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脑内窥镜手术是近年微创伤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报告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施行脑内窥镜手术40例.包括脑肿瘤切除25例,脑囊肿摘除5例,脑内异物摘除4例.脑脓肿摘除3例,脉络丛烧的治疗脑积水2例,脑内寄生虫取出1例.病变均位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其中鞍区18例、大脑半球8例、基底节区6例、侧脑室内5例、小脑半球3例.手术有效率97.5%(术后1月).术后无昏迷、偏瘫、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本文介绍了内窥镜的手术方法,对于如何术中应用激光及防治并发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内窥镜在脑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内窥镜手术是近年微创伤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报告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施行脑内窥镜手术40例。包括脑肿瘤切除25例.脑囊肿腺5例.脑内异物除4例.脑脓肿除3例.脉络丛烧灼治疗脑积水2例,脑内寄生虫取出1例。宿变均位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其中鞍区18例、大脑半球8例、基底节区6例、侧脑室内5例、小脑半球类3例。手术有效率97.5%(术后1月)。术后无昏迷、偏瘫、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本介绍了内窥镜的手术方法,对于如何术中应用激光及防治并发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小脑出血患者27例,均采用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第2天和第7天复查头颅CT,21例血肿完全清除,6例大部分清除。术后6个月按GOS评定疗效,优良率为88.9%(24/27),死亡率3.7%。结论采用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小脑出血对中度以下昏迷、出血量20ml以下的患者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4.
CT立体定向术脑组织活检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CT立体定向术脑组织活检32例,确诊率达96.89%。其中8例由CT立体定向引导纤维导管脑内窥镜直观下活检,全部均获组织学诊断。提示适当病例加用脑内窥镜还可提高脑活检的成功率。CT对颅内病变的定性诊断率为70~80%。因此,放射影像技术,仍不能完全代替病理学诊断,但本组病例表明CT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术有力补充了其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减少脑组织损伤、并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临床应用脑内窥镜处理脑深部病变。方法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应用AESCULP及HB-2型神经内窥镜,治疗脑深部病变54例患者;其中包括脑肿瘤切除30例,脑内异物摘除8例,脑囊肿摘除5例,脑脓肿摘除3例,脑内病变活检2例,脉络丛烧灼治疗脑积水2例,脑内血肿清除及取出脑内寄生虫各2例。结果手术有效率96%(术后1个月)。术后无昏迷、偏瘫、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脑内窥镜手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手术规划系统引导立体定向脑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0例脑内病变的临床资料,均在三维可视化手术规划系统引导下进行立体定向脑活检术。结果 病变位于额叶2例、颞叶2例、胼胝体2例、脑干及丘脑3例,多发病灶1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胶质母细胞瘤2例,间变星形细胞瘤2例,弥漫型星形细胞瘤3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例。术后复查头颅CT未见出血。结论 三维可视化引导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手术创伤小,穿刺路径可规划,可控制,提高了脑活检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MRI结合立体定向技术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的优越性。方法应用LEKSELL-G型头架,CT/MRI定位,对11例颅内小病灶显微手术切除,病变性质脑转移瘤1例,脑膜瘤3例,脑胶质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囊虫病1例,炎性肉芽肿4例。结果所有病灶均获得全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CT/MRI结合立体定向技术辅助的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具有定位精确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引导的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脑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软件系统进行脑内病灶活检手术37例,人工计算及计算机辅助软件自动计算靶点并互相印证。结果病检确诊肿瘤20例,局灶性炎症增生10例,脑脓肿4例,未能确诊3例。结论多层螺旋CT引导的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术对明确颅内病变性质是可行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率低及病检准确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立体定向脑内窥镜手术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内窥镜手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位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病变,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施行脑内窥镜手术50例;其中包括脑瘤切除,异物、囊肿、脓肿或囊虫摘除,脑内病变活检,血肿排空,脉络丛烧灼等手术。术中成功应用了双套管法和钬激光。结果:手术有效率96%(术后1月)。无手术死亡及术后昏迷、偏瘫、颅内出血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此方法使以往立体定向穿刺的不可视性,变为可视性操作;扩大了手术范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CT引导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切除23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精确定位,在显微镜下全切除病灶。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11例表现为癫痫患者中,10例得到控制,1例需药物控制;术后无新发癫痫病例。结论 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具有较大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神经内窥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9,自引:15,他引:104  
目的探讨微侵袭内窥镜神经外科的手术技术方法.方法应用单纯内窥镜手术(EN),内窥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EAM),内窥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ECM),并结合立体定向、激光等技术,治疗各种神经外科疾病84例.其中各类颅内囊肿33例,脑囊虫6例,脑积水16例,颅内肿瘤15例,颅内血肿8例,立体定向和姑息性手术6例.结果对颅内囊肿应用EN治疗21例,ECM10例,EAM2例,其中30例术前症状改善;颅内肿瘤用EN切除1例(1.5cm直径),ECM全切5例,EAM全切9例,其中13例症状缓解,1例无变化;6例脑囊虫均用EN摘除,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其余30例(脑积水、活检、血肿、肿瘤姑息手术)均行EN手术,26例改善症状.84例中有4例出现并发症,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和一过性心肺功能异常.结论 (1)神经内窥镜对颅内囊性病变、脑室内病灶、脑积水、脑囊虫和颅内深在的小病灶有独到的价值.(2)神经内窥镜对显微外科手术有辅助作用,可以提高手术质量.(3)神经内窥镜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反应轻,可减少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垂体移位切除三脑室-脚间池巨大皮样囊肿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例行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垂体移位切除三脑室-脚间池巨大皮样囊肿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传统开颅手术及神经内镜下垂体移位切除中线区肿瘤的相关文献。结果应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垂体移位完整切除了患者的三脑室-脚间池巨大皮样囊肿。术后患者出现了短暂的尿崩,经对症处理,完全恢复健康,无永久性尿崩及永久性垂体功能减退。结论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垂体移位切除三脑室-脚间池皮样囊肿,无需牵拉重要脑组织及血管,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其中采用神经内镜下囊肿脑池造瘘和囊壁部分剥除18例,囊肿次全切除3例,囊肿脑室造瘘5例(1例尚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随访3个月-2年。结果 术前有症状的20例患者中,症状消失11例,改善7例,无变化2例,术后不能改善的症状主要是癫痫。有随访影像学复查结果的16例患者中,囊肿消失6例,缩小7例,无变化3例。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有效和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我院30例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总结。结果经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中,症状明显改善28例,囊肿缩小或消失25例。结论显微手术能有效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对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需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Colloid cysts are uncommon, intracranial lesions frequently arising from the anterior aspect of the third ventricle. Rarely a cyst presents greater than 30 mm diameter as a giant colloid cyst. This case reports a patient with a giant colloid cyst occupying a cavum septum pellucidum et vergae. The clinical and operative significance of this anatomical variation is discussed and the giant colloid cyst literatu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6.
内窥镜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窥镜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神经内窥镜进行内镜下和内镜控制下以及内镜辅助下的各种神经外科手术122例,包括各种颅内肿瘤切除68例,颅内血肿清除51例,颅内囊肿切除2例,脑积水造瘘1例。结果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满意,2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无复发;48例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囊肿全切除,另1例囊肿缩小;1例脑积水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脑室明显缩小。结论内窥镜技术在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内镜经鼻手术治疗侵犯颅内的巨大鼻窦黏液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经鼻手术治疗侵犯颅内的鼻窦黏液囊肿的外科技术。方法 对6例侵犯颅内的鼻窦黏液囊肿行内镜经鼻囊肿“造袋术”,切除囊肿壁,保留与硬脑膜、视神经黏连紧密的部分囊肿壁,保证囊肿腔与鼻腔引流通畅。结果 囊肿壁大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前2例失明者术后视力无改善,4例视力下降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3例眼球突出者术后眼球回缩.眼突出度恢复正常。1例眼球运动障碍者眼球运动部分恢复。术后无颅内出血、感染。平均随访16个月,囊肿均无复发.鼻窦腔引流通畅。结论 对侵犯颅内的鼻窦黏液囊肿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避免病人失明。内镜经鼻手术安全、有效.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及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18.
神经内窥镜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手术的应用。方法 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有颅内庄增高症状的蛛网膜囊肿5例,脑积水20例,囊性颅咽管瘤4例,脑穿通畸形1例,脑室内囊肿1例。结果 所有患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影像学检查改善30例,无明显变化1例。31例中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热1例,颅内感染1例,一过性外展神经麻痹1例,癫痫1例。结论 神经内窥镜手术适用于颅内囊性占位病灶及脑积水的治疗,其损伤小,术后康复较快,可缩短住院时间,为神经外科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导水管梗阻所致巨大脑室脑积水手术治疗的指征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神经内镜下共治疗32例巨大脑室脑积水患者,其中25例行经额入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例行经额小脑上池囊肿造瘘术,5例行枕下入路内镜下后颅窝囊肿切除、囊腔枕大池造瘘,1例行经枕下入路导水管成形术.结果 术后随访1-4年,32例具有行走不稳、尿失禁、智商下降、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患者中,26例症状明显改善,6例症状未继续进展.6例术前存在高颅压症状患者术后症状改善,除1例出现硬膜下积液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巨大脑室脑积水并非内镜手术治疗禁忌,凡影像检查确定为导水管梗阻所致的巨大脑室脑积水,均应积极手术治疗,改进手术方法 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