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以大面积种植的半糯性粳稻品种作为实验材料,以糯性粳稻和非糯性粳稻品种作为对照,通过分析半糯性粳稻米粉的糊化特性、米饭的质构特性、米饭/糊的水分运动性与淀粉精细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半糯性粳稻优质食味品质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半糯性粳稻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约为10.08%,介于糯性粳稻和非糯性粳稻之间;其支链淀粉中含有更多中等链长的B1、B2链,平均链长显著低于糯性粳稻,并显著高于非糯性粳稻。与非糯性粳稻相比,半糯性粳稻米糊/饭具有较强的抗回生能力与水分束缚能力,高直链淀粉含量会导致米糊/饭质构变硬,而半糯性粳稻米饭质地软弹不过分黏滞,口感明显优于非糯性与糯性粳稻。因此,半糯性粳稻具有低直链淀粉含量,低回生性能,较软的质地,在居民主粮消费以及食品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板栗淀粉与板栗变性淀粉性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比较了板栗淀粉,板栗氧化淀粉,板栗羟丙基淀粉,板栗磷酸酯淀粉的主要物理性质并测定了板栗淀粉及其3种变性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光率、溶解性和膨胀度、糊化特性等性质。结果表明:板栗淀粉经过变性后,3种变性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和透光率上升,溶解度变大;氧化淀粉和羟丙基淀粉的膨胀度小于板栗淀粉,磷酸酯淀粉的膨胀度大于板栗淀粉;板栗淀粉糊的糊化温度,峰值黏度、95℃的黏度与50℃的黏度以及在二者温度保温1 h的黏度值均低于板栗淀粉;板栗变性淀粉糊的热黏度稳定性和冷黏度稳定性与板栗淀粉相比变化较大;板栗变性淀粉的凝胶性和凝沉性均低于板栗淀粉,抗老化能力强于板栗淀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测定糯小麦淀粉、糯玉米淀粉和谷物淀粉与碘结合后的吸收光谱,发现直链淀粉分子和支链淀粉分子在与碘分子形成包合物时存在结合速率(结合顺序)的差异.即直链淀粉首先与碘结合,只有当碘液的添加量足够大,与直链淀粉充分结合后仍剩余有一定量时,支链淀粉才与碘结合.同时,本文测定了几种糯小麦淀粉的直链淀粉分子含量,发现不同文献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是计算基准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测定糯小麦淀粉、糯玉米淀粉和谷物淀粉与碘结合后的吸收光谱,发现直链淀粉分子和支链淀粉分子在与碘分子形成包合物时存在结合速率(结合顺序)的差异。即直链淀粉首先与碘结合,只有当碘液的添加量足够大,与直链淀粉充分结合后仍剩余有一定量时,支链淀粉才与碘结合。同时,本文测定了几种糯小麦淀粉的直链淀粉分子含量,发现不同文献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是计算基准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鲜食糯玉米种类多,蒸煮后食用品质存在差异。为探究影响鲜食糯玉米食用品质的因素,选取4种鲜食糯玉米,并以一种普通玉米作为对照,以感官评定、质构特性、组分构成及淀粉糊化度分析为基础,并进一步提取淀粉组分对其热力学性质、糊化特性及结构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4种鲜食糯玉米支链淀粉质量分数为95%~98%,质构硬度为2 987~3 633 g,煮制后糊化度为68%~91%。感官评定结果表明,糊化度较高的‘苏科糯1505’、‘苏科糯1704’口感较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糯性分数、口感分数与糊化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98、0.651;同时支链淀粉质量分数与口感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642;支链淀粉质量分数与硬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742。表明鲜食糯玉米煮制后籽粒中淀粉糊化度对口感影响较大。该研究为鲜食糯玉米食用品质与淀粉性质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参考,为寻找影响鲜食糯玉米品质的关键因素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与数据支持,对鲜食糯玉米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糯性小麦淀粉特性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糯性小麦淀粉因不含直链淀粉或直链淀粉含量很低,所以在食品工业和非食品工业上有重要应用价值。该文主要论述糯性小麦淀粉品质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粳性、糯性糜子淀粉的理化特性及其差异,本文选用2个粳性糜子、2个糯性糜子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为对照,研究比较了其淀粉的颗粒形态与大小、晶体结构、直链淀粉含量、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粳性、糯性糜子淀粉颗粒形态均呈棱角圆滑的多面体形或球形,平均粒径分别为7.18 μm、6.04 μm,结晶构型均为A型;粳性糜子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冻融析水率高于糯性糜子淀粉,而透光率较低;粳性、糯性糜子淀粉的溶解度与膨胀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前者的溶解度、膨胀度较低;粳性糜子淀粉破损值低,热糊稳定性好,而糯性糜子淀粉的回生值低,冷糊稳定性好。因此,糜子淀粉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淀粉资源应用于不同领域。  相似文献   

8.
糯性谷物淀粉与普通淀粉相比具有较低的糊化温度、较强的抗老化性和冻融稳定性等特点, 在食品工业中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糖类化合物能提高糯性谷物淀粉的糊化温度和峰值黏度, 抑制淀粉的长期回生, 影响淀粉的微观结构, 并且非淀粉类多糖能够降低糯性谷物淀粉的消化率。本文针对我国传统的粮食产物-糯性谷物, 综述了糖类化合物对糯性谷物淀粉的作用机制、理化性质和消化性。为后续糖对糯性谷物淀粉影响的研究提供更加完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板栗粉中占主要成分的淀粉的研究,为后期板栗粉冲剂开发提供试验理论依据,探讨了板栗淀粉糊的溶解度和膨润力、透明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以及凝胶强度等性质,并与小麦淀粉、玉米淀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85℃开始,板粟淀粉的溶解度和膨润力都有很明显的上升;板栗淀粉的透明度低于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相似;凝沉现象随时间的增加比较明显;板栗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和凝胶强度性质较其他两种淀粉出色。  相似文献   

10.
改性淀粉对月饼豆沙馅料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钟焕贵  陈中  林伟锋 《现代食品科技》2009,25(10):1216-1219
本文研究了不同淀粉对月饼豆沙馅料的持水性、成型性、耐高温性和口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己二酸交联醋酸酯化蜡质玉米改性淀粉能明显有效地提高月饼豆沙馅料的成型性、持水性,同时能提供爽滑细腻的口感;磷酸盐交联木薯改性淀粉也可提供良好的口感,但相对于己二酸交联醋酸酯化蜡质玉米改性淀粉,持水性稍差,不过上述两种改性淀粉都比小麦淀粉效果好,因此,己二酸交联醋酸酯化蜡质玉米陡陛淀粉非常适合于豆沙馅料的生产,给豆沙馅料提供了良好的持水、成型和爽滑细腻口感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在悬浮液浓度为5%(w/v),温度为(20±2)℃时,对8种不同淀粉进行高压处理5 min使淀粉发生糊化,采用X射线衍射测试技术得到了各种淀粉完全糊化的压力:小麦淀粉和木薯淀粉约为500 MPa,玉米淀粉、荸荠淀粉、糯小麦淀粉和糯米淀粉均为550 MPa,糯玉米淀粉约为650 MPa,马铃薯淀粉为750 MPa.  相似文献   

12.
对72个板栗品种(系)栗仁中总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抗性淀粉、以及含水量等重要性状分析的测定,为不同板栗品种(系)的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板栗品种(系)大小、色泽、形状不同;板栗品种(系)中总淀粉的质量分数在51.33%以上,质量分数最高为‘燕秋’,高达71.21%,质量分数最低的是‘波叶-8’,为51.33%;直链淀粉中含量最高的是‘燕秋’,质量分数为18.56%,最低的是‘大兰口’,质量分数为2.43%;支链淀粉含量最高的是‘金丰’,质量分数为58.35%,最低的是‘小官10’,质量分数为35.2%。板栗中含有较高的抗性淀粉。对不同板栗品种(系)中抗性淀粉进行综合评价,抗性淀粉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燕秋’,质量分数为22.2%;最低的是‘徐玉明道’,质量分数为3.44%。通过对不同板栗品种(系)的淀粉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板栗栗仁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呈极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与总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抗性淀粉与直链淀粉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糯米粉(蛋白质量分数为7.97%)和糯米淀粉(蛋白质量分数为0.58%)为研究对象,利用超高压(100、300、500 MPa)结合变温结晶(4℃和25℃间隔24 h循环条件下放置1、3、7 d)的方式制备慢消化淀粉,通过测定样品的慢消化淀粉质量分数并进行热力学性质、糊化特性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超高压处理对...  相似文献   

14.
薏米难糊化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糯米为参照,测定薏米的营养成分、淀粉颗粒大小、淀粉的热特性、结晶度和支链淀粉分子链长分布等指标,研究薏米难糊化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薏米的淀粉含量和水分含量均极显著低于糯米(p<0.01),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糯米(p<0.01);薏米淀粉颗粒的粒径小于糯米淀粉;薏米淀粉的初始糊化温度和热焓值分别是糯米淀粉的1.08倍和2.04倍;薏米淀粉的结晶度是糯米淀粉的1.14倍;薏米支链淀粉FRI和FRIII分别比糯米降低了67.48%和11.87%。薏米难糊化的原因是由低淀粉含量和水分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淀粉热焓值和初始糊化温度、高淀粉结晶度、低支链淀粉FRIII含量等原因综合引起的,薏米淀粉的颗粒大小不是影响其难以糊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游曼洁  赵力超  张茜  陈晓 《食品科学》2009,30(9):99-102
测定了荸荠淀粉糊的Brabender 黏度曲线,利用NDJ-8S数字显示黏度计研究了淀粉乳浓度、pH值、增稠剂、糖、盐等因素对荸荠淀粉糊黏度的影响以及荸荠淀粉糊的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荸荠淀粉糊化温度低,峰值黏度大,冷稳定性优良,不易发生老化,但热稳定性差。荸荠淀粉糊的黏度随淀粉浓度增加而呈幂次方上升;酸使糊黏度下降,碱使糊黏度上升;黄原胶与魔芋胶均使淀粉糊的黏度增加;葡萄糖和蔗糖对糊黏度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aCl与CaCl2均能降低淀粉糊的黏度。荸荠淀粉糊属于非牛顿假塑性流体。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淀粉和蛋白质对面包品质至关重要,分析板栗粉、板栗淀粉及板栗蛋白的特性,并探索对面包品质的影响。板栗粉中淀粉(52.87%)、蛋白质(6.58%)均低于高筋小麦粉。与小麦淀粉相比,板栗淀粉更易溶胀、糊化,但热稳定性较差。与小麦蛋白相比,板栗蛋白的α-螺旋含量(10.6%)较低,无规卷曲(34.4%)较高。这些特性正好反映了,随着板栗粉的添加量提高,板栗粉-小麦粉混合粉粉质品质和面包比容均呈下降趋势。当板栗粉添加量为10%时,面包体积最大、气孔细密、评分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不同淀粉质对米甜酒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该文对不同淀粉质大米发酵酿制米甜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支直链之比越大,米甜酒的感官品质越好;支直链之比达10.44以上时,可用作米甜酒酿造;支直链之比在6.57以下时,酿制的米甜酒开始有苦涩味。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利用湿热-蒸煮处理制备板栗淀粉-多酚复合物,系统考察了在湿热-蒸煮处理条件下,多酚复合作用对板栗淀粉消化及回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湿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板栗淀粉的抗消化性能,但会促进板栗淀粉的回生性能。而湿热-蒸煮处理过程中,多酚(绿原酸/咖啡酸)的添加能进一步提高淀粉的抗消化性能(抗消化成分含量:淀粉-绿原酸复合物6.77%;淀粉-咖啡酸复合物7.61%);同时在回生过程中多酚可以有效抑制淀粉长程有序结晶和聚集态结构的形成,从而降低板栗淀粉的回生(抗回生率:淀粉-绿原酸复合物16.25%;淀粉-咖啡酸复合物22.99%)。其中相对于绿原酸,咖啡酸对板栗淀粉的抗消化性能及抑制其回生的效果更为显著。此外,相对于高水分含量(90%)体系,60%水分含量蒸煮处理后的所有板栗淀粉-多酚复合物的抗消化性能和抗回生程度均更高。研究结果将为获得更长货架期的新型高品质板栗淀粉基营养健康食品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以6种高粱为材料,对高粱籽粒理化性质、出酒率和酒品质等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类型高粱品种酿酒特性。结果显示,糯性高粱籽粒吸水率和膨胀率均大于粳性,其中冀酿2号支链淀粉含量最高,为69.84%。粳性辽杂19容重、含水量、蛋白质含量最大,分别为787 g/L、9.66%、8.91%。粳性高粱淀粉颗粒表面光滑,结构较为松散,糯性淀粉浆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和热焓值均高于粳性。粳性辽杂19酒中乳酸乙酯含量最高,为227.98 mg/100 mL,其余酯类糯性的均小于粳性。粳性佳县高粱总淀粉、单宁、酒中乙酸乙酯的含量和出酒率均为最高,分别为77.42%、1.22%、229.29 mg/100 mL和41.61%。该研究揭示了粳糯高粱之间籽粒、淀粉理化性质和蒸煮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最终导致不同高粱酒香味物质含量不同,结合出酒率得出佳县高粱较适合于陕西省西凤酒的酿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