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赵娜  毕小玲 《药学进展》2015,(3):179-187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但日益泛滥的大环内酯耐药菌正影响着公众的健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工作者对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结构修饰。综述近年来对红霉素衍生物C6位进行的结构改造及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顺德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方法对我院1172例新生儿G6PD定量比值法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1172例新生儿G6PD缺乏症总发生率为10.58%(124/1172);男婴638例,男婴G6PD缺乏发生率占男婴受检人数的17.08%(109/638),其中中度缺乏58例,占9.09%(58/638),显著缺乏51例,占7.99%(51/638);可疑4例,占0.63%(4/638)。女婴534例,女婴G6PD缺乏发生率占女婴受检人数的2.81%(15/534),其中中度缺乏12例,占2.25%(12/534),显著缺乏3例,占0.56%(3/534)。可疑2例,占0.37%(2/534)。结论顺德地区属G6PD缺乏症高发地,对新生儿进行G6PD定量筛查,可以早发现早防治,避免各种因素致急、慢性溶血及肝肾损害,减轻本病对新生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68例Graves病(G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含量。结果表明:(1)GD患者未治疗组、部分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清IL-6水平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2)GD患者未治疗组、部分缓解组血清sIL-6R水平分别高于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3)血清IL-6与sIL-6R之间无相关关系。提示血清IL-6和sIL-6R参与GD的发病过程,对其检测具有监测GD病情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963例婴儿及其父母G6PD酶活性情况,探讨婴儿G6PD缺乏症酶活性程度、性别、父母G6PD缺乏的遗传关系及G6PD/6PGD比值法检出率.方法 G6PD筛查阳性婴儿4~8月召回进行G6PD/6PGD比值法确诊复查,同时检测其父母G6PD酶活性综合分析.结果 检出550例婴儿的G6PD酶阳性,检出率57.11%,其中男性检出率74.18%,女性检出率23.46%,酶活性轻度至中度缺乏率占98.55%,母亲缺乏婴儿缺乏率达82.30%,父母均缺乏婴儿缺乏率100%,男婴缺乏者其母G6PD缺乏检出率仅18.14%.结论 白云区G6PD缺乏发生率约8.45%,为“广州型“G6PD酶活性轻度至中度缺乏者为多,父母G6PD缺乏者其婴儿缺乏发生率高,对酶活性正常的女性杂合子难以用G6PD/6PGD比值法检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简称G6PD)缺乏症的筛查,了解玉林G6PD缺乏情况。方法1417例新生儿抗凝血各50μL加入1mL蒸馏水中使其充分溶血,用G6PD/6PGD比值法[硝基四唑氮蓝(NBT)试验]测定。结果2008年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G6PD缺乏症总发生率为11.86%(168/1417);男婴927例,男性G6PD缺乏发生率占男性受检人数的15.3%(142/927),其中中度缺乏54例,占5.82%(54/927),重度缺乏88例,占9.50%(88/927);女婴490例,女性G6PD缺乏发生率占女婴受检人数的5.31%(26/490),其中中度缺乏23例,占4.70%(23/490),重度缺乏3例,占0.61%(3/490)。结论广西玉林是G6PD缺乏症的高发区,2008年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为11.86%,男婴G6PD缺乏率明显多于女婴,男性重度缺乏比中度缺乏的多见,女性多为中度缺乏。  相似文献   

8.
李淑英 《河北医药》2011,33(11):1717-1718
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又名肝细胞刺激因子(hepa-tocyte stimulating factor HSF)、B细胞刺激因子-2(Bcellstimula-tingfactor-2,BSF-2)、β2干扰素(interferon-β2,IFN-β2)、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中枢性镇痛药曲马多对人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 IL-6)表达的影响 ,对 7例正常自愿者外周血进行了分组处理 ,并用 ELISA检测 IL -6的含量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曲马多可抑制 LPS诱导的 IL-6的产生 ( P<0 .0 5 ) ,且高剂量的曲马多对 L PS诱导的 IL -6的抑制作用大于低剂量曲马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6-连氮和6α-甲氧基-6β-取代腙青霉素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新颖的6-连氮和6α-甲氧基-6β-取代腙青霉素的合成及引入6α-甲氧基的新方法。这类化合物对一些阴性菌和阳性菌有中等活力,且引入6α-甲氧基之后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