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母婴分离(MS)联合脂多糖(LPS)应激后抑郁样行为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从温阳、解郁及温阳解郁二方合用的角度探讨温阳解郁法抗抑郁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70只仔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LPS应激组(LPS,10只)和造模组(MS,50只),造模组小鼠在产后第5天(PD5)-PD14进行8 h·d-1的母婴分离,后将造模组分为母婴分离+脂多糖应激组(MS+LPS),温阳组(WY),解郁组(JY),温阳解郁组(WYJY)及氟西汀组(FLU),每组10只。将仔鼠出生日期记为PD0,正常,LPS及MS+LPS组小鼠于PD21-PD90饲喂正常饲料,其余各组给予对应的药混饲料喂养,且于PD91给予脂多糖腹腔注射7 d,建立抑郁症小鼠模型。采用旷场,O迷宫和社会交互实验检测各组小鼠抑郁样行为;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钙结合蛋白-1(Iba-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ba-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 mRNA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LPS组小鼠5 min中心区停留时间有减少趋势、运动总路程显著减少(P<0.01),活动总路程显著减少(P<0.01),MS+LPS组小鼠开放臂活动时间及活动总路程明显减少(P<0.05,P<0.01),训练、辨别探查时间显著升高(P<0.01),LPS,MS+LPS组小鼠海马CA1区Iba-1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MS+LPS组小鼠5 min运动总路程明显增长(P<0.05),训练、辨别探查时间明显升高(P<0.05,P<0.01),海马CA1区Iba-1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MS+LPS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5 min运动总路程均明显减少(P<0.01),训练探查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P<0.01),JY,WYJY,FLU组小鼠辨别探查时间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小鼠海马CA1区Iba-1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温阳解郁法可能通过抑制抑郁症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抑制抑郁症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温阳解郁方改善“母婴分离+束缚应激(MS+RS)”抑郁小鼠神经炎症,保护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仔鼠出生第0天(PD0)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采用母婴分离联合束缚应激21 d建立抑郁模型,PD21离乳后剔除雌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氟西汀组,每组15只,PD21~PD111各给药组药混饲料给药,给药剂量分别为5.85、12.03、16.71 g·kg-1,2.6 mg·kg-1。糖水偏好、开放旷场、O迷宫及新物体识别行为学实验评估小鼠焦虑抑郁和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IHC)观察海马小胶质细胞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海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海马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IL-1β、突触素(Syn)、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率、5 min中央运动时间、运动总距离、开臂停留时间和认知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IHC结果显示,小胶质细胞呈“阿米巴”激活态,Iba1明显增加,海马NE、E含量显著减少(P<0.01),IL-1β和IL-18含量显著增加(P<0.01),PSD95、Sy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小鼠糖水偏好率、认知指数增加,5 min中央运动时间、开臂停留时间、认知指数明显增加(P<0.05,P<0.01),小胶质细胞形态恢复正常,Iba1明显降低,海马NE、E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IL-1β和IL-18含量显著降低(P<0.01),PSD95、Sy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各中药组以温阳解郁方效果最佳。结论 温阳解郁方可能通过调节NLRP3炎症通路,缓解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炎症,增加海马神经递质含量,并改善突触可塑性,减轻MS+RS小鼠抑郁样行为,其综合效果优于温阳方和解郁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母婴分离小鼠给予慢性神经疼痛应激后的行为、痛阈改变,以及血清和中枢抑郁、疼痛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温阳方、解郁方、及温阳解郁方进行干预探讨温阳解郁法抗抑郁、改善疼痛敏感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小鼠出生日为PD0,小鼠在出生后随机分为对空白组和母婴分离组,母婴分离组在PD5~14进行8 h·d-1的母婴分离,离乳后将其分为母婴分离组、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5只,同时以15只未经母婴分离的同期雄性仔鼠作为空白组。空白组、母婴分离组小鼠于PD21~90以普通发育饲料喂养,余组分别以温阳方二仙汤、解郁方逍遥散、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药混饲料喂养(用药剂量分别为5.84、12.00、16.68 g·kg-1及2.60 mg·kg-1)。于PD91行坐骨神经结扎手术,建立母婴分离+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采用旷场实验观察各组小鼠抑郁样行为,测量机械痛阈和温度痛阈检测各组小鼠疼痛敏感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P物质及β-内啡肽(β-EP)含量,免疫组化检测杏仁核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下丘脑β-EP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杏仁核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1)、FK506结合蛋白5基因(FKBP5)、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基因(GRM5)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的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母婴分离组小鼠5 min旷场中心停留时间和运动总距离均显著减少(P<0.01),机械痛阈显著降低(P<0.01)。血清CORT和β-EP均显著上升(P<0.01),FKBP5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下丘脑β-EP表达上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母婴分离组比较,各给药组5 min旷场中心停留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P<0.01),温阳组、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小鼠在5 min旷场运动总距离明显增加(P<0.05,P<0.01),各给药组痛阈均不同程度上调。解郁组小鼠血清CORT显著下降(P<0.01),β-EP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DNF mRNA显著上升(P<0.01)。温阳组小鼠Nr3c1及GRM5 mRNA均明显下降(P<0.05,P<0.01)。温阳解郁组小鼠血清CORT明显下降(P<0.05),Nr3c1、GRM5及BDNF mRNA均下降(P<0.05,P<0.01),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下丘脑β-EP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温阳组、解郁组和温阳解郁组小鼠杏仁核GR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解郁方可通过增强杏仁核GR表达、抑制杏仁核区神经可塑性及兴奋性达到抑制中枢疼痛敏化和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缓解抑郁行为和改善躯体疼痛过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否可以通过调控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κB(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抑制广泛性焦虑(GAD)大鼠下丘脑区炎症反应,改善GAD大鼠的焦虑样行为,缓解GAD大鼠的焦虑症状。方法 74只Wistar大鼠随机选择12只作为空白组,剩余大鼠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法制造GAD模型大鼠,造模14 d后进行旷场实验(OFT)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PMT)检测各组大鼠焦虑样行为,筛选造模成功的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中、高剂量组(6、12、24 g·kg-1)和地西泮组(1 mg·kg-1),每组12只,连续14 d灌胃相应剂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地西泮,给药14 d后继续通过旷场和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下丘脑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p38 MAPK、NF-κB p65、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钙结合蛋白(Iba-1)mRNA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下丘脑p38 MAPK、磷酸化(p)-p38 MAPK、NF-κB p65、p-NF-κB p65、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下丘脑小胶质细胞激活蛋白Iba-1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较轻且皮毛散乱黯黄、易躁易怒、喜在角落蛰伏,OFT边缘运动距离和边缘运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PMT开臂运动距离、开臂运动时间及进入开臂次数显著减少(P<0.01),下丘脑室旁核小胶质细胞激活标志蛋白Iba-1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血清和下丘脑中IL-1β、IL-6、TNF-α显著增多(P<0.01),下丘脑p38 MAPK、NF-κB p65、p-p38 MAPK、p-NF-κB p65、Iba-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IκBα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减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高剂量组和地西泮组大鼠体质量较重且皮毛较为光滑、活动较为正常,OFT边缘运动距离和时间明显减少(P<0.05,P<0.01),PMT开臂运动距离及开臂运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P<0.01),下丘脑小胶质细胞激活标志蛋白Iba-1荧光强度降低(P<0.05,P<0.01),血清和下丘脑组织中IL-1β、IL-6、TNF-α明显降低(P<0.05,P<0.01),下丘脑p38 MAPK、NF-κB p65、p-p38 MAPK、p-NF-κB p65、Iba-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IκBα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降低GAD大鼠下丘脑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度、下调促炎因子水平,发挥改善大鼠焦虑样行为、缓解大鼠焦虑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霍山石斛多糖(DHP)对帕金森病(PD)模型神经元炎性损伤的抑制机制。方法 将SH-SY5Y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DHP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干预后各组SH-SY5Y细胞存活率,比色分析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将小胶质细胞(BV-2)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HP组和MCC950组(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的点状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及IL-1β蛋白的表达量。C57BL/6小鼠设置空白组、模型组、DHP低剂量(100 mg·kg-1)组、DHP高剂量(350 mg·kg-1)组及MCC950组(对照组),每组10只。通过平衡木实验、悬挂实验和转棒实验观察小鼠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中脑黑质小胶质细胞Iba-1和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FJB染色检测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情况;ELISA检测小鼠中脑组织IL-1β、IL-18和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LDH、ROS和MDA水平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DHP组细胞存活率升高,LDH、ROS和MDA水平降低(P<0.01),SOD水平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BV-2细胞模型组炎症因子IL-1β、IL-18和TNF-α水平升高(P<0.05),NLRP3、Caspase-1、IL-1β及ASC蛋白表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DHP组及MCC950组炎症因子IL-1β、IL-18和TNF-α水平降低(P<0.01),NLRP3、Caspase-1、IL-1β及ASC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通过平衡木时间增多(P<0.05),转棒实验在棒时间减少(P<0.05),IL-1β、IL-18和TNF-α水平升高(P<0.05),Iba-1表达增多(P<0.05),TH表达水平降低(P<0.05),中脑黑质神经元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NLRP3、Caspase-1、ASC及IL-1β蛋白表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DHP组及MCC950组小鼠通过平衡木时间减少(P<0.01),转棒实验中在棒时间增多(P<0.01),中脑炎症因子IL-1β、IL-18和TNF-α水平降低(P<0.01),中脑黑质Iba-1表达减少(P<0.01),TH表达水平升高(P<0.01),FJB染色中脑黑质神经元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MCC950组NLRP3、ASC及IL-1β蛋白降低(P<0.01),DHP高剂量组NLRP3、ASC、Caspase-1及IL-1β蛋白降低(P<0.01)。结论 DHP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DHP可能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进而降低PD模型神经炎性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母婴分离(MS)联合慢性束缚应激(RS)致抑郁小鼠的证候属性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仔鼠出生第0天(PD0)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PD21后剔除雌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氟西汀组,采用MS+RS建立二次打击模型,每组15只。采用糖水、悬尾及旷场实验评估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含量;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各组小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海马5-羟色胺(5-HT)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各组小鼠海马5-HT系统及HPA轴蛋白表达水平;全自动蛋白表达分析系统(Simple Wes)检测各组小鼠海马BDNF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可显著缓解。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浆CORT及ACTH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组小鼠血浆CORT及ACTH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方面,模型组海马神经递质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组小鼠海马神经递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5-HT能神经受到抑制、HPA轴异常激活,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可调控5-HT能神经及HPA轴的异常状态。与空白组比较,海马组织BDNF、TrkB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组小鼠海马BDNF、Trk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二次打击致抑郁小鼠的证候属性可能是阳虚肝郁型,温阳解郁方可能通过调节5-HT神经系统及HPA轴介导的BDNF信号通路,增加海马神经递质含量,进而缓解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逍遥散加味百合、合欢皮(百欢逍遥汤)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活化改善青幼期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法(CUMS)创建青幼期(3~8周龄)抑郁大鼠模型,将60只青幼期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百欢逍遥汤低、中、高剂量组(5.36、10.71、21.42 g·kg-1),蔗糖偏好实验(SPT)检测大鼠糖水偏好值;强迫游泳实验(FST)检测大鼠不动时间;旷场实验(OFT)检测总路程、中心区域路程、水平穿越方格数及前肢离地垂直活动次数;Morris水迷宫实验(MWM)检测逃避潜伏期和穿梭平台次数;免疫荧光检测海马区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小胶质细胞极化标志物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CD206)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海马组织iNOS、CD206和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iNOS和CD206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海马炎症因子IL-4、IL-6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蔗糖偏好值明显降低(P<0.05),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运动和探索行为明显减少(P<0.05),学习、空间记忆水平明显降低(P<0.05),iNOS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mRNA水平也明显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百欢逍遥汤干预后青幼期抑郁大鼠的蔗糖偏好值明显升高(P<0.05),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1),运动和探索行为明显增加(P<0.05),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显著提升(P<0.01),百欢逍遥汤高剂量组海马区iNOS阳性表达和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下降(P<0.01);百欢逍遥汤高剂量组CD206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IL-4、IL-10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氟西汀组比较,百欢逍遥汤高剂量组蔗糖偏好率显著升高(P<0.01),不动时间显著减短(P<0.01),中心区域路程显著增多(P<0.01),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显著增强(P<0.01),海马区iNOS阳性表达和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较低(P<0.05,P<0.01);CD206阳性表达显著更高(P<0.01),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百欢逍遥汤对青幼期大鼠抑郁行为的改善作用与抑制海马区小胶质M1型极化,促进M2型极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模型小鼠炎性损伤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AGA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和黄连解毒汤组。采用踝关节注射单钠尿酸盐(MSU)晶体混悬液建立小鼠AGA模型,给药组分别给予黄连解毒汤水煎液(5 g·kg-1)和秋水仙碱(0.83 mg·kg-1),每天测量小鼠右踝关节肿胀程度,7 d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另外40只C57BL/6J小鼠同样分组处理,造模18 h后,取右踝关节,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关节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和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检测NLRP3炎性小体和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右踝关节显著肿胀(P<0.01),HE染色观察到踝关节明显异物肉芽肿,其间有炎症细胞浸润,黄连解毒汤干预后可以缓解踝关节肿胀(P<0.05,P<0.01),异物肉芽肿减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踝关节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含量和IL-1β、TNF-α、IL-6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NLRP3炎性小体、Caspase-1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NLRP3、Caspase-1、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干预明显降低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和NLRP3炎性小体、Caspase-1 mRNA表达(P<0.05,P<0.01),显著降低关节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含量(P<0.01),下调NLRP3、Caspase-1、TLR4、NF-κB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 注射MSU晶体导致AGA小鼠关节局部炎性免疫损伤,黄连解毒汤干预减轻炎性免疫损伤,可能与其调控NLRP3炎性小体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高脂饮食建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给予黄连解毒汤进行干预。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后主动脉病理形态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mRNA表达水平,检测主动脉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管中有大量脂质积累,血清中TG、TC、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主动脉TNF-α、IL-6、IL-1β、NLRP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肝脏AMPK与PPARα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脂质积累及炎症反应,降低TC、TG、LDL-C水平(P<0.01),升高HDL-C水平(P<0.01);黄连解毒汤可显著升高ApoE-/-小鼠主动脉内SIRT1蛋白表达水平(P<0.01),降低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黄连解毒汤可明显下调小鼠主动脉内TNF-α、IL-6、IL-1β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黄连解毒汤可显著上调小鼠肝脏组织AMPK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 黄连解毒汤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斑块形成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从而发挥降血脂作用,上调SIRT1蛋白、降低NF-κB蛋白、降低TNF-α、IL-6等炎症因子等保护血管免受炎症损伤及提高AMPK与PPARα水平参与自噬与凋亡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肺不藏魄型不寐大鼠相关脏器中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差异的影响,研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改善不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0只。造模方法选用长平台浅水环境法剥夺大鼠睡眠,造模共计42 d。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0.05 mL·kg-1生理盐水灌胃,将西药组、中药组大鼠在继续造模的同时给予干预,西药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0.105 mg·kg-1灌胃,中药组给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7 600 mg·kg-1灌胃,共干预28 d。造模成功后,第42天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及空间记忆能力;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0及TNF-α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和脑组织的IL-10及TNF-α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和脑组织的IL-10及TNF-α的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睡眠分期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期和快速眼球运动(REM)期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觉醒期时间显著增加(P<0.01),平台探索总时间及总距离显著增加(P<0.01),目标象限(第三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及穿越平台次数显著降低(P<0.01),ELISA结果显示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脑、肺组织IL-10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TNF-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大鼠脑、肺组织IL-10表达显著降低(P<0.01),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睡眠分期NREM期和REM期时间明显增加(P<0.05,P<0.01),觉醒期时间缩短(P<0.05),平台探索总时间及总距离显著降低(P<0.01),目标象限(第三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及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P<0.01),ELISA结果显示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示脑、肺组织IL-10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TNF-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示脑、肺组织IL-10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能够通过改善肺不藏魄型不寐大鼠脑、肺组织IL-10及TNF-α的表达,延长睡眠时间,进而达到改善失眠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5.
羌蓝汤解热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兔iv内毒素后,在体温升高的同时血浆cAMP含量与血清IL1、IL6水平显著升高。家兔ig20g/kg羌蓝汤可以抑制内毒素的致热作用,在解热的同时也抑制血浆cAMP含量以及血清IL1、IL6活性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的变化规律,以探讨传统药对黄芩配伍黄连对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常用方剂黄芩与黄连的配伍比例,选择按1:0、1:1、1:2、1:3、2:1、2:3、3:1、3:2、0:1等9个比例分别配伍,水煎煮回流法提取,经分离精制,制得各供试品,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指纹图谱,考察主要成分黄芩苷、小檗碱的相对峰面积变化与配伍比例的关系。结果: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后主要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各有不同的影响,黄芩苷溶出率与黄芩比例成非线性关系,盐酸小檗碱溶出率与黄连比例亦成非线性关系,黄芩的最佳配伍比例是3:1,黄连的最佳配伍比例是1:3。结论:按不同比例配伍黄芩、黄连合煎过程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设计中药复方专利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的精髓,但目前专利法的设置以及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格式不利于中药复方的技术保护。数字化色谱指纹谱将色谱峰的定位和峰面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表达,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一个组合物的内在总体情况,亦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复杂中药复方产品的化学组成特征。作者认为,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不仅能准确反映中药复方的整体质量状况,也可用于中药复方专利中技术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按摩对亚健康状态改善的临床效果,探索非药物治疗亚健康状态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心理性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和心理行为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按摩调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对疲劳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酸痛、焦虑5项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型去甲斑蝥素肝脏注射急性毒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昌全  郑晓梅  李柏 《中成药》2000,22(10):715-717
目的:比较去甲斑蝥素缓释注射课题与普通注射液肝脏注射的急性毒性、为缓释剂型的临床肝脏注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小鼠及18只大鼠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肝脏注射等量去甲斑蝥素缓释溶液,普通水剂及药物缓释辅料泊洛沙姆407溶液,观察小鼠行为状态、生存情况及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注射去甲斑螯素缓释溶液组小鼠死亡率低于普通水溶液组;泊洛沙姆407小鼠肝脏注射的LD50〉625mg/kg,缓释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