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 0 mg/L,250 mg/L,500 mg/L和1000 mg/L浓度外源激素GA3对黄皮白肉火龙果(Selenicereus megalanthus)种子进行浸种,在适宜的条件下催芽,通过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鲜重的测定,研究不同浓度外源激素GA3浸种对黄皮白肉火龙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250 mg/L和500 mg/L浓度的GA3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鲜重均高于对照,其中以500 mg/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1000 mg/L浓度的GA3浸种处理的种子萌发受到了抑制,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鲜重均低于对照。本研究的结果,将为黄皮白肉火龙果种子播种、育苗等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干旱胁迫下研究PVA+GA混合浸种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A+GA混合浸种处理使高羊茅的出苗率显著提高;在相同水分条件下,PVA+GA处理幼苗的脯氨酸含量、SOD、POD和CAT活性都要比水浸种对照高,MDA含量要比水浸种对照低,且差异都显著;PVA+GA混合浸种能促进高羊茅种子的萌发、提高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钙和赤霉素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采用纸上发芽法,测定了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的CaCl_2、赤霉素(GA3)以及GA3+Ca Cl2复合液浸种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期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 mmol/L CaCl_2、50 mg/L赤霉素(GA3)以及50 mg/L GA_3+5 mmol/L CaCl_2溶液浸种都能促进PEG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低温下种子萌发期和早期幼苗生长期扁蓿豆耐寒性。【方法】模拟高寒草甸 5 月地温,研究不同 GABA 浓度下扁蓿豆种子萌发情况以及最佳浓度下 GABA 对其种子淀粉酶活性、根系活力和种子表型特性的影响 。【结果】低浓度(0. 1~1. 0 mmol/L)的 GABA 可促进种子萌发 。 0. 5 mmol/L 的浸种处理为最佳效应浓度,此浓度下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正常种苗数、胚根胚芽长和苗干重显著提高 48. 03%、28. 36%、44. 54%、7. 41%、27. 33%、21. 23% 和 10. 17%,同时显著缩短平均发芽时间 4. 72%。通过 0. 5 mmol/L 的 GABA 浸种浓度对常温和低温处理下 α-淀粉酶活性、根系活力和种子表型特征的探究,得出常温(25 ℃)下,GABA 对 α-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有提高作用,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对种子表型几乎无影响,但此浓度可显著增强低温下萌发前期(萌发 4 d)种子中的 α-淀粉酶活性,提高种子根系活力,缓解低温下幼苗发育不良和生长较慢的情况,促进幼苗生长发育。 【结论】0. 5 mmol/L 的 GABA 浸种处理是提高低温下扁蓿豆耐寒性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5.
以蛋黄果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赤霉素(GA3)对蛋黄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测定蛋黄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长等,探究赤霉素对蛋黄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A3有利于蛋黄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高浓度GA3对蛋黄果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最终筛选到的最佳浓度为100 mg·L-1。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转子莲(Clematis patens)、棉团铁线莲(C.hexapetala)、大叶铁线莲(C.heracleifolia)和齿叶铁线莲(C.serratifolia)4种种子为材料,研究激素及浸种温度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莲最适浸种温度为35℃,棉团铁线莲、大叶铁线莲和齿叶铁线莲最适浸种温度均为25℃,其发芽率分别为24.87%、93.24%、80.94%和68.21%。400mg·L~(-1)赤霉素(GA3)有利于转子莲种子萌发,其发芽率为19.17%;棉团铁线莲在5mg·L~(-1)细胞分裂素(6-BA)和500mg·L~(-1) GA3中萌发情况最好,其发芽率为90.56%和90.50%;10mg·L~(-1)6-BA能显著促进大叶铁线莲种子萌发,其发芽率为88.26%;5mg·L~(-1) GA3有利于齿叶铁线莲萌发,其发芽率为53.0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牲畜粪便浸提液对牧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以4种牧草种子为试验材料,在3种浸提液(鹿粪、牛粪、羊粪)及其不同浓度(0、25%、50%、75%、100%)处理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相关指标。【结果】受试的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因牲畜粪便浸提液浓度不同而异。3种浸提液均促进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生长,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促进效果下降;3种浸提液均抑制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种子的萌发,低浓度浸提液处理促进其幼苗生长;多年生黑麦草(Poaceae lolium)的发芽势、根长受3种浸提液影响升高,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在鹿粪粪便浸提液影响下,发芽率显著降低,3种粪便浸提液均抑制供试牧草幼苗生长。【结论】牛粪浸提液促进4种牧草种子萌发的效果最佳,羊粪次之,鹿粪最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是一种具有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特性的豆科植物, 是水土保持的优质植物资源,为提高苦豆子萌发效果,本文分析了两种打破种子休眠方式的交互处理方法对苦豆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苦豆子植物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硫酸浸种和热水浸种两种常见的打破苦豆子种子休眠的方式,设计交互试验,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鲜重、干重、含水率及幼苗生长相关指标。【结果】在 20 个处理组合中,65%×80 ℃ 处理和 85%×20 ℃两种预处理方式在各指标方面均有较好表现。其中 65%×80 ℃ 处理组在发芽率、发芽势、 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方面均为 20 种处理中最高,85%×20 ℃处理组萌发效果次之。在萌发速率与幼苗生长中,65%×80 ℃、85%×20 ℃两组处理下种子萌发时滞较短、萌发速率较快,幼苗生长情况优于其他组别,并与 0×20 ℃组差异显著。按浸种硫酸浓度分组,发芽效果由优到差为:85%>75%>65% >95%>0,80 ℃ 热水浸种 20 min 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温度浸种。【结论】65%×80 ℃、85%×20 ℃两种预处理方式对加速苦豆子种子萌发、促进幼苗生长具有较优效果。本研究可为苦豆子种子萌发、幼苗建植的相关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外源赤霉素(GA)和褪黑素(MT)对盐、碱和干旱胁迫下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本试验以白三叶‘瑞文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浓度(5,10,20,50 mg·L-1)GA和(1,2,5,12 mg·L-1)MT的处理,测定了3种胁迫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GA和MT可有效缓解盐、碱和干旱胁迫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外源物质浓度的升高,各指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20 mg·L-1 GA显著促进了盐胁迫下白三叶的种子萌发;5 mg·L-1 MT显著增加了干旱胁迫下白三叶的胚根长和鲜重;20 mg·L-1 GA显著提高了碱胁迫下白三叶的SOD、POD和CAT活性。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出20 mg·L-1 GA浸种缓解盐和碱胁迫效果最佳,5 mg·L-1 MT浸种缓解干旱胁迫效果最佳。因此,在盐、碱和干旱胁迫条件下,使用20 mg·L-1  相似文献   

10.
为完成种子后熟作用,传统方法是将种子在冬季进行钞藏层积处理。这种方法存在不少缺点,如较费工、技术难掌握,种子易霉烂,易遭鼠害,出芽不一致,苗木不整齐。连续3年实践,种子经浸种处理再放入冰箱冷藏后条播,出苗率达95%以上,且苗木整齐。具体方法:春季播种前35天左右,将砧木种子去除杂质,按1份种子5份水的比例将种子倒入60℃温水中,边倒边搅拌,当水温降至约35T时加入适量多菌灵或托布津粉剂与高美施(奥普尔)有机肥液的混合物,搅匀,浸泡24小时。然后将浸泡过的种子沥出,先装入消过毒的布袋中,再装入塑料袋内封口,在…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方法处理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种子,测定沙生针茅种子发芽率和种子出苗率,以探明影响沙生针茅种子萌发和播种出苗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60℃蒸馏水浸泡种子24 h,种子吸水率、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为26.3%,38.0%和32.0%;-20℃、20℃低温变温处理96 h,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46%和48%;用80 mg/L GA_3水溶液浸泡种子24 h,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54%和48%;沙埋深度会影响沙生针茅种子发芽和出苗,沙埋0.5 cm沙生针茅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出土率最高;埋深超过2cm的深度,发芽率和出苗率降低;埋深6~8 cm,随着沙埋深度增加,出苗率显著减少;当埋深8 cm的深度,沙生针茅出苗率为0。  相似文献   

12.
以低温层积处理和室温干燥储藏下的黑果枸杞果实和种子为研究对象,以沙为基质,对PEG-6000溶液模拟不同强度干旱胁迫及不同沙埋深度下的出苗率、出苗势、出苗指数及恢复发芽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PEG 溶液胁迫下的CK组,低温层积处理种子和果实出苗率比室温干燥处理分别提高了60.00%和16.66%,起始出苗天数分别缩短了7、9 d,说明低温层积能有效破除黑果枸杞种子和果实的休眠,提高其出苗率和出苗速率。2)在-0.03、-0.10 MPa PEG 溶液高渗透势下,种子和低温层积果实的出苗指标与CK处理差异性不显著(P>0.05),表明轻度的干旱胁迫不影响种子和低温层积的果实出苗,未层积处理的果实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出苗各项指标呈阶梯式显著降低;-0.10 MPa PEG溶液的干旱胁迫成为黑果枸杞出苗的阈值。而干旱胁迫解除后,种子和果实仍能恢复萌发。3)种子和果实的最适播种深度分别为1和3 cm。可直接利用黑果枸杞果实播种育苗,是一件省时、省工且出苗率较高的一项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生物种衣剂包衣对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质量浓度的黄腐酸(50、200、600 mg/L FA)+高吸水树脂+多菌灵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25、50、100 mg/L GA3)+高吸水树脂+多菌灵制作成6种生物种衣剂,对隔年桑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包衣后的桑种子发芽率以及脂肪酸含量、α-淀粉酶活力、幼苗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出苗率、幼苗根长及幼苗鲜质量均比对照提高,其中赤霉素种衣剂2号(含50 mg/L赤霉素)和黄腐酸种衣剂2号(含200 mg/L黄腐酸)的效果最好:分别使桑种子发芽率提高21%、16%;分别使桑种子萌发时的脂肪酸含量提高79%、63%,α-淀粉酶活力提高34%、30%,根系活力提高82%、55%,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5%、12%;分别使出苗率提高27%、29%,幼苗根长提高5%、7%,幼苗鲜质量提高22%、19%。依据试验结果认为,采用生物种衣剂对桑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对桑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苦豆子种子形态特性及发芽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张勇  陈叶  罗光宏  颜霞 《草地学报》2007,15(5):486-490
野生苦豆子种子硬实率高,因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而具有深休眠性。本研究观测了野生苦豆子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大小、千粒重和硬实率,并对H2SO4破除种子硬实的处理浓度和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聚乙二醇(PEG)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种子田间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和播种深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豆子种子长为3.865mm,宽为3.358mm,厚为2.321mm,千粒重为20.775g,硬实率达99%;破除硬实处理适宜的H2SO4浓度为65%,时间是20min;0.02%GA3对提高种子发芽速度和幼苗生长量具有显著的作用,此外PEG处理种子能显著提高幼苗的生物量;苦豆子种子田间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8%~12%,播种的最适深度是1~3cm。  相似文献   

15.
赤霉素对干旱胁迫下高羊茅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PEG胁迫下赤霉素浸种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选用5个赤霉素浸种处理:0,100,200,300,400 mg/L,浸种后分别在0%,5%,10%,15%,20% 5个浓度PEG胁迫下进行萌发试验,对浸种后种子的丙二醛,电导率和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0和100 mg/L赤霉素浸种后种子的电导率显著高于(P≤0.05)其他3个浓度,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P≤0.05)其他3个浓度。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PEG浓度高于15%时,种子发芽率和根,芽长有明显下降。在5%和10%PEG胁迫时,100 mg/L赤霉素与0 mg/L浸种相比发芽势提高了47.06%、37.33%,发芽率提高了19.46%、16.95%。在5%,10%PEG胁迫时,200 mg/L赤霉素与0 mg/L浸种相比根长分别提高了53.26%、30.12%,芽长提高了79.87%、50.75%,随着PEG胁迫增大,赤霉素缓解PEG胁迫抑制根芽生长的作用逐渐减弱。另外,PEG胁迫对芽长的抑制作用比根长更强,而且经赤霉素浸种后幼苗的根冠比明显变小。综上所述,促进高羊茅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缓解干旱胁迫最适宜的赤霉素浓度为100~200 m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草7号扁蓿豆(Melilotoides ruthenica cv. Zhongcao No.7)种子硬实的有效破除方法。[方法]利用KNO3溶液、赤霉素(GA)溶液、98%的浓H2SO4、热水、液氮和机械擦破种皮方法对中草7号扁蓿豆种子进行处理,以不做任何处理的种子为对照(CK),用发芽第14天统计获得的正常发芽种子数和硬实种子数,计算发芽率、硬实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死苗率,对不同处理方法破除种子硬实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机械方法擦破种皮处理能使中草7号扁蓿豆种子的硬实率降低至4%,发芽率提高至96%;98%的浓H2SO4处理种子25~30 min,能使种子硬实率下降至5%,发芽率提高至95%;2种处理方式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CK,死苗率较低,两者均能有效破除中草7号扁蓿豆的种子硬实。在其他处理中,与CK相比,只有75 ℃热水处理、400 mg/L的GA溶液36~48 h处理、0.1%的KNO3溶液浸种发芽处理,对降低中草7号扁蓿豆种子硬实率有显著(P<0.05)影响,但由于降低幅度较小,不宜采用。液氮处理使死苗率大幅增加,也不宜采用。[结论]考虑到98%的浓H2SO4处理安全风险较高,建议在中草7号扁蓿豆批量种子的硬实处理中,优先采用擦破种皮的机械处理。  相似文献   

17.
青绿苔草(Carex leucochlora)作为一种优良的草坪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种子发芽时间长,限制了其大规模开发利用。本文研究了不同引发剂和引发方法对青绿苔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引发中,5% KNO3以及480 mg·L?1赤霉素(GA3)对青绿苔草种子的引发效果较佳,经处理后,与未经任何处理的青绿苔草种子(CK)相比,其发芽势分别提高11%和32%,发芽率均提高4%,发芽指数分别提高2.06和2.69,平均发芽时间分别缩短2.11和2.72 d;混合处理中,效果最佳的处理为先将种子用5% KNO3引发,后经10% NaOH溶液浸种20 min,再通过480 mg·L?1 GA3进行引发,与CK相比,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92%和5%,发芽指数提高5.92,平均发芽时间由9.01 d缩短至4.46 d。本研究解决了青绿苔草种子发芽慢的问题,为青绿苔草在园林绿地中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地区野生山野豌豆种子硬实破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呼伦贝尔采集的野生山野豌豆(Vicia amoena)种子为材料,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研究其种子萌发状况,寻找破除种子硬实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在各种破除种子硬实的方法中,擦破种皮及浓硫酸浸泡种子效果最为明显,擦破种皮处理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98.67%和98.00%;浓硫酸不同浸泡时间产生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以浸泡30min效果最为明显,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9.33%,浸泡5~30min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发芽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浸泡60min的处理,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7.33%,与浸泡30min处理相比呈下降趋势;而不同温度水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不同时间对发芽及出苗效果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种子萌发机理,探索促进其种子萌发的方法,以其种子为材料,采用室内控制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60℃蒸馏水浸泡种子24 h,-20℃、20℃低温变温处理96 h,80 mg·L-1赤霉素(GA3)水溶液浸泡种子24 h,均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且以80 mg·L-1 GA3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外源激素对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种子破除休眠和幼苗生长生理的作用,本研究分别设置3个浓度的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野牛草进行浸种处理,浸种后进行发芽试验,对浸种后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内源激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赤霉素浸种可以有效增强野牛草种子发芽力,提高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其中,2 000mg·L-1的赤霉素处理效果最显著(P0.05);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浸种可以有效增强野牛草种子的生活力。2)赤霉素处理有助于野牛草幼苗地上部的生长;生长素处理对野牛草幼苗地下部和根冠比有显著(P0.05)的增强作用,其中较低浓度(250mg·L-1)处理效果最明显。3)1 500mg·L-1赤霉素与450mg·L-1生长素浸种均可显著(P0.05)提高野牛草幼苗可溶性糖与淀粉的积累。4)较高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和生长素浸种处理会使野牛草幼苗内源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ABA)含量上升,其中,2 000 mg·L-1的赤霉素和450mg·L-1的生长素浸种效果最佳。综上所述,打破野牛草种子休眠、促进地上部生长及其幼苗内源赤霉素含量的最佳试剂和浓度为2 000 mg·L-1的赤霉素,增加可溶性糖和淀粉在野牛草幼苗期积累的最佳试剂和浓度是1 500mg·L-1的赤霉素;促进野牛草幼苗地下部生长的最佳试剂和浓度是250mg·L-1的生长素,增加野牛草幼苗内源生长素和脱落酸含量的最佳试剂和浓度是450mg·L-1的生长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