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患者循环血中内皮微粒(EMPs)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将行PCI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52例分为替罗非班组(n=26)和硝酸甘油组(n=26),以32例未发生无复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于PC I前、PCI后即刻和PCI后48 h采集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血浆EMPs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sICAM-1水平.结果:发生无复流患者循环血中EMPs和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治疗后48 h,替罗非班组EMPs和s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MPs和s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s=0.654,P=0.004).结论: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PCI后无复流患者EMPs和sICAM-1水平,改善无复流.EMPs对反映PCI后无复流患者冠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和损伤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在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 1 7年1月~1 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28例和研究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斑块面积、血压水平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7 5%显著高于参照组7 8.5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 5);治疗前,两组患者C R P、斑块面积、 S B P、 D B 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 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 R P、斑块面积、 S B P、 D B P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结论采用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C R P水平、斑块面积,并有效降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通心络组(常规治疗+通心络胶囊),观察治疗前及第7、14天血浆CRP和ET-1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第7、14天通心络组血浆CRP和ET-1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常规组仅第14天有显著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组CRP和ET-1水平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心络可能通过抑制CRP和ET-1减少血管内膜的炎症反应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达到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3例术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8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通心络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12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hs-CRP、IL-6、NO、内皮素-1(ET-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通心络组PCI术后的CRP、IL-6浓度与常规治疗组PCI术后同期比较降低(P<0.05).通心络组PCI术后的ET-1浓度与常规治疗组PCI术后同期比较降低、NO和EDF升高(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降低PCI术后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罗镝  潘德茂 《新医学》2006,37(3):171-173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对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心绞痛的可能机制.方法:把9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治疗为通心络组,余45例只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分别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水平,观察通心络对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通心络组治疗后血清sICAM-1,sVCAM-1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为P<0.05),TGF-β水平较治疗前增加(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4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通心络组sICAM-1、sVCAM-1和TNF-α水平降低更明显(均为P<0.05),TGF-β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通心络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可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通心络胶囊1.14g,3次/d,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脂、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浆TC、LDL-C和CD62P、CD63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斑块大小、厚度和中层内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而且斑块大小、厚度和IMT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具有降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作用,从而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和厚度,可阻断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16例U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2组均给予UA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炎症指标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1年后,2组血脂及炎症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介素-6(IL-6)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年后,2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斑块积分、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脂康能有效改善UA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稳定和逆转斑块,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膜微粒(EMPs)、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标准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21例,不稳定心绞痛(UA)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5例;另选择同期在孝感市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4组受检者外周血EMPs、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水平。结果 4组受检者中,SA组、UA组、AMI组外周血EMPs、IFN-γ、IL-2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UA组和AMI组水平又高于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外周血EMPs显著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MPs与IFN-γ、IL-2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IL-4、IL-10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MPs水平能够反映患者内皮功能、斑块炎性反应程度及斑块稳定性;导致EMPs升高的原因可能与Th1/Th2细胞因子分泌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尿酸(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其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入选85例中青年ACI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时检测患者血UA水平,判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血UA的关系。结果中青年ACI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UA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患者(P<0.05),且不稳定斑块的患者血清UA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的患者(均为P<0.05)。结论血清UA水平与中青年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之气壮"的理论研制的"煦少火"复方中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其作用途径需深入探讨。实验观察了其对家兔动脉粥样斑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以验证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1/2007-05在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室完成。①材料:清洁级健康新西兰纯种雄性大白兔64只,体质量(2.5±0.5)kg;煦少火胶囊(由附子、西洋参、石菖蒲、丹参、枳壳等组成);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辛伐他汀(北京万生药业有限公司)。②分组:将兔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高脂造模组、辛伐他汀组、通心络组、煦少火胶囊组,每组各12只。③给药:空白对照组喂正常饲料,其余各组均喂高脂肪饲料8周,构建实验性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辛伐他汀组喂服辛伐他汀药液[2.5mg/(kg·d)];通心络组喂服通心络药液[1.0g/(kg·d)];煦少火胶囊组喂服煦少火药液[1.0g/(kg·d)],继续喂养4周。④评估:观察各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氧化氮,乳酸脱氢酶及血管形态学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及WesternBlot蛋白印迹方法,从不同水平观察煦少火胶囊、通心络及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斑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4只兔验证模型是否成功。60只家兔进入结果分析。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脂模型组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均P<0.01);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一氧化氮降低(均P<0.01);光镜下观察家兔整条主动脉内膜粗糙不平,有大量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强阳性表达(P<0.01),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呈现强亮度条带(P<0.05),Westernblot蛋白印迹分析增高(P<0.01)。②与高脂模型组比较,煦少火组、通心络组、辛伐他汀组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均P<0.01);血清乳酸脱氢酶降低,一氧化氮升高(均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较少、程度轻,主要限于主动脉弓段和分叉处(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弱阳性表达(P<0.01),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可见模糊条带;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分析降低(均P<0.01)。结论:"煦少火胶囊"减少动脉粥样斑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乳酸脱氢酶的浓度,升高一氧化氮浓度;其可通过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粥样斑块中的表达,实现稳定粥样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36-1737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IMT值、Hey及血脂水平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IMT值、Hey及血脂水平,降低脑梗死发病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1930-1931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及Hey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血压、血脂及Hey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明显降低Hcy水平、控制血脂和血压,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这种影响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40例IGT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0.75 g/d口服,安慰剂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慰剂口服,用超声测量并计算服药前和服药6个月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并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hs-CRP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安慰剂组下降更显著(P< 0.05).结论:对于IGT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二甲双胍可以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治疗的16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以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和颈动脉狭窄率;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hs-CRP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和颈动脉狭窄率均显著减小,但试验组减少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hs-CRP水平更低(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外周血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延缓颈动脉狭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和三酰甘油(TG)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EH患者(内膜增厚组、内膜斑块形成组)血清UA和TG.结果 内膜斑块形成组与内膜增厚组比较,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EH患者血清UA与TG水平呈正相关(P《0.05). 结论 血清UA和TG水平增加越显著,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入选17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28例、稳定斑块组58例和不稳定斑块组84例,测定Hcy和UA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不稳定斑块组的Hcy和UA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P<0.05,P<0.01)。随着Hcy和UA水平的升高,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升高。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及其稳定性与Hcy和UA水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184-118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的变化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预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治疗前后稳定型心绞痛(SA)、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MMP2、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UA组和AMI组MMP2、MMP9的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而SA组治疗前后上述两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MMP2、MMP9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UA组与SA组MMP2、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AMI组与UA组治疗后MMP2、MMP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中MMP2、MMP9水平降低,使得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趋于稳定,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80例ACS患者和健康体检者86例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及斑块的性质,同时进行血清hs-CRP浓度的测定。结果两组hs-CRP浓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CS组中正常8例,增厚15例,生成斑块57例,3组患者hs-CRP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两两比较各组患者hs-CRP水平间差异亦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颈动脉斑块生成者中稳定斑块者与不稳定斑块者hs-CRP间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66例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通心络组(n=32),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氟伐他汀、美托洛尔或地尔硫卓口服8周,通心络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和8周后,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2周、4周和8周后,血清CRP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P<0.001),其中,在治疗4周和8周后.2组患者CRP浓度无差异,但在治疗2周后,通心络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uA患者早期联合通心络胶囊有助于降低血清CRP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钙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河南省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心绞痛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和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3.48%比78.26%);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心肌耗氧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内皮素-1、外周血循环内皮微颗粒、可溶性CD40配体、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氧化氮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其心功能,有效降低其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以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