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色谱专家系统中判断样品是否满足气相色谱(GC)分析必要条件的软件。依据是:能以合适k′(0.2相似文献   

2.
许国旺  卢佩章 《色谱》1990,8(6):345-354
 ]本文报道了色谱专家系统中判断样品是否满足GC分析充分条件的软件。依据是:对满足必要条件的样品,除了碳数间峰容量不足及作用距离十分相近的某些位置异构体分不开外,均可采用GC,通过调节选择性获得分离。采用产生式的知识表达,并用正向推理,在IBMPC机上实现了判断样品是否满足GC分析充分条件的功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色谱专家系统中判断样品是否满足GC分析充分条件的软件。依据是:对满足必要条件的样品,除了碳数间峰容量不足及作用距离十分相近的某些位置异构体分不开外,均可采用GC,通过调节选择性获得分离。采用产生式的知识表达,并用正向推理,在IBM PC机上实现了判断样品是否满足GC分析充分条件的功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 (GC×GC-TOFMS) 快速定性分析飞灰样品中17种二(噁)英的方法.实验证明,采用GC×GC二维特征谱图、TOFMS谱图库检索(自建谱库和NIST库)以及丰度比的定性手段,能在42.5 min内快速分离和定性17种二(噁)英的同分异构体.本方法对大于 0.5 pg/μL (TCDD) 的样品有较好的灵敏度.因此,在二(噁)英分析领域,GC×GC/TOFMS技术可以作为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HRGC/HRMS)技术的补充和替代.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用气相色谱(GC)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出人体液中一叶萩碱的方法.尿样经碱化后用乙醚直接萃取,回收率为72.1%;血浆样品用Sep-pak小柱提取,回收率为 43.9%,GC/MS的检测限为 20ng.方法快速、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6.
于万滢  张华  黄威东  陈吉平  梁鑫淼 《色谱》2005,23(2):196-201
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GC/qMS)、气相色谱/正交加速飞行时间质谱(GC/oaTOFMS)和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GC/FTIR)联用技术,对一种陕西产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基于GC/qMS谱库的检索功能,结合GC/FTIR在结构鉴别上的优势和GC/oaTOFMS对质谱碎片离子精确的质量测定功能,成功地实现了对68个色谱组分的定性分析。与使用单一的联用技术(例如GC/qMS)相比,利用多种色谱联用技术在定性分析上的互补性,可以明显提高对组成复杂的挥发油类样品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脱附结合吹扫捕集(P&T)技术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富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分析检测,建立了一种大气中多组分VOCs分析方法。将热脱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应用于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分析中,使样品经过吸附管及捕集阱双重富集后再进入GC/MS检测,VOCs分析结果部分目标物检出限可达到0.1 ng/L,实际平行样品检测结果相对偏差小于30%,且可同时对54种VOC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变径毛细管柱GC/FTIR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使用新型变径毛细管柱的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GC/FTIR)。以正构烷烃的混合物为样品,研究了载气速流、色谱进样量及柱后死体积对联用效果的影响。分别在变径毛细管柱GC/FTIR和普通毛细管柱GC/FTIR联用系统上分析了烷烃芳烃混合物和合成汽油样品,并利用软件系统提供的程序和红外标准谱库对所得光谱进行了检索。实验结果表明,变径毛细管柱GC/FTIR系统具有色谱进样量大,可鉴定组分多,分离能力强和检测灵敏度高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9.
水上溢油的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水上溢油样品和可凝溢油源样品,通过比较溢油样品和可疑溢油源样品的总离子流图的轮廓、m/z 191和m/z 217质量色谱图指纹和姥鲛烷(Pr)与峰面积比值APr/APh,建立了水上溢油的GC-MS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Tong L  Yang J  Wu S 《色谱》2011,29(3):228-233
根据植物样品中的主要干扰物质,建立了用于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植物样品中含氯有机污染物残留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有效提高了对植物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及多氯联苯检测的灵敏度。采用均质提取法对样品进行提取,考察了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固相萃取(SPE)对提取液的净化效果。结果发现,采用GC测定目标物时,提取液需经GPC和SPE两次净化;而采用GC-MS测定目标物时,仅用SPE一次净化即可。该方法快速、经济、灵敏,适合多种植物样品中有机污染物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1.
93号汽油样品组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在DB-5石英毛细管柱上对93号汽油样品进行了分析,检出94种组分;用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了其中的烯烃化合物,对于汽油生产中控制和降低汽油中烯烃含量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分析过程简便快速。结合顶空萃取、液相萃取、固相萃取等多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在炼油油品成分解析、炼化半挥发/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检测、废水处理工艺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高温气相色谱(HTGC)、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高分辨质谱及数据处理软件的不断进步,GC-MS鉴别的有机分子种类和数量得到了提升。未来,GC-MS在石油炼化及相关环保行业还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与水果中11种三唑类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蔬菜和水果中11种三唑类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GC - MS)测定方法.样品用乙腈均质提取,经石墨化炭黑/氨基复合柱净化,乙腈-甲苯(3:1)洗脱.洗脱液经浓缩、溶剂交换后定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的选择离子监测方式( GC - MSD/SIM)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5 ng,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近年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若农 《色谱》2009,27(5):584-591
简要阐述了近几年气相色谱(GC)的发展和特点。GC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近几年GC的发展除了继续研究新的固定相和高性能的毛细管色谱柱之外,主要在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快速GC、便携式GC仪和微型GC仪几个方面。近几年新研究的GC固定相主要集中在常温离子液体和各种环糊精的衍生物。现在GC研究者趋向于使用商品化的GC毛细管柱,而商品化的GC毛细管柱应用最多的是以含5%苯基的聚甲基硅氧烷为固定相的色谱柱。GC×GC发展迅猛,特别是关于调制器的研究,已开发出十多种调制模式,并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适应大量样品的分析和现场分析,研究和开发了多种快速GC方法和仪器以及便携式GC仪。为了仪器的小型化和专属性检测,μGC仪的研究也稳步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法分离测定空气中的有机胺类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空气中有机胺类物质的气相色谱分离和定量测定进行了系统研究。样品经富集,分离浓缩后,可以实现对三甲胺,甲胺,乙胺的色谱分离。对排出量大、嗅觉阈值低的三甲胺(0.00021μg/ml)进行了GC定量研究,其最小检出量为0.1μg/ml,回收率达96~100%。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现场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16.
全二维气相色谱用于轻质石油馏分中芳烃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艳艳 《色谱》2006,24(4):380-384
建立了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技术一次进样完成轻质石油馏分中非芳烃、一环芳烃和二环芳烃的分离、定性 和定量。通过对柱系统的选择和色谱条件的优化,实现了一次全二维气相色谱分析即完成轻质石油馏分的族组成分离以及 目标化合物的分离。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9.5%~106.1%;样品中各组分含量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5.8%,能 够满足样品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要求,且完成1次分析最多只需要30 min。  相似文献   

17.
微型气相色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亚风  王建伟  段春凤 《色谱》2009,27(5):592-597
具有高性能、智能化、低功耗、低物耗的分析仪器微型化研究已经是分析仪器的主要发展方向。气相色谱(GC)作为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分离分析仪器,其微型化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学界和工业界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微型气相色谱(micro GC)的研究进展。对微型气相色谱的3个主要组成部分,即进样/富集装置、色谱柱和检测器,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简单总结了微型气相色谱的应用现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和永瑞  齐美玲 《色谱》2020,38(4):409-413
发展高选择性固定相是实现气相色谱(GC)高效分离样品组分及其分析测定的关键。近年,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型色谱固定相的研究和应用。该文综述了近5年有关多孔材料、石墨烯及类似物、三聚茚类材料和蝶烯类材料等作为GC固定相的研究进展,并对GC固定相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全二维气相色谱的原理、方法及应用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技术,与传统的多维色谱不同,它提供了一种真正的正交分离系统,其峰容量约等于两根柱各自峰容量的乘积,非常适合于复杂样品的分析。本文主要对GC×GC的原理、仪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化工废水排污沟底泥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德仁  龙凤山  郎佩珍 《色谱》1986,4(4):252-254
为测定某化工废水排污沟底泥中多种有机污染物,建立了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GC测定用电子俘获检测器(ECD)及火焰电离检测器(FID)两种检测器。每种检测器测定时均用两个极性不同的色谱柱分离、定性,结果较为可靠。比较了底泥样品三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所提供方法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