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分析Supreme喉罩(SLMA)对位不良的原因。方法:对SLMA置入时出现对位不良的患者,利用纤支镜观察和超声实时成像检查的方法明确SLMA对位不良时的位置、原因。结果:22例初次置入对位不良的SLMA应用患者纳入观察。12例患者经再次尝试后置入成功,其余患者经其他器械辅助后成功。对位良好时SLMA位置:喉罩的食管引流管尖端已入食道入口,气囊位于甲状软骨及会厌软骨的背侧。对位不良时SLMA位置:喉罩的食管引流管尖端尚未进入食道入口,止于声门联合后缘、杓状软骨上方,气囊位于会厌软骨及舌根的背侧。结论:SLMA置入深度不足,喉罩前端不能进入食管入口,是SLMA对位不良的主要原因;而阻隔喉罩前端进一步置入食管入口的障碍主要是喉的背侧结构,如声门联合后缘或杓状软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一次性双管喉罩(LMA Supreme)与传统双管喉罩(LMA Proseal)用于全身麻醉病人时,在置入时间、成功率、口咽密封压、对位、胃管置入情况,咽部损伤以及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差别.方法 选择60名ASAⅠ~Ⅱ级,年龄18~75岁的病人,随机分成P(LMA Proseal)和S(LMA Supreme)两组.病人仰卧位.诱导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输入,靶浓度分别是3ng/ml和 4ng/ml,罗库溴铵0.6mg/kg单次静脉推注.观察并记录两种喉罩建立有效通气的时间、置入成功率、口咽密封压、对位(纤支镜观察声门的暴露情况,分为1、2、3、4级),胃管置入情况、病人咽部损伤情况、以及血压,心率的变化.手术24小时后病人咽部疼痛情况.结果 P组建立有效通气的时间明显长于S组.S组第一次置入成功率要明显高于P组. 两组口咽密封压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通气压力无统计学差异.S组的纤维支气管镜视野评级结果 明显好于P组(P<0.05).手术结束后,两组喉罩体上均未发现可见性血迹,术后24小时两组病人的咽痛出现率无明显差别.两组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所有选定时间点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与传统双管喉罩相比,一次性双管喉罩置入一次成功率高,对位更理想,置入所用时间短,放置胃管成功率高.两种喉罩置入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王永超  马丽  马跃 《中外医疗》2014,(12):81+83-81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在急诊心肺复苏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选择急诊行心肺复苏患者4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和气管插管(T)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置入时间、一次置入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L组置入时间(20.1±8.2) s,一次置入成功率95.0%;T 组插入时间(89.5±37.4) s,一次置入成功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并发症发生率L组5%明显低于T组35%(P〈0.05)。结论双管喉罩通气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急诊心肺复苏,方便、快捷,一次性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陆学芬 《当代医学》2021,27(24):132-133
目的 研究老年困难气道患者麻醉气道管理中不同类型喉罩的应用效果及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20年6月本院行全身气管插管麻醉手术的50例老年患者,根据术中喉罩选用类型差异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术中使用PLMA喉罩,B组术中使用LMA Supreme喉罩.比较两组喉罩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置入时间、尝试次数、拔除时间、喉罩置入时声门暴露等级、喉罩置入前后通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喉罩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高于A组,置入时间、拔除时间均短于A组,尝试次数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置入前,两组通气、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喉罩置入后,B组通气、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咽反射、咽痛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困难气道患者临床麻醉气道管理实施中采用PLMA喉罩、LMA Supreme喉罩均可满足手术气道管理需求,但LMA Supreme喉罩术中通气维持质量及喉罩置入安全性优于PLMA喉罩,可在术中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喉罩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中自主呼吸下置入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眼科手术成人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肌松药(A)组和未使用(B)组(n=45)。观察各组LMA置入条件,从麻醉诱导至下颌松弛时间(T1),插LMA时间(T2),术毕自送回复苏室至拔除LMA时间(T3),拔除LMA后至苏醒时间(T4),拔LMA反应等。结果 LMA置入条件中张口度A组优于B组(P〈0.05),B组需要辅助呼吸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且SpO2前后变化较小(P〈0.05),置入条件评分和一次成功率(P〉0.05);麻醉诱导后至下颌松弛时间(T1)A组短于B组(P〈0.05),ETCO2A组低于B组(P〈0.05),术毕拔除LMA时间(T3)和患者苏醒时间(T4)A组长于B组(P〈0.05),而二组插喉罩时间(T2)比较(P〉0.05)。拔除喉罩后随访发现,A组咽痛少于B组(P〈0.05)。结论自主呼吸下置入喉罩可以安全用于眼科手术麻醉,但需注意诱导期的呼吸抑制和术后咽痛。  相似文献   

6.
张鹏  赵莹  王绍林  刘小彬 《安徽医学》2011,(9):1283-1285
目的比较Supreme喉罩与ProSeal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Supreme喉罩组(S组)和经ProSeal喉罩组(P组)。常规麻醉诱导后,分别插入SLMA或PLMA,并将通气罩充气至60 cmH2O。分别记录喉罩置入成功率、一次放置成功所需时间;记录两组纤支镜下喉罩对位分级情况及两组喉罩密封压。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气腹后5 min及气腹后30 min时的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氧合指数(OI=PaO2/FiO2)、SpO2和患者入室时(T1)、置入喉罩即刻(T2)、置入后3 min(T3)、拔除喉罩即刻(T4)、拔除后3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观察术毕喉罩拔除时带血丝及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如声嘶或咽痛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ASA分级、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置入时间(13±4)s及一次置入成功率(97%)优于P组,气道密闭压(25±6 cmH2O)低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置入成功率及纤支镜分级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所选取的各时点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气腹后5 min及气腹后30 min时的Ppeak、PetCO2、OI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管成功置入率均为100%。S组3例拔除喉罩后表面带有血丝,P组5例;两组术后各发生6例轻微咽痛均未见声音嘶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preme喉罩和ProSeal喉罩通气效果好,气道密封效果可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全麻气道管理。两者比较Supreme喉罩置入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双管喉罩气囊预充气置入法与传统置入法置入喉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置入双管喉罩.喉罩置入前,对A组患者喉罩气囊预充10 mL气体,B组患者喉罩气囊内的气体完全抽空,然后按常规方法将喉罩置入.记录两组患者建立人工通气道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两种类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分为LMA组(L组,n=60)和OPLAC组(O组,n=60),麻醉诱导2 min后置入喉罩,持续泵注丙泊酚,间断推注舒芬太尼及罗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喉罩置入次数、喉罩置入一次性完成时间和一次性置入成功率、漏气程度和纤维支气管镜声门显露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喉罩置入次数、一次性置入成功率、漏气程度、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欧普乐喉罩置入完成时间、纤维支气管镜声门显露情况明显好于传统喉罩(P<0.01).结论 两种喉罩都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免充气喉罩置入更快捷,对位更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air-Q喉罩、一次性单管喉罩、Supreme喉罩在小儿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择期泌尿外科手术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置入air-Q喉罩,U组置入一次性单管喉罩,S组置入Supreme喉罩.记录置入时间、置入次数、初次置入成功率、置入总成功率、漏气压、通气5 min后气道峰压(Ppeak)、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级评分、air-Q喉罩引导盲探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Supreme喉罩胃管置入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U组1例中途退出,3组置入时间、置入次数、初次置入成功率、置入总成功率、漏气压、通气5 min后Ppeak、SpO2、PET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级评分:A组[(3.8±0.4)分]和U组[(3.7±0.8)分]优于S组[(3.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S组通气道带血发生率(6/30)明显高于A组(1/30)和U组(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喉罩皆能安全应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均可保证有效通气,而air-Q喉罩和一次性单管喉罩对位更优,通气道损伤更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双管喉罩与标准型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择期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102例,按入院单双号分为A、B两组各51例。A组采用双管喉罩,B组采用标准型喉罩,比较对两组插入气道密封压值、肺通气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充气前后A组气道密封压均高于B组(P〈0.01),肺通气满意度高于B组(P〈0.01)。A组发生反流、胃胀气、喉罩染血迹等不良反应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3%;B组共发生2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18%;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9.65,P〈0.01)。结论:双管喉罩具有新型的通气道,可有效隔离气管与食管,实用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标准型喉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与Univent管应用于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00例ASA Ⅰ/Ⅱ级年龄在18-65岁需行单肺通气的全麻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双腔支气管组(A组)和Univent管组(B组),每组50例。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操作。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麻醉诱导前后及单肺通气(OLV)后血流动力学、心率变化;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气道压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术中OLV时肺萎陷及手术视野暴露情况。结果①Univent管组插管时间较双腔支气管组明显缩短;②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Univent管组明显低于双腔支气管组(P〈0.05);③麻醉诱导前后二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相似(P〉0.05);④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情况相似(P〉0.05),而气道压力Univent管组较双腔支气管导管组明显更低(P〈0.05);⑤二组术中单肺通气时肺萎陷率及手术视野暴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及Univent管应用于OLV时均安全有效,同样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Univent管较双腔支气管导管所需时间明显缩短,而气管插管并发症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第三代喉罩(PLMA)在腹腔镜报道取石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接受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随即分为两组,每组40例,喉罩组(P组)患者手术采用插入第三代喉罩方法进行气道管理;气管插管组(T组)患者手术采用气管插管的方法进行气道管理。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操作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术中PETCO2以及置管及拔管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HR、MAP都显著增高(P<0.05),且T组显著高于P组(P<0.05);T5时间点T组HR、MAP显著高于P组(P<0.05),喉罩组患者并发症例数显著少于气管插管组。结论:第三代喉罩运用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FOB)联合Glidescope视频喉镜用于前路颈椎手术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择期颈椎手术的患者42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1):纤维支气管镜联合Glidescope视频喉镜组(A组)和单纯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组(B组),麻醉慢诱导后,行经鼻清醒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成功情况;记录气管插管期间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等。结果:与FOB组比较,A组气管插管时间缩短,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气管插管期间均未见低氧血症发生、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FOB)联合Glidescope视频喉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时可减少插管时间,提高首次插管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14.
殷骏 《实用全科医学》2009,7(6):598-600
目的探讨第三代喉罩应用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老年全麻手术患者100例(60~90岁),ASAⅠ~Ⅲ级,随机均分成第三代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T3)、手术开始时(T4)、拔管后即刻(T5)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每组随机抽取20例患者于T0、T1、T2、T4、T5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并记录患者相关并发症。结果气管插管组T2时SBP、DBP、HR显著高于第三代喉罩组(P〈0.05);T2、T4时AE、NE、DA均显著高于第三代喉罩组(P〈0.05)。气管插管组并发症显著多于第三代喉罩组(P〈0.05)。结论老年人全身麻醉通气使用第三代喉罩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FOB)和Lightwand光棒在经口困难气管插管过程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拟施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术前访视评估确定为困难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FOB组( F组)和Lightwand光棒组( L组)。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入手术室麻醉诱导前( T0)、诱导后插管前( T1)、气管插管即刻( T2)、插管后1 min( T3)、3 min( T4)、5 min ( T5)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气管插管总时间、插管成功例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F组和L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声音嘶哑及咽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插管总时间明显少于L组(P〈0.05);T2、T3时F组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L组(P〈0.05-P〈0.01)。结论:FOB比Lightwand光棒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相对较小,二者均可作为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两种气管插管引导设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需经口清醒插管困难气道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采用UE视频喉镜和Ⅱ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记录基础值(T0)、气管内喉麻管喷洒局麻药或经纤支镜喷洒局麻药(T1)、气管导管进入气管(T2)、插管完成3 min(T3)时的生命体征变化,插管时间、插管反应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Ⅰ组患者心率、血压在T2较T0有增高(P < O.05),Ⅱ组心率、血压在T2较T0有显著增高(P < O.01),2组间在T0,T1、T2、T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05),插管时间Ⅰ组、Ⅱ组有明显差异(P < O.05),患者反应、患者评价Ⅰ组、Ⅱ组无明显差异(P > O.05)。  结论  UE视频喉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舒适、操作便利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和标准型喉罩(SLMA)在妇科腹腔镜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80例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PLMA组和SLMA组,每组40例,麻醉后分别插入PLMA或SLMA。评价两种喉罩置入时间、机械通气漏气率、麻醉过程中心率(HR)、血压(BP)的变化以及通气过程中气道峰压(Pmax)、平均压(Pmean)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的变化。记录麻醉期间呼吸并发症和咽喉部损伤情况。结果盲探插入时,SLMA组一次插入成功率较PLMA高,操作时间也短(P〈0.05),但PLMA组通气过程中漏气发生率较少(P〈0.05)。两组患者对插入操作的反应较小,程度相似,都有可能引起咽喉部黏膜少许出血。结论盲探插入时SLMA组一次插入的成功率较PLMA高,PLMA组通气中漏气率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时,PLMA通气满意率较高,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管型(PLMA)喉罩通气复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PLMA组(喉罩组)和气管插管麻醉组(插管组)。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ECG,并于麻醉前、术终做动脉血气分析,对2组插管前后MAP、HR、BP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喉罩组术终MAP、HR、BP、SpO2、pH、PaCO2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组术终MAP、HR、BP与麻醉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痛明显高于PLMA组。结论与气管插管麻醉相比,PLMA通气下麻醉操作简单、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有效避免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有效隔离呼吸道消化道,气道管理无特殊性,有可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常规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光棒(light wand,LW)与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困难气道行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2例行择期手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LW引导气管插管组(LW组,n=32)和FOB引导气管插管组(FOB组,n=30),经口行气管插管,记录插管时间、成功率,评估血流动力学及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LW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短于FOB组(P<0.01),在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W和FOB均可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而LW操作更为简单,并能缩短气管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单独输注瑞芬太尼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支气管镜检术清醒镇静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行支气管镜检查的80例老年高血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C、D共4组各20例,分别设定瑞芬太尼以0.05、0.1、0.2μ g/(kg·min)持续输注,D组采用异丙酚4mg/L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1μg/(kg·min)持续输注,同时用2%利多卡因作鼻腔至气管的表面麻醉,瑞芬太尼总量至1μg/kg后行支气管镜气管插管.记录T0(麻醉前静息时)、T1(入镜前)、T2(进入声门即刻)、T3(插入气管导管即刻)以及T4(退镜完毕时)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操作满意度和病人满意度.结果 D组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时,T1-T4各时间点MAP、HR和BIS平均值均较麻醉前基础值均明显下降(P<0.05),呼吸抑制几率明显较A、B组高(P<0.05),但操作满意度和病人满意度较高,A组发生呛咳反应剧烈和体动程度较重,操作满意度和病人满意度均低,C组在T1、T2时间点较T0时MAP下降明显(P<0.05),且呼吸抑制发生几率较高,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BIS均无明显变化(P>0.05),且呛咳、躁动和支气管痉挛较A组发生几率较低,操作和病人满意度较高(P<0.05),与D组相比,呼吸抑制发生几率小(P<0.05).结论 单纯瑞芬太尼0.1 g/(kg·min)持续输注至1μg/kg,可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行支气管镜清醒插管提供良好麻醉条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