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赵州桥油田聚驱原油破乳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油量占赵州桥油田45%的两个井组实施流动凝胶驱后,赵州桥原油脱水发生困难。本文报道研发一种适用的破乳剂的过程。由各断块原油与游离水配成含水率适当(22.5%~31.0%)的混合油忤咋为实验油样,考察各种破乳剂在加量100mg/L时55℃脱水性能。从29种商品水溶性破乳剂中筛选出2种破乳剂(HD-8和酚醛3111),从12种实验室研制品中筛选出本实验室研制的3种聚醚破乳剂(TC-03,YT-13和T-92),这5种破乳剂均能使实验油样90min脱水率不小于90%,二元复配物的脱水性能与单剂相同,加量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加量为100mg/L。用于两个流动凝胶驱井组所产原油脱水时,脱水率大幅降至53、3%(HD-8)或73.3%(其余4种)。固含量55%的YT-13用于赵州桥混合原油现场脱水时,加量高达200mg/L时才能达到要求,且不很稳定。将TC-03、YT-13、T-92与40%量的甲醇、10%量的软水混合,再加入氯化镁、铵、铁、铝盐,得到高效破乳剂,已用于赵州桥原油脱水,加量140mg/L,脱水净化原油含水小于0.2%,脱出水含油由5500mg/L以上降至50mg/L以下。表6参2。  相似文献   

2.
高效稠油破乳剂LS938-2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吉佑  李艳辉  曲富军 《油田化学》2004,21(4):328-329,323
以由苯酚、多乙烯多胺、甲醛在二甲苯中制备的胺基化酚醛树脂作起始剂制备PO/EO/PO三嵌段聚醚,聚醚与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制备含硅聚醚,含硅聚醚与SP169(脂肪醇EO/PO双嵌段聚醚)在乙醇中混配,得到水溶性复配破乳剂LS938-2。详述了合成过程。在70℃和80℃下,加药量60~120mg/L,用于含水24%和32%的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老站新鲜稠油室内脱水时,LS938-2的效果好于现场使用的AF8464,脱水率平均提高26.9%,脱水速度较快,界面整齐,污水含油较少,色泽较浅。在锦采老站现场对比试验中,加药量90mg/L,脱水温度70℃,使用LS938-2和AS8464时电脱前原油含水分别为4.5%和16.2%,电脱水后分别为0.15%和O.41%。TS938-2是一种高效稠油破乳剂。表2参7。  相似文献   

3.
用于稠油脱水的油水两亲破乳剂BC-068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新疆克拉玛依九区稠油专用的破乳剂BC-068。所用起始剂为含多活泼基团的星形聚合物,合成的嵌段聚醚中起始剂与亲油头之比在1:100~268范围,EO含量为25%~55%,经一种油水两亲的两性化合物改性(扩链),得到高分子量、油水两亲的改性聚醚破乳剂。在75℃、加剂量为100mg/L时,BC-068对九区92号站含水48.6%的稠油脱水率高达99%,脱出水清,油水界面齐,其脱水性能优于所有对比药剂,包括92号站现用药剂PR-02。加剂量降至80、60mg/L或温度降至70℃、65℃时,BC-068的脱水性能均优于PR-02,特别是在较低温度下。在92号站进行为期38天的现场试验,BC-068替换PR-02,加剂量由105mg/L逐步降至81mg/L,净化油含水由11.2%降至0.77%,污水含油由3657mg/L降至2645mg/L。此后BC-068在92号站投入使用,使原来的原油热-电-化学脱水工艺简化为热化学脱水工艺。图1表4。  相似文献   

4.
油田化学剂对原油破乳剂YT-100脱水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考察了可能进入原油集输系统的多种化学剂、工作液对原油破乳脱水的影响。所用破乳剂为长庆油田广泛使用的水溶性改性聚醚YT-100.加量100mg/L,个别情况下加量在50~150mg/L范围;原油为马岭石蜡基低硫原油,含水20%~45%,不合任何化学剂,在实验条件下(33℃,2h),不加破乳剂时脱水率为零,加入破乳制时脱水率在83.3%~98.0%范围。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加量≤10%)、硼交联瓜尔胶压裂液破胶液(≤10%)、pH4~6的土酸乏酸液(5%)不利于破乳脱水;溶剂型清蜡剂CX-2(≤0.5%)有利于破乳脱水:杀菌剂(150mg/L)的影响随化学类型而定,季铵盐类的SJ-66有利于而多元醛类的SJ-99有害于破乳脱水;阻垢剂(30,100mg/L)有利于破乳脱水,聚磷酸盐类的ZG-930比聚羧酸类的ZG-108更有效;聚合铝/聚合铁复合絮凝剂XN-90(0.2%)对破乳脱水的负面影响很大,加大破乳剂量可减轻其影响;聚合物HPAM(5,10mg/L)完全不影响破乳脱水,弱凝胶(5,10mg/L)使脱水率降低。NaOH严重影响破乳脱水,加入0.3%NaOH使脱水率由92.4%降至零;盐酸促进破乳脱水,加入5%盐酸(1:1)使脱水率由93.6%增至100.0%。因此,酸有利破乳而碱不利于破乳。表1参3。  相似文献   

5.
纯梁油田两种破乳剂联用的高含水原油热-化学破乳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纯梁油田各油气所产原油的油质(含蜡量),含水率及油温不同,将13种商品破乳剂用于纯梁各油区原油及混合油的破乳,筛选出了4种性能优良的破乳剂。将这4种破乳剂两两复配,用于混合油的破乳,最后筛选出以改性咪唑啉为起始剂的高聚物类破乳剂BSH-06和以改性树脂为起始剂的嵌段聚醚类破乳剂BCL-405。实施了联合使用这两种破乳剂的原油热-化学破乳脱水现场试验;在纯东集油计量站,在油温35℃,原油含蜡15%-20%的高含水量油中加入BSH-06,在纯西集油计量站,在油温55℃,原油含量20%,乳化水含量高的原油中加入BCL-405,加量100-80mg/L,在长3-4km的管道输送过程中破乳,在原油处理站两种原油混合后进入一级,二级沉降罐,沉降时间约4h,油水分离,原油含水降至≤0.5%,可以不再进行电脱水而直接外输,脱出污水含油量<100mg/L。这种不同原油各用合适的破乳剂管道破乳,混合沉降脱水的热-化学破乳脱水技术,已在纯梁油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于高含水注聚采出液的KYYC系列破乳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港油田各注聚合物区采出液含水 >90 % ,游离水含油 >1.0× 10 4mg/L ,含水原油乳化严重 ,难破乳脱水。采用常规破乳剂处理羊三木采出液时 ,原油含水降至 0 .8%~ 1.2 % ,但脱出水含油高达 1.0× 10 4mg/L左右。通过对AE型三嵌段聚醚的改进 ,在末端EO链段上接—OH基团 ,增加EO链段长度 ,增大聚醚分子量 ,得到了适用于羊三木采出液的水溶性破乳剂KYYC 4 ,通过类似改进得到了适用于西二联采出液的水溶性破乳剂KYYC 2。在羊三木中心站用KYYC 4替换原用破乳剂JN 0 1H ,在来液中加入 2 5mg/L ,使沿流程各处污水含油大幅度下降 ,压滤、沉降后外排污水含油由 >4 0 0mg/L降至 <5 0mg/L ,一般为 2 0~ 35mg/L ;经热化学脱水、两次沉降的外输净化原油含水 <2 .0 %。在西二联 ,来液经脱气、沉降 ,分离出的污水经旋流器、过滤器处理后外排 ,含油高达 2 0 0mg/L ;在来液中加入KYYC 2 5 0mg/L后 ,沿流程各处污水含油均显著下降 ,沉降罐出口略高于 2 0 0mg/L ,旋流器出口~ 85mg/L ,过滤后外排水含油 2 0~ 30mg/L。图 2表 3  相似文献   

7.
王霞  钟德华 《新疆石油科技》2003,13(3):22-23,38
针对1号、2号、3号低凝油及0号油的油性和乳状液特点,合成了-EO-PO-EO-三段和-PO-EO-二段不同结构破乳剂,复配制得低凝油破乳剂K32。在14-18mg/L、一段脱水温度20-30℃、二段脱水温度55℃的条件下,即能很好地满足四种原油的现场脱水需要,污水含油小于300mg/L,外输净化油含水小于0.5%。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石蜡基原油脱水温度,应用具有低温脱水性能的AE8051、与对高黏原油脱水效果好的聚醚多元醇型SAA、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BP28进行“协同”复配;再用少量的C—F表面活性剂增加体系的活性及互溶性的石蜡基原油低温破乳剂FYR-015.按基本配方合成了一系列低温破乳剂样品,选择固含量为55%的5号配方成品破乳剂投入现场使用,加药量达到60 mg/L时分离出的原油含水小于0.2%,达到了外输优质原油标准,脱出污水含油小于50 mg/L,水质清.以处理量3 500m3/d为某联合站脱水为例,年节约天然气费用约196万元.  相似文献   

9.
原油破乳剂筛选及破乳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破乳性评分”(DV)值,采用室内瓶试法为大港扣50区混合原油筛选出性能较好的破乳剂。考察了温度和破乳剂浓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庄大破乳剂,温度60℃,破乳剂浓度100mg/L条件下,脱水效果最好,脱出水色清,油水界面齐,脱水后原油含水率0.57%,脱出水中含油6.34mg/L。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破乳剂及破乳剂浓度对原油及沥青质、芳香分、胶质和饱和分4组分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及4组分中加入破乳剂后,界面张力都降低,尤其是庄大破乳剂对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幅度最大;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加,原油及4组分油/水界面张力呈现下降趋势,但当破乳剂浓度大于100mg/L时,界面张力呈现上升趋势,各组分出现最低界面张力时对应破乳剂浓度基本在100mg/L左右。因此,选择庄大破乳剂,其浓度100mg/L对脱水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效果都好。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改性破乳剂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妹  杨小龙  万浥尘 《油田化学》2002,19(3):237-240
将3种嵌段聚醚型破乳剂的混合物用丙烯酸和马来酸酐酯化,酯化产物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制成了高分子量的水溶性原油破乳剂,考察了所得改性破乳剂对大庆原油水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性能。3种丰乳剂单体的选择基于性能互补和相容性原理,确定的最佳合成配方如下:3种破乳剂单体的摩尔比1:1.2:1;丙烯酸、马来酸酐摩尔比2:1,酸(以羧基计)、破乳剂单体(以羟基计)摩尔比1.3:1;引发剂BPO用量为混合酸质量的10%。按此法合成的破乳剂(商品名GD9909)在加量为200mg/kg的条件下,对大庆原油、胜利孤岛原油、安哥拉卡宾达原油水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效果均显著优于对比破乳剂(共7种),50℃下90min的脱水率高达95%-100%,特别是对于辽河稠油水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所有对比破乳剂均无效或低效,使用GD9909时60℃、90min脱水率仍高达95%。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潜江凹陷沉积和构造背景的分析,论述了广北油田潜3^4油藏的成生关系及控制因素,该油藏储层由一套深水沉积的,呈叠瓦状以指状形式尖灭于泥岩中的下切河道砂体组成,其圈闭条件受岩性和构造双重控制。根据地震资料解释,结合关键井的资料分析,对潜3^4油藏的几何形态,圈闭机制,岩性和物性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试油、测试及电子压力计试井资料对位个渤海湾浅海埕岛油田北区的胜海区进行油藏描述和评价。以油藏地质研究为基础,应用油藏动态条件下的测试资料描述胜海地区油藏压力、温度特征,判别油藏渗透性与非均质性,搞清其流体性质及分布规律,分析其油藏产能特征及影响因素,确定油藏动态储量及边界距离,为今后本区的勘探和开发提供准确的油藏参数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庆油田致密油资源丰富,但存在储层致密、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等问题,为探索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开展了致密油水平井开发现场试验。在精细构造研究基础上,井震结合研究致密油储层分布规律,精细刻画砂体空间展布特征,优选有利布井区。通过致密油储层水平井井网优化研究,形成了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模式及井网优化技术,经过水平井优化设计、现场动态跟踪调整实施及有效的增产改造,取得较好的投产效果,为致密油储层有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聚异丙烯膦酸在长庆油田解堵过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长庆油田低渗、非均质严重、矿物中绿泥石含量高、酸化效果差的特点,研制了缓速性能好的IPPA酸、酸液添加剂来解决长庆油田酸化效果差的问题。结果表明,IPPA酸液体系具备增强酸液的缓速及抑制二次沉淀功能,提高了酸化效果。现场实施缓速深部酸化8口井,成功率为9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储层基本特征入手 ,对胜坨油田胜二区沙河街组沙二段岩石矿物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对储层的五项敏感性进行了评价 ,得出了敏感性伤害程度及分布 ,并结合储层岩矿等性质分析了产生敏感性的原因。最后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油层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辽河坳陷兴隆台古潜山深部油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慕德梁 《特种油气藏》2007,14(3):16-19,31
对辽河坳陷兴隆台古潜山储层特征、油藏分布特征、构造应力、成藏关键因素和成藏模式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兴隆台古潜山油藏可分为表生淋滤型和深部裂缝型古潜山油藏。表生淋滤型潜山油藏的储层形成与风化壳有关;深部裂缝型潜山油藏储层形成不仅与潜山岩性有关,还与区域应力场改变所形成的断裂有关,断裂带发育的部位是潜山储层裂缝最好的部位,而且断裂还是沟通油源与潜山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此项研究对类似成藏条件的古潜山油气藏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比琼海凸起低电阻率与高电阻率油藏原油特征发现,相对于高电阻率油藏,低电阻率油藏原油的密度和含硫量较低,成熟度稍高,生烃母质含有较多陆源有机质且氧化程度更高,为富含黏土矿物。琼海凸起低电阻率与高电阻率油藏有着不同的成藏过程:早期生成的以文昌B凹陷文昌组原油为主的混合原油,优先充注到琼海凸起下部充注压力较小的高渗透储集层,形成了高电阻率油藏;随着高电阻率油藏逐渐趋于饱和,晚期大量生成的以文昌A凹陷恩平组原油为主的混合原油,充注到琼海凸起上部充注压力较大的低渗透储集层,形成了低电阻率油藏。琼海凸起广泛发育的低电阻率油藏指示其周缘生烃凹陷具有较大的生烃强度,是今后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以生物降解稠油油藏为例,探讨了应用紫外光谱技术研究油藏连通性的新方法。由于原油中的芳烃和非烃分子存在共轭键,在紫外区有明显吸收,不同物质吸收特征不同,且具有加和性,根据吸光系数可以判断其相似性。以各种原油在各波长处的吸光度值A计算出各吸光系数E,以E为纵坐标,波长为横坐标作关系图。观察图中研究样品的曲线位置、走势(特征指纹),来判断不同油藏原油的连通性。应用该方法,以QHD32-6油田西区稠油油藏为例,讨论了部分油藏流体连通性。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于Nm2油组的F7井、F8井样品曲线基本重合,连通性很好;来自于Nm1油组的F17井、F20井连通性很好,F19井与F17井、F20井连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砂岩底水油藏底水锥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砂岩底水油藏开采特征有别于灰岩底水油藏,因此有必要研究砂岩底水油藏的开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三相黑油模型分析了单井产油量,储层沉积韵律,垂向水平渗透率比,夹层大小及位置,边底水能量,油水粘度比,距,油井射开程度以及油水毛管压力等9种因素对砂岩底水油藏开采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内油藏分类标准将渗透率介于1×10-3μm2和10×10-3μm2的油藏划分为特低渗透油藏,而大庆油田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实践表明,这类油藏的见水时间及开发效果仍存在差异,除渗透率级别外,储层裂缝发育是影响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根据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63个区块地质特征,以裂缝参数为首要分类指标,基质渗透率、平均喉道半径、孔喉比、可动流体饱和度和黏度为主要分类指标,结合开发难易程度将特低渗透油藏分为4类,确定了各类油藏主要参数的分类界限,为进一步研究特低渗透油藏水驱规律特征及开发政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