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入神经放射治疗在我国经二十余年蓬勃发展,现已在全国大力推广,疗效显著。然而所用器材均为国外进口,价格昂贵,治疗费用较高,急需研制国产介入器材。我们经过为期5年的探索,于2002年9月成功研制出国产介入治疗用微导丝,经动物实验达到使用要求,报告如下。微导丝制作一、材料选择钢丝采用不锈钢丝(江苏常州医用钢丝厂),牌号为2Cr18Ni9,物性刚柔,不易折断。螺旋圈为铂合金丝(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牌号Pt-Ir20或Pt-W8,该材料弹性好,强度高,不易拉丝断裂,化学性能非常稳定,不透X射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焊剂为锡银(SnAg)合金(昆明贵金属…  相似文献   

2.
正本书由世界顶尖水平的70位神经介入治疗专家编写。此次再版,将《介入神经放射学》(第一版)更名为《神经介入诊断与治疗》(第二版),以体现神经介入领域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革。自本书第一版发行以来,神经介入诊断和治疗一直处于日新月异的进步中。高新器材的研发不断拓展着神经介入治疗的应用领域。进行头、颈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诊治的医师,包括神经外科、神经放射科、神经病学等专业的临床医师,都在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正国际经典·世界顶尖水平前沿力作·国内神经介入名家主译本书由世界顶尖水平的70位神经介入治疗专家编写。此次再版,将《介入神经放射学》(第1版)更名为《神经介入诊断与治疗》(第2版),以体现神经介入领域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革。自本书第1版发行以来,神经介入诊断和治疗一直处于日新月异的进步中。高新器材的研发不断拓展着神经介入治疗的应用领域。进行头、颈及中  相似文献   

4.
正国际经典·世界顶尖水平前沿力作·国内神经介入名家主译本书由世界顶尖水平的70位神经介入治疗专家编写。此次再版,将《介入神经放射学》(第1版)更名为《神经介入诊断与治疗》(第2版),以体现神经介入领域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革。自本书第1版发行以来,神经介入诊断和治疗一直处于日新月异的进步中。高新器材的研发不断拓展着神经介入治疗的应用领域。进行头、颈及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和介入器材的改良,经皮颈动脉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CAAS)止在成为继颈动脉内膜剥离术(CEA)之后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又一种有效方法。目前这两种方法均能达到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一般来说,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损伤较小,尢须全身麻醉,可避免部分颈动脉内膜剥离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正国际经典·世界顶尖水平前沿力作·国内神经介入名家主译本书由世界顶尖水平的70位神经介入治疗专家编写。此次再版,将《介入神经放射学》(第1版)更名为《神经介入诊断与治疗》(第2版),以体现神经介入领域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革。自本书第1版发行以来,神经介入诊断和治疗一直处于日新月异的进步中。高新器材的研发不断拓展着神经介入治疗的应用领域。进行头、颈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诊治的医生,包括神经外科、神经放射科、神经病学等专业的临床医生,都在越来越多地开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经典·世界顶尖水平前沿力作·国内神经介入名家主译本书由世界顶尖水平的70位神经介入治疗专家编写。此次再版,将《介入神经放射学》(第1版)更名为《神经介入诊断与治疗》(第2版),以体现神经介入领域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革。自本书第1版发行以来,神经介入诊断和治疗一直处于日新月异的进步中。高新器材的研发不断拓展着神经介入治疗的应用领域。进行头、颈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诊治的医生,包括神经外科、神经放射科、神经病学等专业的临床医生,都在越来越多地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进修人员的现状,为提高神经介入教学 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2-2017年在介入神经病学科进修学员,对相关介入 操作“零”基础的学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员的年龄、性别、职称、工作单位级别及学习后的 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等。 结果 在112例介入操作“零”基础学员中,男性学员108例(96%),中高级专业职称101例(90%);经 过6个月的学习,熟练或较为熟练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92例(83%),熟练或较熟练掌握数字减影血 管造影(digital subraction angiography,DSA)81例(72%)。理论与实践均取得较好成绩的年龄集中在 26~35岁之间。 结论 神经介入技术与理论的最佳学习年龄在26~35岁之间。针对“零”基础的神经介入学员,应根 据学员前期的工作经验和教育基础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2004-10/2008-11赣州市立医院心内科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6例,均经临床、心电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并有行介入封堵治疗的适应证。患者均经股静脉穿刺行右心导管检查及送入封堵器械,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需经股动脉穿刺,封堵前行主动脉弓降部或左室造影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适应证,帮助选择封堵器的型号,术后重复造影以判断封堵效果;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患者术中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和评价。所有患者均使用国产封堵器及其配套输送系统。封堵后随访1个月~4年,手术成功率99.1%(105/106),无心脏瓣膜受损、封堵器脱落移位,释放封堵器后残余分流约4.7%(5/106),Ⅲ度房室传导阻滞0.9%(1/106),发生溶血0.9%(1/106)。随防中未发现血栓形成、组织排异反应、细胞毒性及急性全身中毒现象。结果提示严格把握适应证,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技术成功率高等优点,且比进口封堵器价格更低廉,规格更齐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一直是室间隔缺损封堵的难点,成功率不高,对其造影特点和使用国产封堵器封堵成功病例报道少见。观察嵴内型室间隔缺损造影特点及使用国产封堵器的封堵治疗效果。 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有介入适应证的嵴内型室间隔缺损患者46例,按主动脉短轴切面缺损口部位分成4组:A组为11点半~12点,B组为12点~12点半,C组为12点半~1点,D组为1点~1点半。对不同组别采用不同体位造影显示室间隔缺损,依此制定封堵策略,选择封堵器和封堵方式。 结果:46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成功率100%,无相关并发症发生。46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患者中A组10例,B组13例,C组16例,D组7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左心室造影左前斜投照角度大,而且随着缺损部位变化(A组至D组)逐渐加大。根据缺损口大小及分组分别使用对称型、偏心型、零偏心型封堵器,均封堵成功。改良猪尾导管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过程中效果显著。 结论: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左心室造影特点是左前斜投照角度大,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嵴内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费用低,可作为有封堵适应证室间隔缺损患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头皮大型动静脉畸形的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大型头皮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经部分介入栓塞联合显微手术全切除病变。结果 2例病人经介入栓塞深部供血动脉后,手术切除过程中出血少,畸形血管团达全切除,术后无并发症。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对大型头皮动静脉畸形,术前实施介入栓塞,可以有效降低外科手术风险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在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组较为罕见的具有不规则脑血管造影表现和组织学特性的AVM。与典型的AVM不同,在这些病灶的异常血管之间存在正常功能的脑组织,而且有毛细血管床的介入,有学者称之为弥漫性(Diffuse)AVM。回顾1993年至2001年收治的经脑血管造影证  相似文献   

13.
<正>神经介入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神经介入材料与设备的快速发展,医生对这些新材料与设备的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如此众多的新材料和设备,试图把它们完全掌握是一件困难但有意义的事情。为此,我们于2014年8月23日在武汉举办了第一届《神经介入"兵器谱"——神经介入材料与设备集中展示及使用心得交流》(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研讨会邀请目前国内主流神经介入材料和设备厂家的"产品经  相似文献   

14.
<正>神经介入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神经介入材料与设备的快速发展,医生对这些新材料与设备的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如此众多的新材料和设备,试图把它们完全掌握是一件困难但有意义的事情。为此,我们于2014年8月23日在武汉举办了第一届《神经介入"兵器谱"——神经介入材料与设备集中展示及使用心得交流》(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研讨会邀请目前国内主流神经介入材料和设备厂家的"产品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发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CSDAVF)的 临床特点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DSA 检查确诊为自发性CSDAVF并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连续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经静脉入路或动脉入 路进行动静脉瘘栓塞术,根据情况采用单纯Onyx胶或联合弹簧圈进行栓塞,术后即刻及1年复查 DSA,比较经静脉入路和经动脉入路患者的栓塞程度,根据术后1年随访资料比较两组的1年临床预 后情况。 结果 共纳入25例患者,年龄21~72岁。6例(24.0%)患者采用单纯Onyx胶栓塞,19例(76.0%)患者 采用Onyx胶联合弹簧圈治疗。经静脉入路组17例,经动脉入路组8例。术后即刻DSA显示经静脉入路 组12例(70.6%)完全栓塞,4例(23.5%)次全栓塞,1例(5.9%)部分栓塞;经动脉入路组7例(87.5%) 完全栓塞,1例(12.5%)部分栓塞。1年随访DSA显示,经静脉入路组12例(70.6%)完全栓塞,4例 (23.5%)次全栓塞,1例(5.9%)部分栓塞,经动脉入路组5例(62.5%)完全栓塞,2例(25.0%)次全 栓塞,1例(12.5%)部分栓塞,两组术后即刻和1年栓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经静脉入路组 11例(64.7%)临床治愈,5例(29.4%)好转,1例(5.9%)无效;经动脉入路组6例(75.0%)治愈,2例 (25.0%)好转,两组1年临床预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CSDAVF患者,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经静脉入路和经动脉入路术后即刻和1年的栓塞率、 1年临床预后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介入术中应急处理体会,不断改进介入专科护理水平,提高配合及应急管理能力,提供优质高效的介入护理。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实施介入术397例,对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等状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术中4例动脉瘤破裂出血者,在3 min内有效栓塞止血;6例术中血栓形成,通过静脉和(或)动脉溶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无偏瘫、失语等脑梗死症状。结论 对于神经介入术中并发症,一方面需要强调术中的严密观察,做到早发现;术中一旦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动脉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等紧急情况,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以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7.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1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方法。方法本科1999年10月~2004年4月收治的11例经MRI、DSA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其中9例进行了介入颈动脉内溶栓,2例进行了静脉溶栓,并同时进行了抗凝等治疗,现结合文献报道分析。结果采用介入颈动脉内溶栓治疗均获得良好效果.2例1周后复查脑血管造影大部分静脉窦再通,脑循环时间接近正常。治疗后2周颅内压降致250~300mm H2O。结论颈动脉内连续应用尿激酶溶栓并结合全身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能是目前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半月节射频及Meckel囊注射甘油治疗三叉神经痛并发症的探讨张强,张杰,黄国芳,项晓波我院自1000年引进国产XW-1型射频温控热凝仪以来,徒手经皮穿刺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60例,其中有48例在Meckel's囊注射甘油,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总结髓周动静脉瘘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等特征,探讨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对我院近7年经治疗的13例髓周动静脉瘘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髓周动静脉瘘占同期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11.42%,其中手术8例,介入4例,介入加手术1例。结论髓周动静脉瘘是一种较少见的脊髓血管畸形,术前各种影像学手段的综合应用是确诊的关键,根据其不同的分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7年8月~1999年4月采用国产X-刀治疗颅内疾病93例(98个病灶),经临床应用及58例随访,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