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柿叶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正交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是每次加水8倍(w/w),浸泡1h,回流20min,水蒸气蒸馏2h,提取效果较好。对柿叶不同生长期、贮存期挥发油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0月份柿叶精油含量最高,干品随贮存期延长,含油量逐渐由3.71%(0个月)降至2.13%(12个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柿叶精油为浅黄色液体,有较浓的清香味,可用于食品、饮料、烟酒等行业,是天然香料的一种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油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凯  朱新宝 《现代化工》2006,26(Z2):178-180
用超临界CO2萃取(SFE-CO2)技术,在压力16 MPa、温度35℃、反应时间2 h及CO2流量30L/h的条件下,对八角茴香的果实进行了萃取,得到八角茴香萃取物,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对不同提取工艺得到的八角茴香产品的得率及质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SFE-CO2法产品得率高,为10.5%,而水蒸气蒸馏法仅为7.5%.用GC-MS分别对SFE-CO2萃取物和水蒸气蒸馏精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共鉴定出40种化合物超临界CO2萃取物有39个,其中大茴香脑质量分数为78.91%;水蒸气蒸馏精油有37个,大茴香脑质量分数为83.8%.  相似文献   

3.
以精油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硬尖神香草精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频率60 kHz、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6(g:mL)、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1.37%.与常规水蒸气蒸馏法(1.12%)相比,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硬尖神香草精油的得...  相似文献   

4.
以琯溪蜜柚柚皮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并对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评价。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酶法提取柚皮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滤纸片法测定柚皮精油抑菌性活性的大小。结果表明,酶法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酶加量0.5%,提取温度45℃,pH=4.0,提取时间2 h,精油提取率为1.96%,相比优化前提高46%,相比水蒸气蒸馏法提高180%。提取的精油对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藤黄微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黑曲霉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杉木精油具有木香、膏香气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杉木精油的提取温度对精油的得油率及其成分有非常大的影响,随着提取温度升高,精油组成成分中沸点低的化合物减少,出现酸类物质,酸性气味出现。以杉木根屑为原料,过热水蒸气蒸馏(SSD)工艺提取杉木精油,条件为投料350 g,蒸气流量650 mL/h,蒸馏4小时,提取温度分别为130±5℃、160±5℃、190±5℃、220±5℃、250±5℃、280±5℃下提油。结果表明:过热水蒸气得率为常压水蒸气蒸馏(SD)的2-4倍。随着蒸气温度升高,精油中的柏木醇含量由49.99%下降到25.41%,α-柏木烯含量由16.61%上升至30.14%,β-柏木烯含量由4.10%上升至11.92%。通过SSD法提取杉木精油工艺可大大提高得油率,并且通过工艺的优化明确了精油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变化规律,明确温度满足产品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6.
萃取八角茴香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精油。采用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16 MPa、温度35℃、时间2 h、CO2流量30 L/h。在此条件下,八角茴香萃取物得率为10.5%。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精油,得率为7.5%。对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精油的品质和得率进行了比较。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得到的八角茴香精油产品得率比水蒸气法高出40%,并且香气更全面。  相似文献   

7.
《云南化工》2019,(8):73-7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及水蒸气蒸馏方法分别提取新鲜蒜头果果皮中的挥发性成分,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百分含量。从水蒸气蒸馏中分别鉴定出9种成分,分别占总量的96.62%和99.80%,这些成分主要是为苯甲醛、α-羟基-苯乙腈、苯甲醇、4-羟甲基苯甲酸甲酯和2-羟基-丙烷腈等成分。结果表明,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得到的挥发油得率(为1.23%)较水蒸气蒸馏方法 (为0.92%)高,所鉴定出来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占总量的比例较水蒸气蒸馏方法高,因此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更适用于蒜头果果皮精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了两种提取方法所得姜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的姜油得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法的3.8倍,提取时间短,温度低,特别是得到了含量较高为12.82%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6-姜酚,而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姜油中则未见。  相似文献   

9.
GC/MS分析新疆玫瑰精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C/MS仪器分析法,对新疆本地种植的玫瑰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提取法所得精油成分进行对比与分析,分别测得17种组分和12种组分。结果显示:两种精油成分差异较大;主体香气成分差异亦较大,水蒸气蒸馏法所得精油醇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溶剂提取法所得精油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张圆圆  孟永斌  张琳  祖元刚 《化工进展》2020,39(z2):291-299
为了解决油樟精油传统提取工艺时间长、效率低、耗能高和成本高等问题,本文遵循绿色提取理念,采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油樟精油并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根据单因素试验并结合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和诊断,考察物料粒度、微波提取时间和微波提取功率对油樟精油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对理论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油樟精油得率相似的情况下,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2h)相比,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10min)具有提取时间更短、效率更高和更节约能源的优势。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极显著(P<0.01),失拟项不显著(P>0.05),决定系数为R2=0.989等分析结合诊断图表明该模型对数据拟合良好。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油樟精油最佳提取工艺为:物料粒度10目,微波提取时间11min,微波提取功率630W,此条件下油樟精油得率为4.479%,与实验验证结果(4.442%±0.16%)基本一致,验证了二次回归模型的可靠性。该技术较传统工艺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耗能少、成本低,更加绿色安全且容易实现产业化,有望提高油樟精油在日化、美容、医药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精油产率对花椒精油进行提取及工艺优化,通过及铁还原能力实验评价花椒精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最优提取工艺:粉碎粒度40目、液料比10 mL/g、提取时间3.0 h,精油产率为3.73%。花椒精油抗氧化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萃取小茴香精油与其它方法所得提取物的成分对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主要是研究超临界CO2 萃取小茴香精油的GC -MS成分 ,并将其与水蒸气蒸馏产物及索氏提取产物相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萃取精油与水蒸气蒸馏提取物、索氏提取物的主要差异在于脂肪酸的含量。超临界CO2 萃取小茴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为大茴香脑和脂肪酸 ,而水蒸气蒸馏及索氏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大茴香脑  相似文献   

13.
不同蒸馏方式对茶树油主要成分含量及得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水中蒸馏、复蒸、水上蒸馏、扩散蒸馏4种水蒸气蒸馏方式,对白千层小枝叶进行了得油率测定及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复蒸工艺的得油率最高达1.18%,其主要成分萜品-4-醇含量达42.11%。此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二聚脱氢芳樟醇碱分解反应制备6-甲基-5-庚烯-2-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氢芳樟醇水蒸气蒸馏残液为原料,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温度为103~142℃,残液中的二聚脱氢芳樟醇和脱氢芳樟醇在浓KOH或NaOH水溶液催化作用下进行分解反应,生成6-甲基-5-庚烯-2-酮和乙炔。考察了碱浓度、温度、油碱质量比对残液分解反应的影响,提出了反应历程。以w(KOH)=50%的水溶液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24~127℃,残液与碱液质量比15∶1,残液中的二聚脱氢芳樟醇、脱氢芳樟醇质量分数分别为60.1%、33.6%,搅拌速度100~200 r/min,反应5 h,脱氢芳樟醇水蒸气蒸馏残液分解生成6-甲基-5-庚烯-2-酮的反应收率为94.3%,反应液中的6-甲基-5-庚烯-2-酮质量分数为92.1%。  相似文献   

15.
刘学民  吕春绪  叶志文 《江苏化工》2005,33(Z1):173-175
以环氧氯丙烷、三甲胺和浓盐酸为原料,常温合成了中间体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反应物质量分数、反应溶液的pH、环氧氯丙烷与三甲胺盐酸盐摩尔比对产物质量分数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溶液的pH=8,n(环氧氯丙烷)∶n(三甲胺)=0.95∶1.00,w(HCl) = 36%.替代传统的减压蒸馏,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对其进行纯化,纯化后的产品中w(环氧氯丙烷)≤0.0005%,w(1,3-二氯-2-丙醇)≤0.002%,w(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69%,收率>96%.将此中间体同十二烷基苯磺酸反应得到了高收率的3-氯-2-羟丙基三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铵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16.
腊梅花不同开放状态的精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腊梅花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花蕾、初展、全展3种不同开放状态腊梅花中精油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不同状态的腊梅花精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其中,芳樟醇含量随着开放度的增大,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并在初展状态达到峰值,质量分数为11.72%,其他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7.
玫瑰精油被称为“液体黄金”,是玫瑰花的提取物。玫瑰精油在食品、化妆品、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其提取方法被广泛地研究。玫瑰油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浸提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分子蒸馏法等。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生产厂家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其精油得率较低(约为0.3%),且由于高温蒸汽的不良作用,所提取的精油色泽深,并带有焦糊味。而有机溶剂萃取所得的精油中必然存在少量溶剂的残余杂质,这种方法得到的玫瑰精油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鹅不食草挥发油含量测定新方法,并对水蒸汽蒸馏法一些提取条件(如粉末粗细,萃取溶剂,浸泡等)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提取方案。具体方法是: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鹅不食草中挥发油,采用挥发曲线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表明:水蒸汽蒸馏法的提取率最佳工艺是粉末先浸泡1~2 h,再进行水蒸气蒸馏法,用乙醚萃取为佳。挥发曲线法RSD为0.959%。挥发曲线法测定挥发油含量是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准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山苍籽鲜果通过水蒸气蒸馏提取山苍籽油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山苍籽油的得油率和山苍籽油中主要成分柠檬醛含量为技术指标,分两步讨论影响山苍籽出油量和技术指标的因素:(1)讨论了水蒸气蒸馏提取山苍籽油的外因因素,如蒸馏时间、物料与水的配比、物料处理与否以及蒸馏方式。得到最佳工艺路线是采用回水蒸馏法,提取4 h,鲜果与清水的质量配比为2:3,不对物料进行处理。(2)讨论了水蒸气蒸馏提取山苍籽油的物料因素,包括物料成熟度、采摘时间、存放时间及物料品种,得到指导农民采摘山苍籽以及油农蒸馏山苍籽的一些简单规律。最后对回水蒸馏法得到的山苍籽油进行GC-MS分析,得到主成分及次要成分的分布,对比传统蒸馏工艺,回水蒸馏法能够提高8%~10%的出油量,提高山苍籽油中主要成分柠檬醛含量6%~8%(质量分数),以及降低杂质石竹烯含量40%~60%(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离子液体添加剂辅助提取陕西姜黄中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姜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确定离子液体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挥发油的提取率优于不加离子液体的水蒸气蒸馏法,其最佳工艺为m(姜黄):V(提取液)=1:20 g/mL,筛孔0.25 mm,提取时间5 h.不同批次的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