤烟材料。通过GLM_Q和MLM_Q+K两种关联分析模型,分别检测出17个和9个与13个表型性状显著相关,其中9个标记在两个年份和两种模型中均被检测到与同一性状在P < 0.001水平上极显著相关,且MLM_Q+K未能检测到新的关联标记;3个株高相关标记(TM10481、PT54964和TM20580)、2个叶数相关标记(TM10846和PT60728)、1个茎围相关标记(TM25276)和1个叶长相关标记(TM11215)与已报道的QTL定位结果一致,可应用于烤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8.
烤烟品种易烤性相关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烤烟品种云烟85(P1)和烤烟品种大白筋599(P2)为双亲,构建了P1、P2、F1和F2四个世代群体,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对该四个世代群体的烟叶易烤性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表明,烤烟品种烟叶易烤性性状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1),同时2对主基因间存在互作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64.09%,多基因遗传率为6.59%,在F2世代表现出较高的主基因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对各项经济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各因素在烤烟各经济指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大小,为烤烟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烤烟新品种"中烟99"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烟99系选用烤烟新品系88-4009与中烟86杂交,杂种F1经花培纯化定向选育而成,2000年12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该品种较耐肥水,田间生长势强,优质烟成熟特征明显,分层落黄好,易烘烤;烤后原烟金黄至桔黄,油分多,色泽鲜亮,化学成分协调.烟叶质量符合目前卷烟工业要求;兼抗黑胫病、赤星病和气候斑点病,耐普通花叶病,比对照品种产量提高5.64%,均价提高8.19%,中上等烟增加5.93个百分点,单位面积产值提高11.28%;是一个品质、抗性、产量、适应性等方面较能兼顾,适宜于黄淮、东北烟区种植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基因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烤烟10个主要农艺性状基因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叶数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为显性效应;叶长包括下叶长、中叶长、上叶长均都存在显性×显性效应;叶宽包括下叶宽、中叶宽、上叶宽均都存在加性×加性效应;节距显性、加性×加性、显性×显性同等重要;茎围以显性林性×加性效应为主;株高以显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2.
烤烟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方法。主要过程包括将烟样在弱碱性条件下热水中萃取,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绘制,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硝酸盐的还原,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回收率的测定。该方法具有简单、高效、重复性好、不需专用仪器设备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烟草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烤烟烟叶内几种酶活性变化及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从鲜烟到陈化结束烤烟中总淀粉酶、转化酶和中性蛋白酶活性及相关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田间生长达到成熟的鲜烟叶中总淀粉酶活性较高,转化酶活性较低;初烤后总淀粉酶活性降低,转化酶活性升高;复烤后二者活性下降;陈化3个月因为温度等条件的变化活性升至最高值,之后则不断下降。蛋白酶在鲜烟期活性较高,初烤后保持微弱活性,复烤后检测不出活性。淀粉、非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在整个陈化期间一直表现下降。  相似文献   

14.
烤烟烘烤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模糊控制理论将烤烟烘烤专家曲线固化于单片机中,以阻温传感器、活动百叶窗、电机等执行器为平台,设计了自适应分层模糊控制器,实现了小烤房烘烤过程的自动化控制(除加煤和装烟外)。应用效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控温控湿准确。应用该系统烘烤与普通烘烤相比,烤后烟叶色泽更饱满,叶片颜色均匀一致,有效避免人为过失影响烤烟质量,提高上等烟比例4.37个百分点,公斤均价提高0.69元,并可明显降低烘烤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就氮与磷的交互作用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主效应、通径分析及施肥决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土壤环境下以施N:P2O5为1:0.6~1.7(N为10 12.5 kg/hm2)时,氮与磷的交互作用显著,肥料效应高。此时所获得的烟叶中含钾量较高,糖/碱比值在可接受的范围,烟叶品质好,并相对提高了烟叶产量。其结果对多年连作的烟区(土壤速效磷含量相对较高),烤烟生产施肥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试验进一步表明在不同的烟区可根据肥料试验,首先确定目标产量,多元肥料施用量有不同的配比组合,因此可以根据对烟叶中化学成分如糖、烟碱或糖/碱的实际要求,进行烟草生产施肥决策。   相似文献   

16.
湖南烟区烤烟钾含量变化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湖南主产烟区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样本946份,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烟叶钾含量,研究了湖南烟区烤烟钾含量的变化特征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湖南主产烟区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钾含量均值分别为2.11%、2.34%、2.71%,其中含量小于2.0%的样本分别占43.6%、21.0%、5.5%,部分上部烟叶钾含量偏低;上、中部烟叶钾含量年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下部烟叶钾含量年度间差异不显著;主栽的3个品种烟叶钾含量表现为K326>云烟87>云烟85,但差异不显著;生态区域间烟叶钾含量差异极显著,表现为湘中烟区高于湘西北烟区和湘南烟区;地区之间烟叶钾含量差异极显著,长沙市最高,娄底市最低,相对较高的地区有邵阳市、怀化市、衡阳市、常德市、郴州市和永州市;在空间变化上,由西南向东北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由南向西北表现为降低趋势。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湖南烟区烤烟钾含量大体分为中钾、高钾、中偏低钾3大类型。  相似文献   

17.
保得生物肥在烤烟上的抗病效果及抗病性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0-2001年的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的结果表明,烤烟上施用保得生物肥后,能不同程度地减轻野火病,炭疽病和赤星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也可减少害虫为害,据测定,施用生物肥后,土壤中有效钾含量增加。烤烟中部烟叶中的总酚,类黄酮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皆有不同程度提高,可以认为是提高烤烟对这些病害抗病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特香型烤烟挥发性致香物质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使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特香型烧烟,香料烟和烤烟3种类型的烟叶进行了挥发性致香成分的检测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特香型烤烟与香料烟在挥发性致香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烤烟挥发性致香物质种类和含量比较,差异相对较小,特香型烤烟含有1-戊烯-3-醇,1-戊醇、3-羟基-2-丁酮等特殊成分,含有2-戊烯醛,癸醛、2-壬烯醛,香叶基丙酮,壬酸,1H-naphtho[2,1-b]pyran等与香料烟相同的成分。3种类型的共有成分中,2,4-庚二烯醛,苯甲醛,苯乙醛,二氢大马酮,大马酮等成分在特香型烤烟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烤烟烟碱合成及农艺调节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烟碱合成的部位、前体物质、信号物质以及烟碱在器官间、叶位间和叶片中的分布阐述了烤烟烟碱合成和分布的规律,并对氮、磷、钾等矿质元素,品种、打顶留叶、密度、地膜覆盖、灌溉、成熟度、外源调节物质、环切和断根等农艺措施以及土壤、气候、海拔等环境因子对烤烟烟碱合成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