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发作期视频脑电图(VEEG)在诊断癫性发作及发作类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5例发作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发作期VEE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EEG共监测到临床发作733次,发作期脑电图记录到样放电557次。诊断为癫381例,其中癫合并非癫性发作(NES)24例,占6.3%;单纯NES 54例。癫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癫发作及发作间期样放电多见于NREMⅠ、Ⅱ期。结论 发作期VEEG监测对鉴别癫及非癫发作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常规脑电图(EEG)无(癎)样放电的84例发作性疾病(其中49例临床诊断为癫(癎),35例可疑癫(癎))患者的V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癫(癎)组VEEG(癎)样放电检出率为80%,可疑癫(癎)组(癎)样放电检出率为31%,80%的(癎)样放电出现在睡眠期.结论 VEEG检测可明显提高(癎)样放电的检出率,为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癫(癎)发作的分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发作期视频脑电图(VEEG)在诊断癫性发作及发作类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35例发作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发作期VEE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EEG共监测到临床发作733次,发作期脑电图记录到样放电557次.诊断为癫381例,其中癫合并非癫性发作(NES)24例,占6.3%;单纯NES 54例.癫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癫发作及发作间期样放电多见于NREMⅠ、Ⅱ期.结论 发作期VEEG监测对鉴别癫及非癫发作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51例婴儿痉挛症的临床与录像脑电图分析,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癫发作类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Nicolet录像脑电图仪,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采用网帽固定,按时间常数0.3s,走纸速度3cm/s,常规单双导联描记。所记录的图像与脑电信号存储于计算机硬盘内,可在检查后随意调用回放分析。结果51例患儿脑电图均为重度异常,其中典型高度失律EEG及非典型高度失律EEG共40例(占总数的78.4%),其他形式的样放电11例(占总数的21.6%)。51例中同时伴有爆发抑制现象3例(占总数的5.9%)。结论VEEG监测可显著提高样放电的检出率,并有助于区别其他类型的癫发作。  相似文献   

5.
VEEG和影像学检查在继发性癫(癎)中的价值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与影像学检查在继发性癫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二者之间相互关系。方法对142例继发性癫患者完善了视频脑电图及头部MRI检查或CT检查,分析继发性癫患者发作间期、发作起始期视频脑电图提供的致灶定位信息,并与影像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致灶与病理灶的关系。结果VEEG可为114例患者提供致灶的定位信息,继发性癫患者影像学检查不同的病理学改变可导致不同的临床发作类型;106例患者病理灶和致灶具有一致性,病理灶和致灶相反的有3例,8例提示双侧致灶的患者影像学检查却发现为单侧病灶。结论在继发性癫患者致灶的定位诊断中视频脑电图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致灶的定位信息;影像学检查对继发性癫患者的病理灶定位有重要意义;VEEG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可提高癫患者致灶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视频脑电图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视频脑电图(video-EEG)在小儿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具有发作性症状的患儿进行连续8h的包括清醒、睡眠、诱发试验及必要的认知测验的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经发作期视频脑电图证实,39例初诊为癫性发作的患儿中14例(35%)为非癫性发作;15例其他症状发作中13例(86%)为非癫性发作。64例样放电患儿中51例(80%)确定发作类型,22例(34%)确定癫类型。视频脑电图可发现短暂轻微的癫发作及样放电引起的一过性认知损伤。结论视频脑电图在排除非癫性发作、确定癫性发作的类型、评价脑电-临床关系方面可提供准确可靠的证据,进一步提高癫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脑电图(EEG)监测对癫致灶的定位作用。方法对经临床、影像学和常规EEG检查不能确定致灶部位的20例难治性颞叶癫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经双侧颞叶植入硬膜下条状电极进行长时间EEG监测,观察发作期及发作间期EEG变化,结合常规EEG、MRI检查结果对癫灶进行综合定位;术后随访,评估致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0例患者颅内电极埋藏时间为1~5d,每例监测到≥2次临床发作并记录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异常放电活动。20例患者发作期颅内电极EEG均能准确定位,15例致灶发作间期与发作期一致,2例发作间期为双侧棘波,3例发作间期定位与发作期不一致。术后按Engel疗效分级:发作消失13例(65%),显著改善3例(15%),良好3例(15%),无效1例(5%)。未出现因颅内电极安置所致的并发症。结论颅内电极EEG监测可为癫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灶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内电极脑电图发作前期脑电活动特点,探讨其与不同发作起源部位及术后病理的关系,为癫定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症状性难治性癫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颅内电极记录的发作起始部位不同,将病人分颞叶外癫(n=11)和颞叶癫(n=8)。分析两组发作前期脑电的放电类型以及病理结果。结果颞叶外癫病人发作前期脑电多表现为周期样节律性快活动,颞叶癫发作前期均表现为周期样多棘/棘-慢波放电。两组病人发作前期脑电活动的放电类型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0.358,P0.01)。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不同亚型之间的发作前期脑电活动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5.050,P0.01)。结论起源于颞叶外的癫,发作前期脑电活动多表现为周期样节律性快活动,病理分型以FCDⅡ型多见。而起源于颞叶的癫,发作前期则以周期样多棘/棘-慢波放电为主要放电表现,病理分型多见于FCDⅠ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美解眠诱发试验对颞叶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和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颞叶癫痫患者行前颞叶切除术的术前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情况,其中美解眠诱发组与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VEEG监测时间、监测到的癫痫发作次数、形式和术后癫痫无发作率.同时比较诱发组诱发前后脑电图变化.结果 VEEG监测时间分别为诱发组35 h,对照组5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诱发组药物诱发后VEEG监测到99次癫痫发作,包括注药后5 min内71次(71.7%)、6-60 min 18次(18.2%),其中10次(10.1%)诱发后出现与惯常发作不一致的癫痫发作;而对照组记录到102次癫痫发作,其中4次(3.9%)与惯常发作不一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发组注药后发作间期痫性放电明显增加,主要放电部位没有明显变化.诱发的发作期脑电图起源部分仍以单侧颞叶为主,与自然发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美解眠诱发不影响颞叶癫痫灶的定位,可用于颞叶癫痫的术前VEEG监测,可明显减少监测时间.  相似文献   

10.
同步录像脑电图(Video—EEG或V-EEG)俗称视频脑电图,集脑电、行为、声音三者于一体,能记录并回放同步出现的脑电活动与临床表现,因此可更有效地用于癫的诊断与分类,了解癫发作频率与发作规律,确定癫灶及癫放电的传播,鉴别心因性发作和评价抗癫治疗的效果。我院从2003-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抗氧自由基治疗对癫患者脑电图和发作频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01—2012-05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并被诊断为癫患者63例,将所有入选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抗癫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氧自由基治疗(维生素C、E)。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5例,改善4例,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3例,改善2例,总有效率64.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自由基治疗能够增强抗癫基础治疗的效果,减少癫发作次数和放电频数,疗效显著,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样放电(IEDs)对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个月内无临床发作的癫患者164例,随访2年(脱落96例,剔除癫发作12例,脑电图改变4例),共计收集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IEDs癫36例为IED组;无IED癫16例为无IED组。于随访2年前后分别完成24 h动态脑电图及认知功能评定。IED组根据清醒期有无IED分为清醒期IED亚组和清醒期无IED亚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ADDENBROOKE'S认知功能检查中文版(ACE-R),短延时词语记忆[AVLT(N4)及连线测试(TMT)]评价各组癫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随访前:IED组MMSE、ACE-R,AVLT(N4)及TMT与无IED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随访2年后:IED组认知功能评分、ACE-R总分、语言和记忆分值均较无IED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ED组TMT-B延长值与无IE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期IED组和清醒期无IED组认知功能测试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EDs是导致癫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语言、记忆、执行功能。未发现清醒期IEDs与癫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额叶癫(FLE)与颞叶癫(TLE)在临床特征上的不同。方法:按国际抗癫联盟1989年癫综合征分类对门诊病例进行诊断筛选。对382例TLE和167例F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χ2检验及比值比(Odd值)统计数据。结果:TLE与FLE在发病年龄、发作表现、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双侧放电、多脑叶放电、同步化和睡眠中放电增多)、发作频率和预后上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FLE和TLE的临床诊断对于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89例动态脑电图监测对诊断癫(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对癫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89例临床可疑癫病人进行动态脑电图监测,并对监测结果分析。结果AEEG检查发现有样放电者69例,占77.5%,其中27例(30.3%)有临床发作,42例(47.2%)仅在AEEG检查发现样放电,20例(22.5%)排除癫。结论AEEG对癫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录像脑电图(VEEG)在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发作分型中的价值,探讨癫痫患者自然睡眠时相与样放电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录像脑电图对93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长程脑电监测,记录清醒和睡眠时的脑电图,并作诱发试验,明确发作性质,确定癫痫的临床发作类型,并分析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的睡眠-觉醒时相分布。结果93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中有临床发作者51例,样放电者72例,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EEG结果而诊断为癫痫71例,其中69例患者确定了临床发作类型,20例修正了临床发作类型;71例确诊为癫痫患者中有完整睡眠-觉醒周期者65例,觉醒期有样放电者49例,睡眠期有样放电者61例,其中NREMⅠ-Ⅱ期52例(85.2%),NREMⅠ-Ⅳ期3例(4.9%),NREWⅢ-Ⅳ期6例(9.9%),REM期未见。结论VEEG检测有利于癫痫的诊断和确定临床发作分型,睡眠监测有助于样波的检出,睡眠期样放电主要出现于NREMⅠ-Ⅱ期。  相似文献   

16.
长程脑电图在癫(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长程脑电图(EEG)在癫疒间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5例癫疒间患者(癫疒间组)和206例非癫疒间患者(非癫疒间组)进行长程EEG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癫疒间组清醒EEG异常率为54.72%,睡眠EEG异常率为89.81%,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非癫疒间组清醒EEG异常率为7.28%,睡眠EEG异常率为10.6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癫疒间组患者睡眠时额叶和颞叶的癫疒间性放电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0.38%和24.15%,与清醒状态阳性率(11.32%和11.70%)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结论长程EEG在癫疒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多个周期的睡眠诱导可明显提高癫疒间性放电的阳性率,并对致癫疒间灶的定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颞叶癫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特点。方法收集16例颞叶癫患儿,对其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对比难治性癫的脑电图变化规律。结果患儿的癫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单纯部分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复杂部分发作持续时间长但发作频率低并常见发作后朦胧状态。颞叶癫的脑电图特点:背景正常者约占62.5%(10/16);背景异常约占37.5%(6/16);异常放电及部位:颞叶棘波或慢波放电,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同步或不同步放电。结论小儿颞叶癫是一组部分性症状性癫综合征,多表现为复杂部分发作,临床发作及同步脑电图特点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和脑电图(EEG)对颞叶癫的诊断作用。方法分析使用美国GE1800型CT机及ND-82B型EEG仪监测的28例颞叶癫。结果CT检查正常6例(21.4%),异常22例(78.6%)。EEG记录间歇期样发作19例,临床发作期9例。结论CT结合EEG对颞叶癫的诊断、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长程视频脑电图对癫等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提高癫及癫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对在本院神经内科癫中心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首次以发作性疾病就诊的患者进行不同时程的视频脑电图监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 h组视频脑电监测对癫异常脑波放电的阳性检出率较高(76.9%),8 h组最低(30.1%),15 h组介于两者之间(55.4%),在24 h组1920例患者中有1476例有异常放电,287例记录到临床同步发作,其中153例明确癫发作类型,153例中96例进一步明确为癫综合征,使对癫的分型及癫综合征的分类更加明了细化。结论 24 h视频脑电监测能够显著提高癫患者的诊断率及异常脑波的检出率,有效地降低了假阴性率并且在癫的鉴别诊断、分型及癫综合症的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对其他发作性疾病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SE)患者的脑电图(EEG)特征.方法 将60例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CSE)患者根据抗癫痫药物(AEDs)疗效分为RSE和非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NRSE),比较两组患者EEG模式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中,与NRSE组比较,RSE组患者发作期EEG呈持续性放电比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5.44,95%CI=1.24~23.96,P=0.04).50例EGG呈间歇性演变的患者中,与NRSE组比较,RSE组患者发作间歇期EEG呈周期性放电与痫样放电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75,4.12;95%CI=3.19~277.32,1.09~15.58;P<0.05);而RSE组患者发作后EEG为正常模式的比例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1,95%CI=0.01~0.91,P=0.04).结论 GCSE患者如EEG出现持续性放电、周期性放电、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给以强化抗惊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