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管压力是影响多孔介质中多相流体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采用实验方法测定,但难度大、耗费时间,且准确性难以保证.毛管压力和电阻率指数均为岩石多孔介质中含水饱和度的函数,通过毛管压力与电阻率指数之间函数关系的推导,利用电阻率指数数据直接计算出毛管压力.为了验证两者之间的幂函数模型(Li模型),同时基于更多岩石样品数进行数学模...  相似文献   

2.
毛管吸渗驱油作为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该类油藏的开发中应重点加以分析。文章利用量纲分析方法研究了考虑毛管压力的一维非混相驱替过程,得到了毛管压力的无因次表达式。分析了驱替过程中毛管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毛管压力对驱替的影响与岩石润湿性、原油粘度、渗流速度、井距、孔隙度、岩石渗透率等因素有关。在低渗透油田开发实践中,要充分考虑毛管压力对驱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液体与岩石以及液体与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严重影响原油的采收率。这些界面化学反应直接控制着岩石的润湿性、毛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在不同条件下 ,对Berea砂岩以及TexasCream石灰岩岩心所进行的一系列离心分离流体试验 ,能够确定残余润湿相饱和度和非润湿相饱和度以及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启动压力和毛管压力对低渗透油田生产参数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解决低渗透油田生产参数变化与中、高渗透油田不同的问题,考虑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毛管力、重力等因素情况下,推导了低渗透油田油水两相渗流时生产参数含水率、无因次采油指数、无因次采液指数的变化形式,并具体分析了3种因素对生产参数的影响,指出毛管力和启动压力的存在增加了含水率,增加了无因次采液指数,对无因次采油指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温高压下岩石声波及电阻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不同孔隙度和不同渗透率的多块岩心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了测量,得到其纵、横波速度以及电阻率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通过油驱水实验,得到了高温高压下的含水饱和度与电阻增大率的关系。由水驱油、气驱油和气驱水实验发现了在驱替过程中声波和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并解释了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润湿性对油水渗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亲水露头砂制备水测渗透率分别为0.030、0.197、0.508μm2的3组人造柱状岩心,每组岩心分为表面亲水(不处理)、中性润湿(经甲基硅油处理)、亲油(经胜利原油煤油混合油处理)3类,其表面润湿性经切片测定动态接触角确认。分别用矿化度19.4 g/L的模拟胜利地层水和模拟油测定岩心渗透率。相同渗透率岩心的水测渗透率,岩心表面亲水时最高,中性润湿时次之,亲油时最低,变化幅度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最大达600倍;油测渗透率则在表面中性润湿时为最高,亲油时次之,亲水时最低。岩心的水驱采收率,以岩心表面中性润湿时为最高,表面亲水时大幅下降,表面亲油时最低,但与表面亲水时相比,降幅不大。认为油润湿是低渗透油藏注水压力高的原因之一,将油藏润湿性转为中性,可提高水(及化学驱油剂)的注入能力。表3参8。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岩性、润湿性、渗透率等条件下岩心油驱水和水驱油过程中岩石电阻率的变化,分析了流体流动对低渗岩石电阻率和阿尔奇饱和度指数以及地层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①低渗透油层亲水岩心和亲油岩心的电阻率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②岩心渗透率越高饱和度指数越高,渗透率越低饱和度指数越低;亲油岩心电阻率较大,亲水岩心电阻率较小.③岩心渗透率越高,岩心的电阻率越低;岩心渗透率越低,岩心电阻率越高.④在相同的驱替速度下,电阻率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加.⑤低渗透储层亲水岩石的饱和度指数值大于亲油岩石的饱和度指数值.  相似文献   

8.
测量了夏70-01井岩心在高压下的孔隙度、超声纵波速度(或时差)与压力的实验关系;介绍了时差-压力滞后现象,提出了应采取的实验措施;将在30MPa有效压力下的时差数据与威利公式进行了对比,还比较了轴压、转压分别单独施加和同时施加对波速的影响,实验频率为500kHz,岩心样品为固结砂岩。得到的该井压实系数符合东营凹陷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
由电阻率测井计算含水饱和度,依据对有代表性岩样的实验室测量获得的电阻率指数I与含水饱和度Sw的关系。要精确评价油气远景,I ̄Sw的实验室测量应在模拟储层压力、温度和储层岩石地下润湿性的储层条件下进行,并且减饱和过程也应模拟生产过程和饱和度历史。文章介绍了润湿性、饱和度历史和岩层上覆压力对I ̄Sw曲线的影响。采用油/水多孔板减饱和方法,测量了10块岩样的电阻率指数。沿岩心柱长度相邻间隔放置了六个电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理解目前在储层润湿性对电阻率影响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结果,根据润湿性对电性影响的微观机理以及储层特性的差异,首先提出了水湿储层中润湿水膜存在连续状和分散状这两种形式;接着利用逾渗理论研究了在具有不同连通性和均质性的储层中,润湿性对电阻率的影响规律;最后从阿尔奇公式出发,进一步分析了润湿性对电性影响的特征。根据阿尔奇公式的分析结果同逾渗理论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含水饱和度范围内,水湿储层的电阻率均比油湿储层低;在低含水饱和度下,润湿性对电性影响的差异可归因于储层连通性和均质性的不同。连通性好、非均质性不显著的水湿储层,其I-S曲线呈现凸型;连通性差、非均质性显著的水湿储层,其I-S曲线呈现凹型。在确定饱和度指数时,除考虑储层的润湿特性以外,还需要考虑储层孔隙的连通状况和均质性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由于储层多孔介质界面现象的存在,采用类似干气的传统物质平衡方法来计算凝析气藏的储量并预测其产量必然与实际的储量和产量存在差异。基于相平衡计算模型建立了考虑吸附和毛管压力影响的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利用该方程可以准确计算凝析气藏的储量并预测其产量。将该方法运用于实际凝析气藏中,结果表明该方法所计算的储量和预测的产量均小于传统物质平衡方法和不考虑吸附和毛管压力影响的物质平衡方法所计算的结果,且与现场实际结果更为匹配。该研究对于凝析气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混相气水交替注入已在世界上很多油田实施,同时开展了大量的数值模拟来研究速度、重力、段塞尺寸、非均质性对气水交替的影响。但是关于气水交替驱油效率的实验室研究还没有见到文献报道。本文报道了在玻璃珠人造岩心的模型上进行了一系列气水交替驱替试验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1)研究一次接触混相气水交替注入法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2)阐明驱替过程的驱油机理;(3)为有效开展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基准数据系列。研究中使用玻璃珠人造岩心而不用岩心是为了使我们首次直观地观察每个气水交替试验过程中流体的相互作用。一系列的间接混相气水交替驱油试验是按气水比分别为1:1、4:1、1:4进行的。在一定的流速范围内完成这些试验以研究毛管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并把它们的驱替动态与水驱和简单的混相驱试验相比较。结果表明:驱油效率是速度和气水比的函数,还发现模拟用油-水和溶剂-水相对渗透率是不同的,尽管事实上油和溶剂是一次接触混相。如果这一结论对油藏流体成立的话,则清楚地表明一次接触混相将影响气水交替驱油效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水驱压力对特低渗储层水驱油效率及产液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峰油田长8特低渗透储层为侧,通过建立不同试验条件进行水驱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开发初期和不同开采阶段提高水驱压力对驱油效率和产液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开采阶段提高水驱压力均有利于低渗储层水驱驱油效率和产液速度的提高,但开发初期压力不能过高,否则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注入水易沿高渗条带突进,过早形成水窜,不利于驱油效率的提高;相反,晚一些提高水驱压力,即在无水期结束或含水95%后提高注水压力驱油,更有利于驱油效率和产液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注CO2开发油气田是一种有效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技术手段,但由于CO2区油成本较高,分析储层是否适合注CO2,其驱油方式的可行性研究至关重要。地层渗透率和压力保持水平对CO2驱油效率影响较大,因此,通过室内长岩心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渗透率和压力保持水平条件下CO2驱油效率、驱替压差及气体突破时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驱替过程中驱替压差随渗透率的降低而增大,驱油效率和气体突破时间也都随渗透率降低而增大;随压力保持水平升高,CO2突破时间越长,驱油效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毛管理论,在构建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等效毛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孔隙度谱(φi)、渗透率谱(Ki)和等效毛管压力曲线(pci)的理论模型;为扩展理论模型的实际应用,引入阿尔奇公式建立定量表征φi、Ki、pci的通用模型。对比现有模型表明:(1)现有孔隙度谱模型与φi的通用模型相同;(2)相较于普塞尔(Purcell)渗透率模型,Ki模型能计算得到渗透率谱;(3)相较于现有的毛管压力曲线构建经验模型,pci模型具有理论基础且克服了现有模型仅基于孔隙度谱分量构建的应用局限。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TSX井二叠系茅口组实例应用表明,基于孔隙度谱、渗透率谱及等效毛管压力曲线可有效区分储集层类型并计算得到储集层物性及孔隙结构参数,进而有效评价储集层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6.
岩心渗透率对复合驱油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斌 《油田化学》2007,24(1):67-69,96
实验三元复合驱替液由10.0 g/L NaOH、3.0 g/L表面活性剂ORS-41、1.0 g/L聚合物1275A组成,用矿化度4.456 g/L的大庆油田平均地层水配制,45℃下与大庆脱气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平衡值为1.2×10^-3mN/m,瞬时最低值为2.4×10^-3mN/m,黏度为19.0 mPa·s。在气测渗透率在0.017×10^-3-687×10^-3μm^2含油饱和度在42.37%-68.05%的21支人造均质砂岩岩心上,水驱之后注入0.2 PV复合驱替液并恢复水驱,测定水驱后采收率增值,表示复合驱替液的驱油效率。驱油效率-渗透率曲线为典型的S形曲线,渗透率≤1.56×10^-3μm^2≥16.2×10^-3μm^2采收率增值变化很小,渗透率从5.5×10^-3μm^2至16.2×10^-3μm^2,采收率增值由9.76%猛增至21.00%。在本实验条件下,16.2×10^-3μm^2复合驱岩心的临界渗透率值,该复合驱替液适用于渗透率≥16.2×10^-3μm^2油藏。用驱替压力梯度与孔隙半径(毛管半径)之间的关系和聚合物分子线团回旋半径与孔隙半径的配伍性解释了这一实验结果。图2表2参8。  相似文献   

17.
渤海LD5-2油田具有平均渗透率较高和非均质性较严重等特点,长期高强度水驱进一步加剧了储层间非均质性,亟待采取调剖调驱措施来实现深部液流转向.本文以LD5-2储层特征为模拟对象,采用三并联岩心实验开展了调剖调驱剂注入压力对分流率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微球颗粒易于在岩心注入端端面滞留,引起注入压力"虚高",液流转...  相似文献   

18.
低渗和高渗岩心中凝析油堵塞及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岩心驱替实验定量确定Berea的砂岩及Texas的乳状石灰岩岩心由于凝析油积聚所导致的相对渗透率的降低率 ,并通过精确控制岩心进出口压力动态建立原始凝析油饱和度剖面。研究结果有助于油藏工程师评价和处理低产能的凝析气井 ,尤其是对高渗油气藏 ,应仔细地评价当压降足够大而低于露点压力时近井带的伤害区域  相似文献   

19.
在对砂质砾岩、细粉砂岩这2种不同岩性的典型特低渗储层共计28块岩心样品进行室内常规驱替实验、对比实验和铸体薄片浸泡实验的基础上,评价OR和DA这2种不同类型的改性注入剂对各岩样驱替相渗透率和驱油效率的改善情况,分析其改善渗流能力的机理,再对2类改性注入剂的注入浓度进行优选,最后进行现场试验.研究表明,改性注入剂OR在细粉砂岩类特低渗储层中适用性较好,改性注入剂DA在砂质砾岩类特低渗储层中适用性较好,2类改性注入剂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驱替相渗透率和驱油效率,并不同程度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浸泡实验表明2类改性注入剂均能使样品孔隙内的填隙物发生溶蚀,改性注入剂DA和OR最合理的注入浓度分别为3 000mg/L和2 000mg/L.最后进行的现场试验表明改性注入剂能使单井注水压力平均下降2.76MPa,日注水量平均增加4.15m3,吸水状况也能得到改善,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注剂成份和压力对富化烃气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ye.  JJ  崔占东 《国外油田工程》1996,12(7):28-32
本文通过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油藏条件下相态特性和三次气驱的实验、研究了烃类注剂成份和压力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在较低富化程度或低压下会使注入剂流度降低和降低采收率。然而,对于与油进行了多次接触混相的气体注剂。其驱替效率则较高。实验表明注近混相烃气的方法很有希望,而且在油田中对原驱油效率和近混相气驱效率可以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