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微波辐射在联氨还原法制备金属Co纳米微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次亚磷酸钠为辅助还原剂,联氨为主还原剂,在微波辐射下还原钴盐制备六方结构o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散射仪观察并测定纳米Co粒子的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确认Co纳米粒子为类球形,粒径为10~15nm.在正己烷中存在软团聚,团聚体平均尺寸约30nm.采用XPS考察产物的表面价态,证明金属Co纳米晶是以零价态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在多元醇媒介中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油酸/三苯基膦包裹的钴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4g(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仪(IR)和热重分析仪(TG)对所得样品进行了分析.TEM照片显示所制备的钴纳米粒子粒径约为14nm,分散良好,尺寸分布较窄.XRD分析表明,钴纳米以六角密堆积和面心立方的混晶形式存在.研究发现溶液的pH值对产物有重要影响,即只有当溶液的pH值高于12.62时才可以得到纯的纳米钴.热重分析证实包裹在纳米钴表面的油酸和三本基膦分别占整个纳米粒子质量的25.8%和69.2%.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溶剂热法在乙二醇溶剂里制备了小尺寸的多枝权CdS纳米晶粒,通过溶剂、硫源的选择,使其直径接近激子的玻尔半径(6nm),分析硫源和溶剂对CdS粒子晶体结构、形貌和尺寸的控制作用.对多枝权粒子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初步得到一种可能的两相共存的生长机制.光学性能的测试显示样品具有良好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发光性能.选择合适的反应源和溶剂可调整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尺寸,对制备满足不同应用需要的纳米结构,尤其是复杂形貌的纳米量子器件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荆,氯金酸为反应前体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和保护剂.在水的参与下,室温中用超声方法成功制备单分散的纳米金粒子.纳米金粒子尺寸大小约为10nm,颗粒形状均匀.并进一步探讨了制备纳米金粒子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AgNO3为前驱物,乙醇为还原剂及溶剂,制备得到了银纳米粒子。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银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PVP可以对银纳米粒子的生长起到很好的表面修饰作用,银纳米粒子在400nm~410nm处产生明显的纳米银所具有的表面等离子态特征吸收峰,银纳米粒子的吸收强度随反应时间延长及前驱物浓度增加而提高。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具有球状形貌特征,尺寸分布窄。改变PVP与AgNO的投料比,可以得到不同尺寸的银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大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及生物适应性,使得PVP在制备金属纳米粒子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有大量关于以PVP为大分子表面修饰剂制备不同形貌金属纳米粒子的文献报道。文中综述了以PVP为表面修饰剂,分别以乙二醇、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及水为溶剂,通过溶剂和PVP自身的还原作用,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不同形貌金、银纳米粒子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不同溶剂体系中不同形貌金属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研究是未来该领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Fe(acac)3为原料,乙二醇、聚乙二醇1000和聚乙二醇5000为还原剂和溶剂,在温和的溶剂热的条件下制备了不同尺寸的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磁性测量技术对制备的Fe3O4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发现,聚乙二醇分子链的长度对Fe3O4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大小、结晶度和饱和磁化强度均有重要影响.以乙二醇、聚乙二醇1000和聚乙二醇5000为还原剂制备的Fe3O4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别为2~3nm、5nm和7~8nm;相应的纳米Fe3O4颗粒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55.2、61.5和81.3emu/g;同时结晶度也随分子链的增加而增加.随分子链长度的增加,还原剂还原性的逐渐增加是导致Fe3O4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大小、结晶度和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增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羟基化SBS模板合成金纳米粒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羟基化SBS为模板,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氯金酸为原料,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制备得到了金纳米粒子。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所合成的纳米金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羟基化SBS可以为金纳米粒子的成核和长大起到较好的模板作用,金纳米粒子可以产生纳米金所具有的表面等离子态的特征吸收峰;改变合成条件,可以控制金纳米粒子特征吸收峰的位置;透射电子显微镜给出金纳米粒子具有球状形貌特征,且具有较窄尺寸分布。  相似文献   

9.
以窄分布两亲嵌段共聚物MPEG-b-PS在甲苯中自组装形成的反胶束为纳米模板制备了银纳米杂化材料;通过TEM、UV对杂化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还原剂水合肼用量对银纳米粒子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尺寸随着还原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水合肼用量分别为溶液质量的0.5%、1.0%、2.0%、5.0%时,相应得到的银纳米粒子尺寸分别为3~4nm、7~8nm、10~12nm、20nm,说明通过调整还原剂用量可控制纳米杂化材料的尺寸.  相似文献   

10.
用超临界流体沉积法以无机盐为前驱物制备纳米复合材料.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溶剂,乙醇或乙二醇为共溶剂,AgNO3为前驱物,SBA-15为载体,在50℃、23~25MPa、3~24h条件下制备担载型纳米复合材料.反应结束后,经焙烧、还原处理,可得到Ag/SBA-15纳米复合材料.经XRD、TEM表征发现,担载的Ag纳米粒子分散均匀,粒径范围3~7nm;纳米线宽度5~9nm,长度由十几纳米到几微米,分散性较好.实验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沉积法是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共溶剂可以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无机盐.选择合适的沉积条件可以控制复合材料中金属相的形态. 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催化活性评价表明,300℃下CO选择氧化反应可以完全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