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基于ASP.NET的网上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非面对面教学形式的网络教学答疑系统,学生提问和教师答疑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体现了网上答疑的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介绍了一个基于ASP.NET的网上答疑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基本功能,并给出了基于ASP.NET技术实现网上答疑系统的方法。该系统采用SQLServer2000作后台数据库服务器,用ASP.NET编写Web服务器有关程序,用ASP.NET组件ADO.NET访问数据库,客户端用网页浏览器即可访问本系统。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实时答疑和异步答疑两种答疑方式,异步答疑子系统是在网上为每位教师、每门课程提供的答疑空间,学生和教师可随时登录系统进行提问和解答问题;实时答疑子系统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同时在网上交谈式的答疑。整个系统较好地利用了网络资源,实现了教育资源与教育方法的共享。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一个跨平台、低成本、低延时的低带宽,使用方便的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研究分析JMF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基于JMF的视频监控系统。系统采用C/S架构,以JMF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撑,由监控设备、服务器、传输网络、客户端4个部分组成。系统使用RTP实时传输协议,具有视频信息采集、处理、发送、接收和播放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网上课程自动答疑系统中的知识库答疑资源不足问题,提出采用Agent技术,通过移动Agent到多个资源共享站点搜索,完成答疑任务并补充和完善本地知识库;分析基类agent及其子类继承关系并讨论了功能agent的设计与实现。认为该方法能够实现多站点共享,解决答疑资源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4.
Mobile IP中组播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在Mobile IP中实现组播的方案,它引入了移动组播网关的概念,并用它来管理Mobile IP中的组播.整个过程分为接收组播包和转发组播包2个阶段:在接收阶段,移动组播网关可以通过将自身加入组播树或由隧道从某一个移动主机的家乡网络来获得组播包,完全消除了"隧道会聚"问题;在转发阶段,移动组播网关采用建立局部的组播树或者是通过隧道的方式向移动主机转发组播包,保证了路由效率和可靠通信.最后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建模和性能分析,数值分析表明,新的方案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网上教育中实时答疑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和比较了现有的网上答疑系统,提出让学生和教师作为客户端,解决了客户端之间直接实时连接通讯问题,使数据处理无须通过服务器,降低了服务器信息处理量,从而消除了数据传递的中间环节,使学生与教师真正实现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答疑。  相似文献   

6.
针对远程实验系统对视频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DirectShow技术实时视频图像捕捉及组播传输的实现方案.本方案中视频服务器采用WDM(视窗驱动模式)捕捉方式获得视频流;利用组播技术把经过MPEG-4视频编码标准压缩的视频流传送到网络.远程端接收、解压、实时播放视频流.阐述了这种方案的具体实现,包括网络视频应用程序框架的构建、网络视频应用程序的实现以及组播滤波器的实现,并通过在远程实验系统中的实现效果说明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答疑系统中文字消息通信实时性不强、语音流量过于集中, 以及邮件空问答疑等问题, 提出了由Web服务端、答疑客户端和监控服务端组成的基于组件的混合模式答疑设计模型.嵌入WehBrowser组件和UDP组件设计的客户端除了常规的Web访问和解析功能外, 通过与监控服务端的连接实现了多个用户的实时文字消息答疑和分学科分组的语音答疑.提出了邮件空间答疑的设计方法.分析了3端结构中基于对称加密算法的UDP消息传递的通信过程.运行结果表明, 该模型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RTP的IP实时音频传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时传输协议(RTP)是当前Internet上较理想的多媒体通信协议,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RTP协议适合实时传输的特性及其数据包和控制包的格式,并着重讨论了如何利用该协议来满足实时音频传输的高实时性要求。在开发的IP会议系统中,经过滤波的处理音频数据被合理的分割为网络数据单元,然后组装成RTP数据包进行传输;在通讯过程的控制方面,系统周期性的组播包含各个会议站点信息SDES包,同时各接收站点要向组内组播包含其接收的业务质量情况的QoS包。实现表明,该系统在Internet和Intranet上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P 2P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P 2P模式的校园网课堂直播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在校园网上的直播,包括视频信息直播,教学PPT文档或电子白板的同步,课堂实时答疑和讨论等。并给出了基于JXTA平台的系统实现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实时应用是未来Internet上的重要业务之一,针对IP电话和多点音会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播和组播的,混合通信方式语音实时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着重介绍了系统结构设计,语音编码、通信及相关控制技术。多次实验表明,系统在Intraent上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Java媒体框架应用编程接口(JMF)的结构特点及其实时传输协议(RTP)支持,实现了端对端的实时音视频网络会议系统.文中阐述了小型多人视频会议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RTP传输、数据源复用等关键技术问题,最后重点描述了基于JMF的音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系统软件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2.
首先简单介绍了多媒体远程监控系统的概念和Java多媒体框架(JMF)的优点;然后给出了多媒体远程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设计;并重点论述了实现多媒体远程监控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其在JMF框架中的实现,提出了一种监控系统的快速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JMF 的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远程教学系统的技术指标包括音频和视频的清晰度和连续性、传输的实时性以及对传输带宽的自适应性等, 要实现这些指标, 音频和视频数据的采集和压缩、数据的传输和传输速率的反馈控制以及数据的接收和播放是关键的技术。介绍了Java 媒体框架应用编程接口JMF 的结构特点, 阐述了远程教学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给出了远程教学系统中音频和视频数据的采集和压缩、数据的传输和传输速率的反馈控制以及数据的接收和播放的具体实现方法, 详细介绍了基于JMF 下的软件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站实时信息的综合浏览对调整电能的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系统采用Java的RMI分布式对象及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来实现厂内信息的综合浏览。JavaRMI应用是CORBA技术的纯Java应用之一,整个系统基于B/S结构,客户端WEB浏览器中的Applet向RMI服务器发出数据请求,RMI服务器通过数据库连接池访问数据库,然后将结果回应给客户端,客户端由Applet进行显示,整个系统是分布式的,各部分耦合性小,服务器和客户端开发和扩充可以相对独立进行,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十分稳定和可靠。  相似文献   

15.
Java字符流最适合用来处理字符串和文本.以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输入、显示、排序等操作为例,说明Java字符流类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ava字符流使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完整的实现,同时,程序具有了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  相似文献   

16.
JXTA协议是一组公开的协议,利用这组协议可以让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任何设备,包括手机、无线PDA、个人电脑、服务器等,以P2P方式相互通信和协同工作。JXTA Peers创建了一个虚拟的网络,处在这个网络中的任何Peer能相互通信,即使一些Peers处在防火墙、NAT之后或者使用不同的网络传输协议。JXSE项目使用Java SE为JXTA协议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参考实现。本文简单介绍了JXTA协议和JXTA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应用JXSE实现两个不同内网中计算机的通信。  相似文献   

17.
校园网视频点播系统是一种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它能极大地方便师生实现自我学习。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视频点播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渤海大学校园网的现状及VOD系统的相关知识,提出了在校园网中构建VOD系统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8.
数据加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数据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数据加密系统,旨在提高网络通信中数据的安全性.该系统采用混合加密体制,明文用安全性很高的三重DES算法加解密,两个密钥用RSA算法进行加密,从而保证了三重DES密钥的安全性,解决了密钥管理难的问题;同时利用Java安全软件包实现数字签名,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不可否认性.最后,通过Java语言开发了该数据加密系统.该数据加密系统简单有效,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Java3D是基于Java平台面向对象的三维图形应用程序接口API,便于在网上实现三维图形的显示、浏览.主要探讨了通过STEP/AP203标准文件提取三维模型边界信息,利用Java3D实现网络三维模型交互浏览系统的技术方案,系统由STEP文件信息提取、基于Brep表示的三维模型重建和三维模型网上真实浏览等三大模块组成,并具体讨论了这三个模块的实现原理.该技术的实现对协同式设计的畀地浏览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头部跟踪技术的研究动态,阐述了对头部跟踪规律的探索以及在预测算法的设计上所做的工作.针对遥操作控制系统,建立了具有时间延迟的系统模型.在消除时间上的延迟所造成的误差以及对这些数据流进行合理的预测等方面,采用了多种解决方案,以达到实时跟踪的目的.详细描述了外插法和自回归法两种预测算法在姿态跟踪中的应用,并对这两种算法用Matlab进行了软件实现.通过对两种预测算法下头部跟踪曲线的分析,选择了适合的方法应用在该遥操作系统中,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