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上海教育》2007,(2A):89-89
上海市第一所免费学校——久隆模范中学的成立不仅激起了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和对贫困学生的关爱。作为一种“寻找适合贫困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的探索,它的出现更体现了让每个孩子获得良好教育的理念和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个人的进步或者退步,往往是在社会的“要挟”下的被动生存,或者是自然地生存,因为个人的生活与生存永远是原教旨主义的.个人为了不被社会“抛弃”或者“边缘化”,个人要么跟着社会的要求走,要么“识时务者为俊杰”,要么自然而然地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以技术为王道的时代,技术成为衡量人的杠杆.技术属于“文明”范畴,“做人”属于“文化”范畴,人不能完全逃避时代.从大的文明或者生活方式来说,中国社会处于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初期,农耕文明以内在精神为核心,工业文明以外显物化为核心.在这个“文明”时代,质量成为对教师的一个核心要求趋势,教师如何在“文化”与“文明”之间翻跟头,既是时代的话题,更是教师能不能吃这碗饭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3.
儒家经典《礼记》有一篇文章叫《礼运》,里面有一段是孔子讲的关于“大同社会”的话,所谓“大同”社会就是儒家和谐完美的理想社会。这个“大同社会”大概有四个要点:第一,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它是为大众的,不是为个人的,这是它的一个要点;第二,和谐社会应该能把有道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让他们来为社会服务,使得这个社会能够很讲信用,人们都能和睦相处;第三,各种人都能够有他的适当位置来为社会贡献他们的力量,比如说孤寡老人或者是有残疾的人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供养。让他们能够很好地生活,这样就可以保证社会每个分子都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第四,和谐社会是诚信的社会,是没有欺诈的,也没有偷盗的,是一个夜不闭户的美好社会。孔子把这种社会就叫“大同”。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都在推动着教育行业的进步。教育作为国家复兴和民族崛起的支柱产业,理应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出自我革新,教育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革,才能够满足现代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一成不变的教育只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出台,教育行业也迎来了改革的浪潮,“互联网+教育”这一词语也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这象征着教育教学要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以此打造科技化课堂。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进步使得小学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基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关注品德教育,让学生的品德在生活中得到一定的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让学生能够融入社会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品德教学和社会的关系,重视小学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目前教育界最流行的词语,说它流行并不是因为它时尚,而是因为它是我们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前提。创新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相反它必需在承传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会脱离现实。而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我们民族兴旺铺垫坚实的基础。一、过去与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计算机已是这个时代所必需的一种工具,它的影响与运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掌握并能运用计算机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而游戏教学这个词,也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如何让中学生从计算机游戏教学中学到知识,而不是变成"网虫";如何提高中学生对游戏教学的兴趣,这些问题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在这...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高等学府的要求已经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更要注重高校生态文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时代需求的产物,更是科学发展观需求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校园,能够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目标。依照高校生态文明的建设需求,深入探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运营机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建一个能够符合高校实际、确保能够合理运行、并且能够让大学生得到相应的教育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这是目前我国在教育领域当中重要的目标。基于此,就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创新机制进行研究,寻求一条能符合国内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约翰?密尔通常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作为自由主义者的密尔却同时认为对“野蛮”社会实施的帝国统治具有正当性。密尔的帝国主义理论建立在其对野蛮社会与文明社会的划分及特定的社会阶段是与特定的政府形式相对应的基础之上。同时,由于他认为野蛮社会自身不存在从野蛮社会进步到文明社会的动力,所以,要促使野蛮社会进步,需要文明社会对它实施殖民统治或专制统治。但是,当野蛮社会在文明社会的努力之下进步到文明社会之后,密尔认为文明社会需要结束对野蛮社会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0.
一、抓住重点词“高大挺秀”,形成对白杨树的鲜明印象。课文以介绍荒凉的大戈壁开头,然后运用一个设问引出白杨来。课文的标题是“白杨”,我让学生读出有关白杨的句子,从中提出“高大挺秀”这个词语,然后通过几个步骤让学生深入、具体地理解它。第一,解释词语。“高...  相似文献   

11.
“关注人的素质提升.促进人才培育”,展望计划将这一公益宗旨具体切入到国家倡导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之中.通过公益机构的民间运作机制.动员和汇集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展公益活动,提供社会服务,此同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展望计划“西部人才工程”包含一系列公益项目,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的缘起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及神经科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0~3岁儿童的早期教养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不要让孩子输到起跑线上”,“开端重要”,“良好的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等观念深入家长之心。  相似文献   

13.
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过:“有声语言在人类历史上是帮助人们脱出动物界、结成社会,发展自己的思维,组织社会生产,同自然力量作胜利的斗争并取得我们今天的进步的力量之一。”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词语是“社会”、“交际”、“生产”、“进步”和“力量”,说明了语言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语言是社会中每一个人所需要的。什么样的社会就需要什么样的语言。不难想象,原始人类的语言决没有现代语言这样繁复而有多样的讲求。说到近代,也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着的。就以北京话来说,我是北京人,回忆起六七十年前我的儿童时期日常生活中的词语,有许多今天已逐渐消灭,而代之以新词语。对劳动人民轻蔑、侮辱的称呼听不到了,神鬼迷信的话语听不到了,听到的是工人、师傅、表演艺术家等尊重  相似文献   

14.
<正>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短缺问题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它的解决关系到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人类的文明与社会的进步。笔者对这个问题曾有过较深入的研究,现呈如下思考与同仁共享。思考一: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现状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力资源的不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这是事实,  相似文献   

15.
口述史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治史方法,它能够将历史研究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阶层和角落,能够走向大众,让曾经沉默的普通民众发出自己的声音,构建自己的历史。这使得口述史在农村社会教育研究中,一方面能够探索到曾经的社会教育留给民众的记忆,从而映现其真正的教化之果何在;男一方面,能够从民众的角度出发,通过所掌握的口述史料、民众在访谈中的表现以及口述史料和文献史料的差异,对今后农村社会教育发展完善所应依循的因素予以诠释,从而使其满足村民的“教化”之需,完成国家、社会发展所赋予的“教化”之责,达成其本身所应有的“教化”之效。  相似文献   

16.
“文明”是全球化时代人们透视社会问题的重要话语方式之一。通过对“文明”的哲学语言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澄清这一话语方式的多重意蕴,同时也可以使哲学在与主流话语方式的对话中得到发展。从“文明”话语的起源和演变看,文明与在城市中的生活秩序相关,与启蒙理性密不可分。从“文明”的用法看,它意味着有教养的行为、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果、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一定的文化认同。“文明”话语的上述分析可以使我们更自觉地认识到人们在使用“文明”一词时关于该词的“前理解”,以及这个词的边界范围,从而更加合理地在研究和讨论文明问题时运用这一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17.
2019年,随着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问世,中学历史教学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看历史的多彩的窗口,它不仅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时空里来认识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和重要的文明成果,还关注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教材很多部分的编写都体现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这种理念也体现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课程目标部分提到的“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等一系列精神。  相似文献   

18.
当下“单独二孩”政策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实现就业公平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难题,关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特别是2014年推进了"单独二孩"政策,女大学生就业成为更加突出的社会问题,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并逐渐进入政府的公共政策视野。通过探究"单独二孩"政策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探索性地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工业时代大机器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物质回报的同时也将人与机器捆绑在一起,效率成为一致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领域片面追求效率的观念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急功近利成为大众普遍的心态,不可避免的,这样一种社会心态也折射到教育。本文提倡在关注效率的同时对教学适当"留白",给学生更多空间,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俗”是中国传统社会大众生活文化特性的词语概括 ,在传统风俗观下 ,“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强调风土等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俗”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模式。风俗具有自然与人文兼备的二重性。古代学者的风俗观关注风俗发生的地域性与政治性 ,对风俗的教化功能有着特别的强调。近代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 ,人们对风俗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认为风俗可以救世 ,虽然对待传统风俗的态度明显不同。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具有三种特性 :一、风俗具有较强的伦理品性。二、风俗具有流动贯注的传习性与扩散性 ,又有着难于变化移易的凝固性。三、风俗习惯虽然难于改变 ,但它还是能够移易的。当代社会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 ,传统风俗观有关风俗的理解与评述对于当代社会的民俗文化建设以及民俗学研究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我们的民俗学应该关注现实社会风气时尚的研究 ,从自己的学术立场出发 ,阐释自己对民俗文化价值的看法 ,区分民俗的美善与丑陋 ,注意与国家政府合作培育、提倡“良风美俗” ,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