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自行研发的5H-1.5A型花生换向通风干燥机作业性能,该文介绍了研发设备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烘干箱体、导风组件、换向通风机构、余热回收装置等关键部件,并开展了整机作业性能试验研究,对比了空载工况下有无导风组件时,介质空气穿过承料板后的风场分布特性,测得有导风组件时承料板上方10 cm处风速均在0.68~0.73 m/s范围内,水平方向介质空气通风均匀性显著提高。测试了双入风口并行通风干燥10 h和单入风口换向通风干燥38 h过程中床层物料温度变化及干燥终止含水率分布情况:0~10 h,底层物料温度快速升高,上层物料温度上升缓慢,物料层温差先快速增大后逐渐缩小;10 h后,上、中、下物料层温度呈类波浪式升落,波动幅度逐渐减小,物料层温度逐渐逼近设定干燥温度;干燥终止时,左、右2个干燥半区最大含水率差值分别为1.42%、1.74%,为左、右干燥区含水率总降幅的4.1%、5.1%,干燥均匀性良好。测试并评估了余热回收装置对整机加热贡献率、热效率、能耗成本等的影响:余热回收装置在换向通风阶段对干燥系统的加热贡献率约为61%,系统热效率提高至80%以上,批次干燥能耗成本降低48.7%。与传统固定床干燥设备相比,可节省能耗成本约64.7%,干燥不均匀度降低约82.6%。研究结果可为设备的改进熟化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果蔬热风穿流干燥换向通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豇豆为典型物料,利用热风穿流干燥试验台,进行了换向通风干燥的试验研究,得出了不同换向时间对干燥过程的影响规律,及其与能耗关系的回归方程式,得换向时间为0.5h时,能耗最低的结论,并在箱式穿流干燥机上进行了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3.
箱式通风干燥机小麦干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为了解小麦平床通风干燥特性,该文以某型号箱式通风干燥机为试验设备,开展小麦收获后干燥试验研究,测试分析了干燥床风场分布、干燥床层含水率分布、温度分布及耗能等特性。研究表明,该设备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均存在较明显的干燥速度差异;在干燥6h结束时整个小麦床层的最大含水率差异超过3%,影响整批物料的干燥效率和干燥成本;干燥5h后整批物料含水率达到小麦贮藏要求,每1kg物料含水率下降5%的能耗成本为0.09元。根据试验研究结果,提出在入风口增加导风栅格、干燥仓体4个角采用圆弧过渡处理、采用气流换向机构和交替换向通风干燥工艺等改进措施来改善该设备干燥均匀性。研究结果为该类型干燥机的小麦干燥工艺优化及设备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固定床上下换向通风干燥机理,确定合理烘干工艺参数,根据通风加热干燥过程中小麦和介质空气之间热质传递关系,采用经典PDE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小麦固定床换向通风干燥计算机模拟的离散化模型。此模型可计算出小麦实时干燥状态、批次小麦干燥耗时、能耗经济成本等,并能依此推算出最优作业参数。经实际验证,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整床层小麦平均含水率模拟值和试验值的相关系数r达0.995,模型模拟可用于不同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的最优通风温度和风量分析。论文分析了换向通风干燥过程床层小麦含水率和温度变化规律;根据小麦收获时天气状况,选择环境温度20~35℃,环境相对湿度20%~85%范围,以批次烘干单位质量湿小麦能耗成本最低为优化判据,确定通风温度、风量及对应单位质量小麦烘干能耗成本,为实际小麦烘干工艺参数设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混流干燥机中,因穿过粮层的气流沿通气盒纵向分布不均匀常导致干燥不均匀。为了改善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出现了多种变截面通气盒,但对其作用一直存有争议。该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混流干燥机内粮层气流沿通气盒纵向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证实变截面通气盒对改善粮层气流分布均匀性的作用不明显。提出了变开孔率通气盒的型式和设计计算方法,它以增加3~4mm水柱气流阻力为代价,可使粮层气流分布达到均匀一致。  相似文献   

6.
循环式谷物干燥机干燥过程的模拟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论述了利用薄层干燥方程理论建立的可模拟循环式谷物干燥机的干燥模型。用此模型可以计算出干燥水稻所需的干燥时间、能耗、缓苏程度系数,以及干燥过程中谷物水分变化和排气温、湿度的变化。经实际验证,所建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可用于分析此类干燥机的工作情况,为研发和改进此类干燥设备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通过模型计算,选择适当的风温和风量,可较好地兼顾干燥时间和能量消耗的需求;模型计算表明干燥初期使用较低的风温,以后逐步升温的变温干燥可节约能量,提高稻谷品质;适当增大干燥段的容量可较大幅度降低干燥时间和能耗。  相似文献   

7.
依据当前粮食干燥的相关理论,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及科学研究,对ISO 11520《农业谷物干燥机 干燥性能的测定》国际标准给出的条件修正系数公式以及用于计算修正系数的“模型数据表”的误差和实用性提出探讨,对该标准的具体应用和未来修订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8.
经理论计算及现场试验,揭示了粮食干燥机废气参数随其工作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的规律性变化。基于所进行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优化粮食干燥机废气参数的途径及其对于提高生产率,降低单位耗热量的意义,从而为干燥机的试验、使用和产品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们普遍使用传统隧道式干燥机生产脱水菜。它的热风机在顶部或侧面。研究表明,风机顶置式隧道干燥机的风速分布很不均匀,并且在干燥室的上部有两个相对风速很小的区域,导致干燥不均匀和霉变发生。该文采用风机放置在(干燥室)前面的结构形式,使空气流动均匀。干燥胡萝卜粒的结果表明,含水率由原来的11%~20%变为11%~13%。脱每千克水降低能耗2.25 MJ。干燥时间缩短13%。但是占地面积要比风机顶置式大19%。  相似文献   

10.
横流循环式烘干机气流分布均匀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提高物料干燥的均匀性,讨论了横流循环式烘干机的气流分布的均匀性。通过试验获得了物料通风层内气流的分布规律、主要工作参数(物料层通风量、物料层厚度和物料层长度)对气流分布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回归方程和复合形法进行参数的优化设计,得出最佳参数组合,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使气流分布均匀的最佳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扫仓搅龙中物料的运动分析,推导出保证搅龙高效输送谷物的基本条件,以及搅龙轴直径、螺距、螺旋升角等基本参数的计算式,从而得出适用于逆流烘干机的扫仓搅龙最佳结构参数。鉴于目前常用的变直径变螺距扫仓搅龙加工困难,研究了排粮后仍保持仓顶平整的等螺距的扫仓搅龙各叶片谷物输送量的分布曲线,提出了等螺距锥—直分段组合式螺旋结构。通过在5HPN型平床逆流干燥机上的应用表明,研究结果完全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具体特点和大纲要求,结合实际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面向问题求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辽宁南部沿海山区暴雨型泥石流沉积物粒度分布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南部沿海以老帽山为中心,分布于几十条沟谷中的泥石流沉积物是形成于中国东总沿海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该区虽然属于温带季内区,但是由于地处沿海,受到相当强烈的海洋性气候的调节,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激发条件,从泥石流的发生机制看,应属一种较为独特的暴雨型快速暂进性泥石流,从宏观沉积结构看泥石流沉积物表现为粗大颗粒的混杂堆积。通过对在野外大量采集的粒度样品的分析计算,引入粒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农用运输车钢板弹簧选用不合理及用经验公式进行手工计算的低效率设计问题,分析了常用钢板弹簧的结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多片等截面式和少片变截面式钢板弹簧为例,介绍了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进行钢板弹簧参数设计的步骤。最后用作者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对某1.0t级农用运输车的前悬架多片等截面钢板弹簧进行了参数设计,结果表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可大大提高钢板弹簧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先前经验、知识实现对新知识意义建构的影响。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的实际特点,探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构建主义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机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年科研和教学结合的实践,借助计算机对多种农机具或主要工作部件工作机理进行了探讨,内容涉及农业物料的运动分析、农机常用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农机空间力系分析和农机系统模拟以及机构综合问题  相似文献   

17.
风筛式清选装置筛上流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理论分析了风筛式清选装置的筛面流场,试验研究了其主要参数对流场的影响规律,指出了简易风筛式清选装置合理的筛面气流分布类型及其获得途径。  相似文献   

18.
横坡垄与顺坡垄的水土流失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缓坡坡耕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应选择横坡垄还是应选择顺坡垄问题。重点分析了它们对农业经营的利弊和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演变。调查表明二者水土流失均较严重,只是侵蚀方式不同。提出了既适合横坡垄又适合顺坡垄水土保持的措施———垄向区田及其配套农具———1QD型垄向区田筑挡机。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粒用高粱EMS处理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并创制粒用高粱新种质,本研究以粒用高粱亲本系2055B和10125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调查EMS诱变对高粱出苗、叶色、叶形、穗型、育性及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粒用高粱亲本系的出苗率、幼苗成活率、结实率均随着EMS诱变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突变率则随着EMS诱变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同一水平EMS处理对两亲本的抑制作用不同,恢复系10125的出苗率、成苗率、结实率受抑制作用均小于保持系2055B。综合考虑出苗率、结实率和突变率等数据,2055B的最佳诱变处理时间和浓度为14 h和0.25%,10125的最佳诱变处理时间和浓度是14 h和0.3%。通过对诱变后M2代进行表型观察、鉴定和筛选,获得了早熟、矮秆、分蘖等性状的突变材料,初步构建了粒用高梁EMS突变体库,为开展高粱育种和功能基因定位提供了新种质和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