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马钱子碱(brucine,B)和马钱子碱脂质体(brucine liposome,BL)对移植性肝癌Heps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和毒性。方法:ICR雄性小鼠接种肝癌Heps瘤株造成移植性肝癌Heps小鼠模型(简称Heps小鼠),测定B(1·61,3·23,6·46 mg·kg~(-1)·d~(-1),ip,8 d)和BL(以B计,1.61和3.23 mg·kg~(-1)·d~(-1),ip,8 d)对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和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并比较各组实体瘤小鼠的体重、免疫器官(脾和胸腺)指数、血细胞指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指数(AST,ALT和BUN)。结果:低、中、高剂量的B(1.61,3.23,6.46 mg·kg~(-1)·d~(-1))对Heps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35.05%,43.70%,46.09%;同剂量的BL(1.61,3.23 mg·kg~(-1)·d~(-1))的抑瘤率分别为45.41%和58.19%。BL对Heps实体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显著强于B,但B和BL对Heps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均无延长作用。B和BL在1.61,3.23 mg·kg~(-1)·d~(-1)时对Heps实体瘤小鼠的造血、免疫系统以及肝、肾功能不仅无明显的毒性,相反还能提高其免疫器官的重量和指数,显著提高Heps小鼠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并能显著降低Heps小鼠的AST,ALT和BUN的异常升高。结论:BL对移植性肝癌Heps小鼠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B,并且对Heps小鼠造血、免疫系统以及肝肾的毒性低,通过深入研究BL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麦冬多糖MDG-1对正常小鼠的糖耐量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KM小鼠随机分为9组:淀粉组、淀粉+MDG-1组、淀粉+阿卡波糖组,葡萄糖组、葡萄糖+MDG-1组、葡萄糖+阿卡波糖组,蔗糖组、蔗糖+MDG-1组、蔗糖+阿卡波糖组。灌胃给药阿卡波糖400 mg·kg~(-1)·d~(-1),麦冬多糖MDG-1 300 mg·kg~(-1)·d~(-1),单次给药2 h及连续给药2 wk后行口服糖耐量实验。另设空白组、MDG-1低剂量(150 mg·kg~(-1)·d~(-1))组、MDG-1高剂量(300 mg·kg~(-1)·d~(-1))组,连续给药3 wk后,对小鼠肠道菌群进行培养,观察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单次给药糖耐量实验结果显示,淀粉+MDG-1组AUC_(0-120min)低于淀粉组(P<0.01)、蔗糖+MDG-1组AUC_(0-120min)低于蔗糖组(P<0.05),葡萄糖负荷各组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给药糖耐量实验结果显示,蔗糖+MDG-1组和葡萄糖+MDG-1组糖负荷后AUC_(0-120min)分别低于蔗糖组、葡萄糖组(P<0.05),淀粉负荷各组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MDG-1高剂量组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高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数量低于空白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麦冬多糖MDG-1对非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有显著影响,同时对肠道微生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给BALB/c和瑞士种实体瘤小鼠ig双嘧达莫(DIP)100、250和500mg·kg~(-1)·d~(-1)×10d.抑瘤率为34.20%~59.26%。ip DIP50和100mg·kg~(-1).对荷瘤C_(57)BL/6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27.21%和52.18%;对瑞士种小鼠腹水中瘤细胞增殖抑制率为30.77%和48.92%.并能延长腹水瘤小鼠的存活时间。实验表明:DIP对小鼠S_(180)实体瘤和腹水瘤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Kappa-硒化卡拉胶是一含硒有机化合物。ip 9 mg·kg~(-1)·d~(-1)×5d或单次ig 35,70,140mg·kg~(-1)能显著提高乌头碱致大鼠HA的阈剂量,此作用可与Na_2SeO_3 1 mg·kg~(-1)·d~(-1)×5d ip比拟.随着Kappa-硒化卡拉胶ig剂量增加,尚可提高乌头碱所致VE,VT和VF的阈剂量。ip 9mg·kg~(-1)·d~(-1)×5 d或ig 70mg·kg~(-1)能提高BaCl_2致大鼠或哇巴因致豚鼠HA的阈剂量。对BaCl_2致大鼠VF或哇巴因致豚鼠VE的阈剂量,分别在ig70mg·kg~(-1)与140mg·kg~(-1)时有提高,而ipNa_2SeO_3 1 mg·kg~(-1)·d~(-1)×5d无此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奥氮平诱导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奥氮平诱导肥胖模型组(40只)。肥胖模型组于黑暗时相前1h奥氮平1.2 m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连续2 wk。于wk 3开始,再将肥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西布曲明(2.5 mg·kg~(-1)·d~(-1))组、茶多酚低(150 mg·kg~(-1)·d~(-1))剂量组和茶多酚高(300 mg·kg~(-1)·d~(-1))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5 wk。观察大鼠体重、肾和子宫周围脂肪湿重,计算Lee's指数和脂肪系数,测定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和脂肪湿重及Lee's指数和脂肪系数均增加,血清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茶多酚低、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和脂肪湿重降低,Lee's指数、脂肪系数降低,SOD活性增加,MDA含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茶多酚高剂量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P<0.05),瘦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茶多酚对奥氮平诱导的肥胖大鼠有减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脂联素的调节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那格列酮对不同2型糖尿病模型动物的治疗及胰岛素增敏作用。方法那格列酮联合应用小剂量长效胰岛素(每只每日0.2 U,sc)治疗链佐菌素(150 mg·kg~(-1),ip)诱导的化学性糖尿病小鼠,观察那格列酮的胰岛素直接增敏作用;那格列酮ig,8 wk,分别采用ONE TOUCH稳豪型血糖测定仪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受试药物对自发性糖尿病小鼠(DB/DB小鼠)血糖及相关脏器(心脏、肾脏、胰腺)的影响;应用卡一介苗(BCG)每只10 mg静脉注射造成大鼠免疫性胰岛素抵抗模型,采用正糖钳技术观察那格列酮对该模型动物的葡萄糖输注速率(GIR)的回升作用。结果那格列酮(15,45,150 mg·kg~(-1)·d~(-1))合并应用胰岛素后,各剂量组动物的空腹血糖较CMC联合胰岛素对照组分别降低(14±s 4)%,(55±24)%,and(28±7)%。通过8 wk的治疗,那格列酮(15,45,150 mg·kg~(-1)·d~(-1))治疗组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值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那格列酮明显改善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和胰腺组织的损害。那格列酮(10,30,100 mg·kg~(-1)·d~(-1))连续给药2 wk,能明显升高免疫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高胰岛素状态下GIR(P<0.01)。结论那格列酮具有胰岛素直接增敏作用,对多种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正性转录延伸因子b(P-TEFb)蛋白的表达及小檗碱对其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35mg·kg~(-1),ip)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2 wk后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共14 wk。wk 17起,大鼠共分为7组,每组10只:A组(不予链脲佐菌素且用标准饲料喂养,不予药物治疗),B组(不予药物治疗),C、D、E组(分别予小檗碱75、150、300 mg·kg~(-1)·d~(-1)),F组(予非诺贝特100 mg·kg~(-1)·d~(-1))和G组(予罗格列酮4mg·kg~(-1)·d~(-1)),连续给药16 wk。处死大鼠,采用HE染色检查视网膜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TEFb的表达,P-TEFb由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9(CDK9)和细胞周期蛋白T1 (cyclin T1)组成。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视网膜厚度大于其他各组,经中、高剂量小檗碱(150、300 mg·kg~(-1))和罗格列酮治疗能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的厚度,但视网膜的结构在各组间无差别。中、高剂量小檗碱和罗格列酮都能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CDK9和cyclin T1蛋白表达(P<0.01),但低剂量小檗碱(75mg·kg~(-1))和非诺贝特对糖尿病视网膜中CDK9和cyclin T1的表达没有影响(P>0.05)。结论小檗碱调控视网膜P-TEFb(CDK9和cyclin T1)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腺肽β_4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25 mg·kg~(-1))组,胸腺肽β_4高剂量(5 mg·kg~(-1))组、中剂量(2.5 mg·kg~(-1))组和低剂量(1.25 mg·kg~(-1))组,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致敏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及哮喘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他组注射相应药物,每日1次,共7 d。Medlab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测定各组小鼠的肺功能,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并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5(IL-5)的含量。结果哮喘模型组呼吸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潮气量和肺每分钟通气量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5浓度和BALF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胸腺肽β_4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潮气量和肺每分钟通气量高于哮喘模型组,血清IL-5浓度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胸腺肽β_4各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呼吸频率均低于哮喘模型组,BALF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也均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结论胸腺肽β_4能抑制哮喘小鼠嗜酸粒细胞、调节IL-5的水平,改善小鼠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9.
圆背角无齿蚌有效组分脂质体抗小鼠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圆背角无齿蚌抗肿瘤有效组分腹腔注射具有抗肿瘤作用,口服无效,对圆背角无齿蚌有效组分脂质体进行口服抗肿瘤实验,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体内试验。结果表明,剂量为400,200,100mg·kg~(-1)对S_(180)肉瘤,Lewis肺癌,黑色素B16肺转移癌均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当剂量为 400mg·kg~(-1)时,对上述 3种瘤株的抑瘤率分别为48.76%,54.38%,52.66%。  相似文献   

10.
青蒿琥酯对假孕大鼠蜕膜瘤和骨髓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大鼠蜕膜瘤和骨髓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假孕模型,将假孕大鼠随机分高、中、低剂量组给药(80、40、20mg·kg~(-1)·d~(-1))和溶剂对照组(3%NaHCO3),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青蒿琥酯对大鼠蜕膜瘤和骨髓的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青蒿琥酯高、中剂量组给药时对血管密度的影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低剂量组(20mg·kg~(-1)·d~(-1))与溶剂对照组相似(P>0.05);对VEGF表达的影响,高、中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青蒿琥酯对大鼠蜕膜瘤和骨髓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长期低剂量皮下注射鱼藤酮制作大鼠帕金森病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长期低剂量皮下注射鱼藤酮制作Lew is大鼠帕金森病模型。方法Lew 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1.0 mg.kg-1.d-1的剂量皮下注射鱼藤酮,早晚2次注射,连续给药30 d,每周停药1 d。给药结束后,心脏灌注多聚甲醛固定,断头取脑,免疫组化和尼氏染色检测黑质(SN)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情况,并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α-synuc le in的聚集。结果模型组大鼠3只出现震颤。SN处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尼氏染色显示SN神经元减少,并伴有胶质细胞增生,黑质多巴胺能细胞胞浆内有-αsynuc le in阳性聚集体,模型成功率约为58%。结论长期皮下注射鱼藤酮(1.0 mg.kg-1.d-1)可复制大鼠帕金森病病理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缬沙坦及其联合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凋亡率(CMAR)、心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率(bcl2PER)及p53蛋白表达率(p53PER)的影响。方法:雄性SHR24只随机分为4组(均n=6),分别接受生理盐水5mL·d-1(对照组),卡维地洛(卡维地洛组),缬沙坦(缬沙坦组)和卡维地洛+缬沙坦(联合用药组)灌胃,共干预8wk。麻醉开胸,取左心室游离壁于10%甲醛溶液中固定24h,按TUNEL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CMAR,bcl2PER及p53PE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CMAR及p53PER明显降低,bcl2PER明显升高(均P<0.01),但联合用药组尤为显著。结论:卡维地洛和缬沙坦联合干预对SHR的CMAR及其基因的影响优于卡维地洛或缬沙坦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3.
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钙素及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方法:36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wk开始,A,B两组每只大鼠灌服生理盐水1.5mL·d-1,C组予辛伐他汀5mg·kg-1·d-1,D组予尼尔雌醇0.01mg·kg-1·d-1。10wk后处死大鼠,测量大鼠体重、股骨骨密度和血清骨钙素。结果:10wk后,B组大鼠体重高于A组,C,D组大鼠体重低于B组,均P<0.01。C,D组股骨骨密度(0.245±s0.007),(0.2430±0.0010)g·cm-2,高于B组(0.245±0.009)g·cm-2,血清骨钙素水平亦高于B组,均P<0.05,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增加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提高骨钙素水平,促进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14.
烟酰水杨酸对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烟酰水杨酸(N icotinylsalicylic ac id,NSA)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方法91只♂朝鲜种鹌鹑,随机分为6组,组1:普通饲料组(对照组)、组2:高脂饲料组(造模组)、组3:高脂饲料+NSA150 mg.kg-1.d-1、组4:高脂饲料+NSA 300 mg.kg-1.d-1、组5:高脂饲料+烟酸75 mg.kg-1.d-1+乙酰水杨酸75 mg.kg-1.d-1、组6:高脂饲料+烟酸150 mg.kg-1.d-1。动态监测(0、4和8 wk)其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丙二醛(MDA),8 wk末处死动物,观察主动脉及左、右头臂动脉病理变化和TC、TG含量;观察心脏病理变化。结果高脂饲料可使鹌鹑血脂发生紊乱,血浆TC、TG水平增加,LDL-C、MDA明显升高,HDL-C水平下降;主动脉及左、右头臂动脉壁TC、TG含量升高,并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NSA可降低高脂饲料喂养的鹌鹑血浆TC、TG、LDL-C、MDA水平,升高HDL-C水平,动脉壁TC、TG含量降低,主动脉及左、右头臂动脉的AS斑块形成减轻。结论NSA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长期重复口服给予氯替泼诺对家犬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 取健康杂种家犬 2 4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低 (5mg·kg-1)、中 (15mg·kg-1)和高剂量组 (30mg·kg-1) ,连续口服给药 18wk ,停药恢复 2wk ,进行常规毒理学观察和指标检测。结果  (1)氯替泼诺 5mg·kg-1,未见明显异常发生。 (2 )氯替泼诺 15mg·kg-1给药 3wk后 ,动物体重增长减慢 ;给药4个月血液学检查 ,单核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 (3)氯替泼诺 30mg·kg-1,给药第 8d时一雄性犬死亡。其它 5只家犬给药期间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给药结束时 ,尿蛋白升高 ,单核细胞比例升高 ,TP、Crea、TC降低 ,ALP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 ,一只动物肝汇管区慢性炎症 ,肝细胞变性 ,胞浆空泡状 ,核固缩。停药结束 ,除高、中剂量组体重增长未完全恢复仍低于对照组外 ,其它各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氯替泼诺家犬长毒试验无毒反应剂量为 5mg·kg-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氢氯噻嗪和吲哒帕胺对肥厚心肌及心肌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 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逆转心肌肥厚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5只成年♀SHR随机分为对照组、氢氯噻嗪组、吲哒帕胺组。治疗前、开始至结束时每周测血压1次。4wk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称重后,计算左心室重与体重的比值,采用天狼猩红染色分析心肌间质和血管壁胶原分布。采用W estern B lot法检测心肌eNOS蛋白质表达。结果治疗组动物收缩压及左心室重与体重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肌经天狼猩红染色后见治疗组心肌结构基本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的胶原沉积。并且治疗组在蛋白质水平上调心肌eNOS的表达(P<0.05)。结论吲哒帕胺或氢氯噻嗪可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SHR)左室肥厚、改善心肌纤维化从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可能与其促进心肌中eN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复方氟尿嘧啶多相脂质体(Co-5-FU)和氟尿嘧啶(5-FU)对小鼠肉瘤细胞系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小鼠肉瘤S180细胞悬液接种于小鼠背部皮下或腹腔,建立S180荷瘤小鼠实体瘤和腹水瘤模型。取70只小鼠,分成实验组(Co-5-FU)、阳性对照组(5-FU)和正常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40 mg·kg~(-1)、20 mg·kg~(-1)、10 mg·kg~(-1)3种不同浓度的Co-5-FU和5-FU,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比较Co-5-FU和5-FU对实体瘤小鼠的肿瘤抑制率,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同时通过血生化和病理等检测观察2种药物对各脏器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0 mg·kg~(-1)、20 mg·kg~(-1)、10 mg·kg~(-1) Co-5-FU对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是52.7%,41.4%和31.9%(P<0.05),对S180实体瘤小鼠的肿瘤抑制率分别是48.8%和39.2%和32.0%(P<0.01);同等剂量Co-5-FU比5- FU引起的骨髓抑制轻(P<0.05);40 mg·kg~(-1)5-FU可引起肝脏ALT、AST、GGP升高(P<0.05)。结论: Co-5-FU比同等剂量的5-FU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对心脏、肾脏、肝脏、骨髓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5- FU。  相似文献   

18.
海墨痔疮胶囊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孝东  宋允胜  袁建华 《齐鲁药事》2005,24(10):627-628
目的观察海墨痔疮胶囊对兔直肠粘膜溃疡的治疗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通过醋酸法致兔直肠粘膜溃疡,海墨痔疮胶囊按高、中、低剂量(600、300、150mg.kg-1.d-1)灌胃给药,以4、7、10d溃疡面直径和完全愈合天数为观察指标,观察治疗溃疡疗效;小鼠一次性灌胃给药20g.kg-1,观察其急性毒性。结果海墨痔疮胶囊高、中两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比较灌胃给药后7、10d的溃疡面直径减小、愈合天数缩短,均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毒性实验,未见小鼠明显异常。结论海墨痔疮胶囊对兔直肠粘膜溃疡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