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工程名称:扭院儿坐落地点:北京用地面积:225.4 m~2建筑面积:161.5 m~2设计单位:建筑营设计工作室设计团队:韩文强黄涛家具配饰:宋国超主要材料:灰砖橡木板设计时间:2016.06-09施工时间:2016.10-2017.05摄影:王宁金伟琦"扭院儿"位于北京大栅栏地区的排子胡同。这是一个比较规矩的小院,可以说是京城中相当标准的四合单进院。这种类型的院子数量很多,样貌也非常接近。改造的目的是升级现代生活所需的必要基础设施,将这处曾经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传统小院转变为北京内城一处有吸引力的公共  相似文献   

2.
北京的四合院改造探索经历了从菊儿胡同式的大拆大建模式,到南池子式的部分新建模式,再到烟袋斜街式的微循环模式,改造模式与方法也基本趋于稳定和完善。本文结合北京基于微改造模式的探索性改造实践,总结出一种经济适用性的北京四合院植入型改造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叠院儿隐藏于北京前门附近的一片传统商业街区之中,占地面积约500平米。原建筑是一座颇具民国特征的四合院商业用房。与民宅相比,这里的房屋较为高大。南侧沿街是一排拱形的门窗,北侧的房屋则建有两层。在本次改造之前,房屋结构均被整体翻建过,院内并没有门窗和墙面,裸露着粗犷的木结构梁柱。据说这里在民国时期曾是青楼,建国后又转变为面包坊,翻建之后就空置下来。建筑未来的使用被设定为兼有公共活动与居住的混合业态空间。因此,本次改造在提升建筑质量以及基础设施的同时,重在创造基于胡同环境背景之下的特定场景体验,以吸引日益多元消费需求的城市人群。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与使用者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青岛传统里院的更新和改造已成为一个不可规避的话题。文章以青岛潍县路19号里院改造概念设计为契机,采用"一新一旧,交相辉映"的设计理念。通过里院文脉的传承与建筑的创新,延续里院文脉,打造特色街区,强化建筑肌理,重塑里院内、外空间形态,更新里院内部功能,强化建筑风貌特征,使该里院焕发新生,更好地融入到街区中。以期为青岛其他院落的改造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朱育帆 《华中建筑》2009,27(4):56-59
三年前的一个晚上接到好友的电话,说有一个北京四合院的庭园设计,问我是否感兴趣。次日前往,发现院址异常的特殊,坐落在复兴门金融街与二环路之间城市绿带的一端,一侧是现代城市商务空间的鳞次栉比;一侧是城市干道交通的枢纽·南面是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道观“吕祖宫”,院子原本属于“吕祖宫”,由于历史的原因被划给了不同的单位,门牌号也就成为北顺城街13号(下称“小院”)。  相似文献   

6.
朱育帆 《世界建筑》2004,(11):104-107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以新替旧,从有机更新走向新的有机铁序” ——吴良镛,《北京旧地与菊花儿胡同》 3年前的一个晚上接到好久的电话,说有一个北京四合院的庭园设计,问我是否感兴趣。次日前往,发现院耻异常特殊,坐落在复兴门金融街与二环路之间市绿化带的一端,一侧是现代城市商务空间的鳞次栉比; 一侧是城市交通要道,南面是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道观“吕祖宫”,院子碑本属于“吕祖宫”,由于历史的原因被划纵然了不同的单位,门牌号也成为北顺城街13号(简称“小院”)。  相似文献   

7.
樊琦 《城市建筑》2008,(8):68-69
1964年《威尼斯宪章》诞生以后.对文物建筑以及历史地段的保护及再利用.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的城市建设风起云涌。在如火如荼的大建设中,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保护与发展”问题呈现在我们国人面前.成为当代中国建筑界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8.
场地思考 经过8月31日和9月1日在大栅栏地区的调研,确定了分组与选题——茶儿胡同19—21号的改造。 首先设计者对该地区的区位、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做了整体性的了解.认真分析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建筑密度过高、建筑过于破旧、基础设施极差和经济环境萧条等.于是设计者思考如何通过对这三个小四合院的改造达到带动整个大栅栏地区经济发展,也就是我们的四合院该如何定位。要让一个地方重新活起来首先要吸引人群。包括当地人和外来游客,同时要有经济收益来维持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一、概况前门地区是北京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人流经常阻碍交通,行人穿越马路很不安全。为缓解前门附近行人横穿马路对机动车的干扰,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保证行人和车辆的交通安全,市政府决定在前门地区修建七座地下人行过街通道。(见图1)。  相似文献   

11.
枯木逢春——谈山东大学"号院"改造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原有建筑现状及问题,山东大学“号院”改造设计提出设计的三项原则:“整旧如旧”的原则、“予旧寓新”的原则、“规整统一”的原则,并通过总体布局、平面功能、立面形态、结构、施工等五个方面具体的改造措施保障这些原则得到较好的贯彻,从而使老建筑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12.
陈莹  金国红  李昂 《城市住宅》2021,28(9):41-46
北京老城区传统四合院更新与保护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所处环境及状态从建筑的"此时此地"出发采取相应的更新模式.结合南锣鼓巷雨儿胡同的四合院改造更新实例,总结非传统四合院空间布局历史风貌建筑更新的相关设计经验,探讨现代生活影响下老城区四合院居住环境更新模式,以期为类似传统院落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茹雷 《时代建筑》2013,(3):62-67
文章介绍了建筑师刘宇扬的官书院胡同18号院改造项目对于历史街区内旧房屋改造的新思路。建筑师将旧的建筑元素与构件加以利用,使之参与到新空间与功能之中,形成新旧并置的趣味。以一种介入过往而非创造传统的态度,令旧有的建筑适应新的现代变化。  相似文献   

14.
<正>东四博物馆(原东四77号院)所在的东四三条至八条是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以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古都风貌、建设文化强区为着眼点,在切实保护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治理、社区治理、院落改造、综合停车等方面进行区域内的业态更新,打造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设计团队致力将原东四77号院建设成为东四社  相似文献   

15.
故事起源 1901年一天的《纽约时报》上登载了建筑师Sidh Nealy写的文章,讲述了他在遥远的东方异国的京城里带着一帮当地的工匠建造美国公使馆的故事。两年后,公使馆建成了。这是一个有五栋灰砖小楼的大院子,北面距紫禁城不过千米,南面街对面就是火车站,隔着西墙头能看见前门那威武的箭楼。  相似文献   

16.
孙君 《世界建筑》2015,(2):94-99,131
<正>乡村建设与城市相比,从设计的难易程度来讲,似乎乡村的构成元素更为单一,功能需求也并不复杂。但从事过相关工作的人都知道,一旦深入到实施层面,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耍么房子不舒服了,乡土的味道丢了;要么够乡土了,老百姓不接受,说是改来改去还让我们住这破房子。郝堂村之前没有过建筑改造的活动,村里的房子要么拆了重建,要么废弃不管,农民们都封闭在自己对房子建设的理解中。村里人认为老房子漫价值,是一定要被拆掉的,没人肯为老房子花钱。经  相似文献   

17.
朱育帆 《中国园林》2005,21(8):11-22
"与谁同坐",藉名苏州拙政园,是北京金融街吕祖宫北四合院更新的设计案例,通过对其设计过程和方法的剖析,在实践和理论层面探索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现代传承的一种途径及老城区传统四合院空间有机更新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18.
吴钢 《时代建筑》2003,(2):80-84
设计的主要意图是保持和发展中国传统的院落格局和室内—风景—建筑三位一体的设计哲学。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某超限高层建筑高142.600m,采用了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简要介绍该工程的特点和结构布置,并系统地阐述抗震性能化设计,文中探讨的相应的设计方法可为该类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