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任秀华  杜光  周冰峰  宗凯  马宝瑕 《化学学报》2007,65(14):1399-1402
研究了穿心莲中抗血栓的活性成分. 应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柱色谱及薄层色谱进行分离, 应用波谱学(1H NMR, 13C NMR, DQFCOSY, TOCSY, HMQC, HMBC, NOESY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 分离得到两个黄酮苷类化合物, 确定了1H NMR, 13C NMR信号的全归属. 化合物1鉴定为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6-O-β-D-葡萄糖苷, 化合物2鉴定为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8-O-β-D-葡萄糖苷, 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首次对两个化合物的碳谱和氢谱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2.
从槲树叶Quercus dentata Thunb中分离纯化得到五种酚性成分. 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光谱解析等手段确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 2-新橙皮糖基-2,6-二羟基苯甲酸苯甲酯(1), 龙胆酸5-O-(6-O-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苷(2), 3,5,7-三羟基色原酮-3-O--D-吡喃葡萄糖苷(3), 没食子酸(4), 儿茶素(5), 其中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刘敏  李颖  尹述凡 《有机化学》2008,28(2):348-352
以豆腐果苷为原料, 与盐酸羟胺缩合反应生成4-β-D-吡喃阿洛糖苷-苯甲醛肟(2), 2与次氯酸叔丁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4-β-D-吡喃阿洛糖苷-α-氯苯甲醛肟(3); 再将3与Schiff碱通过1,3-偶极环加成生成一系列3-(4-β-D-吡喃阿洛糖苷-苯基)-4-芳基-5-芳基-1,2,4-噁二唑啉(5a5h). 35a5h共9个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 其结构经1H NMR, IR和MS (HRMS)加以确认, 并对5a5h进行了药理活性筛选. 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镇静活性. 其中, 化合物5g (200, 100 mg•kg-1)和5h (200, 100 mg•kg-1)与豆腐果苷相比较具有更强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天然黄酮碳糖苷化合物特有的稳定性和显著的生物活性, 使其化学合成成为当今糖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工作立体专一性地全合成了天然黄酮碳苷Parkinsonin B. 通过控制物质的量比, 首先高选择性合成了2-羟基-4,6-二甲氧基苯乙酮(3), 并与糖给体O-(2,3,4,6-四-O-苄基-α-D-葡萄糖基)三氯乙酰亚胺酯(7)发生立体专一性糖基化反应得到碳糖苷化合物8, 化合物8经查耳酮路线进而合成黄酮碳苷Parkinsonin B (1). 经IR, MS, 1H NMR及元素分析证实了产物及中间体的结构, 同时讨论了全合成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对其1H NMR解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首先在三氟乙酸银和无水四氯化锡体系中合成芳香碳糖苷2-(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糖)-1,4-二甲氧基苯(4a4b), 再以弱路易斯酸硝酸铵为催化剂, 使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在温和条件下溴化4a4b, 高产率地得到2-(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糖)-5-溴-1,4-二甲氧基苯(1a1b); 讨论了NBS和硝酸铵的用量对溴化反应的影响, 并对产物的NMR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6.
合欢皮中两个新八糖苷的分离鉴定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合欢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八糖苷(1, 2), 经化学方法与光谱分析将其结构鉴定为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21-O-[(6S)-2-反式-2-羟甲基-6-甲基-6-O-β-D-吡喃鸡纳糖基-2,7-辛二烯酸基]-金合欢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 (1→2)-β-D-吡喃葡萄糖基酯(1)和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2-去氧-2-乙酰氨基吡喃葡萄糖基]-21-O-[(6S)-2-反式-2-羟甲基-6-甲基-6-O-β-D-吡喃鸡纳糖基-2,7-辛二烯酸基]-金合欢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酯(2), 分别命名为合欢皂苷J25 (1, Julibroside J25)和合欢皂苷J22 (2, Julibroside J22). 12在体外对4种人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妊娠双烯醇酮醋酸酯为起始原料, 经过6步反应以15.0%的总收率, 首次合成了孕甾-5,20-二烯-3β-醇-3-O-β-D-吡喃木糖苷. 关键反应为选择性还原α,β-不饱和酮, 夏皮罗反应, Koenig-Knorr 反应.  相似文献   

8.
刘艳梅  应敏  杨志杰  乐长高 《有机化学》2006,26(9):1286-1290
以[Bmim]Cl/FeCl3(三氯化铁/氯化丁基甲基咪唑)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和催化剂, 考察了离子液体的酸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α-生育酚与β-D-五乙酰吡喃型葡萄糖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与其酸强度密切相关, 离子液体的酸性越强, 其对此糖基化反应催化活性越高. 在FeCl3与[Bmim]Cl物质的量比为2的[Bmim]Cl/FeCl3离子液中, α-生育酚与β-D-五乙酰吡喃型葡萄糖在45 ℃下反应3 h, 可以得到较高的转化率, α-生育酚的转化率最高可达70.2%. 同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相比, 反应条件温和, 反应时间短, 室温离子液体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所得产物与离子液体不溶, 便于分离, 催化体系可循环使用, 且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9.
首次利用甾体皂甙元氧化降解废弃物(R)-4-甲基-δ-戊内酯合成了松叶蜂性信息素(2S,3S,7S)-3,7-二甲基-2-十五醇乙酸酯(2)和丙酸酯(3). 甾体皂甙元氧化降解废弃物(R)-4-甲基-δ-戊内酯首先被转化成为性质稳定易保存的(R)-5-溴-4-甲基戊酸甲酯(5), 化合物5经过偶联、还原、溴代、环氧加成开环和酰化反应给出目标分子. 本研究结果不仅为松叶蜂性信息素化合物23提供了一个简洁有效的合成方法, 同时也丰富了资源化学(即基于资源性化合物合理利用的有机合成化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魏太保  王海  林奇  张有明 《有机化学》2005,25(12):1565-1569
以PEG-400为固液相转移催化剂, 通过苯甲酰氯与硒氰酸钾反应合成了中间体苯甲酰基异硒氰酸酯, 该中间体不需分离, 直接与芳胺反应, 得到N-苯甲酰基-N'-芳基硒脲(2a2p), 这些化合物用1H NMR, IR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化合物2k的单晶结构. 晶体结构表明, 该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组装成了沿a轴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 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1073(1) nm, b=0.5745(1) nm, c=2.4356(5) nm, β=92.10(1)°, V=1.5483(4) nm3, Z=4, μ=2.428.  相似文献   

11.
地奥心血康中的两个新甾体皂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 从地奥心血康药粉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出2个微量的新甾体皂苷, 通过MS和NMR(包括HMQC, HMBC和NOESY)等波谱解析, 结合化学降解分析将其结构鉴定为3β,26-二醇-25(R)-Δ5,20(22)-二烯-呋甾-26-O-β-D-吡喃葡萄糖苷(1)和26-O-β-D-吡喃葡萄糖基-3β,20α,26-三醇-25(R)-Δ5,22-二烯-呋甾-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2).  相似文献   

12.
短柄雪胆中的三萜葫芦素及其皂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剑超  张重权  邱明华 《化学学报》2007,65(16):1679-1684
从短柄雪胆的块根中分离得到了14个三萜葫芦素类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及化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 其中有新化合物5个, 分别命名为短柄雪胆苷A~E (15), 以及肉花雪胆苷元A (6), 藤三七雪胆苷R8 (7), 肉花雪胆苷I (8), 肉花雪胆苷II (9), 肉花雪胆苷III (10), 雪胆甲素(11), 雪胆乙素(12), 雪胆甲素苷(13), 藤三七雪胆苷R1 (14)等9个已知化合物. 6是首次从自然界中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从L-α-脯氨酸出发,经过酯化、N-烷基化、与格氏试剂反应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S)-(+)-N-取代吡咯烷甲醇衍生物3a~3f,其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测定确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S)-(+)-1-[N-(5-氯-2-噻唑甲基)-2-吡咯烷基]-1,1-二苯基甲醇(3e)的晶体结构.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a=0.8737(14)nm,b=0.9098(14)nm,c=1.2180(17)nm,α=90.00°,β=92.55(3)°,γ=90.00°,V=0.9671(3)nm3,Z=2,Dc=1.3217g/cm3,F(000)=404,R=0.0584,wR=0.1335.  相似文献   

14.
肖元晶  杨守宁  石炜  杨琍苹 《有机化学》2006,26(8):1103-1105
用手性(S,S)-Ru-TsDPEN催化剂不对称转移氢化α-亚胺酮化合物5-[(1,1-二甲基乙基)亚胺基]乙酰基-2-羟基苯甲酸甲酯(2)得光学纯β-氨基芳基乙醇类化合物(R)-5-[2-[(1,1-二甲基乙基)氨基]-1-羟乙基]-2-羟基苯甲酸甲酯(3), 再经一步还原反应即得(R)-(-)-沙丁胺醇. 对反应关键一步α-亚胺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程青芳  王启发  许兴友  叶燕斌  张辉 《有机化学》2007,27(12):1558-1561
研究了一种化学不对称合成盐酸(R)-沙丁胺醇的方法. 以自制的手性龙脑基β-二酮铁络合物为催化剂催化起始原料3-乙酰氧基甲基-4-乙酰氧基苯乙烯(1)的不对称环氧化, 得到(R)-3-乙酰氧基甲基-4-乙酰氧基苯基环氧乙烷(2), 这一步的化学收率和光学收率都较高. 然后环氧化合物2与叔丁胺发生开环反应, 再与盐酸成盐即制得盐酸(R)-沙丁胺醇. 合成盐酸(R)-沙丁胺醇只需两步, 总收率为68%. 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的量等因素对3-乙酰氧基甲基-4-乙酰氧基苯乙烯(1)的不对称环氧化的化学产率和光学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薰衣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霞  刘净  于志斌  叶蕴华  周亚伟 《化学学报》2007,65(16):1649-1653
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新疆产薰衣草花的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5'-β-D-glucopyranosyloxyjasmonic butyl ester (1), 5'-β-D-glucopyranosyloxyjasmonic acid (2), dichotomoside E (3), 丁二酸(4), 咖啡酸(5), 3-甲氧基-4-O-β-D-葡萄糖苷-阿魏酸(6), β-谷甾醇(7), 熊果酸(8), 胡萝卜苷(9). 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化合物29均为首次从薰衣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