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脐血树突状细胞和食管癌细胞融合疫苗 ,研究融合疫苗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脐血CD34 干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扩增为成熟树突状细胞 (DC) ;用聚乙二醇法 (PEG)将DC与食管癌细胞EC10 9融合 ,免疫磁珠法筛选阳性克隆EC10 9-DC ;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融合疫苗表型 ;绘制融合疫苗生长曲线。结果 融合疫苗EC10 9-DC可在体外培养生长 ,高表达CD80 ,CD83和CD86 ,增殖活性低于EC10 9。结论 融合疫苗EC10 9-DC细胞具备了刺激免疫细胞活化的分子表型 ,为食管癌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疫苗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titic cells,DCs)融合疫苗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体内外肿瘤细胞杀伤活性进行研究,为胃癌DC疫苗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TNF-α定向诱导获取DC.DC与SGC7901胃癌细胞经PEG诱导融合、HAT/HT筛选培养获得纯净融合细胞.MTT比色法检测融合疫苗体外杀伤胃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观察融合疫苗对胃癌裸鼠种植瘤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标法检测瘤细胞凋亡,观察融合疫苗对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①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可获得具备典型形态特征及表型的DC.②DC与SGC7901细胞经PEG诱导融合,HAT/HT筛选培养,可获得纯净融合细胞.③体外MTT比色检测,融合疫苗胃癌细胞杀伤率为(81.47±5.25)%,与混合培养DC组(70.53±2.46)%差异显著(P<0.05),与单纯T细胞组(21.67±2.55)%差异非常显著(P<0.01).④融合疫苗组荷瘤裸鼠终末肿瘤体积平均(1.298±0.021)cm3,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抑瘤率为57.8%.⑤融合疫苗组肿瘤细胞凋亡率(54.9±1.38)%,坏死率为(21.04±1.47)%;与对照组瘤细胞凋亡百分率(20.02±0.39)%,坏死百分率(1.23±0.03)%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⑥融合疫苗组肿瘤组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出血、坏死,瘤组织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融合细胞疫苗激活T淋巴细胞体内外均可诱导显著胃癌细胞杀伤细胞毒活性;其应用于荷瘤动物体内,可以明显减慢肿瘤生长速度,诱导更多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杂交瘤技术将脐血来源DCs和SGC7901胃癌细胞融合,以研究融合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的功能。方法:利用聚乙二醇(PEG)化学融合技术将DCs和胃癌SGC7901细胞融合,SP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细胞表型;MTT法测定融合细胞刺激同源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细胞毒性试验检测融合细胞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SGC7901的杀伤作用。结果:DCs和SGC7901胃癌细胞在PEG的作用下成功融合,其融合细胞即表达肿瘤标记物CEA,又表达DCs标记物HLA-DR,融合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DCs、DCs+SGC7901及SGC7901。融合细胞活化的CTL对胃癌细胞杀伤率为21.4%±0.0165%,明显高于DCs组(16.3%±0.0015%)、混合细胞(15.3%±0.0044%)及胃癌组(11.2%±0.0156%)。结论:脐血来源的DCs在PEG作用下能成功与胃癌细胞融合,且融合细胞可有效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强大抗肿瘤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细胞电融合技术制备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全抗原肿瘤疫苗,观察其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DC,利用电融合技术,将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疫苗的形态;流式细胞仪进行融合疫苗的表型鉴定;ELISA试剂盒检测IL-12、IFN-γ的分泌情况;CCK-8试剂盒测定融合疫苗刺激同源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效应。结果成功分离培养DC,其表面高表达DC的分子标记CD83、CD11c、CD86、HLA-DR;融合疫苗形态不规则,其表面共同表达DC和三阴乳腺癌的标记分子;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证明融合疫苗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细胞毒性实验证明融合疫苗具有比对照组更强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结论电融合技术成功诱导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全抗原融合疫苗体外实验可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5.
冻融人脐血树突状细胞瘤苗的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脐血树突状细胞和食管癌细胞融合瘤苗,低温冻存,研究冻融后融合瘤苗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脐血CD34 干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联合诱导扩增为成熟树突状细胞(DC).聚乙二醇(PEG)融合DC与食管癌细胞EC109,免疫磁珠法筛选阳性克隆EC109-DC为融合瘤苗.-80℃低温冻存;流式细胞术鉴定冻融前后融合瘤苗免疫表型;绘制冻融后融合瘤苗生长曲线;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EC109-DC融合瘤苗诱导T淋巴细胞体外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能力. 结果 融冻后融合瘤苗EC109-DC可在体外继续培养成长,高表达CD80、CD83、CD86,增殖活性较新鲜融合瘤苗稍低,但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冻后融合瘤苗EC109-DC体外能诱导CTL细胞对EC109食管癌细胞的产生特异杀伤作用,其活性与新鲜融合瘤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融冻后融合瘤苗EC109-DC仍保存其刺激免疫细胞活化的分子表型,可望为食管癌-DC融合瘤苗的保存方法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人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1/DDP及亲代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试验等方法观察SGC7901/DDP及亲代细胞在Res作用后,细胞生长曲线、生长抑制等方面的变化。结果MTT法结果表明,Res对SGC7901/DDP及亲代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GC7901/DDP细胞在Res作用0.5~1d内较亲代细胞敏感,在2d后开始表现出耐药性,3d后则与亲代细胞没有差别。结论Res对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DDP及亲代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坏死和凋王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诱导培养方法,观察其形态学特点及分子表型变化. 方法:从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在GM-CSF、IL-4的诱导下培养扩增DC,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分子表型变化.结果:诱导培养7天即可获取大量成熟DC,细胞表面出现典型树枝状突起,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为CD1a ;流式细胞仪表型分析显示DC特异性标志CD1a的阳性表达率为57.4%,特异性成熟标志CD83的阳性表达率为72.1%,HLA-DR为94.6%.结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可定向诱导培养为成熟的DC,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膀胱癌临床生物学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Flt-3配体对树突状细胞.结直肠癌细胞融合疫苗的制备和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影响。方法:①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FL)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TNF)联用,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树突状细胞(DC)前体细胞成熟,应用聚乙烯二醇(PEG)融合技术融合DC和Lovo细胞,制备融合疫苗。②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细胞表面表达和细胞形态来观察细胞的生物学特性。③裸鼠体内融合疫苗的成瘤活性的检测。④MTT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体外杀伤细胞毒活性。结果:在FL的参与下,成熟DC的细胞数目及细胞形态无显著改变;CD80、CD83、CD86等在细胞表面的表达较未加FL组显著丰富;融合疫苗呈悬浮生长,具有两种亲代细胞的细胞形态结构特点,融合细胞数量较稳定,不出现明显的细胞倍增;融合疫苗接种裸鼠体内后观察30d,未见肿瘤组织生长;FL组融合疫苗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Flt3-L可显著促进DC的成熟;FL组融合细胞的分子表达较非FL组有很大提高,融合细胞具有作为抗肿瘤疫苗应具备的低增殖能力和不成瘤的安全性;DC与结直肠癌细胞融合后作为肿瘤疫苗在体外具有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效应,说明FL对增强融合疫苗抗结直肠癌特异性免疫效应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是否能够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以及Bcl-2的表型变化是否在其中发挥了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SGC7901细胞,采用CCK-8进行细胞毒检测;采用DAPI染色进行细胞核形态分析;采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表型的Bcl-2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Bcl-2的表达。结果:三氧化二砷可以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三氧化二砷诱导SGC7901细胞的凋亡伴随着Bcl-2表型的变化,且Bcl-2的表达无改变。结论:三氧化二砷可能通过Bcl-2表型的变化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而不是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与结直肠癌(Lovo)细胞融合疫苗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①应用PEG融合技术融合树突状细胞和Lovo细胞,制备融合疫苗。②通过描记细胞生长曲线、倒置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③通过检测疫苗的克隆形成率、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疫苗的成瘤活性来观察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应。结果:融合疫苗呈悬浮生长,具有两种亲代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CD80、CD83、CD86等在融合细胞表面的表达较单纯DC显著丰富;融合细胞不出现明显的细胞倍增;融合疫苗在软琼脂上培养21d,未见明显的细胞克隆形成;通过^3H—TdR掺人法检测融合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发现融合疫苗可强烈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融合疫苗接种于裸鼠体内观察30d,未见肿瘤组织生长。结论:融合细胞具有作为抗肿瘤疫苗应具备的低增殖能力和不成瘤的安全性;融合疫苗可明显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说明将其作为抗结直肠癌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朊蛋白(PrP)在耐阿霉素胃癌细胞系SGC7901/ADR中过表达及其与胃癌多药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1)利用Northern印迹和Western印迹分别从RNA 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朊蛋白在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1/ADR和SGC7901/VCR及其亲本细胞SGC7901中的表达;(2)借助DNA重组技术构建朊蛋白基因的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3)通过电穿孔方法将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入SGC7901和SGC7901/ADR细胞;(4)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瞬时转染细胞中的阿霉素蓄积和潴留。结果(1)Northern印迹和Western印迹结果提示朊蛋白在SGC7901/ADR和SGC7901/VCR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SGC7901中的表达;(2)将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转入SGC7901(命名为PS)和SGC7901/ADR(命名为PA)中,PCDNA3.1空载体转入SGC7901(命名为BS)和SGC7901/ADR(命名为BA);转染48h后检测转染细胞的平均阿霉素荧光强度,阿霉素蓄积BS为8.9±0.7,PS为6.6±0.3,BA为5.5±0.7,PA7.5±0.6,阿霉素潴留BS为8.0±0.7,PS为5.9±0.5,BA5.1±0.7,PA为7.1±0.5,PS与BS相比两组均为P<0.01,BA与BA相比均为P<0.01表达,并对胃癌细胞,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朊蛋白在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1/ADR和SGC7901/VCR中高表达并对胃癌细胞的药物蓄积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蒜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蒜素(diallyl trisulfide,allicin)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大蒜素处理胃癌细胞株SGC7901,MTT法检测SGC7901的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Ki67的表达。结果大蒜素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对其增殖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大蒜素作用于SGC7901细胞12、24和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1%、7.30%和15.4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蒜素作用48h后,Ki67的阳性表达率下降(P〈0.05)。结论大蒜素可以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菟丝子(CCL)醇提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10、50、100 mg/L)的菟丝子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同时设二甲基亚砜(DMSO)和RPMI1640培养液作为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菟丝子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通过对SGC7901细胞周期测定,探讨菟丝子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菟丝子对SGC7901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高(10~100 mg/L)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抑制率亦增高(P<0.01)。100 mg/L的菟丝子作用不同时间(12、24、36 h),处于G0/G1期、S期的细胞所占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菟丝子醇提取物能够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可能是通过影响人胃癌SGC7901细胞内DNA复制和合成,抑制细胞正常分裂,阻滞细胞进入S期,从而使细胞在G1期堆积,出现G2/M期阻滞,有丝分裂终止,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胃癌细胞SGC7901为对照,观察青蒿琥酯(Art)对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mdr1的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Art耐药逆转性,将培养的SGC7901和SGC7901/mdr1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Art,确定Art逆转SGC7901/mdr1细胞阿霉素耐药性的浓度;加入不同终浓度的阿霉素并不断调整,直至对SGC7901/mdr1和SGC7901细胞的抑制范围均涵盖50%的抑制率,确定阿霉素的实验浓度;2种细胞均加入确定好的不同浓度阿霉素,SGC7901细胞设为亲本对照组,SGC7901/mdr1细胞分为2组,加入确定耐药逆转Art浓度的设为实验组,不加Art的设为Art阴性对照组,判断Art对耐药细胞SGC7901/mdr1的耐药逆转效果。结果 Art对SGC7901和SGC7901/mdr1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不同浓度Art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对SGC7901/mdr1的50%抑制浓度高于SGC7901细胞(P<0.05);Art对SGC7901/mdr1和SGC7901细胞20%抑制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二者的平均值110 mg·L-1作为Art对SGC7901/mdr1细胞的耐药逆转浓度。涵盖SGC7901/mdr1和SGC7901细胞50%抑制率的阿霉素质量浓度为3.125、6.250、12.500、25.000、50.000 mg·L-1。SGC7901/mdr1细胞实验组、Art阴性对照组和亲本对照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随阿霉素浓度的不断增加而增高,不同浓度阿霉素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霉素对实验组细胞的50%抑制浓度低于Art阴性对照组(P<0.05),与亲本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对耐药细胞SGC7901/mdr1的耐药逆转倍数约为2.31倍,相对逆转率约为83.00%。结论 Art对SGC7901/mdr1有生长抑制作用;Art可以逆转耐药细胞SGC7901/mdr1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ap1与胃癌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多药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VCR和SGC7901/ADR中Rapl的表达。结果胃癌细胞SGC7901、多药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VCR和SGC7901/ADR胞核和胞浆均有Rap1阳性染色,多药耐药胃癌细胞中Rap1表达明显高于亲本细胞SGC7901。结论Rap1与胃癌多药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金向东  何旭华  叶盛威  刘洋  刘山 《西部医学》2018,(11):1573-1578
目的 探讨miR-16调节Bcl-2的表达活性影响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 方法 qPCR检测miR-16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转染效率,CCK-8检测miR-16对SGC7901细胞活性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miR-16对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miR-16对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16对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通过miR-16 mimic使miR-16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过表达后,其细胞活性、迁移能力明显下降,而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同时相关凋亡蛋白表达也增高;Bcl-2 siRNA与miR-16 inhibitor共转染后,能改变miR-16对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影响。结论 miR-16通过调节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胃癌患者外周血DCs细胞表型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s)细胞表型表达水平 ,与正常人DCs细胞表型表达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胃癌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DCs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表达变化。结果 培养第 3天 ,DCs细胞表型表达均较低 ,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培养第 7天 ,两组培养DCs细胞表型表达均较第 3天显著升高 ,且两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 ;培养第 12天 ,DCs表型表达较培养第 3天差异非常显著 ,较培养第 7天差异不显著 ,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 外周血培养DCs的细胞表型表达随培养时间推移而升高 ,至细胞成熟时趋于稳定 ;胃癌患者DCs细胞表型表达较正常人显著降低 ,了解胃癌患者体内DCs细胞表型表达水平 ,对评判患者预后及生物治疗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Lin R  Tao JY  Qian W  Ding Z  Huang Y  Hou X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6):1848-1851
目的分析胃癌血清及胃癌细胞培养液可见区激光拉曼光谱谱线特点,分析其量效特征,探讨特异性拉曼峰的来源。方法利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25份胃癌血清,10份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血清;不同时间点成组对照的SGC7901胃癌细胞培养液及裂解液进行检测。结果以230为最小峰高计算机自动判读,在583,633,656,674,707,773和799nm7个波长上胃癌患者均可以检测到重复性好的拉曼峰,其中在633,656,674nm3波长处仅胃癌患者出现重复性较好的拉曼峰,而FD患者血清则未检测到可识别拉曼峰。在余下4个波长上胃癌血清荧光强度(96.5±6.0,76.9±4.7,63.7±4.5,285.7±18.6)均明显高于FD对照组(40.3±1.8,27.9±1.9,22.9±1.4,113.2±7.7,均P〈0.01);以100为最小峰高判读,在633,656,674nm3处胃癌细胞培养液可以检测出拉曼峰,而在1640培养基则不能检出;在583,707,773和799nm4处胃癌细胞培养液拉曼峰高显著高于1640培养基,且胃癌细胞培养液在上述7个波长拉曼峰高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875,0.875,0.873,0.805,0.891,0.880,均P〈O.01);胃癌细胞裂解液和培养液拉曼光谱在583,633,656nm3处两者的拉曼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1±3.2,5.0±0.9,3.3±0.5,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具有特异的,重复性较好的激光拉曼光谱谱像。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可以检测到不同浓度胃癌细胞代谢产物及裂解产物存在的差异。胃癌细胞凋亡后所释放的细胞内容物如DNA、RNA物质可能直接参与胃癌血清拉曼光谱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X Liu  L Ye  J Wang  D Fan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1999,112(12):1133-1137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HSP) 90 beta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tissue and SGC7901/VCR of MDR-type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methods.
RESULTS Heat shock protein 90 beta was mainly located in the cell cytoplasma and weakly expressed in non-cancerous gastric mucosa. The expression rates of HSP90 beta in normal gastric mucosa, gastritis and paracancer tissues were 11.76%, 13.04% and 11.42%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P > 0.05). The expression of HSP90 beta was increased in gastric cancer. The positive rate of HSP90 beta in gastric cancer tissue was 30.00%, and was higher than non-cancerous gastric mucosa (P < 0.05). The expression rates of HSP90 beta in well differentiated,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poorly differentiated gastric cancer and mucinous carcinoma were 15.38%, 31.25%, 33.33%, and 42.85%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of HSP90 beta in SGC7901/VCR of MDR-type gastric cell line was higher than in its parental cell line SGC7901. In situ hybridization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signal of HSP90 beta was mainly located in the cell cytoplasma.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of HSP90 beta was higher in gastric cancer tissue than in non-cancerous gastric mucosa. In gastric cancer tissue, the expression of HSP90 beta was greater in poorly differentiated cancer tissue, and in SGC7901/VCR of MDR-type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the expression of HSP90 bet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its parental cell line SGC79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α-辅肌动蛋白(alpha-actinin-4,ACTN4)在胃癌SGC7901细胞及正常胃黏膜上皮RGM-1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qRT-PCR技术及蛋白印迹技术检测ACTN4在胃癌SGC7901细胞及RGM-1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利用RNAi技术敲低SGC7901细胞中的ACTN4表达,并应用qRT-PCR及蛋白印迹技术检测SGC7901细胞中ACTN4的沉默效果;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ACTN4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明显高表达;ACTN4-siRNA可有效敲低SGC7901细胞中ACTN4的表达,敲低ACTN4的表达可以明显降低胃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结论 ACTN4在胃癌细胞发生侵袭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