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初治PTCL患者247例,其中在随访过程中失访13例,实际入组234例,患者中位年龄48岁;治疗前检测Hs-CRP水平,同时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肿瘤分期及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观察Hs-CRP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  结果  Hs-CRP水平与IPI评分(r=0.132,P < 0.01)、Ann Arbor分期(r=0.183,P=0.005)、B症状(r=0.225,P=0.001)、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r=0.169,P=0.009)呈正相关(P < 0.05);与血浆白蛋白水平(r=-0.343,P < 0.001)、血红蛋白浓度(r=-0.239,P < 0.001)、血小板计数(r=0.131,P=0.045)呈负相关(P < 0.05);与年龄、性别、体能(ECOG)评分、白细胞计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Hs-CRP≤10 mg/L较Hs-CRP>10 mg/L患者具有更好的OS(P < 0.0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血小板计数、Hs-CRP、白蛋白水平、IPI评分是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P < 0.05)。  结论  PTCL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可以和IPI评分一样作为PTCL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炎症细胞之间的关系,探讨血清TBIL对NSCLC患者治疗的指导意义以及预后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NSCLC患者33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电话、门诊复诊等方式进行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NSCLC患者血清TBIL水平在不同性别中存在差异,男性高于女性(P<0.05),但在不同年龄、有无吸烟史及患病时间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淋巴浸润程度、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和不同肿瘤分期中,血清TBIL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BIL、白蛋白、谷草转氨酶水平与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当女性患者TBIL>9.85 μmol/L时,患者无病生存期相比TBIL≤9.85 μmol/L时延长,男性患者TBIL水平与无病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根据TBIL水平将患者分为高水平和低水平组,男性患者淋巴细胞比例在TBIL高水平组较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在高水平组较低;女性患者淋巴细胞比例在高水平组较高,NLR、CD3、CD4细胞比例在高水平组较低(P<0.05)。  结论  血清TBIL在NSCLC早期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进展期患者,有望成为NSCLC的治疗指导依据;TBIL与中性粒细胞和NLR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在肺癌免疫调节中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间110例接受索拉非治疗的进展期HCC患者,评价其疗效、不良反应,以总生存期和无肿瘤进展生存期为预后指标进行单因素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  结果  110例患者随访中位时间9(2~18)个月,服用索拉非尼中位时间6.5(2~18)个月。14例(12.7%)获得完全缓解(CR),16例(14.5%)部分缓解(PR),40例(36.4%)病情稳定(SD),总有效率为70例(63.6%)。中位生存期和无肿瘤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0.5个月(95%CI:8.7~12.3)和5.0个月(95%CI:3.7~6.3)。多因素分析显示:联合局部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或氩氦刀)、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评分(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 score,ECOG PS)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无肿瘤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联合局部治疗、ECOG PS评分和AFP(alfa-fetopro? tein)水平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亚组分析显示:在肝癌进展组患者中继续服用索拉非尼其总生存期明显长于终止索拉非尼治疗者(11个月vs. 7.5个月,P < 0.001)。  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期HCC,ECOG PS评分是影响生存期的一个重要因素,联合局部治疗有益于改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杨瑞芳  赵志红  张鹏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0):1224-1226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102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各项临床指标,分析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根据中位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分组后得出,组1(淋巴细胞绝对计数>1.51×109/L)发病年龄、血清乳酸脱氢酶和β2-微球蛋白明显低于组2(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 1.51×109/L),组1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大于组2(P < 0.05)。但两组患者性别、白蛋白、D-S分期、ISS分期、分组和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初发时淋巴细胞绝对计数高的患者预后较好,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低的患者预后较差。推测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可能成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史丽君  陈林  周陈姣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2):1382-1386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 ma,NHL)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85例NHL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随访14(1~59)个月,通过与已知的预后参数进行对比,探讨Hs-CRP对该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治疗前血清基础Hs-CRP水平≥4 mg/L较Hs-CRP水平 < 4 mg/L患者的无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更短(P < 0.05),Hs-CRP水平≥4 mg/L较Hs-CRP水平 < 4 mg/L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 al,OS)亦更短(P < 0.05)。治疗后早中期Hs-CRP水平与OS、PFS无显著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基础Hs-CRP可作为NHL患者复发以及生存的一个重要预后参数(P < 0.05)。   结论  治疗前基础Hs-CRP水平可作为NHL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血液学指标在鼻咽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收集有关血液学相关指标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相关的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OS),次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无病生存期(DF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结果:共纳入23项研究,NLR升高的患者OS、PFS均显著降低(HR=1.46,95%CI=1.30~1.63,P<0.000 01;HR=1.67,95%CI=1.36~2.07,P<0.000 01),PLR升高OS降低(HR=1.62,95%CI=1.32~1.98,P<0.000 01)。LMR升高则有益于患者预后(HR=0.50,95%CI=0.43~0.58,P<0.000 01)。CRP/ALB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患者预后差(P<0.000 01)。HDL-C水平与患者的OS无关(HR=1.22,95%CI=0.52~2.86,P=0.65)。结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蛋白质(ALB,CRP)和纤维蛋白原可能是鼻咽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局部T晚期与N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鼻咽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7年11月西部战区总医院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局部T晚期患者102例、局部N晚期患者162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分为两组并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  结果  局部T晚期与N晚期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82.8%与75.8%(P=0.271)、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73.7%与62.8%(P=0.043),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ocal relapse-free survival,LRFS)分别为87.6%与91.6%(P=0.646)、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分别为87.7%与79.5%(P=0.066),两组间PF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局部N晚期鼻咽癌患者的DMFS、OS、PFS均有下降趋势,临床上局部N晚期鼻咽癌患者应更强调系统性治疗以及分层治疗的意义,以争取更高的OS并降低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接受帕博利珠单抗二线治疗复发/转移性(recurrent/metastatic, R/M)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患者的临床相关营养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R/M HNSCC患者,对其进行生存预后分析和危险因素评估。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1.6(3.0~25.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11.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8.3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不足(OS:P=0.016;PFS:P=0.003)、年龄≥60岁(OS:P=0.009;PFS:P=0.014)、低白蛋白(OS:P=0.013;PFS:P=0.010)、体力状态(PS)评分≥2分(OS:P<0.001;PFS:P=0.005)、联合阳性评分(CPS)<1(OS:P=0.009;PFS:P=0.006)及临床分期rⅣ期(OS:P=0.011;PFS:P=0.003)是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风险因素。超重是减少死亡风险的指标(OS:P=0.001;PFS:P=0.004)。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BMI及血清白蛋白与OS及PFS显著相关(P<0.001)。  结论  BMI、年龄、血清白蛋白、PS评分、CPS评分、临床分期与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R/M HNSCC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R/M HNSCC患者抗PD-1治疗的独立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因素。  方法  前瞻性设计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入组40例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给予注射用NAB-P方案一线化疗,具体化疗方案为:NAB-P 260 mg/m2,静滴d1,3周为1个疗程,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结果  4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获得随访,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3例,稳定(stable disease,SD)13例,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12例,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37.5%,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0.0%;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6.3个月、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2.6个月、1年生存率为62.5%;血液毒性方面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贫血较为常见,非血液毒性主要为乏力、便秘、恶心、呕吐、肌肉酸痛、脱发,大部分患者均能耐受上述不良反应;肿瘤分期、体力状况评分(ECOG)、有效率和PFS是影响老年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5),而年龄与患者的预后无关(P>0.05)。  结论  NAB-P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鳞癌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活化的血小板参与肿瘤发生和进展,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是血小板活化的早期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患者术前PDW对判断胃癌预后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OC曲线确定PDW临界值,分为低PDW组和高PDW组。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评估PDW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  结果  两组患者在肿瘤分化程度、血小板计数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降低的PDW与胃癌的PFS和OS缩短有关。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高PDW组的患者与低PDW组的患者相比,疾病进展风险下降(HR:0.562;95%CI:0.184~0.926;P=0.012),死亡风险下降(HR:0.468;95%CI:0.263~0.834;P=0.010)。  结论  术前降低的PDW是胃癌预后不良的因素,可能成为胃癌预后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对于根治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价值,并建立预后模型以早期发现术后预后较差的患者。  方法  选取2004年3月至2009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且术后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5例,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为术前测定,并对相关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期进行分析。  结果  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16.5%和36.3%。血小板和/或纤维蛋白原升高的患者生存期较短。多因素分析提示病理分期(P<0.05)、复发或转移(P<0.05)及血小板水平(P<0.05)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7、24和20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术前血小板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风险模型的建立或可较早发现高危患者并尽早给予个体化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诱导化疗序贯同期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诱导化疗加同期化放疗(IC/CCRT)与单纯同期化放疗(CCRT)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方法  2003年9月至2006年5月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2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加同期化放疗组(IC/CCRT)和单纯同期化放疗组(CCRT)。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同期化放疗方案: 在放疗的第7、28、49天接受卡铂(AUC=6)化疗, 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组在同期化放疗前接受了诱导化疗: 2个疗程5-FU(750 mg/m2)+卡铂(AUC=6)。  结果  IC/CCRT组与CCRT组Ⅲ、Ⅳ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4.5%和17.8%(P < 0.001), 两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5%和79.4%(P=0.30), 两组方案的3年无瘤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远处转移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单纯同期化放疗相比, 诱导化疗加同期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未明显提高, 但不良反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前完整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能否提高病理T2期膀胱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纳入的94 例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RC术后病理分期为T2N0M0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完整TURBT组52例和非完整TURBT组42例。完整TURBT定义为术中膀胱镜检查及RC标本中无肉眼可见的病变。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疾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时间,分析与生存预后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果  肿瘤个数的中位数为1个,肿瘤大小的中位数为3 cm,中位随访时间为42.7 个月,94 例患者中16 例出现复发。完整TURBT组中11例患者RC术后病理降期,完整TURBT与肿瘤大小(P=0.021)、组织学变异(P=0.015)和降期(P=0.001)相关。年龄是DFS的独立预测因子(P=0.034),完整TURBT(P=0.165)、降期(P=0.740)与DFS无显著性相关。  结论  行RC前完整TURBT与降期有关,但不会改善病理T2期膀胱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预后意义,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依据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 将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338例患者分为两组: A组, 血清白蛋白≤35 g/L; B组, 血清白蛋白 > 35 g/L, 并对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比较两组患者间的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差异。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肿瘤直径及浸润深度相关(P < 0.05);A组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 < 0.001);并且在多因素分析模型中, 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01)。   结论  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总生存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后放疗(post-mastectomy radiation therapy, PMRT)对局部淋巴结阳性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pN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率(lymph node ratio, LNR)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术后放疗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98年2月至2007年3月152例行保乳手术并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比较LNR和pN分期对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 并在LNR基础上, 根据PMRT与否比较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  结果  152例患者被分为pN1(114例)、pN2(23例)、pN3(15例), 其中LNR < 0.21为114例, 位于0.21~0.65为26例, >0.65为1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切检总数、pN、LN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状态、放疗与否均与DFS、OS具有相关性(P < 0.05), 诊断年龄和化疗方案仅与OS具有相关性(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LNR、PMRT依然是DFS、OS的独立预测指标(P < 0.05), 而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分析时仅在LNR < 0.21术后放疗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LNR作为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可用于评价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针对不同的LNR分级, 需要进一步细化PMRT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以及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确定的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探讨术前SII-PNI评分在预测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327例老年胃癌患者(年龄≥70岁)临床资料,分别计算术前SII及PNI值。利用ROC曲线确定SII、PNI的最佳cut-off值,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各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  结果  术前SII-PNI不同评分患者中,肿瘤直径、肿瘤浸润程度(p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pTNM分期、脉管浸润与神经受侵发生率以及Ki-67阳性比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P=0.023)、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P=0.016)、存在淋巴结转移(P=0.014)、肿瘤pTNM分期(P=0.001)和术前SII-PNI评分(P=0.001)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术前SII-PNI评分与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同时评分越高患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而且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7.
闫双双  田寅  张军  仇丽  马克  李政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1):765-768
  目的  研究脆性位点相关抑癌基因(fraglie-site associated tumor suppressor, FATS)在非小细胞肺癌以及癌旁正常组织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探讨FATS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检测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5月至2007年10月间9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ATS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并且研究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结果  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FATS表达量明显低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P=0.001)。FATS基因低表达患者与高表达患者在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FATS基因的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OR=2.250;95%CI: 1.054~4.805;P=0.036)。  结论  FATS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 FATS表达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记物, 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干细胞因子HIWI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WI在153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并结合食管鳞癌患者10年随访资料, 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HIWI食管鳞癌细胞胞质和胞核中均有表达, 其在食管鳞癌细胞胞浆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P=0.035, χ2=8.589)和组织学分级(P=0.011, χ2=9.075)呈正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 肿瘤细胞胞质高表达HIWI的患者的总生存情况明显差于胞浆低表达HIWI的患者(P < 0.001, χ2=17.05)。  结论  干细胞因子HIWI在食管鳞癌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且其在胞质中的表达水平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