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出一种近距离电子防丢报警器的设计方案,系统由两部组成: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发射部分由微处理器ET44M210和发射模块ET13X340A组成,接收部分由微处理器ET44M210和接收模块ET13X330A组成.可实现一个识读器对多个标签的监测,当标签距识读器超过一定距离时,识读器报警.  相似文献   

2.
《微型机与应用》2016,(2):75-77
设计了一种以AT89S52单片机为主控件的超声波测距报警系统。系统主要由超声波发射、接收检测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利用最近反射物的判别原则比较测量距离与设定距离,将测量结果以蜂鸣器报警和LED闪烁形式呈现出来。该系统测量精度较高、反应灵敏,可以对车后多方位障碍物的距离远近进行报警。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由STC90C52RC单片机、激光发射接收模块和SIM300 GSM/GPRS模块组成的激光报警系统;讨论了利用GSM网络实行远程监控警情;给出了单片机处理器自动控制GSM接口电路的原理和功能;该系统的实现为人们智能化安全的家居生活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基于GSM的远程防盗报警系统,用于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包含单片机STC89C52和GSM模块(西门子公司的TC351模块),采用AT指令程序实现GSM模块自动发送报警短信.发射部分由经调制过的38kHz方波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接收部分由一体化红外接收器接收信号,报警部分由单片机和GSM模块构成.系统工作的频率段为38kHz ~ 39kHz.实验证明,该报警器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功耗小.  相似文献   

5.
具有自检和查询功能的双向遥控报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遥控报警系统中由于本身故障或被破坏而引起的报警功能失效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双向反馈信息的新型遥控报警系统。该遥控报警系统由接收主机和监测分机组成,监测分机可以向接收主机发出报警信号,接收主机也可查询分机的工作状况。该系统具有自检、查询功能,很好地解决了遥控报警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自身故障不易察觉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本远程防盗报警系统由遥控器、断油断电控制电路、数据采集、单片机数据处理、无线发射接收、自动报警系统组成。遥控器用来控制报警系统的电源通断,车主离开时通过遥控器给出开启信号,主机开始采集数据、报警器处于预警状态。此时振荡器产生的方波信号加到发射器上,并向车厢发出超声波信号,经过现场数据采集,经放大、整形后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倒车防撞报警系统又称为倒车雷达,是为了解决倒车过程发生的碰撞问题,提高驾驶员驾驶的安全而设计的。系统核心为超声波测距系统,由主控芯片、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和显示模块组成。系统以STC89C51单片机为主控芯片,以555定时器为超声波发射电路核心,CX20106A为超声波接收电路核心,以液晶LCD1602为显示模块核心,同时增加测温补偿模块和声光报警电路。此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8.
常用的力敏传感器有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本设计中采用了振动传感器。机动车防盗报警系统由无线发射(主人手持一个发射器)和无线接收、控制两大部分组成。整个遥控系统采用了PT2262、PT2272编码、译码集成电路,不仅提高了抗干扰性,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破解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日益增长的汽车遥控无钥匙进入系统(RKE)市场,飞思卡尔半导体近期推出了包含硬件和软件安全协议(VKSP)的整体解决方案。 RKE由发射端(遥控钥匙)和集成于车身控制模块中的接收端组成。发射端将用户按键命令通过数据编码、加密和组帧后通过射频发射电路发射,而车内接收端则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射频解调、数据解码和帧解密后完成相应车门、车灯控制和报警等用户指令。系统框图如图1。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检测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由MQ135空气传感器、灰尘传感器、单片机、无线发射(接收)传感器、控制按键、声音报警与液晶显示器等组成。系统设计采用低能耗器件,通过无线传感器可以远距离检测空气质量信息,可对空气中的PM值进行测量和监控。  相似文献   

11.
UWB室内定位系统的射频收发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IR-UWB室内定位系统原理样机的射频收发机,发射机将1ns的窄脉冲调制到4GHz,接收机使用隧道二极管检波,检波包络通过比较器判决后将信号传给基带进行处理。所设计的系统通过测试,原理验证样机定位精度优于40cm,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冲床自动保护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用红外二极管控制的光电自动保护装置,操作者未进入危险区域时,保护装置没有反应;一旦人体进入危险区域,装置立即报警,并同时切断电动机电源。其特点是控制准确率高(1 m内,有效控制率为100%)、制作简单、成本低。适宜在涉及冲压作业的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驱动电流和有源区温度是影响激光二极管LD、超辐射二极管SLD的光强及光谱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通过控制这些因素,LD/SLD的输出光强稳定性达到了0.5%和0.1%,并可使光源在-30~50℃环境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安全系数较高的简易电子密码锁,对系统主控制、键盘、红外接收、液晶显示、存储芯片、报警、密码锁等 主要硬件电路设计作了详细描述;对系统作了软件设计。通过测试电子密码锁能实现正确开锁、错误报警以及密码重置等功 能。系统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可用于办公、商业以及住宅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SiC气体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C肖特基二极管气体传感器可以广泛应用于检测气体排放物和气体泄露。通过采用PdCr合金 ,可以提高Pd/SiC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同时 ,在Pd层和SiC之间引入SnO2 作为界面层也是提高其灵敏度的一种有效途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SnO2 层的大小也对传感器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励磁系统是发电机重要组成部分,而旋转励磁二极管是励磁系统的关键部件,励磁机二极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所以对励磁机旋转二极管的状态监控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励磁系统的稳定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测试技术的实现方案,着重分析了旋转励磁二极管监测系统的机理,实现的基本方法,经过现场实际使用证明旋转二极管监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红外接收头质量检测系统。系统由红外发射、红外接收、A/D转换、FPGA检测和输出显示等部分组成。本系统能准确而迅速地给出检测结果,达到实时检测的目的。利用FPGA的并行特性,可根据需要进行多路同时检测,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集控智能无线连网的安防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柏英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4):110-112
将具有检测不同报警信号的检测电路和EMC微处理器设计为一体,构成了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的发射模块。接收主机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结合外围解码电路、DTMF发送接收电路、数字语音录放电路、远程控制与监听电路以及其他的外围辅助电路,构成了一款高性能的智能无线安防系统。它能智能区分各种警情、自动拨号语音提示报警,可接收远程电话遥控指令。系统通过用户通信网络连网,可应用于家庭及单位的安防系统。  相似文献   

19.
We developed new fluorescent blue dopants (BDs) for achieving high‐efficient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 new BD showed both high photoluminescent quantum yield >0.9 and highly horizontal orientation (S′ > 0.9) in doped film with keeping a chemical stability by introducing suitable substituents. We developed hole transporting materials and optimized the combination of 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to decrease a carrier accumulation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electron blocking layer and emission layer. We found that the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dependency from low to high current density was turned flat by promoting hole injection into emission layer. The top‐emiss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using the new BD and the optimized device architecture exhibited high efficiency of L/J/CIEy around 200 at CIEy = 0.0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