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孝存  周健  马菁 《建筑技术》2005,36(3):186-189
为研究低能量强夯法和无填料振冲法处理松细砂的适用性和加固效果,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和参数,两种方法加固此类地基均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它们在地下水位要求、加固深度、工期和造价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有各自的使用范围,应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和加固目标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振冲法在加固粉细砂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粉细砂的动力特性,在改进和革新传统振冲工艺及施工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对洋山深水港集装箱堆场工程的地基处理实践,就级配较差的饱和疏松粉细砂地基采用无填料振冲加固的有效性和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振冲设计和施工中的几个问题。结果实证,无填料振冲法可以在细砂地基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董罗谦  胡秋生  肖勇 《建筑施工》2004,26(2):111-113
结合某港口地基加固工程,对井点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法在吹填细砂和下卧扰动软土层双层地基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大面积加固时的施工工艺,并进一步证明了强夯新工艺对饱和软粘土地基加固处理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砂土地基加固方法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陕西榆林地区3个砂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例,通过地基处理前后的标准贯入度试验、静载试验和孔隙比测定等现场试验,分别在适用范围、处理深度以及经济效益方面对水坠换填法和无填料振冲法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承载力要求高、加固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和土质为粉细砂的地基,无填料振冲法比水坠换填法加固效果明显;无填料振冲法比水坠换填法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是一种应用面广、加固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好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在细砂地基加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无填料振冲法加固粉细砂地基试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结合上海市某重点工程,基于粉细砂的工程特性,通过改进和革新传统的振冲工艺及施工参数,对级配较差的饱和疏松粉细砂地基采用无填料振冲加固的有效性和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并探讨了振冲加固后粉细砂土强度的时间效应问题。试验和大面积地基加固实践证明,只要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和参数,对于饱和疏松粉细砂地基,采用无填料振冲法加固效果显著,加固后粉细砂可以达到中密甚至密实状态。试验和实践为无填料振冲法在同类地基中的推广应用及相应规范的制定或修改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周健  姚浩  贾敏才 《岩土工程界》2004,7(Z1):114-118
本文结合上海市某港区工程,对井点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法加固粉细砂和下卧扰动软粘土地基和无填料振冲法加固饱和疏松粉细砂地基两种快速地基处理方法的现场试验进行了介绍.通过对试验中所观测到的大量监测和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以后类似地基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省某电厂的吹填土地基处理为例,利用现场试验对无填料振冲法加固饱和吹填土地基的效果进行了检验。通过对试验工程中场地的沉降和超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数据分析,以及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载荷试验结果的探讨,研究了无填料振冲法应用于饱和吹填土地基处理时的加固机理。  相似文献   

8.
高源  刘锴  刘琰 《广东建材》2005,(9):47-48
介绍无填料振冲法加固砂土地基的常用检测方法.根据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吹填砂振冲加固处理的工程桩施工效果检测,分析其地基加固效果,对这一地基加固处理技术起到介绍推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粉细砂动力特性的分析,在对传统的振冲工艺以及相关的施工参数改良和创新的基础之上,根据实际深水港集装箱堆场工程的处理贺实践,根据级配较差的饱和疏松粉细砂地基使用无填科的振冲加固的效率以及对应的工艺和参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明确了振冲设计以及施工中的问题.根据实际的资料标明,无填料振冲法在细砂地基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非黏性土的振动密实试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模型和现场振冲试验,研究了无填料振冲加固细砂吹填土的适用性。在模型试验中,进行了孔隙水压力测试和静力触探试验,研究了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振冲间距对振冲效果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孔隙水压力消散的经验公式。另外在现场进行了单点振冲,双点振冲及三点振冲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无填料振冲法可以应用在细砂的地基处理中,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姚志雄 《工业建筑》2012,42(2):92-96
无填料振冲法加固粉细砂地基较为少见。结合上海市某重点工程,通过现场试验研究粉细砂的无填料振冲加固特性,包括对初始地下水位影响特点、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地下水位过低对粉细砂加固不利,振冲过程中产生的孔隙水压力与振点和振冲次数关系密切,振冲加固后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总结试验结果,提出了基于疏松粉细砂的工程特性和合理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研究结果定性验证了无填料振冲法加固粉细砂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振冲密实联合振动碾压法加固粉细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虎平  周健  贾敏才 《工业建筑》2005,35(Z1):451-453
结合上海市某重点工程,通过现场振冲试验,研究了振冲密实联合振动碾压法加固深厚粉细砂吹填土的适用性。在现场试验中,进行了水位测试、静力触探试验、振动碾压前后地表沉降观测和载荷板试验。研究了振冲时地下水位变化对振冲效果的影响,另外还对最优碾压遍数的确定进行了探讨。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振冲密实联合振动碾压法可以应用在粉细砂的地基处理中,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无填料振冲法在液化粉细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某电厂工程大面积吹填土的地基处理实践,从振冲法处理地基的加固机理出发,根据振动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的增长方式,由理论公式推导孔压变化的解析式,并由此得到砂土地基达到临界液化状态所需条件。考虑到孔压解析式为单调波动函数,求解困难,故在计算过程中将其分解为单调函数及波动函数两部分,利用图解法求解,得到一定条件下砂土地基临界液化时间的精确值。根据文献中最优密度的概念,经分析认为临界液化时间即为砂土达到最优密度所需的时间,据此可对振冲法施工中的留振时间进行优化设计。对振冲法的预振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预振效应的机理是经过振动处理后,砂土地基的微观结构得到了优化。最后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无填料振冲法处理液化粉细砂地基的适宜性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轩向阳 《中国市政工程》2021,(2):117-120,130
针对沿海地区由吹填而成的软弱地基场地,利用低能量强夯联合真空井点降水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地基处理方式。其在地基处理效果、综合造价和施工工期等方面优势明显。上海市老港镇某场地为吹填而成,目前尚未完成固结沉降,根据设计要求,地基处理时需回填土方厚度约3.0 m。分析场地地基处理过程中的监测成果和地基处理后的检测结果,表明:低能量强夯联合真空井点降水地基处理方法对粉性土层的加固效果非常显著,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回填地基或路基工程中,回填土的压实质量是导致沉降病害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国内通常采用压实度作为填土压实质量控制指标。但压实度自身的准确性受诸多因素影响,若以压实度作为唯一重要指标是存在一定缺陷的。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击实能和含水量下压实黄土的压缩变形规律,分析了压实黄土土样空气体积率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无论击实能如何变化,压实黄土土样的空气体积率在相应击实能对应的最优含水量附近时总是一定的。分析了采用空气体积率作为黄土压实质量附加控制指标的合理性。结合当地工程实际经验,建议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以空气体积率不大于6.5%作为判定该地区黄土压实质量合格的参考指标,从而提高当地黄土状填土的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强夯法在粘土回填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华 《土工基础》2005,19(6):27-29
目前强夯法主要用于处理加固砂土、碎石地基及低饱和度粘土地基。福建某污水处理厂工程中采用强夯法成功地处理饱和度较高的粘土回填土地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入手,对青岛地区粗颗粒填土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青岛地区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经验公式。针对强夯后地基土强度随深度仍不均匀的实际情况,提出最佳有效加固深度区间的概念。在大量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粗颗粒填料的低能量连续强夯(排夯)施工工艺。结合试夯实例,对低能量连续强夯(排夯)施工工艺的实施效果和对夯后地面标高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The backfill areas of concrete culverts constructed in roads have been subjected to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due to poorly compacted soils. Dynamic compaction rollers cannot be fully utilized to compact the backfill soils near the culverts because the high earth pressure induced by dynamic loading frequently results in cracks in the culvert walls. In this study, two cushion materials, recycled tire chips and expanded polystyrene (EPS) boards are applied on the culvert walls in backfill areas to reduce the dynamic earth pressure induced by the compaction loading as well as to impro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ed soils. A numer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cushion materials on the stress variation with soil depth in the backfill areas. The nume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a cushion material with low elastic modulus and high damping ratio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ynamic earth pressure. Field tests are also performed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cushion materials. It is found from the field tests that the both cushion materials reduce the dynamic earth pressure acting on the culvert wall. However, the recycled tire chips are more efficient in reducing the dynamic earth pressure because of its relatively high damping ratio and low stiffness values compared to the E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