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73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29例)及剖宫产组(22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剖宫产组224例,阴道分娩组29例;两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剖宫产组平均分娩孕周大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两组第1胎儿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二胎儿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剖宫产是目前临床上双胎妊娠主要的分娩方式,剖宫产可显著降低双胎妊娠第二胎儿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孕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82例双胎妊娠的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组孕产妇的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2组第1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第2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84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孕周、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结果:两组孕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两组第一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第二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阴道产组显著高于剖宫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4.
罗玥 《基层医学论坛》2005,9(3):201-202
目的探讨双胎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本院98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第1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第2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5.
报道双胎妊娠及分娩76例,其中,初产48例,产前确诊72例,经阴道分娩55例,剖宫产21例。结果表明,孕周越小,新生儿出生体重越轻,死亡率亦愈高,经阴道分娩者,其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文章就双胎妊娠发生率,早期诊断,产前监护,对第二胎儿娩出的处理及有关剖宫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30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第1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150例双胎妊娠妇女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剖宫产组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阴道分娩组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尤以阴道分娩组第2胎新生儿尤为显著,两胎儿分娩出生时间间隔〉15min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报道双胎妊娠及分娩76例,其中,初产48例,经产28例,产前确诊72例;经阴道分娩55例,剖宫产21例。结果表明,孕周越小,新生儿出生体重越轻,死亡率亦愈高,经阴道分娩者,其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文章就双胎妊娠发生率,早期诊断,产前监护,对第二胎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56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阴道产、剖宫产两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产组(P<0.01).两组第一胎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二胎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产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胎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本院98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第1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第2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1.
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96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阴道产及剖宫产两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产组(P<0.01)。两组第1胎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2胎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产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我院130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产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剖宫产组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Apgar评分,阴道分娩组显著低于剖宫产组。经阴道分娩者第2个娩出胎儿评分≤7分者明显高于剖宫产术者。结论:双胎妊娠不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围生期处理及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为双胎妊娠的围生保健和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分娩的99例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双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早产49.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8.3%,贫血19.2%,胎膜早破25.3%。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随着双胎妊娠孕周的增加而下降,早产组与足月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及阴道助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及阴道助产组围生儿死亡率也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分娩孕周及出生体重是影响围生儿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双胎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较高,早产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主要并发症。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应加强围生期保健,积极防治并发症,尽量延长孕周,选择适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4.
黄丽莉 《河北医学》2006,12(2):153-155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106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阴道产及剖宫产两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产组(P<0.01),两组第1胎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第2胎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产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将2000年1月-2004年12月276例双胎妊娠病例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周〈34周者。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率。双胎均为头位,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影响不大,双胎中有一胎不是头位,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第2胎新生儿窒息率阴道分娩组显著高于剖官产组。结论:正确选择双胎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6.
双胎妊娠中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霞 《吉林医学》2009,30(19):2277-2278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不同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72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第1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胎分娩时,部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有215例双胎妊娠,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孕周大于37周以剖宫产为主,孕周小于37周以阴道分娩为主。2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2组第1胎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2胎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大于剖宫产组(P<0.01)。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8.
张勇 《医学综述》2013,(16):3031-3033
目的分析并评价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汉川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86例双胎妊娠产妇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产组(147例)与剖宫产组(139例),并对产妇的孕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质量<2500 g者的阴道产组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质量在2500 g以上以及≥37孕周者显著高于阴道产组(P<0.05)。阴道产组与剖宫产组第二胎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阴道产组第二胎儿Apgar评分>7分的窒息率显著低于第一胎儿(χ2=5.117,P<0.05),Apgar评分≤7分的窒息率明显著高于第一胎儿(χ2=4.312,P<0.05)。结论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其出生顺序无关,双胎妊娠产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2000年1月-2007年12月106 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2 组第 1 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 2 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双胎妊娠的临床特点,探讨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149例200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分成2组.其中,阴道分娩组34例,手术分娩组115例.对2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孕妇年龄、孕产次、受孕方式、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孕期并发症、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围产儿预后等指标,探讨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二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高于手术分娩组(P均<0.05).孕周增加,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逐渐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妊娠< 34周者高于≥34周者;新生儿窒息率妊娠<32周者高于≥32周者(P均<0.05).胎儿出生体重增加,围产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逐渐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相同孕周下,围产儿体重对预后影响最为明显(P<0.05).结论 影响双胎妊娠结局主要因素有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及胎儿体重.改善双胎宫内发育环境,促进胎儿体重增加和器官成熟,延长孕周,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与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助于改善母婴尤其是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