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捷联惯导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用于车载移动卫星通讯的卫星跟踪系统,在导航计算上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天线跟踪卫星的误差小于0 .2°。所研制的车载移动卫星通讯系统已在军事指挥和电视转播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婧 《硅谷》2010,(9):47-47,82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中国建立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它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最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新技术之一,其全球性、全能性、全天侯性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优势必然会在诸多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我国单纯应用GPS存在风险的可能性,卫星导航走向系统兼容可达到最佳效果。提出北斗与GPS组合导航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分析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实现国际化应用,是发挥北斗系统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作用,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国际化应用策略的基础上,结合北斗系统国际化应用的现状和形势,提出了北斗系统国际化应用的基本策略。研究建议,北斗系统国际化应用应当遵循跨越式发展的应用路径,采取构筑信心、多元化发展、融合协同、政企联动、塑造国际环境的五大应用方式;在应用区位的选择上,以亚太市场为首要发展区域,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应用区域,兼顾欧美市场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非洲和中东地区市场等,向全球市场辐射;经过第一阶段的改革适应、加速前进,第二阶段的扩大市场、全速前进,第三阶段的全球应用,逐步实现北斗系统国际化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无法长时间单独工作和GPS卫星信号易失锁而无法定位的问题,分析了两种导航系统的优缺点,提出了SINS/GPS组合导航的方法.建立了陀螺和加速度计的误差模型,采用松耦合方式,设计了扩展Kalman滤波器.以姿态、速度、位置的误差以及陀螺、加速度计的误差作为状态变量,对姿态、速度、位置进行校正.运用Matlab对组合导航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容易实现,能满足导航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比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的系统差异性,分析GPS/BDS组合系统的优势。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处理分析,比较GPS,BDS单系统及GPS/BDS组合系统的相对定位精度,分析结果对GPS/BDS组合系统的应用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硅谷》2013,(3):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下称"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但它的市场化之旅才刚刚开始。能否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关系到北斗系统的成败存亡。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的GPS系统不仅在军用和民用定位上广泛应用,在时间频率计量领域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守时实验室间的时频比对几乎全部通过卫星信号完成,GPS系统已经在国际守时合作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一、GPS技术背景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国防部研制的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全称为"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 Systerm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rm),简称"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主要作用是为美国陆海空三大领域提  相似文献   

8.
丁超  张瑞 《硅谷》2012,(8):1-2
讨论GPS/GLONASS组合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一次具体实验进行验证,比较组合导航系统与单一GPS系统导航的可见卫星数、PDOP值以及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GPS是美国研制的以太空卫星为传播基础的无线导航系统,已成为当今信息世界发展较快、较活跃的科技之一。目前,GPS已被广泛应用于城镇规划、土地测绘、地质勘测、资源管理与调查等方面,尤其是在土地测绘方面的应用。本文着重对GPS如何应用于土地测绘进行了阐述以及对GPS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李洪波  彭军 《计测技术》2013,(6):11-15,50
简述了应用于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等卫星定轨领域重要技术之一的卫星激光测距系统(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展望了SLR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