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立水质站网是开展水质监测工作的基础.也是为防止水源污染,保护及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省湟水流域水质站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湟水西宁段是湟水干流与其主要支流北川、南川、沙塘川的汇集河段,也是湟水流域(不含大通河)主要人口和工业集中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段的地表水资源受到污染日趋严重,水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这不仅减少了湟水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量,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恶化了生态环境,而且还制约了西宁和湟水流域的经济发展.因而,综合评价湟水西宁段的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探讨其水污染综合防治对策,保护好湟水水资源,防治污染,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湟水流域水质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如洪 《青海环境》1996,6(3):146-148
针对当前湟水流域水质现状和污染趋势,通过对近几年湟水水质监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和评价,作出了污染日趋严重的判定,并提出了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的现象,人为因素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减少污染源的数量、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是控制地下水污染的有效途径。按照国家环保部要求,通过污染源筛选以及对典型危险废物处置场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和监测,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掌握了背景、常规、特征污染因子污染状况及污染物分布时空规律,来判断周边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和影响,为制定相应配套的污染控制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疆河流水质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1年水质监测结果,用单项指标法对新疆河流水质进行评价,对新疆河流水质污染状况依据污染物标准做出分析判断。探讨污染途径及污染原因,寻找地下水水质恶化的根源,加强河流点源与非点源污染治理,为改善新疆河流水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红层地区6座简易填埋场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统计识别了红层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种类;通过标准指数法、评分法、污染指数Pki法对XX县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座简易填埋场区域地下水水质较背景井水质下降严重,为较差~极差(FI=7.10~7.36);红层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和铁、锰污染程度最严重;针对研究区填埋场情况,建议就地封场,下游敏感的填埋场可采取垂直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静  王腊春 《四川环境》2005,24(5):13-16,2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类对自然的干扰日益加剧,城市水源系统也因此受到影响,带来了诸如地表水质恶化、地面蒸散发减少、径流系数增大、地下水质变差和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化发展通过影响水量平衡中的一个或多个因子,进而影响到整个水源系统.通过对南京市域多年水质、降水量等数据的分析可见,南京自城市化发展以来,地表水质下降明显、降水量和暴雨频率有增大的趋势、地下水也受到较大程度污染.为尽可能减轻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恢复和重建城市水源系统是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建立健全城市湿地有效保护机制,建立市区雨污分流和有效的雨水收集机制,尽可能地实现中水回用.在秦淮河的治理中,应在减少源头污染的同时,利用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生态治污.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典型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特点,选取某一化工厂铬污染场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厂区内不同功能区采集了土壤和地下水样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的Cr(Ⅵ)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化工厂铬渣堆积及铬盐生产等区域存在很严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属于Ⅴ类水质;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纵向迁移扩散严重,在土壤中污染深度达到了12 m;污染程度随离污染核心区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
樊文辉 《青海环境》2007,17(1):34-37
随着西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湟水河沿岸工业企业不断增加,市区人口快速增长,废水排放量与日俱增,使致湟水水质不断变化,水体功能逐渐下降或丧失。经调查湟水河西钢至新宁段水中油类污染主要以动植物油为主,动植物油占油类总量的78.3%左右,石油类相对较小,但随着西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类的污染问题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湟水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也是我省东部地区最主要的河流。境内流长300公里,流经7县1市。流域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流域居住我省67%的人口,集中全省70%的工矿企业,成为我省经济、文化最繁荣地带。但是,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湟水污染问题。据调查湟水年受纳1.58亿吨工业废水和7.02万吨的有害物质。各河段水质均达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3—4类。西宁——大峡段水质已不符合农田灌溉要求,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随着经济发展,水污染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随着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用水量日益增加;加之水的分布不均、无计划开采、水质的不断污染,导致了部分地区和城市吃水和用水困难;因此,加大了地下水的开采量。为了防止地下水源的枯竭和水质的恶化,特提出以下建议:1.重视节约用水。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和城市用水供不应求和严重浪费的现象同时存在。我国城市工业用水循环率很低,仅为10~30%左右,如能提高到60%,将大大节约用水量;同时严格控制自备水井。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17,(2)
正"十三五"时期用水总量将会延续缓慢增长态势,水资源约束持续趋紧的局面不会改变,在水资源供需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如何落实用水总量红线、遏制水质恶化特别是地下水污染继续恶化、进一步提升用水效率、促进水生态修复特别是地下水超采区的综合治理以及弥补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短板等一系列问题,建议通过政府管控与市场机制调节,不断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制度,做到"用水不超量";制定并严格执行水资源污染防治措施,改变"有水不能用"的局面;全面加强  相似文献   

13.
重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恒玉 《四川环境》1996,15(1):41-43
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以及造成水质严重污染,影响人类的生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重要课题,提出了和措施,一,强调地下不和地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中两个密切相关的环境,必须统一管理,协调开发,二,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管理模型。三,注意解决地表与地下水联合规划,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工农业污染,人工回灌等,四,加强对水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市桥水道受生活和工业污染源的共同污染,水质恶化,本文中对市桥水道水质进行了评价,得出水质变化趋势,对废水和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生活和工业污染源对市桥水道的污染贡献.  相似文献   

15.
视界     
《环境教育》2012,(6):10-11
1.内蒙古乌梁索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黄河流域最大湖泊,近年来水体严重污染,监测显示,目前水体水质为劣五类,水域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影响湖泊整体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地下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根据铁岭市地下水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结果,从水文地质单元因素、自然和人为因素、水资源量和行政分区因素以及地下水水质因素4个方面,初步构建了铁岭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进而提出了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治理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十几年来,尽管我们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缓解了水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但目前全国永环境污染仍然十分严重。 1988年,全国废水排放量为3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为268亿吨,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经对532条河流监测,有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河段的水质污染更为严重,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饮用水源受污染的范围很大。1988年对38个城市的85个饮用水源地进行了调查,受到污染的有54个,占调查总数的63%。北方城市地下水,普遍受到有机物和三氯的污染,总硬度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调查和监测分析,介绍了地处三江源区的青海省黄南州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了其污染分布特点.污染类型以水质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为主,其中水质污染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污染类型,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结合黄南州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从环保宣传、严格监管和加强必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污染治理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期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结合四平市地下水赋存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述了监测区内由于不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而产生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削减、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湟水河(西宁段)是我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纳污河。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城市人口增长,河水纳污量不断增加。因此,随之而来的河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通过我站几年来对地面水例行监测及湟水科研课题监测资料的分析,发现以油类为主的污染一直是影响河水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油类进入水体可引起COD、BOD的增加。据报道,1毫克不同类型的石油烃完全氧化需消耗3—4毫克的氧。油类可导致水体严重缺氧,使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造成水质恶化。因而,分析研究COD与油类的关系,对于防治水污染是有意义的。本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