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正常及脑缺血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正常和脑缺血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方法 正常大鼠及脑缺血大鼠ig黄连解毒汤后不同时间采血,用HPLC法测定栀子苷的血药浓度,3P87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脑缺血及正常大鼠栀子苷药动学符合一室模型.脑缺血及正常状态下大鼠ig黄连解毒汤后,栀子苷在脑缺血及正常状态下体内的AUC分别为(15.819±5.228)、(11.395士3.111)μg·h·mL~(-1),t_(1/2 ke) 分别为(4.704±1.850)、(3.695±1.595)h,C_(max)分别为(2.135±0.202)、(1.677±0.621)μg/mL.结论 栀子苷在脑缺血状态下的血药浓度及吸收效果优于正常状态,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消除较慢,反映了黄连解毒汤临床对症治疗脑缺血疾病的合理性,体现了方证对应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大鼠灌胃给药,取血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栀子苷含量.[结果]大鼠灌胃黄连解毒汤后,体内栀子苷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药动学参数为:分布速率常数(α)=(0.03±0.01)/min,消除速率常数(β)=(0.000 6±0.000 2)/min,二室模型分布相的半衰期(t1/2α)=(79.02±22.38)min,二室模型消除相的半衰期(t1/2β)=(13 031.81±8 817.76)min,达峰时间(T(peak))=(99.46±28.73)min,血药峰浓度(Cmax)=(5.02±1.52)mg/L,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69 334.66±15565.92)mg/(L·min).[结论]明确了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为黄连解毒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的药动学体内行为及其与药效学相关性研究。方法电凝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灌胃给药黄连解毒汤后按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时变化,绘制药时曲线;测定含药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值绘制时-效曲线。结合药时曲线及时-效曲线,比较给药相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后栀子苷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中的血药浓度差异。结果栀子苷在模型组大鼠体内吸收迅速,代谢快,维持的时间长,体现了在体内较强的循环性特点;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大鼠栀子苷吸收充分,血清MDA含量明显升高,黄连解毒汤能显著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MDA的含量,效时曲线呈现双峰现象;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黄连解毒汤能升高脑缺血大鼠血清SOD活性,效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结论黄连解毒汤能发挥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发挥作用与栀子苷在体内的含量有关,栀子苷抗缺血性脑损伤与SOD的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在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与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作用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电凝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两组大鼠均ig给予黄连解毒汤(10.0 g/kg),分别于给药后0.083、0.25、0.5、1、2、3、4、6、8、12、24 h眼眶取血,HPLC法测定小檗碱在大鼠血浆中的变化,绘制药-时曲线;测定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合小檗碱的药-时曲线和时-效曲线,比较相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给药后小檗碱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的差异以及模型组给药后的药效学指标变化,评价小檗碱在黄连解毒汤治疗脑缺血疾病中的作用。结果小檗碱在模型组大鼠体内吸收迅速、代谢快、维持时间长,表现出其体内较强的循环性特点。与假手术组相比,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给予黄连解毒汤后,对小檗碱吸收充分,血中MDA水平显著降低,时-效曲线呈现双峰现象。造模后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黄连解毒汤能提高SOD至正常水平,模型组大鼠的时-效曲线也出现双峰现象。结论黄连解毒汤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可能与小檗碱在体内的水平有关,黄连解毒汤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与其升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配伍对栀子苷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血浆样本采用70℃水浴法沉淀蛋白后进行HPLC分析,色谱条件:固定相为Dikma,Diamonsil,C18(5μm,150×4.6mm);流动相为甲醇-0.2%乙酸(28:72,v/v),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40nm;以芍药苷为内标进行定量。结果:线性范围0.025~2.5μg/ml(r=0.9998),最低检测浓度0.025μg/ml,回收率分别为97.60%,98%,99.2%;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大鼠灌胃栀子和柴芩承气汤后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一室模型,栀子苷在柴芩承气汤和单味栀子给药情况下药动学参数T1/2,Cmax和AUC0-24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栀子和柴芩承气汤复方在同一给药途径下,栀子苷在柴芩承气汤中比单味栀子的消除半衰期长,达峰时间长,消除速率慢,生物利用度比单味栀子给药高。  相似文献   

6.
彭世陆  刘丽芳  朱华旭  李博  张启春  郭立玮 《中草药》2016,47(16):2877-2882
目的研究组合药物(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及黄连解毒汤复方对小檗碱在大鼠脑组织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小檗碱(247.39 mg/kg)组、组合药物(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247.39、130.11、113.01 mg/kg)组、黄连解毒汤(3.92 g/kg,小檗碱247.39 mg/kg)组,各组分别ig相应剂量的药物,分别于给药后0.083、0.25、0.5、1、2、4、6、8、12、24 h各取6只大鼠,处死取脑组织,UPLC-MS法测定小檗碱在脑组织中的质量浓度。计算各组中小檗碱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小檗碱组达峰浓度(Cmax 108.01 ng/g)相比,组合药物组小檗碱的Cmax(368.59 ng/g)显著增加,明显高于黄连解毒汤原方给药中小檗碱的Cmax(31.97 ng/g);组合药物组的AUC0~∞(3 236.60 min·ng/g)远大于小檗碱组的AUC_(0~∞)(2 701.37min·ng/g)和黄连解毒汤组的AUC_(0~∞)(420.34 min·ng/g)。结论与小檗碱组相比,组合药物能促进小檗碱进入脑组织,而黄连解毒汤复方抑制小檗碱进入脑组织。  相似文献   

7.
邓远雄  杨昌华  牟玲丽 《中草药》2008,39(2):227-231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中主要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链脲佐菌素ip给药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ig黄连解毒汤提取物后取血分离血浆,采用HPLC-UV法检测血浆中黄芩苷、汉黄芩苷质量浓度,以矩量法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黄连解毒汤提取物与大鼠粪便温孵,从肠道代谢方面研究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动力学改变的初步机制.结果 黄芩苷在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中的tmax2分别为(4.50±1.92)、(7.5±1.0)h,Cmax1分别为(2.83±0.25)、(9.54±2.87)μg/mL,Cmax2分别为(2.56±0.63)、(6.58±1.15)μg/mL,AUC(0~24)分别为(37.58±7.57)、(92.75±24.62)μg·h/mL,t1/2分别为(6.6±2.4)、(12.64±3.35)h.汉黄芩苷在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中的tmax2分别为(5.5±1.0)、(8.00±1.63)h,Cmax1分别为(1.36±0.17)、(6.16±1.40)μg/mL,Cmax2分别为(1.58±0.17)、(4.11±0.76)μg/mL,AUC(0~24)分别为(27.02±3.72)、(58.16±16.43)μg·h/mL,t1/2分别为(9.72±2.24)、(7.89±1.63)h.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在糖尿病病理状态下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Cmax1、Cmax2、AUC(0~24)明显增加,黄芩苷的t1/2显著延长.粪便温孵的结果表明,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粪便中降解加快.结论 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中的动力学改变的原因可能由于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肠道代谢加快.  相似文献   

8.
黄连解毒汤的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珏  路通  谢林  刘晓东 《中草药》2011,42(10):2042-2046
目的研究大鼠给予黄连解毒汤(HJD)、黄芩提取物及黄芩苷后,血清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经时变化及抗氧化作用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相关性。方法以HPLC法同步监测血清黄芩苷、汉黄芩苷的水平,求算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并将含药血清抗氧化作用的效应-时间曲线下面积(AUE)与对应的AU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JD、黄芩提取物及黄芩苷的lgAUC-AUE均呈近似"S"形曲线。结论 HJD、黄芩提取物及黄芩苷的抗氧化作用与血清黄芩苷、汉黄芩苷水平呈正相关,黄芩苷可能是HJD及黄芩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汉黄芩苷也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Huanglian Jiedu Tang active fraction,HLJDTAF)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整合药动学。 方法: 采用电凝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CA),建立脑缺血模型(MCAO),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HLJDTAF)后按不同时间点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建立整合药动学模型。比较单一成分的药动学参数与整合药动学参数的差异。 结果: 假手术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Cmax分别为(17.95±3.18)mg·L-1·h,(1.37±0.51) mg·L-1,平均驻留时间(MRT)(0-t),t1/2z分别为(11.19±0.59) h,(68.28±44.56) h;模型组AUC(0-t),Cmax分别为(18.65±1.00) mg·L-1·h,(1.61±0.12) mg·L-1,MRT(0-t);t1/2z分别为(9.61±0.39)h,(15.04±3.73)h。可知,相对于假手术组,模型组AUC(0-t),Cmax较高,MRT(0-t),t1/2z较小。说明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吸收较好,达峰浓度更高;同时代谢加快,在体内停留时间较短。 结论: 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HLJDTAF)的整合药动学特征与单个成分的药动学特征基本一致。所获参数能够最大程度上表征中药复方多效应成分整体的体内处置规律,为建立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黄芩苷的药动学参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电化学检测测定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芩苷在大鼠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其药动学参数是Vd=2.53L,Ke=4.17h-1K12=5.25h-1K21=0.63h--1t1/2=0.16h,α=10.29ng·ml-1·h-1β=0.29ng·ml-1·h-1AUC=1.93μg·h·ml-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模型+针刺组(Ⅲ组),每组30只。采用颈内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处死前30min行针刺干预,观察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出现受体表达水平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表达水平呈上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针刺组同样出现表达水平的增加,24h时mGluR1、mGluR3、mGluR8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同时段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针刺干预后mGluR1、mGluR3、mGluR8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针刺可抑制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表达,从而减轻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12.
黄连解毒汤中生物碱含量的拆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凌  洪筱坤 《中成药》2003,25(11):912-914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及拆方中生物碱的含量和溶出率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对黄连解毒汤及折方中4种生物碱: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传统汤剂生物碱的溶出率较低,黄连和黄柏合煎生物碱呈现加和性,加入黄芩、栀子后生物碱含量显著下降:结论:有效控制黄连解毒汤中生物碱类有效成分,应采用黄连的特有成分黄连碱的含量和4种生物碱的比例作为质量控制指标。为制定合理的质控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特异蛋白质并探讨针刺对其差异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正常组、缺血性脑血管病及针刺组大鼠的总蛋白质,经考马斯亮兰染色,PDQuest 7.0软件分析。结果:与正常组匹配,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与针刺组大鼠脑皮质图象匹配率分别为82%、85%,且重复性较好,其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等电点pI4-8,分子量Mr20-75 kD范围。与正常组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中蛋白质点表达上升2倍及以上的点有9个,下降2倍及以上的点有11个。而在针刺组中这些表达上升的点均有下降,有10个点下降达2倍以上,其中有6个下降后接近于正常组;这些表达下降的点均有上升,有7个点上升达2倍以上,其中有4个上升后接近于正常组。结论:上述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蛋白;针刺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也可能与上述蛋白质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血管病自由基损伤病原学及抗氧化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老年人疾病中占有很大比例,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由基损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原学方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文就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危害,人体内在抗氧化系统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氧化治疗进展进行了系统地综述及评价。  相似文献   

15.
几种黄连解毒汤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沈嘉  曹现峰  刘九飞 《中成药》2003,25(6):433-437
目的:以HPLC指纹图谱区分不同工艺、不同原料制备的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制品及日本汉方黄连解毒汤制剂。方法:HPLC法;采用C18V反相色谱柱;二元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芍药苷为内标作为相对标准。结果:共有15—16个特征峰为共有峰,但新工艺制品和醇提物出现1个独特的特征峰,与其它制品不同。各不同工艺及原料制品的特征峰与内标峰的峰高比有显著性区别。结论:试验结果稳定,重复性良好,作者认为HPLC指纹谱可作为本复方中药不同工艺及原料制品的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16.
李许涛 《新中医》2021,53(3):53-56
目的:观察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脑血流动力学[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峰流速(Vp...  相似文献   

17.
黄连解毒汤解热、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剂黄连解毒汤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效学基础。方法:伤寒-副伤寒甲-副伤寒乙三联菌苗制备家兔发热模型,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观察该方对葡萄球菌致小鼠死亡率的影响以及观察该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对伤寒-副伤寒甲-副伤寒乙三联菌苗致发热家兔体温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保护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黄连解毒汤具有较好的解热、抗菌、抗炎作用,为其临床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黄连解毒汤栀子苷、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3种成分的提取方法,对该方配方颗粒组方汤剂与传统汤剂所含3种成分定量,并比较两种汤剂3种成分的提取率。方法考察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时间及溶剂用量改变对栀子苷、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提取含量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提取条件为250倍量75%乙醇超声处理15 m in即可同时有效提取复方中3种成分。配方颗粒组方汤剂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平均提取率依次约为传统汤剂相应成分平均提取率的70%,145%及123%。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方法简便易行,稳定性好。测定结果可客观反应该方两种汤剂3种成分提取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3方面对丹红注射液与长春西汀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和成本-效果法,对纳入的10篇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10篇文献,9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OR=3.67,95%CI(2.45,5.51),P0.01],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3.17,95%CI(-4.89,-1.44),P0.01],明显降低hs-CRP水平[MD=-1.57,95%CI(-2.92,-0.22),P0.01]及IL-6水平[MD=-1.11,95%CI(-1.72,-0.49),P0.01]。不良反应率2组患者比较较[OR=0.62,95%CI(0.24,1.63),P=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法结果显示:对照组成本效果比较观察组低(C/E=134.35~201.52、200.38~312.66),增量成本效果比(△C/△E),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观察组需多增加成本341.88~1 171.07元。结论: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和长春西汀在治疗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同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从经济学方面考虑,联用所用成本较高,提示在临床应结合患者的情况选择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对真实世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禁忌搜索算法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治疗中的核心药物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分布规律,为探索临床核心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根据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类型及病理阶段,筛选组合出适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改善脑循环治疗方案:适于抗血小板治疗的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组合方案;其他改善脑循环治疗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长春西汀/马来酸桂哌齐特/前列地尔/盐酸倍他司汀组合方案。以脑蛋白水解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依达拉奉注射液为药物组成的神经修复治疗方案;及以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胞磷胆碱为核心药物组成的针对并发脑水肿及意识障碍的治疗方案。研究归纳的用药方案仅供临床医师参考,进一步研究可在该研究基础上,开展前瞻性安全性、有效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