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传统治疗方法有: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全身和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干扰素治疗、局部注射治疗、放射或核素治疗、激光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最终效果与患者血管瘤的类型、部位、大小、治疗时期及治疗医师的经验有很大关系,近几年有报道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经过查阅多篇文献,现将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最新情况做一综述,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得恶性肿瘤,据流行病学预测,乳腺癌将成为全球妇女健康最主要的威胁。目前对乳腺癌治疗原则是应用局部治疗(外科治疗、放射治疗)与全身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仍然是必需但并非惟一的治疗手段,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序列综合,才是最全面合理的治疗方案。但放、化疗存在较多的毒副作用,我们采用中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穴位治疗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合并应用HANS穴位神经治疗,两组同时配合认知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采用Beck抑郁问卷(BDI)及90项症状量表(SCL-90)评定,治疗后6周韦氏记忆问卷评定.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4、6周、治疗组治疗后2、4、6周与治疗前BDI量表分值比较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在治疗后2、4周BDI量表分值高于治疗组(P<0.01);两组SCL-90量表躯体因子分值比较,对照组治疗6周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2、4、6周较治疗前及相应时间点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焦虑因子分值比较,对照组治疗4、6周、治疗组治疗2、4、6周和相应组治疗前比较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2、4周较相应时间点对照组比较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WMS的4项分值较治疗前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HANS穴位神经治疗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可增强单用帕罗西汀疗效,且起效快、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4.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重症患者IFI的治疗(一)抗真菌治疗原则 由于真菌感染的复杂性,目前多提倡分层治疗,包括预防性治疗、经验性治疗、抢先治疗及目标性治疗。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8,(2):162-164
目的: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短时记忆及恢复周期的影响。方法:40例接受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采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测定记忆商数(MQ)和定向、记图等各维度得分评价记忆水平。结果:治疗后和治疗后4周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4周低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CT治疗后MQ总分为低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均高于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中,治疗后记图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定向、累加、再认、联想、理解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治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但会引起短时记忆损伤,治疗后1周可逐渐恢复到治疗前水平,且部分维度的记忆能力较治疗前改善。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类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预后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该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神经保护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基因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尽相同,可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笔者对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背景 益生菌辅助狼疮肾炎(LN)患者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但缺乏药物疗效之间的比较以及益生菌干预治疗对患者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益生菌干预治疗LN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2020年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诊断为Ⅳ型和Ⅴ型LN患者98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干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治疗组同时给予益生菌干预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免疫球蛋白(Ig)E、IgG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粪便肠道菌群变化、粪便中短链脂肪酸水平等。 结果 共93例患者完成了24周的治疗,其中常规治疗组46例,干预治疗组4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及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Scr、补体C3和补体C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干预治疗组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疾病活动指数(R-SLEDAI)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4、12、24周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24周后,干预治疗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和BUN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gE、Ig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干预治疗组患者血清IgE、IgG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干预治疗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LEfSe分析显示,LN患者治疗前粪便中幽门螺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肠球菌门等有害菌群明显增加,疣微菌门等有益菌群含量明显降低。常规治疗组治疗24周后粪便中幽门螺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肠球菌门降低,疣微菌门等有益菌群明显增加,且干预治疗组治疗24周后疗效更加明显。常规治疗组治疗24周后和干预治疗组治疗后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干预治疗组治疗24周后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 结论 益生菌干预治疗LN可以增加阿克曼菌丰度,提高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降低血清Ig水平,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常规抗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张北县医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26例,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联合治疗组(1013例)和常规治疗组(1013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尼莫地平+常规抗栓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抗栓综合治疗,依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10、15 d进行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语言、四肢肌力、步行能力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5、10、15 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联合治疗组下降幅度大,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治疗15 d后,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常规抗栓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对照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外科治疗组与内科治疗组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案等,探讨IE单纯内科治疗和内科结合积极的外科治疗两者疗效的差异。方法将32例IE患者分为外科治疗组(n=15)和内科治疗组(n=17),对比观察两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结果内科治疗组和外科治疗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住院期间发热时间、治疗结果、远期随访结果方面外科治疗组较内科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对手术治疗应采取积极态度,适时手术行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前,治疗恶性肿瘤主要三大手段:手术、放疗、化疗。同时有中医药治疗、生物治疗及内分泌治疗。近几年,靶向治疗也给一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总之,所有的治疗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治愈或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恶性肿瘤的治疗,从其彻底的程度来看,主要分为根治性治疗(治愈性)和姑息性治疗。所谓根治性治疗是达到治愈。如早期乳腺癌、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可达到治愈,从内科化疗患者,淋巴瘤、精源性细胞瘤、绒癌都是根治性的化疗。而不能治愈的恶性肿瘤治疗为姑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依达拉奉用于脑干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12年12月—2015年12月60例脑干出血患者,严格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B组以及A组,每组30例,A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治疗,B组则使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完成分析之后,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B组患者总计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A组患者的低,P值小于0.05。 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计为13.33%,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计为3.33%,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脑干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激光、药物、激光与药物联合应用修复牙周- 牙髓联合病变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西 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160 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激光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 激光与药物联合治疗组(以下简称联合治疗组)4 组,4 组均接受根管治疗和牙周系统治疗。基础治疗组只接 受根管和牙周系统治疗;激光治疗组辅助半导体激光治疗;药物治疗组辅助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联合治 疗组辅助激光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牙周袋深度、改良出血指数、临床附着 水平、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等牙周- 牙髓临床指标的变化,比较4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4 组治疗后6 个月,牙周袋深度、改良出血指数、临床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均低于治 疗前(P <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牙周袋深度、改良出血指数、临床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及 牙龈指数均低于其他3 组,激光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基础治疗组(P <0.05);联合治疗组治疗 总有效率高于基础治疗组(P <0.05)。结论 激光联合药物修复牙周- 牙髓联合病变效果优于激光或药物辅 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外耳道真菌病是由于外耳道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皮肤炎性疾病。由于真菌易于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生长,因此该病在气候湿热的南方地区较多见。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亦成为外耳道真菌病高发的一大因素。由于缺乏有效的外用药物,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扰~([1])。本科采用3%过氧化氢联合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外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头汤加味配合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RA患者按初诊顺序进行编号,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乌头汤加味配合云克治疗)与对照组(口服雷公藤片)各28例。治疗后8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显效率达42.86%,总有效率达85.71%,对照组分别为25.00%和67.86%,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上述指标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及RF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乌头汤加味配合云克静脉用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该文就非常规拔牙矫治在临床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整群选择该院正畸门诊自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就诊患者64例,采用非常规拔牙矫治为参照组,研究组予以常规减数矫治,每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其总治疗时间和矫治满意度进行探究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予以非常规拔牙矫治后,矫治有效率为96.9%,矫治满意度为100%,治疗总时间为(23.6±4.6)个月;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减数矫治后,矫治有效率为81.3%,矫治满意度为75.1%,总体治疗时间为(36.6±5.6)个月,组间由统计学软件计算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正畸治疗中采用非常规拔牙矫治,效果显著,同时缩短治疗周期,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失败的原因,探讨介入治疗失败后的外科治疗.方法全组病例均在介入手术失败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例手术效果满意,均康复出院.结论严格掌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充分认识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危害,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可避免病情的恶化,只要处理及时,手术效果满意,心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脑血流变化情况的影响.方法 9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按内科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体外反搏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14d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结果 体外反搏治疗前后2组之间比较LMCA、RMCA、LVA、RVA平均流速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RMCA、BA阻力指数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45例中痊愈5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45例中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56%,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体外反搏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率和临床症状,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体外反搏治疗失眠的机理与改善失眠患者的脑血流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一种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前牙美学重建中,以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及治疗效果的可预期性。方法:选取可能需通过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解决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20名,通过口内扫描仪获取患者口内软、硬组织数字模型,分别进行直接修复治疗设计和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对于直接修复治疗设计,采用修复设计系统在数字模型基础上进行诊断蜡型数字化设计;对于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首先利用正畸分析及设计系统以最终修复目标为导向进行虚拟排牙设计,随后将虚拟排牙后的数字模型导入修复设计系统进行最终修复效果的诊断蜡型设计。将两种设计效果分别向患者展示,由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种修复设计效果进行评分,比较患者对两种治疗方案美学评分的中位数有无差异,最终由患者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对直接修复治疗设计的评分的中位数为8.4,对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的评分的中位数为9.0,后者高于前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最终12名患者选择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方案,8名患者选择直接修复治疗方案。结论:在复杂前牙美学治疗病例中,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具有可行性,可在治疗前为患者提供最终疗效预测,为医患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助于在患者满意的基础上达到更理想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氟西汀治疗急性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建田 《安徽医学》2009,30(4):440-442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作用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2例首发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仅给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氟西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口服8周。两组患者均在氟西汀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第8周时采用HAMD、Barthel指数和N1HSS评定抑郁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氟西汀组治疗后HAMD评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并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氟西汀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着色性干皮病(XP)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如何有效治疗XP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在此,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对XP病在一般支持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及相关辅助治疗和病因治疗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探讨及评价,为科学、系统地治疗XP提供思路,有利于XP临床治疗水平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