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吕建梅  陈祖敏 《塑料开发》1997,23(3):747-751
本文阐述了CPE在硬PVC异型材,管材中的应用,介绍了PCE主要生产厂家,品种及其性能,以及国内的应用情况,CPE/PVC共混原理,并推荐PCE应用配方。  相似文献   

2.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氯化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张晓燕  赵鸣山 《弹性体》1996,6(2):13-16
选用CPE和CPE/PVC为改性剂.用双辊熔融共混的方式对TPU的共混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TPU/CPE和TPU/CPE/PVC共混体系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及对比。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TPU种类和CPE、CPE/PVC分别组成二元和三元共混体系,能明显改善TPU的加工特性,并且基本保待了TPU优良的耐油性和耐寒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加工流动改性剂聚α-甲基苯乙烯(AMS)对软质PVC/CPE和废旧软质PVC/废旧PE/CPE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AMS的作用机理。还研究了废IHPS泡沫塑料对废旧软质PVC/废IHPE/PS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NBR改善PVC异型材抗冲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艳秋 《橡胶工业》2000,47(10):598-600
介绍了用NBR作改性剂改善PVC异型材抗冲击性的研究。结果得出,NBR对PVC异型材料抗冲击性的改进效果比氯化聚乙烯和热塑性弹性体SBS好;NBR用量为6份的PVC异型材抗冲击性改进效果最佳;加工时采取将PVC母料高温塑化至熔融状态再与NBR母炼胶共混且共混温度165℃等工艺措施和工艺条件能保证PVC异型材的物料加工性能和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5.
PVC/PVDF/CPE共混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CPE作为PVC/PVDF的增容剂,研究了PVC/PVDF/CPE三元共混新体系。对不同组成的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讨论了PVDF/CPE的增韧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CPE对PVC/PVDF共混体系有明显的增容作用,PVDF/CPE并用对增韧PVC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CPE与ACR或MBS协同增韧硬质PVC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本文研究了PVC/CPE/ACR或M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增韧剂组成比、加工条件和相形态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组成比和加工条件下,CPE与ACR或MBS对硬质PVC有协同增韧作用,共混物形态结构以增韧剂呈精细网-岛相分散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CPE增容PVC/EPDM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氯乙烯(PVC)为主体材料,新型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改性剂,氯化聚乙烯(CPE)为增容剂进行共混,来改善PVC的抗冲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VC和一定量的CPE、EPDM共混改性后,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PVC/CPE/EPDM在100/5/10(W/W)时,冲击强度上升值最大,可达43.7kJ/m^2,拉伸断裂强度提高近30%。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Brabender塑化仪,双锟开炼机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对PVC/CPE共混体熔融塑化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加工温度对PVC/CPE共混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少量刚性有机粒子后,体系的塑化时间缩短,塑化行为改善,韧性有较大幅度提高,拉伸强度有所改善,加工温度为160-180℃体系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反应挤了HDPE/PET共混合金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SC、WAXD、SEM及TGA等方法研究了HDPE/PET共混合金在增溶剂E/VAC或E/AA作用下的结晶性、形态结构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E/VAC或E/AA的加入,使HDPE/PET体系中HDPE组分的熔融热焓降低,结晶度下降,但熔融峰位置和晶胞基本保持不变;从SEM照片可以观察到E/VAC、E/AA对共混体系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E/AA和效果优于E/VAC;共混体系的热稳定性随E/VA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研究PVC/NR、PVC/Elvaloy741和PVC/Elvaloy741/NR三种共混体系的基础上,以滑石粉填充以上三种共混体系,并对其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CPVC/PVC/CPE三元共混改性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CPVC/PVC/CPE 三元共混物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维卡软化温度、拉伸屈服强度和熔体粘度随CPVC 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CPE 的用量为4 ~8PHR 时可明显改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2.
PVC/SBS/CPE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PE为第三组分,制备了不同CPE含量的PVC/SBS/CPE三元共混物,使用冲击实验机和电子万能实验机测定了系列样品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PE的加入对PVC/SBS二元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当CPE含量为15-20份时,效果最佳 。  相似文献   

13.
采用Brabender塑化仪,双辊开炼机探讨了PS树脂对PVC/CPE体系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零长毛细管流变仪测量了PVC/CPE/PS共混体凝胶度与加工温度,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填加少量PS树脂能缩短PVC/CPE体系的塑化时间,改善其塑化性能,提高基体的流动性,PS填加适量时,基体的力学笥能有所改善。当加工温度为180℃时,体系的凝胶含量为90-94%,此时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氯化聚乙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氯化聚乙烯(CPE)作为高分子改性剂在改性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PE/PVC共混体系和橡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重点研究环氧化天然橡胶(ENR)的环氧化程度,PVC/ENR配比,硫化体系(交联剂及共交联剂),填充补强体系以及增塑剂对PVC/ENR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NR的环氧化程度为50mol%,PVC/ENR=50/50,采用DCP作交联剂,硫黄作共交联剂,在ENR中充入适量的重质芳烃油,通过适宜的工艺条件和动态硫化方式,可制出力学性能较好的PVC/ENR共混型TPV。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PVC/LLDPE共混体系中,EVA、交联剂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相形态的影响。EVA作增容剂,能与交联剂发生协同作用,改善PVC、LLDPE的两相分散性,增强两相粘接力,大幅度提高共混物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17.
刚性有机粒子对PVC/EVA共混体系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PS、PMMA)对PVC/EVA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刚性有机粒子对PVC/EVA共混体系有较明显的增韧与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聚合度PVC/PP/相容剂共混改性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窦强  郑昌仁 《中国塑料》1996,10(6):37-42
采用CPE、ABS和PP溶体接枝物等作相容剂恶性状聚合物PVC/PP共混物的相容性,并考察共混比、相容剂用量、增塑剂用量、EPDM用量、相容剂种类对高聚合度PVC/PP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PVC/CPE/AS共混工艺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PVC/CPE/AS的共混工艺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向PVC中添加少量的刚性聚合物AS与弹性体CPE的混合物,可使共混材料的站击强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共混方法,共混温度,共混时间,共混对比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EPDM共混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阶共混法可获最佳共混效果,共混温度宜为170~175℃,HPVC/EPDM共混体系是热力学不相容体系,其较好的界面相容剂为氯乙烯和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用量以9份为宜(对于共混比为30/70)的体系),Kraus方程可以较好地表征HPVC/EPDM共混体系的界面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