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双连拱隧道的开挖原理、开挖方法以及混凝土仰拱施工等技术,以供双连拱隧道施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山西建筑》2006,32(21):306-308
结合安徽省沿江高速公路朱冲隧道施工,介绍双连拱公路隧道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及中隔墙防排水施工技术措施,达到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墩山双连拱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陕北地区双连拱隧道的开挖方法,衬砌步骤及中隔墙防排水、综合量测施工技术,通过施工实践,总结了一套双连拱隧道施工经验,最后指出该施工技术对陕北地区双连拱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广东地区某双连拱公路隧道,介绍了双连拱隧道的工程应用现状,并针对本双连拱隧道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希望能为双连拱隧道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瞿双全 《山西建筑》2009,35(29):317-318
针对双连拱隧道施工后诸多因素影响隧道质量,通过对双连拱段采用无导坑法施工,既满足了设计要求,又方便了施工,同时避免了中导洞法施工给隧道遗留影响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畅学 《山西建筑》2004,30(11):125-126
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对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出现的中隔墙渗漏水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完善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设计和提高施工质量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伟 《山西建筑》2007,33(4):331-332
介绍了双连拱隧道的施工、设计特点,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论述了相应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探讨了围岩支护体系的施工措施,总结了隧道中的施工控制要点,指出双连拱隧道具有的结构施工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路镇武  孟平原 《建筑技术》2023,(18):2209-2212
双连拱隧道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发挥空间资源,对于现场征拆、进出口连接困难的短隧道情况下,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隧道结构断面形式;但是,双连拱隧道施工工序极其烦琐、施工要求高、工期较长、地层受到多次扰动、中隔墙施工稳定性等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施工过程中,左右主洞开挖前后错开一定距离,造成左右洞非对称开挖、支护,初期支护荷载使得隧道空间效应更加明显,特别是隧道中隔墙的非对称荷载,经常处于复杂且动态的应力状态下,中隔墙很容易发生失稳。通过数值模拟现场施工荷载,分析了连拱隧道中隔墙受力稳定性的因素,通过现场的实践证明,得出反向支撑法是维持中隔墙稳定性最好的方法之一,对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遨宇  张鹏 《山西建筑》2007,33(22):301-302
在张石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中岔道2号双连拱隧道现场监测的基础上,对初期支护体系中的锚杆支护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对双连拱隧道锚杆支护的设计、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验证了锚杆支护体系在设计和施工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双连拱隧道结构内力样式及围岩稳定性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型相似模型试验是双连拱隧道结构内力样式与围岩稳定分析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结合广州—惠州高速公路小金口双连拱隧道工程的修建,在II,III类围岩条件下,对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和结构内力样式及围岩稳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施工方法——中导坑拓展法,这种施工方法对围岩的扰动少;同时采用三导坑法、双导坑法和中导坑拓展法3种施工方法进行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周边最大径向位移发生于拱顶,其次为腰部;首次建立了双连拱隧道二次衬砌内力(轴力和弯矩)模型及围岩的稳定与变形的规律。这些研究成果对双连拱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六车道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向六车道连拱公路隧道开挖跨度在34 m左右,其最大高度(含仰拱)12 m左右,从起拱线算起矢高为7.5 m,其单拱矢跨比最小为0.45。文章论述了六车道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提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技术措施,论述连拱隧道中导洞施工可为公路双连拱隧道设计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双连拱隧道支护体系现场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19  
隧道支护结构的应力、变形状况是其安全性的直接表现,针对金竹林双连拱隧道设计了完整的现场监测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隧道支护体系应力和拱顶沉降监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双连拱隧道的设计、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连拱隧道施工中,中隔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隔墙上方作用荷载大小,不仅关系着连拱隧道在施工期间结构的安全,还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以及隧道建成后衬砌结构的长期安全性。结合连拱隧道施工期间中隔墙的实际受力过程,建立中隔墙作用荷载的计算力学模型;采用FLAC程序,在0.5~2.0D埋深条件下,采用三导洞法和中导洞法对连拱隧道施工力学过程的Ⅱ~Ⅳ类围岩的21种工况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同时,提出应用于中隔墙设计的作用荷载计算表达式及各类围岩相适应的施工工法。研究结果直接指导金丽温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多座连拱隧道的变更设计,对今后国内连拱隧道中隔墙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偏压双连拱隧道信息化施工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一高速公路偏压双连拱隧道进口段埋深浅、地质条件复杂以及隧道结构受力复杂等情况,对隧道典型断面的拱顶下沉量、中墙顶部位移和收敛位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结合隧道开挖情况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其发展规律和产生原因,给设计和施工反馈围岩变形信息,指导现场施工。同时,对隧道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把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反映围岩位移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能够动态地指导偏压双连拱隧道全过程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黄土连拱隧道中墙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隧道施工过程的应力变化对隧道的稳定性有重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离石连拱隧道的二维弹塑性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在开挖各阶段的应力和变形情况,针对隧道中墙受力情况进行了专题研讨,进而对连拱隧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梁胜国 《山西建筑》2006,32(5):310-311
结合实例介绍了M型双洞连拱公路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技术,重点介绍了旭电化止水材P-201止水膏的施工方法,提出了检测及施工注意事项,总结了防水效果及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中隔墙作为连拱隧道的中枢结构和重要承载构件,其受力及位移情况往往对工程成败和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对连拱隧道中隔墙受力特征作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中隔墙是连拱隧道最主要的受力构件,偏压开挖容易在中隔墙引起较大偏心荷载,偏压连拱隧道采用复合曲中墙结构将有助于改善中隔墙受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及上部位移;并结合中隔墙主筋轴力量测,对连拱隧道中隔墙施工进行了监控分析,监测结果表明,隧道由于偏压荷载的存在,应先开挖深埋侧隧道,此时中隔墙结构的扭转和偏心都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