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油田地面数据是实现油田地面智能化管理及运维的核心基础。从油田地面数据源及数据类型、完整数据流向、油田地面数据应用场景等方面对油田地面智能化管理及运维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油田数据源大体可分为静态数据源、动态数据源以及巡查数据源,油田地面数据按数据类型可划分为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时序数据和空间数据,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数据流规划,应用到智能油田系统中,为油田地面智能化管理及运维建立了信息化数据资产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进油气田地面建设的优化简化,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从各油气田的产能建设和老油田改造工程中,每年筛选出10项新建项目和10项改造项目,作为重点工程,进行跟踪和检查。以油田地面建设优化简化为主线,从新、老油田地面工艺流程的优化简化,地面建设总体布局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油田地面生产系统节能降耗,节约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油田地面建设优化简化取得的成效。总结分析了各油田的做法和经验,归纳了对做好油气田地面建设优化简化工作的认识,为今后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是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油田开发的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项目越来越重要。由于油田地面工程施工极为复杂,造成了油田地下电缆和管道的混乱。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油田的高效运行,现阶段应针对油田地面。科学合理地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和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油田效益。本文详细分析和探讨了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以及解决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的有效对策,详细阐述了如何建设油田地面工程。  相似文献   

4.
吉林油田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地面工程形成了多种工艺模式, 包括整装油田注水开发地面工艺模式; 复杂断块和分散小油田地面工艺模式; 低渗透油田地面工艺模式。这几种工艺模式在吉林油田得到广泛应用, 使吉林油田不同产量、不同规模、不同油品性质的各种区块得以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5.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许多油气田都进入了中后期开发阶段,对油田地面工艺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对油田地面工程信息系统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油田地面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及实现的功能。油田地面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为油田生产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从而可以保障油田持续生产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油田地面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油田开发建设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油田开发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油田的持续发展。以中国西部某油田为例,介绍了油田地面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现状,分析了影响油田地面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政策持续保障、加大整体投入、完善技术体系、健全标准体系等实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对类似油田地面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及WebGIS技术开发了喇嘛甸油田地面工程信息系统,实现了油田地面工程图形和属性数据的网上发布。该系统可以方便、迅速、精确地提供油田地面建设系统的主要信息,为油田规划设计人员、现场生产管理和全局控制决策提供数字化地形图、地面建设各专业系统图形和属性数据等基础信息,为油田规划方案优化及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介绍了大港港西油田地面优化简化工程实施情况,被称为“港西模式”的老油田地面系统优化简化经验,就是让传统的计量站、配水间和三级布站模式退出历史舞台,摆脱“地面工艺调整围着已建场站转”的思想束缚,形成以满足油田开发需要为标准的地面工程建设新理念,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与油田地面集输系统成功地对接。这一油气田地面建设优化简化、节能降耗的新鲜经验,可供老油田地面工程改造,新油田地面系统设计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综合介绍各油田针对不同油藏地质特点、不同地理环境创造和发展的不同地面生产系统的7 种模式: ①整装油田注水开发地面工艺模式; ②复杂断块油田和分散小油田地面工艺模式; ③低渗透油田地面工艺模式; ④稠油热力开采地面工艺模式; ⑤滩海油田地面工艺模式; ⑥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采地面工艺模式; ⑦聚合物驱油田地面工艺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油田地面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油田地面系统的管理日益复杂,且对管理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规划及管理油田地面系统的方法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了油田地面管理的可视化系统和油田地面系统动态监测及模拟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数字化管理软件。运用该软件可使油田地面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 传输及模拟结果的可视化显示,为油田的生产指挥调度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百红  岳珉  薛峰 《海洋石油》2012,32(1):66-69
根据吐哈油田的特点,就高砂比压裂技术在吐哈油田的应用,在压裂液优化、支撑剂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优选出了适合该地区的压裂液和支撑剂,优化了压裂施工工艺,最终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吐哈油田的高砂比压裂工艺,经过推广试验证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区复合驱油体系研究及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建立胜利油区复合驱油体系进行了室内实验。介绍了复合驱油的机理及表面活性剂的作用。重点针对孤岛西区进行了复合驱油配方的设计与矿场应用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3.
缓蚀剂在油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介绍了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在界面型缓蚀剂基础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应用于油、气田的各种缓蚀剂的研究情况.研究成功的缓蚀剂包括:保护含硫气井的具有挥发性而又有后效的缓蚀剂,华北油田抑制二氧化碳腐蚀的缓蚀剂,吉林乾安油田高HCO_3~-、高Cl~-含量伴生水缓蚀剂和中原油田低pH值、高矿化度、高氯离子并有硫化氢的介质中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14.
套管检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志文 《测井技术》1993,17(1):42-50
根据1990年大庆油田生产测井研究所赴中原油田进行套管井检测所取得的资料和经验,阐述了在套管井内检测套管变形、套管腐蚀和射孔位置的仪器系列和资料综合解释方法。综合10口井实测资料的解释结果,对该地区套管井的套管状况给出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双河油田的综合油气化探异常及其找油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水化学法和△C法对泌阳凹陷双河油田进行了综合油气化探测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综合油气化探异常,建立了水化学和△C异常模式,据此,对综合油气化探测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文留油田气举井腐蚀严重,对腐蚀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采取了防治措施,效果明显,对其他气举井的防腐蚀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文东油田油藏比较复杂,油井使用普通缓蚀剂防腐效果不佳,相同配方药剂在不同断块应用效果差异比较大。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实验和研究,优选出了适合文东油田不同区块特性的系列缓蚀剂,而且缓蚀剂的配伍性、稳定性等指标均符合要求。对加药方式、加药浓度与腐蚀速率的关系也分别进行了实验,总结出了适合文东油田的最佳加药方式和加药浓度。结合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研究,在文东油田应用了点滴连续加药技术。点滴连续加药所用装置由立式可调柱塞泵、电动机、储药箱、计量加药系统、液位控制系统、加热系统及电路控制系统7部分组成,其中电加热控温系统,能保证药液在冬天不被结冻。点滴连续加药技术相对传统人工定期加药,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延长检泵周期,还能节省药剂、提高缓蚀率。  相似文献   

18.
根据塔河油田区域地质情况,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输导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认为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气输导体系分为断裂与构造裂隙输导体系、不整合面与风化壳输导体系、奥陶系岩溶孔、缝、洞输导体系。断层及其伴生的构造裂隙和强烈的岩溶作用所形成的岩溶裂缝网络构成了塔河油田主体区的油气输导格架,断层及其伴生的构造裂隙与长期南倾的不整合面构建了塔河油田外围区油气的输导格架。根据油气输导要素特征和输导体系在空间上的配置关系,提出3个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塔河油田三区北部裂缝—岩溶型油气藏、塔河主体区地层不整合—岩溶型油气藏和塔河油田南部盐下奥陶系岩溶—裂缝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19.
安塞油田回注水腐蚀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安塞油田回注水的处理现状,采用现场挂片法对污王十六转、坪四注、贺一转、招一转4个站区回注水的腐蚀性进行了测试,并与行业评价标准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改善水质控制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海钢质平台的腐蚀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埕岛油田地处浅海,海上平台处于复杂的大气、海洋和海泥等腐蚀环境中,腐蚀问题比较严重,防护质量直接影响到平台的使用寿命。结合埕岛油田的工程实际以及有关标准,介绍了较实用的钢质石油平台所采用的防腐蚀涂层结构及阴极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