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伦理原则与传承人群培训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重要举措,是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规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精神和伦理原则的,也是符合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的,但在具体实施中会面临一定的伦理风险,因此,要坚持四项基本伦理原则:以"道"为主,"道"、"器"兼修的原则;以"内"为主,"内"、"外"协调的原则;以"传承"为主,"传承"、"发展"结合的原则,以"自律"为主,"自律"、"他律"配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随着21世纪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的传播媒介,其广泛的受众群体和便捷快速的传播速率,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带来了活力。互联网数字化平台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有效突破了时空限制,拓展了传播对象,增强了传播效果,同时拓宽了传播平台,可见互联网数字化传播方式是现代信息科技高速发展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最明智的选择。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平台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互联网时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法。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作为新型的传播媒介,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功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好互联网这个传播平台,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受众范围,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来临,当众多新媒体依托大数据实现华丽升级之时,传统媒体却依然在苦苦探寻发展之路,而这其中以广播尤甚。单一的听觉功能让广播更多地局限在了封闭空间信息播报与碎片时间消遣娱乐,而难以进入互联网的蓝海中博取一席之地。本文以新时期下互联网大数据为背景,着重探讨广播如何在受众互动性、内容精准性与渠道多元化方面取得突破,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媒体竞争。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技术:提高互联网治理主动性的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4,(23):37-41
大数据技术是信息时代的最新成果。党中央提出"主动"作为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面对互联网治理中存在时间上滞后、措施上过分重视表面、参与上呈孤立性、效果缺持续性的问题,互联网治理工作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培养数据思维,做好预警,提高互联网治理的超前性;抓好数据分析,把握规律,提高互联网治理的针对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建好门户网站,提高互联网治理的服务性;顺应发展要求,完善制度,提高互联网治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张伟 《兰台世界》2017,(17):35-38
当前,海量数据挖掘技术诞生相比其他信息技术更加契合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将海量档案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源,会成为今后档案管理工作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因此研究探索大数据挖掘技术在档案工作中如何应用是档案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余舜德 《文化遗产》2023,(2):92-100
制茶工匠以手工及身体经验为主要技艺,当是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台湾地区称之为“无形文化遗产”)认证的合理候选人,不过产茶重镇的南投在2019年以“生态知识及其技术实践”认证两位制茶工匠后,却引来诸多质疑。除了两者皆以现今茶区制茶工匠仍普遍具有之制茶工艺提出申请,并以个人名义获得认证,因而引起众多议论。这两个案子获得通过,也牵涉到一些与文化遗产的概念及政策密切相关之基本课题:例如,何谓手工制茶?机械化下就没有手工了吗?制茶的传统知识为何?传统强调实作经验的制茶工艺之关键为何?再者,传统制茶知识属于个人或是团体(社区、茶区) 若答案是后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证该如何进行?笔者将以过去参与之普洱茶及冻顶乌龙茶的民族志研究为例,一方面讨论上述的议题,并据以讨论文化遗产认证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陈宇 《档案管理》2021,(2):74-75
本文通过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部分中华老字号采芝斋档案的披露,分析了在新形势下民国档案与非遗保护形成互动的必要性,探讨了民国档案与非遗保护互动机制的发展路径,希望有裨于两者档案资源的合作建设。  相似文献   

9.
美术类非遗是先人创造出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载体,绘画、剪纸、雕塑等不仅具有美术性,更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发展中留下的文化象征.本文通过对美术类非遗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对美术类非遗档案的保护提出个人观点,希望为关注美术类非遗档案管理的保护策略的人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莹  吕少峰 《传媒》2016,(1):92-94
自媒体的普及与运用改变了人们的信息处理行为,将个体塑造成为传播的核心.在这种根本性的转变中,自媒体成为大数据时代自主生成优质数据的重要平台,同时成为大数据运用的关键阵地,为大数据营销提供了广阔的价值空间.本文主要从大数据与自媒体的互动发展角度分析自媒体作为大数据挖掘与运用平台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视觉呈现方式已不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和发展就是要“见人、见物、见生活”。延吉恐龙博物馆是吉林省最大的恐龙博物馆,因开放时间较短,有关该博物馆题材的旅游文创产品严重欠缺,利用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IP与恐龙形象进行创新融合,来进行动漫形象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对延吉恐龙博物馆乃至吉林省的旅游文创产品起到创新和推动的作用,创造可以“带着走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仍存在制度不完善、功利性凸显、同质化加剧、文化空间保护不足等问题。党的二十大开启了21世纪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新征程,提出了国家发展的各项战略任务和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这关系到建设文化强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完善,它赋予了文化遗产新的时代任务,为文化遗产制度体系建设、非遗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指明了方向,构成了新时期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3.
时光匆匆,2014年即将过去。回望这一年,互联网行业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兴奋也有惋惜。这一年,大家努力、拼搏,抓住机会、找到出路,热闹、浮沉、纷乱中,时光如白驹过隙。但不管怎样,总结了10个关键词,回顾这一年,总结这一年,盼望新年的来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组织方法的不足,提出一个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语义化组织框架。通过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描述模型,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元及其关联关系的语义化描述,在其基础上基于关联数据发布技术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内容及内容之间关联关系的语义化整合与组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数字化浪潮催生了类型繁多的海量文化遗产大数据,合理的分类已经成为文化遗产大数据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的关键。[研究设计/方法]根据文化遗产与大数据的基础理论提出了文化遗产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并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文化遗产数据分类现状进行探讨。[结论/发现]分类焦点应从具体类别的文化遗产信息向文化遗产大数据这一类资源整体转变;同时,现有分类体系中出现的维度单一、粒度粗糙、类目设置不严谨等问题也亟需解决。[创新/价值]采用组配分类法,以文化遗产大数据为研究对象,以文化遗产领域特征和数据特性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文化遗产领域特征与数据特性的二维分类框架。  相似文献   

16.
宋帅 《档案管理》2021,(6):82-83
首先从机遇和挑战两个角度入手,阐述了数字时代音乐非遗档案保护的背景;围绕保护内容缺乏完整性、保护方式缺乏多样性以及保护理念缺乏先进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时代音乐非遗档案保护的现存障碍;结合重视丰富档案内容、挖掘档案利用价值以及加快转变保护理念三个部分,尝试提出了数字时代音乐非遗档案保护的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挖掘分析在地震科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壳活动越来越频繁,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每次地震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地震监测工作成为了关系国计民生方面的重大需求,引起了诸多关注,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地震监测系统中。随着新技术被应用到地震监测中,日常监测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被采集到监测系统中来,传统的专业数据采集基站已经无法应对海量数据建模分析要求。本文拟从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方面入手,从已有地质信息采集平台提供的海量数据源中提炼筛分信息,并对其中的有效数据进行发掘、建模、分析,探究其在新时期地震监测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只有少数学者开展了关于非遗档案信息与知识传播的研究.我国非遗档案工作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非遗档案研究的关键时期,并且当前我国对非遗档案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口述档案的研究以及数字化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从国家政策层面和社会共识层面共同探讨非遗档案工作主题演化的影响因素,提出推动我国非遗记忆的社会认知普及,加强对我国非遗的有效保护,促进非遗的精准传播,确保我国非遗的生命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思维”之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思维"这一热词的出现,表征了整个社会层面对于互联网发展的关注。本文从审视互联网发展开始,切入分析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继而从互联网的三个核心装置:"电商""大数据"和"终端"反证其思维的存在基础以及运行机制,提出了关于互联网思维的五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