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拱墅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龋齿是学龄前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逐年上升,乳牙龋会影响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导致错颌畸形,影响咀嚼功能和面部外貌,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为了解我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情况,随机抽取我区5所幼儿园的3~6岁儿童进行龋齿患病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破坏的一种疾病,也是造成口腔其它疾病甚至全身性疾病的病源病灶,影响机体健康,尤其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音。为了解儿童龋齿患病情况,为今后防治龋齿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于93年5月份对县城区内九所提儿园的4—7岁集居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做了调查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儿童呼吸道微生物定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雪  余倩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57-2659
儿童尤其婴幼儿呼吸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呼吸道短小、粘膜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力差、免疫功能低下等致使儿童比成人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常较成人为重。在家庭中常可见成人是感冒,较大儿童为气管炎,而婴儿发生肺炎。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其病原诊断相当困难。为了解健康儿童和患有呼吸道疾病儿童呼吸道微生态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13益提高,保健意识也日益增强,但对男童生殖器官疾病,尚未引起重视。为了解儿童生殖器官疾病情况,遂于2004年8月对市直各幼儿园男性儿童进行了生殖器官体检,并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0~2岁小儿早期教育的效果(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早期教育能促使小儿在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向更复杂和成熟的方向发展。在生后头八年是小儿脑生长、智力和社会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早期发展的质量将影响儿童的未来。儿童精神—社会方面的发展和体格生长与健康是不可分的。儿科工作者在做好儿童一般保健、防治疾病的同时,应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儿童精神—社会能力的发展,帮助儿童充分发挥其潜能。因此,我们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进行了0~2岁小儿早期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金华市婺城区2004-2006年儿童青少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儿童青少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及其统计学数据,是反映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和衡量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近年来金华市婺城区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为今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现将该区2004—2006年0—24岁儿童青少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精神发育迟缓是小儿精神行为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儿童各类残疾中患病率最高,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残疾。患儿由于大脑功能发育障碍,心理发展不成熟,加之常常伴随着其它身体功能的障碍,常常表现出认知、情绪、人格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根据患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训练和药物干预,有助于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使儿童的潜能得到最佳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IgG和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IgA(免疫球蛋白缩写为Ig)水平均较低,细胞免疫功能正处于成熟过程中,这使儿童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因此很容易发生细菌和病毒感染。临床上常见疾病有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咽喉炎等等,这些疾病使许多患儿不能上学和入园,影响了患儿的正常生活,患儿家长也需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患儿,给家庭造成较大负担。  相似文献   

9.
宝宝出生不多久,体内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就会逐渐消失,因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而易患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预防接种可使宝宝获得相关的免疫力,在宝宝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儿童遵照卫生部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但是有很多父母并不清楚接种疫苗该注意哪些事项。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是儿童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儿童体内锌、铁、钙元素的缺乏可引起各种疾病,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随着人们对体内微量元素重要性的认识,各种补锌、补钙、补铁的食品应运而生.为了解儿童体内锌、铁、钙元素含量水平,我们对哈尔滨市1所小学7~9岁儿童的发锌进行了测定,以便掌握本地区儿童体内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调整补充某些微量元素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余杭城区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单纯性肥胖已成为困扰城市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解余杭城区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情况,提供科学制定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防治措施的依据,我们对余杭城区0—6岁儿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龋病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上的慢性细菌性渐进性疾病,造成牙齿硬组织的颜色、形态、质地的改变,是口腔的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为了解儿童龋病发病情况,做好龋病的预防工作,笔者于2006年10月对宁波市海曙区幼儿园入园儿童的龋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目前我国约有2000万慢性乙肝患者,主要是三岁前感染乙肝病毒所致。这些儿童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由于免疫功能尚不成熟,误敌为友,允忍了病毒定居于肝脏,至12~23岁左右,随着机体免疫功能的成熟,开始  相似文献   

14.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儿童早期神经发育障碍所导致的精神疾病,现已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确切,也没有治疗的金标准。高压氧疗法现越来越成熟,已运用于内外科各种疾病的治疗,本文对高压氧疗法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2000年至2004年山西省5岁以下死亡儿童医疗利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低儿童死亡率是《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儿童保健工作重点。本文对山西省2000年至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死亡儿童的医疗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区某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牙龋齿是一种危害儿童口腔健康最常见的疾病。我国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近几年仍有增长趋势^[1-2]。为了解学龄前儿童患龋特点,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笔者对713名在园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007年6月体检的幼儿园3-7岁儿童,其中男392名,女321名。  相似文献   

17.
13225例高原地区儿童住院疾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高原地区住院儿童疾病的分布情况,现对海拔1623米的云南玉溪地区医院4,5年内的儿童住院疾病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该院信息科1993年7月1 日至1997年12月31日的病案数据库。疾病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编码),由专人输入,数据真实可靠。采用Foxpro3.0b软件进行查询统计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一般情况全院出院病人53229例,其中儿童13225例,占24.86%。性别:男性8068例,占61.01%;女性5157例,占38.99%;男:女=1.56:1。ICD-9编码统计:儿童疾病种类为1795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学生因病休退学及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儿童保健措施逐渐完善,以往严重威胁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命的急、慢性传染病和营养障碍等疾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而意外伤害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发达国家威胁儿童健康及生命的主要问题,是儿童青少年的第1位死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把意外伤害的预防列为2000年人人健康全球战略目标之一。为了减少由于疾病而造成的死亡和意外死亡,现将全市1996~1999年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资料汇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冠疫情前后儿童住院病例疾病谱变化,为儿童疾病预防、儿童医院资源配置及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至2022年某三甲儿童医院18岁及以下出院患儿病例资料共计455 216例,以疫情发生前的2017-2019年为对照组,疫情发生后2020-2022年为研究组,对两组一般情况、疾病顺位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疫情发生后出院患儿病例较疫情前下降10.34%,病例以1~3岁患儿为主,危重病例和疑难病例、手术操作病例占比上升。儿童住院病例的疾病谱构成较疫情前有差异,但前三位仍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健康状况和接触健康服务的因素。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下降,主要疾病第一位仍是支气管肺炎,0~<1岁患儿仍以肺炎为主,其余各年龄组以非感染性疾病为首位。结论:新冠疫情发生后,儿童住院病例疾病谱发生了一定变化,疫情相关的防控措施可减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未来儿童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仍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影响健康状况和接触健康服务的因素为主。儿童医院应结合病种变化适时调整管理策略,促进医院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寻甸县5岁以下儿童的疾病及死因特点。根据《云南省昆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标准(ICD-9)进行分析。结果发现5岁以下儿童死亡156例,死亡率为28.65‰,其中新生儿死亡94例,死因顺位前五位依次为:(1)意外;(2)新生儿窒息;(3)肺炎;(4)早产;(5)腹泻。新生儿疾病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观察2002年乃至以后更长时间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规律及动态变化,不同乡(镇)儿童死亡水平及死亡原因,掌握疾病谱的变化,作为制定儿童死亡干预措施的依据,为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