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建筑实践中科技的形式表现毫无疑问是建筑与技术交汇的集中体现.由于当代社会转型总体的背景和建筑自身的发展要求,“科技“和“个性“成为日益重要并且紧密相关的课题.在当代建筑设计日益多元化的各个领域,皆体现了科技的个性化表现,映射出新时代科技与建筑文化的互动作用.“个性化的技术“形式表现虽然存在众多的观念,同时又显示出了相互渗透融合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一般都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职业实践应用能力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专业更是以培养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便让学生更好的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际上,在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缺陷,这主要表现在许多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教材缺乏对现实社会中的适应性,而且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跟不上当代建筑结构不断变化发展的脚步.所以,针对在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中教学的形式单一、模式僵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结构是影响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当代建筑结构设计已经突破了传统概念上的“结构支撑”,越来越重视结构形态的表现性,结构表现成为建筑创作中形态构思的重要方法。结构表现着重发掘建筑结构中的艺术因素,寻找结构和艺术的结合点,变抽象的结构概念为生动的建筑语言。文中重点探讨了结构表现的概念和内涵、基础和灵魂,指出技术与艺术的有机交融构成了当代结构表现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结构表现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尝试归纳了一些有关结构表现的设计思路,以促进设计师对结构表现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特征.环境观的转变,使得当代建筑不能用黑白的圈底描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更多地表现出对地表重构的倾向,本文从建筑在数字化时代技术和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巨大变化入手,分析了建筑对地表重构的策略,揭示出当代建筑与环境从设计理念到外观形态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的方法,从材料、结构体系、施工工艺和配套设施四个方面,考察了诺曼·福斯特的建筑技术观,指出在诺曼·福斯特的建筑中,技术和对技术的创新使用这两个因素是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正是这一特质使得他和他的设计作品能紧跟当代科技发展的步伐,把功能-技术-艺术的动态平衡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使其牢固地建立在当代领先的技术基础之上,从而为"建筑学"这一古老的学科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他对"高技术"的独特见解和创新使用以及在建筑技术表现方面的不懈追求,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所选取的桌子、桥、手套以及部分建筑案例的分析,探讨材料、结构与构造在当代空间建造中的作用,以及“薄”、“轻”作为当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建造技术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建筑》2021,(3)
文章旨在将小径原木从废弃木材转变为可利用的建筑资源,从而缓解我国森林资源短缺的问题。运用比较与分析的方法,结合现阶段小径原木建构设计尚存在的认知误区和材料缺陷制约问题,从结构体系、节点构造及形态表现三方面,挖掘其作为建筑结构构件的应用潜质,提出技术与表现融合的小径原木建构设计策略,从而推动小径原木在现代木构建筑中的创新应用,顺应当代绿色建筑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8.
卢琦 《华中建筑》2007,25(1):128-130,136
建筑与文化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筑是文化的反映与创造,文化是建筑的表现与灵魂.建筑通过对于文化理论的借鉴和应用,以实现对文化的反映.当代建筑的表现就是建筑的文本化倾向,该文将从符号与象征的角度来阐述此倾向.建筑的行动就是建筑对文化的反作用与创造.并认为当代建筑行动的表现是建筑对社会的能动职能,通过建筑行动与社会的整体结构及社会的有机联系--这两个层次的探讨,建构了当代建筑文化的可能性框架.最后,提出了"制度建筑--无主体建筑"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会展建筑结构体系的艺术表现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和建筑两个交叉学科领域的角度,以当代会展建筑的优秀案例为基础,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分析会展建筑结构体系艺术表现与会展建筑功能空间创作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着重探讨了结构表现的涵义、基础以及建筑的结构性,指出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高层建筑结构表现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揭示出高层建筑结构艺术体现的本质,以促进设计师对结构表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从结构的角度去审视建筑屋顶形式的发展与结构创新的关系,并由几个不同时期的建筑阐述了建筑屋顶结构的发展创新在建筑屋顶形式中的表现.任何建筑都是由结构体系支撑而成,建筑形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结构的变化,反过来,结构的发展创新也使得建筑形式更具有表现力和活力,并使得建筑更适应人们的居住使用以及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CAAD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虚拟建筑”设计方法的原理和优势,论述了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的发展趋势。虚拟建筑(Virtual Building)模型是一个包含了建筑所有信息的综合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不仅可以用于建筑设计,还可以用于结构设计、设备管理、工程量统计、成本计算、物业管理等,可以在整个建筑业中发挥作用,管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的飞速发展为建筑形式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挑战之一便是许多造型绮丽的数字建筑方案由于缺乏合理的结构系统从而难以施工。因此我们的研究是通过分析数字化平台的特质,根据这些特质找到适合应用于此平台的建筑结构系统,从而将建筑结构本身的几何性质作为设计元素引入数字建筑设计,使这些建筑方案在拥有合理结构的同时也可以形成新奇的建筑造型。本文中列出了我们的现阶段的成果:仿生结构,几何形体重复排列以及外结构的数字化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从水平抵抗的结构意识到以抗震为基础的结构形态,从“结构即意匠”到“美在合理的近旁”,文章从这两种视角对日本建筑以技术为途径的传统再现进行了阐述。文章不仅从设计方法、教育及执业制度等方面分析了日本建筑通过结构技术再现传统途径的成因,而且从历史维度对其整体的发展脉络以及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谱系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归纳。  相似文献   

15.
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数字信息的飞速发展,也使建筑造型有较大的跨越,正如社会所公认的,当今社会已达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可以梦想成真的时代。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关系更加紧密了。对于建筑的造型,"结构艺术"与"建筑艺术"已成二元并进的局面,内在的支撑结构,外在的"表皮建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仅从基本的结构类型与衍生的多变体的角度,论述结构与围护的互动互变,对建筑形态的创新有一定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利 《山西建筑》2004,30(9):1-2
阐述了结构技术与建筑艺术之间的关系,要求结构工程师在掌握结构技术的同时也需认识建筑艺术,指出结构工程师应增强美学意识,使结构的科学美与建筑艺术美相互结合,共创完善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结构形态设计的概念,以及它在建筑设计过程发挥的重要作用力。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3个现代教堂建筑实例,阐述教堂建筑中所体现的结构技术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明确了结构形态设计在教堂建筑实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发掘结构形态设计发展应当遵循的规律,进而启迪和激发结构技术及结构形态设计在建筑创作中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褚冬竹 《新建筑》2013,(5):16-22
建筑学的基本问题可通过一个坐标系作为起点来解读,即由"需求一条件"和"技术一文化"两条轴线构成的坐标系这四个要素从基础层面界定了建筑与建筑学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中,"从技术到文化"作为建筑学发展的必由路径须得到更深入的剖析。技术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有其明确的功能指向,即提升建筑满足需求的能力..建筑并不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而实现绝对的自由,可持续发展观念便是对建筑的合理限制:面对不同的背景条件,必须从基础实情出发,切实运用恰当的技术.解决符合建筑时空坐标的诸多问题,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精神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将结构混凝土直接作为建筑的外表面 ,形成不再进行其他外装修处理的建筑做法 ,从而实现了建筑和结构的统一。清水混凝土的材料选择、配比和搅拌工艺的确定、模板的选材、振捣工艺及养护等整套施工技术与传统混凝土相比区别较大 ,各方面均具有其特殊性。在介绍天津博物馆工程概况和混凝土概念的基础上 ,简述了清水混凝土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通过天津博物馆V形柱的工程实例研究了清水混凝土的材料、设计和施工应用技术 ,讨论了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刘相仁 《山西建筑》2009,35(22):84-86
结合番禺天安创业科技园的结构特点,根据专家的建议,中部内庭部分采用了钢结构,介绍了其结构设计要点,并对结构设计中一些特殊的钢结构设计内容加以阐述,以期达到要求的建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