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目的:利用红外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药桑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药桑的红外图谱进行模式识别。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绘制不同产地药桑果实及桑叶、桑枝的红外指纹谱图,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多个产地药桑以及桑叶、桑枝的红外指纹图谱,发现不同产地样品的红外光谱基本一致,有个别特征峰的相对吸收强度有所变化,指纹区小峰的微小差异,其主要化学物质在红外光谱吸收峰中的峰强和出峰位置上都很相似。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布地不同会造成药桑在化学组成上存在着差异,即地理位置对药材质量是有影响的,只有采取对其复杂化学组分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方法,才能保障药桑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有效区分不同产地药桑。结论 FTIR法结合主成分分析可以区分不同地区的药桑果实及枝、叶,能为药桑的品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微环境pH调控技术的格列吡嗪pH非依赖型缓释片,对格列吡嗪、辅料、pH调节剂进行处方前研究.方法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评价格列吡嗪与辅料是否相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列吡嗪和有关物质的质量分数.结果 差热分析结果表明,乳糖、硬脂酸镁和候选的pH调节剂对格列吡嗪的特征峰位有影响,影响范围在1~13℃之间;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格列吡嗪在特征区和指纹区内的特征峰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液相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的格列吡嗪质量分数在99.4%以上,有关物质质量分数在0.5%以下.结论 所选辅料、pH调节剂全部与格列吡嗪相容,对格列吡嗪的稳定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可用于处方研究当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海拔高度黄连药材红外光谱的"指纹特征"以及盐酸小檗碱在黄连样品中含量的整体变化规律.方法借助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非分离检测黄连样品不同部位、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海拔高度的红外光谱.结果黄连根茎、叶柄和须根的红外光谱图均具有明显的"指纹特征",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趋势为:根茎>叶柄>须根;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黄连叶柄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随之增加,在海拔1 200m种植时,黄连叶柄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低于海拔为1 300、1 400、1 500m高度的含量;海拔高度、生长年限对黄连根茎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无影响.结论红外光谱技术能够较准确的把握黄连药材的整体质量,为规范种植黄连药材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炮制过程中山茱萸红外光谱的宏观和指纹特征与美拉德反应的关系。方法 以酒蒸法炮制山茱萸药材,对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酒萸肉饮片进行红外光谱信息采集并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红外光谱信息,可以推断山茱萸中存在醇类、有机酸类、酯类等化合物,炮制过程中各类成分有规律地变化并趋于稳定,在3 309、1 713、1 028 cm-1有特征吸收。过程分析发现氨基化合物在0~24 h内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而在24~48 h之间含量呈下降趋势,结合前期对山茱萸炮制过程中美拉德反应的理化参数研究结果,判断24 h为最佳炮制时间。结论 红外光谱分析快速、方便,特征性强,可以识别山茱萸炮制品中的主体成分,与美拉德反应相结合,为炮制工艺的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中药薄层色谱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气相色谱指纹图谱、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紫外光谱指纹图谱、红外光谱指纹图谱、核磁共振指纹图谱、质谱指纹图谱、X一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和DNA指纹图谱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随着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红外光谱技术已经在中药炮制研究中展现出了重要的作用。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鉴别能力强,检测结果精准等使其在中药研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药品的成分进行很好的鉴别,并且对中药的成分和计量进行精准的测量。本文对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炮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为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牛黄解毒丸红外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可用于鉴别牛黄解毒丸的红外指纹特征图谱。方法对所有样品采用统一的提取条件,采用丙酮提取并测试其提取物的红外指纹图谱。结果不同厂家多批次牛黄解毒丸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红外指纹特征图谱,并与伪品区别明显。结论经数据平均后的牛黄解毒丸的红外指纹特征图谱可以作为其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的根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正品桑白皮与易混淆品种的红外光谱指纹谱.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指纹谱分析法.结果不同来源的正品桑白皮的指纹光谱基本归纳为3类,混淆品种为5种类型.归纳其指纹谱特征,以共有的(1 627±7)cm-1吸收峰的透射率(Ts)为基准,在指纹区(1 026±5)cm-1处的吸收峰为特征吸收峰,它的透射率为Ti,求出对透射率为Tr(Tr=Ti/Ts).结论Tr<1,特征吸收峰单峰者为正品桑白皮.Tr>1,特征吸收峰单峰或Tr<1,特征吸收峰双峰者为混淆品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红外、紫外光谱指纹谱并测定燃烧值,综合评价12批复方川贝精片的质量差异。方法:采集190~400 nm范围内复方川贝精片紫外光谱建立其紫外光谱指纹谱,采用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仪记录4 000~400 cm-1范围内复方川贝精片红外光谱指纹谱,利用全自动量热仪测定本品燃烧热值。利用系统指纹定量法对本品3种检测方式进行质量评价,并对不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除S12外,其余各批在UV和IR指纹谱测定下定性相似度Sm均≥0.99;定量相似度Pm显示,IR检测和燃烧热测定各批样品含量比较接近,而S8、S9及S11样品中UV检测下化学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余两者检测结果;S12在三种检测方式下含量均最低。结论:IR-UV光谱指纹谱与燃烧热测定,可便捷的用于复方川贝精片质量控制,为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安多霖胶囊内容物的红外光谱和HPLC指纹图谱,考察喷雾干燥与微波干燥对安多霖胶囊内容物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安多霖配方提取液选择喷雾干燥、微波干燥两种方法,制备8批供试品,绘制8批粉体的红外光谱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绘制不同粉体溶液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不同干燥方法所得粉体的图谱,评价不同干燥工艺的优劣。结果 安多霖胶囊配方提取液经喷雾干燥和微波干燥后,其红外光谱和HPLC指纹图谱极其相似,不同干燥工艺没有引起安多霖胶囊物质基础的改变。结论 不同干燥工艺所得安多霖胶囊内容物的物质种类和总量极其相似,两种干燥方法均可应用于安多霖胶囊配方提取液的干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发现鼻炎及其并发症的中西药和非药物治疗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文献和医患互动论坛上的鼻炎相关问答帖为数据源,利用中文文本分词、数据清洗、词频统计、相关分析等方法发现鼻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规律。结果:鼻炎的治疗方式分为西药、中药、中成药和非药物治疗,其中苍耳子经常被用做鼻炎偏方,玉屏风颗粒或散剂是治疗鼻炎的重要中成药,针灸是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针刺、按摩也是不容忽视的非药物治疗方式,免疫疗法和脱敏疗法比较受推崇,生理盐水、减充血剂经常用于辅助治疗,目前医界提倡中西医结合疗法。鼻炎并发症发病较高的依次是鼻窦炎、气管炎、咽炎、中耳炎、肺炎,其症状和用药都有不同。结论:本文发现的中西药及非药物治疗鼻炎及其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可以为临床选药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验证了医学研究网络数据源的可用性和文本挖掘方法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黄柏紫草地榆霜并对其质量控制疗效.方法 采用水包油乳膏基质配制,然后进行复方黄柏紫草地榆霜的稳定性实验和皮肤刺激性实验.并用对照法验证临床疗效.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 所配制黄柏紫草地榆霜稳定性好,对皮肤无刺激性.10%的复方黄柏紫草地榆霜组与派瑞松霜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该霜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质控方法简单、可靠.复方黄柏紫草地榆霜疗效好,安全性高,是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理想制剂.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可视化褶合指纹谱对中药材的定性鉴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信息变换和计算机技术,对中药材进行快速鉴别。方法:中药材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经过褶合变换,挖掘隐含的特征信息,通过计算可视化技术获取相应光谱的可视化褶合指纹谱。结果:应用该技术对8种不同药材进行鉴别,方法更为简便、直观。结论:褶合变换可以挖掘近红外光谱的特征信息,结合计算可视化技术,获取中药材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可视化褶合指纹谱,拓宽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在中药材定性鉴别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权建文  李博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591-2593
目的研究几种中药体外对大肠埃希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效果,分析五倍子、黄连、黄柏对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选择我院中药房清热药物五倍子、黄芩、黄连进行研究,分别制备中药水煎剂、菌悬液,最后进行抑菌试验分析。结果阳性组与阴性组MIC平均值对比,3种中药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清热药物具有明显抑菌作用,不同的中药抑菌范围特定,临床只要做到合理选择,就可以有效抑制细菌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近红外的红参药材质量快速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红参药材质量评价的新方法。方法对红参同时进行原料定性鉴别和水分含量检测。将样品NIR光谱同标准光谱库相比较,计算相似度匹配值。以传统的干燥失重法(LOD)为参照方法,应用相关光谱法进行波长选择和多重散射校正(MSC)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建立NIR光谱预测水分含量的校正模型。结果NIR光谱库可正确区别红参和伪品;最优PLS校正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7。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中药生产企业的原料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中药配方颗粒具有组方灵活、随证加减、起效快、易吸收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也使得中药配方颗粒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其应用领域、临床疗效等的实验研究也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定性、定量制订质量标准等方面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现代分析技术及药物分析学的发展动态,围绕化学药、基因工程药物以及中药,就质量源于设计、过程分析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药物固态性质研究技术、药物的杂质研究技术、处方前和早期阶段的分析方法、体内药物分析及药物代谢研究方法和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评述,探讨现代药物质量控制的方法及策略,为药物分析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科研选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立新 《中外医疗》2014,(5):190-191
针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及探究,分析国际及国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与归纳。通过一系列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方剂中、兴奋剂检测、中药、药动学以及抗生素、天然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与心血管的研究等方面中已有很广泛的应用,因为从气相色谱柱分离后的样品为气态,流动相同样是气态,和质谱的进样需求相吻合,比较容易把这两种仪器进行联用,且气一质联用法结合了气相色谱与质谱的特性,补全了两者的缺点,因此有着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以及鉴别能力强的有点,能够同时进行待测组分的鉴定与分离,尤其适用于很多组分混合物里面未知组分的定性及定量研究。分析化合物的内部结构,精确的测定化合物所含分子量因此能够用于检测体液中药物及生物样品与代谢物的痕量。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检测方面有着十分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中药饮片中的药对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根据症状和中药饮片的分析,药对的使用对常见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药对的使用以补益类为主,其次为清热解毒类。  相似文献   

20.
中药毒性及其内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运用经验为背景的中药毒性有自身特殊内涵。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在追溯中医“药毒”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西医和中医关于药毒的不同理解,提出中药在运用中涉及诸多调控要素和中药成分及作用的复杂性,中医关于中药毒性的认识与西医对药物毒性的认识有所不同,简单套用现代药毒的概念和研究思路来研究中药毒性是不适宜的。药毒的相对性决定了将有更多的中药毒性被发现。现代中药毒性的研究应在药毒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中药性能与毒性、中药配伍与毒性、方药毒性与病证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