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电自适应脉冲式电火花加工是一种新型电火花加工方法.通过分析放电通道的形成过程,采用PIC/MCC相结合的方法,对压电自适应脉冲式电火花加工放电通道进行了微观粒子模拟,得到带电粒子(电子和正离子)在放电通道内的分布规律.仿真结果显示放电通道位形呈腰鼓状,通道中任意横截面带电粒子的空间分布符合高斯分布,为电火花加工温度场...  相似文献   

2.
一、电火花加工概述电火花加工方法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研究和逐步应用到生产中来的。它是使工件和工具之间脉冲性地火花放电,靠电火花局部、瞬时产生的高温把金属蚀除下来,所以叫作“电火花加工”。因为是脉冲性的放电,所以某种场合下也叫做“电脉冲加工”,也有统称之为“电蚀加工”的。从1943年出现了第一台电火花加工装置起,最初都是利用电阻电容充、放电的所谓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压电陶瓷(piezoelectric ceramic transducer,PZT)激励同步压缩放电通道微细电火花加工,目的在于改善微细电火花加工的放电环境。介绍了PZT激励同步压缩放电通道微细电火花加工原理,研究了开路电压、脉冲宽度、脉冲频率和峰值电流对其电极损耗和材料去除率的影响,并与不采用压缩通道方法的微细电火花加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采用PZT激励同步压缩放电通道技术,提高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材料去除率,降低了电极损耗率,有效改善了放电环境。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航空、航天等领域中日益广泛应用的硬质合金等材料出现的切削加工困难、电加工蚀除速度慢的问题,设计了带有放电爆炸力的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建立了电火花放电加工的热力学传导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得出具有放电爆炸力的单次脉冲能够明显提高难加工材料蚀除量的结论。加工对比实验证明具有放电爆炸力的脉冲电源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的放电加工。  相似文献   

5.
《模具制造》2011,(6):94-94
电火花线切割是利用线状电极做工具对金属导体进行电火花加工的特种加工手段。电火花线切割时,在放电通道的中心温度瞬时可高达10,000℃以上,高温使工件金属熔化,甚至有少量气化,同时高温也使电极丝和工件之间的工作液气化,这些气化后的工作液和金属蒸气瞬间迅速热膨胀,具有爆炸的特性,是一种类空化效应。这种热膨胀和局部微爆炸,  相似文献   

6.
电火花加工方法不能直接加工涂覆了热障涂层的高温合金构件。先利用磨料水射流冲蚀去除高温合金表面的热障涂层,形成涂层孔型,再利用电火花加工方法进行金属基体的微小孔加工。涂层孔型底部的金属基体裸露率对后续电火花加工可行性有重要影响。结果表明:电火花加工可行性与金属基体裸露率、残余涂层材料厚度均有很大的关联;在残余涂层材料与金属表面高度差小于理想放电间隙的情况下,金属裸露面积的增加使电火花放电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的放电能量均增加,可蚀除或剥落更多的残余涂层材料,有助于电火花加工顺利进行;在特定电火花加工条件下,保证金属裸露率达到一定的阈值是实现磨料水射流与电火花组合制孔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基于流体动力断弧的高速电弧放电加工是一种高效蚀除工件材料的特种加工新技术,它从原理到实现都与传统电火花放电加工有着本质区别。经采样检测,高速电弧放电加工的极间放电波形特征与电火花放电加工存在明显的差异,其适用的伺服控制模型也应有所不同。为了说明高速电弧放电加工的特殊放电特性,采集分析了其间隙电压和放电电流(V-A)波形。据此建立了以间隙平均电压和放电平均电流为自变量、以进给速率为应变量的模糊伺服控制模型,有效提升了脉冲电源的放电率,使高速电弧放电加工能高效、可靠且大余量地去除难切削材料。  相似文献   

8.
张勇斌  刘广民  荆奇  胡波 《机床与液压》2019,47(14):134-138
微细电火花加工中放电状态检测常用的间隙平均电压检测法具有原理和电路简单等优点,但由于其自身原理的限制,它针对小脉宽、小占空比微能脉冲放电状态的检测灵敏度和阈值电压设置的准确性都会受到脉冲参数调整变化的影响,适应性不强。提出一种针对放电状态检测的方法,该方法以极间通道阻抗变化导致的电压波动为检测对象来表征放电状态。在检测硬件电路确定的情况下,其检测灵敏度和阈值电压设置的准确性不会因为脉冲参数的改变而受到影响,对于微细电火花加工中根据加工需求不同需要众多不同组的脉冲参数的实际情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构建了基于极间通道阻抗变化的电压检测原理电路,进行了放电状态检测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检测电路能够区分不同的放电状态,证明了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放电通道的微观模拟及其物理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火花加工机理研究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放电通道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特性、电磁特性及振荡性的研究是电火花加工机理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粒子模拟方法,对电火花加工放电通道中等离子体柱的形状及放电通道的电流、电磁特性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结果发现当放电通道达到平衡状态时,放电通道的负极为喇叭口形,中部为腰鼓形.最后分析了造成放电通道振荡的原因以及对放电加工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数控电火花加工特点,介绍了LYNUC数控系统HiPT高速高精度核心控制模块的切削特点。通过实际切削加工案例的分析,证实了在辅助电火花放电加工的切削工序中,HiPT高速高精度模块可以获得高品质的切削电极和放电加工工件,且有效地提高数控电火花加工表面精度和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电火花加工过程与切削加工有着本质的不同,因而其机床结构也是不相同的。电火花加工是直接利用电能的瞬时热效应来蚀除金属的,在加工过程中工具与工件不相接触,基本上没有切削力,所以不需要强力的主传动机构。机械传动只是用来调整电极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并实现电极的进给运动,以维持所需的放电间隙。它的进给运动是由自动调整器控制的,不需一般  相似文献   

12.
提出双极性脉冲放电加工,似乎不合电火花加工常理,但是,我们赞同关于单次脉冲放电的多通道移动理论和实验结果。本文提出了采用没有间隔停歇时间的双极性脉冲参数的试验研究结果,阐述了双极性脉冲的放电特性及其特殊的工艺规律,并提出了放电通道的两种移动变化模型。研究认为,双极性重复脉冲放电通道具有移动变化的特征,采用反向脉冲来控制工作脉冲放电的空间移动分布,使放电间隙状态相对稳定,并在铜电极表面产生形成石墨化炭膜的“复盖”效应,从而导致较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831教研室结合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课题,在分析研究放电状态及其鉴别的基础上,研制了电火花加工脉冲利用率测试仪。脉冲利用率是反映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放电间隙状态并标志加工生产率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参数。该仪器可用以测量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空载脉冲、有效脉冲和短路脉冲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4.
一、电火花加工材料电火花腐蚀过程和儿点新现象螺旋锥齿轮的电火花跑合模具钢电火花加工表面层组织状况D614oA机床控制主轴下降深度微 动开关的改装DPDT型多向平动头的新应用电火花加工放电状态分析仪电火花加工表面变质层机械性能的 研究电火花加工时的射频辐射初探电火花加工放电通道的探讨EMTI .10型精密电火花机床技术 性能浅析DPDT型平动头的改用水中电火花加工浅谈非金属电火花加工半导体锗单晶的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大功率脉冲电源一种新型的电加工机床用过滤器行输出高压骨架注塑模整体型腔的 ’电火花加工国外电火花加工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超声频间隙脉冲放电加工的放电特性和加工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频间隙脉冲放电加工的放电电流和电压特性与一般的电火花加工是不同的。并且加工效率高于普通电火花加工的效率,而其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加工形状精度接近于普通电火花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和加工形状精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超声频间隙脉冲放电加工的放电特性和加工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频间隙脉冲放电加工的放电电流和电压特性与一般的电火花加工是不同的。并且加工效率高于普通电火花加的效率,而其加工表面粗糙和加工形状精度接近于普通电火花和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和加工形状精度。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电火花同步复合加工新型脉冲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 2 Tr- RLC脉冲电源 ,它可以简单地和超声波一起完成导电超硬脆材料的超声电火花同步复合加工 ,其中使用了一个功率开关管对脉冲进行等能量充电和同步放电控制 ,另一个功率开关管对放电通道进行消电离控制 ,并讨论了 R、L和 C参数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观测电火花放电现象对加工的影响,发现可控的双极性电火花加工能用更低的加工刀具磨损率获得比传统单极性电火花加工更高的材料去除率和效率,因此基于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提出了一种双极性通用型电火花加工用脉冲电源,并给出相应的能量控制策略,还采用可提供连续正负脉冲输出的全桥电路作为该脉冲电源的主电路,并引入间隙电压和间隙电流的和作为唯一的控制量,在引弧阶段采用电压控制,在放电阶段采用电流控制。用一个电路完成放电间隙的击穿和放电能量的控制,减小脉冲电源系统的体积,同时在单个放电过程的各个阶段,对脉冲电压、放电电流、放电持续时间和消电离时间等参数进行合理灵活的调整,在维持放电频率一定的情况下,保证加工过程中单次放电能量的一致,从而实现高效均匀的电火花加工。  相似文献   

19.
对电火花加工表面层残余应力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物理模型,分别给出了单脉冲放电和重复脉冲放电情况下电火花加工电蚀区域拉应力区长度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电火花加工表面层热传导模型;并且对重复脉冲放电情况下电火花加工表面层残余拉应力区分布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测。对于电火花加工表面层残余应力分布提供了初步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每种加工方法都需要选取一个名称。这个名称一要统一,二要恰当。虽然电火花加工这个名称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但仍有少数选取别的名称,例如电脉冲加工、放电加工等。这就是说国内尚未完全统一。一提到电火花加工,很自然就连想到它是利用火花放电来加工金属,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就是说,这个名称未必适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