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比较HE染色巴氏五级法与巴氏染色TBS诊断系统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及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2001年1月至6月的4005例宫颈/阴道涂片采用HE染色巴氏五级法作出诊断,2002年4月至8月的2947例宫颈/阴道涂片采用巴氏染色TBS诊断系统作为报告方式,异常者送病理活检.结果:巴氏染色TBS诊断系统的阳性率为5.29%(156/2947)显著高于HE染色巴氏五级法0.32%(13/4005)(P<0.05);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1.2%(56/69)显著高于HE染色-巴氏分级法54.5%(6/11)(P<0.05).结论:用巴氏染色、TBS诊断系统筛查宫颈癌涂片可大大提高细胞学诊断的阳性率,能提供更多的活检病例,有利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管爱芳 《当代医学》2010,16(34):38-39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CT及巴氏涂片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方法采集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病例均在阴道镜下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对350例TCT检测及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鳞状细胞SCCA100%(2/2)、HSIL83.3%(5/6)、LSIL74.1%(16/20)、ASCUS90.4%(35/40)。总符合率83.3%。结论 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与传统的巴氏涂片相比明显提高了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式内容比巴氏五级分类法更能客观反映妇女宫颈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改良巴氏分级分类法与TBS描述性分类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改进传统巴氏细胞学取材方法,对改良巴氏分级分类与TBS描述性诊断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进行对比.②方法 以手术后未固定的全子宫标本和锥切宫颈标本为研究对象,一组行改良巴氏涂片/改良巴氏分级分类细胞学检查;一组行液基细胞学涂片/TBS报告系统细胞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对照,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等作为评价指标.③结果 灵敏度:液基细胞学涂片/TBS描述性诊断系统为93.12%,改良巴氏涂片/改良巴氏分级分类法为90.00%(χ2=2.46,P>0.05),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特异度:液基细胞学涂片为/TBS描述性诊断系统为85.59%,改良巴氏涂片/改良巴氏分级分类法为88.53%(χ2=1.30,P>0.05), 统计学无显著差异.准确性:液基细胞学涂片/TBS描述性诊断系统为89.58%,改良巴氏涂片/改良巴氏分级分类法为90.14%(χ2=2.82,P>0.05), 统计学无显著差异.④结论 液基细胞学只是制片技术的改进,不能代替人工经验的判读.建议对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单位妇女进行改良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并推广TBS描述性诊断报告系统.  相似文献   

4.
周健雄  戴意松 《吉林医学》2011,(20):4183-4184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 800例以宫颈疾病就诊的患者分别做TCT和巴氏涂片检查,采用TBS报告系统,阳性结果包括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更高级别的病变,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性,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结果:TCT在LSIL、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癌变(Ca)的检出率比传统的巴氏涂片分别提高49.70%、56.41%和100.00%,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比巴氏涂片分别提高5.56%、19.48%和0%。结论:TCT筛查宫颈病变的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均高于巴氏涂片,是取代后者筛查宫颈病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巴氏系统(the Behesda system,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且在阴道镜下行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标本满意率99%,1002例涂片中阳性病例106例,阳性率4.22%。对76例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总符合率81.5%(62/76)。结论TCT技术应用宫颈细胞涂片筛查,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式内容直观、易懂、具体。T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最后诊断。能及早发现宫内早期病变,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宫颈细胞刷取材:传统涂片与液基涂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传统宫颈细胞学的取材方式,用宫颈细胞刷取材,比较传统涂片与液基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阳性细胞检出率的差异。方法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TBS系统诊断报告。细胞阳性的病人行阴道镜下病理活检。SPSS软件包分析结果。结果两种不同的制片方法细胞学阳性率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为:传统涂片6.26%(63/1007),液基涂片6.98%(75/1075),两种制片方法对宫颈癌筛查中阳性细胞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细胞学阳性者与病理活检诊断结果符合率均较高(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的问世,只是制片技术的重大革新,但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的经验判读且成本低的传统涂片方法。  相似文献   

7.
液基细胞学检测和TBS分类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液基细胞学检测和TBS分类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且在阴道镜下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测法标本满意率为94%,1980例受检者涂片中阳性病例为78例,阳性率为3.94%(78/1980),对78例细胞学检测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80.8%(63/78)。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测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和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式内容直观、易懂、具体。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组织学活检,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对防治宫颈癌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锐华  杨盛琼  杨大富 《中外医疗》2011,30(24):124-124
目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方法首先对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其次针对TBS分级异常的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查,然后对宫颈及宫颈管病灶处或可疑病变区行活组织检查,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异常率为受检人数的4.12%,醋酸染色和碘染色配合阴道镜检查异常数占宫颈刮片细胞学异常者的24.5%,醋酸染色和碘染色配合阴道镜检查异常者活组织检查全部异常。结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结合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在贫困地区的宫颈癌筛查工作中去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6万余例液基细胞学涂片和1万余例传统巴氏涂片分析比较,评价TBS细胞学分级在宫颈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6万例液基细胞学涂片及1万例传统巴氏涂片寓颈标本,分别按改良TBS分级诊断标准(The Bethesda sytem,TBS2001年修订版)及常规巴氏三级分类法分别进行诊断.结果 6万例液基细胞学涂片中不满意标本占0.8%,满意标本占98.2%可见颈管,巴氏涂片未进行标本评估按合格计.6万例液基涂片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非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AGC)阳性率6.23%,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non,LSIL)阳性率1.88%、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i Lesion,HSIL)阳性率0.69%鳞/腺癌阳性率0.25%,总阳性率为9.07%.10328例巴氏涂片,未见癌99.7%,可见核异质细胞0.26%,鳞/腺癌0.02%.结论 TBS细胞学分级在宫颈细胞学中的作用较大,它采用描述性诊断,更能反映宫颈的实际变化,能给临床提供较准确的信息,有利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而传统的巴氏分级由于分级较简单,不能正确反映宫颈病变,必将被新的诊断系统取代.  相似文献   

10.
谢佩宏 《黑龙江医学》2021,45(14):1564-1566
目的:分析罗定市552例妇女宫颈癌筛查(TBS)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筛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与抽查在罗定市人民医院妇保科接受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筛查的妇女的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552例受检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巴氏涂片法、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筛查,依据筛查措施的不同将筛查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巴氏涂片法检查,观察组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最终诊断依据.结果:观察组制片满意率为91.85%、阳性检出率为48.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93%、23.91%(P<0.05);病理学检查确诊300例为宫颈癌,观察组阳性符合率为90.00%、CINII-III级检出率为11.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0%、3.03%(P<0.05).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有助于提高宫颈液基细胞学检出效率及准确性,以便临床展开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定TBS报告在提高宫颈/阴道两全是学诊断方面的有利地与国际交流。方法 总结1998年7月至1999年1月间试行TBS诊断报告的2841例应用情况。结果 按TBS报告的标本和申请单的综合评估系统,2841例中标本渠道是基本满意2736例(96.3%)。按TBS报告方式描述,正常涂片2166例(79.2%),感染性涂片29例(1.0%)、反应籴9例(19.0%),鳞状皮皮异常21例,(0.8%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阴道镜检及镜下活检的临床价值,本文对25例巴氏细胞学异常的病人进行了阴道镜检及镜下活检,其结果与全宫术后宫颈标本亚连续切片结果比较,阴道镜检诊断准确率为92.59%,镜下活检诊断准确率为88.89%,认为阴道镜检是一种诊断早期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对不满意的阴道镜检,可做多点活检和颈管刮术。文章还对宫颈组织切片进行了仔细的病理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原位癌实行保守性活疗时所需破坏腺体的最小深度和颈管纵轴的长度,并对绝经后妇女的阴道镜检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TAM)对乳腺癌患者宫颈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33例乳腺癌术后服用TAM患者(TAM组)及106例无TAM服药史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宫颈检查,ThinPrep液基薄层制片,观察其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TAM组宫颈上皮细胞异常的发生率为11.6%(27/233),明显高于对照组4.7%(5/106)(P〈0.05);两组霉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4.72%和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M组绝经前后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及霉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5.4%、8.5%、5.8%和3.9%,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乳腺癌患者服用TAM后宫颈上皮细胞异常的发生率增高,与绝经状态无关。对乳腺癌术后服用三苯氧胺患者应进行规律的宫颈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液基超簿技术(TCT),高危型HPV检查及宫价值。方法对2009年8月—2010年5月,在安徽省淮南市红十字朝阳医院就诊的5 400例患者进行TCT检查,按Bethesda系统(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对TCT检查结果异常者,包括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的病变者,取宫颈分泌物作高危型HPV检查。在阴道镜下行宫颈多点活检,并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5 400例患者中TCT结果异常281例,占总标本数的5.20%,其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49例,占总阳性例数的17.44%;不能排除高度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58例,占总阳性例数的20.64%;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98例,占总阳性例数的34.88%;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7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25.98%;宫颈鳞癌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1.07%。对281例检查结果异常患者,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炎症占6.76%(19/28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占92.17%(259/281),其中CINⅠ125例,CINⅡ94例,CINⅢ40例;鳞状细胞癌占1.07%(3/281)。在281例中,高危型HPV(+)占89.32%(251/281)。CIN中HPV感染率为94.98%(246/259)。结论 TCT技术结合TBS应用是初步筛查和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手段,CIN患者高危型HPV阳性率较高,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才是宫颈癌前病变的最后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技术(TCT)和Bethesda系统(TBS)用于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01/2009-11本院利用TCT结合TBS分类对7972例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7972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268例,其中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04例(2.5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1例(0.39%),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8例(0.23%),宫颈癌5例(0.07%).结论:TCT用于宫颈细胞学诊断,是筛查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充盈时拔尿管与膀胱排空时拔尿管对患者排尿感受及对发生尿潴留影响比较。方法:将577例下肢骨折患者中,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入院的279例分为观察组,采用常规的患者排空膀胱后拔出尿管,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入院的29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采用膀胱充盈患者有尿意时拔管,随即排尿。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排尿时的尿路刺激症状,能否自行排尿,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以及发生尿潴留的几率都比实验组大。结论:患者在拔尿管时采用膀胱充盈时拔尿管更能恢复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MI后患者接受PCI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后BNP的表达与患者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AMI病人,按照入选标准,将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直接PCI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积分、再次住院数、死亡数、血清BNP水平及治疗后1个月和(6~8)个月的LVDd(cm)、LVESV(mL)LVEF(%)。结果:直接PCI组较常规药物组的患者心功能分级积分明显提高(P<0.05)、再次住院数和死亡数明显减少(P<0.01),而常规药物组患者血清BNP水平较直接PCI组表达明显升高,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直接PCI组患者LVDd、LVESV、LVEF较常规药物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BNP的表达对于AMI患者预后及心室重构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应用液基薄层制片法新技术进行宫颈病变的细胞学诊断进行评价.方法:对2001年5月~2003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行宫颈细胞学检查者11340例,应用液基薄层法和传统法制片对比,细胞病理学专职人员光镜下读片,TBS法进行诊断分类.阳性者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液基薄层法与传统法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25%和76.22%(P<0.01).结论:液基薄层法制片是宫颈细胞学诊断的重要革新,在宫颈病变的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