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只有少量钻井且地层速度变化较大的地区,钻孔处的声测井数据不能反映研究区内的速度变化规律,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速度-岩性量版,经与由测井数据制作有速度-岩性量对比分析,认为速度-岩性量版只能代表钻孔处或邻近地区的地层速度随深度变化规律。速度频率-岩性量版能更好地反映整个研究区内地层速度随深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数字管道是集管道及其周边空间信息为一体,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用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的方式形象地模拟管道状态,以优化管道建设,并对管道运营、维护、管理提供数据资源.文章根据西气东输冀宁联络线、大港-枣庄成品油管道等数字化管道建设的经验,介绍了数字化管道施工现场数据采集的内容、人员设备配置和数据采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告别油库"纸笔化"管理模式、提高油库操作安全性,实现油库数字化管理。阐述了数字化油库的基本思想,分别从油库的结构组成和数据流程两方面对数字化油库的组成系统进行了分类。从油库结构组成分析,将数字化油库的18个子系统归类为3大系统,分别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和安防控制系统;从油库内部数据工作流程,指出数字化油库三大组成系统,分别是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传输网络系统。简要分析了国内数字化油库建设中存在的数据结构不统一、自动化水平低、信息处理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指出数字化油库是未来油库的建设重点,需结合实际、长期规划,着眼未来。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应用于岩性密度测井仪器先采集再处理的新方法,通过核脉冲数字化处理方案完成新型岩性密度测井数据采集处理电路设计。对新仪器进行室内数据采集性能测试和室外实验测试。相比采用先处理再采集的方法的常规岩性密度测井仪器,采用该新方法研制的岩性密度测井仪器具有更高的精度(0.015g/cm3),同时兼备更佳的性能稳定性,测井工程曲线与国外仪器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各油田保存有大量的旧地震纸剖面或磁带,而没有建立叠后地震资料数据库,因此无法充分发挥以往老地震资料的作用。本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对旧的地震纸剖面进行扫描获得光栅图像,经二值化、几何校正、时间轴消除、地震波形的搜索和提取等数字化处理后,转换成矢量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转成标准的SEG—Y格式数据,即可按现代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做进一步的处理和解释。通过对以往地震纸剖面的数字化处理可以看出,获得的数字化地震记录能够恢复旧地震纸剖面的原貌,效果比较理想,为进一步处理和解释以往未建叠后地震资料数据库的地震资料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由于以往老地震资料均未做振幅保真处理,故经数字化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一般只适用于地质构造解释。  相似文献   

6.
地震记录上存储了大量有关地下特征的信息,从能够给出脉冲形状的地震道中可获得波阻抗。这种波阻抗既在野外测量,也能从地震记录上计算出来,特别是当使用附近钻孔资料对其控制改进的时候,波阻抗是岩性解释中的有效工具。本文通过实际剖面资料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7.
现场设备信息模块是数字化钻井系统的重要组件模块,讨论了现场设备信息模块的划分、设计准则和主要设计内容。以钻井泵的数字信息组件模块为例,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现场设备网络的开放网络和现场总线解决方案设计的钻井泵数字信息组件模块,具有传输信号稳定、可靠性高、抑制噪声能力强、组建现场网络成本低等特点。试验测试证明了采用该设计方案设计的钻井泵数字信息组件模块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数字管道的建设贯穿于管道的整个生命周期,施工管理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涉及到工程建设本身的质量和效率,还为管道后期运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奠定管道高效安全运营的基础。结合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近几年承担的数字管道项目实践经验,对数字化施工管理作一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标准化地面工程设计是对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中同类型的站场、装置和设施,设计出技术先进、通用性强、可重复使用的系列化设计文件,实现地面工程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建设形式的协调和统一。结合吐哈油田的自身特点,开展数字化丛式井场标准化设计,得到了规模化应用,提高了地面工程设计和油田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建设成本,减少了土地占用面积,促进了地面工程高效快速运行。  相似文献   

10.
对天然气各生产站场和销售站场的信息进行数据采集,主要通过远程传输单元RTU 进行采集及无线传输,采用了公网GSM网;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压缩算法存储到ORACLE的数据仓库中进行管理,为以后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1.
X射线底片数字化存储基本原理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底片作为景物图像经扫描器扫描,经数字化进行图像处理,把底片负象转变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计算机转换成光学图像在显示器上显示,进而存入磁盘或转录到磁带上作永久存储,系统软件构成主要由6个模块组成,底片的存储主要有以下特点:(1)存储无失真,可以任意复制,便于交流;(2)系统操作简单,观察更清晰,更全面,更准确。(3)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科学地分类管理使查阅更快捷,更准确。(4)系统采用了精确的稳定控制技术,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将极大地促进底片数字化存储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另外,底片数字化存储系统的开发应用将促进无损检测缺陷智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参考道的岩性识别与岩性剖面非线性反演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江汉盆地BH地区已发现多个砂岩岩性油藏,需要开展岩性预测工作。应用基于参考道的岩性预测方法,预测了BH地区Y5井与W51井T5+4.层位的岩性差异,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表明该方法对岩性变化和砂岩尖灭敏感,适用于叠后地震资料的岩性定性研究。但此方法只能预测井点附近的岩性,在分析BH地区测井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非线性函数反滇岩性剖面的方法,结合测井资料,建立密度和孔隙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声阻抗反演的基础上反演岩性剖面,减少了常规岩性解释中物性参数值重叠时划分岩性的多解性。用该法直接反演BH地区Y6井附近地震测线的岩性剖面,结果得出目的层位置的岩性是粉砂岩与油浸泥岩,密度为中高值,孔隙度约16%。  相似文献   

13.
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简称采油二厂)工作区域1.4万平方公里,管理着马岭、华池、城壕、西峰等七个油田、48个开发区块,现有用工总量6106人,年生产原油能力200万吨,是长庆油田陇东  相似文献   

14.
邱杨  齐霜 《石化技术》2023,(2):254-255+253
为满足仪表数字化交付要求,基于Smart Plant Instrumentation(SPI)软件Import Utility导入模块的使用,对数字化交付这项内容采用的主要解决方法和主要流程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在前期设计未使用SPI软件的情况下,设计院如何满足业主数字化交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用神经网络预测二维地震剖面的地层岩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对二维叠后地震剖面的地层岩性进行估计。首先选择井眼处地层的孔隙率、泥质含量作为网络的预测对象,将井旁地震道的地震属性参数(瞬时频率、相对波阻抗等)作为输入样本,求取各层节点的权值。当井旁地震道训练结束后,再利用已确定好的孔隙率网络和泥质含量网络外推,计算其余地震道相应地层的孔隙率和泥质含量剖面。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选择径向基函数作为隐层的激励函数,可以得到较好的样本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单向链表存放实测地表剖面的岩性和层序原始数据,根据剖面中层序界面和洪泛面的位置在岩性单向链表中插入标志节点,通过嵌套循环语句完成层序岩性数据的统计,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常规测井曲线是岩层中岩石颗粒的粗细状况及其成分的综合反映.若粗略地知道单井所处岩层的沉积状况,将会减少采用测井资料识别岩性时的多解性.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属于多物源沉积环境,岩层多为砾岩、砂岩及砾砂混杂等沉积状况,因此认为砾岩岩性剖面为粗颗粒沉积序列,其余为细颗粒沉积序列.依据贝尔凹陷50口探井的录井岩心(屑)岩性资料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华北地区现有的录井及成像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地层岩性对比和储层展布的研究,通过成像测井解释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砂砾岩等岩性的统一成像测井岩性解释模型.通过与实际地层岩性资料的对比,对这一解释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国内首条数字化管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长输管道建设呈现出大口径、高压力、网络化的趋势,管道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建设和运营管理角度看,管道的安全和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注,在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全部生命周期内,必须及时做出理智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以确保管道运行的安全,传统的管道建设管理理念、手段、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对管道建设安全管理的要求,为此就产生了建设数字化管道的需求。文章结合冀宁管道的建设,阐述了数字化管道的定义、管道施工过程中标准数据的采集处理流程以及数字化管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对今后数字化管道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测井相研究不能满足地质人员在区域上快速、简便地绘制录井剖面的要求,本系统的研制在技术上解决了输入系统中测井图纸自动输入的难题,改进了在处理系统中传统的分层和岩性解释方法,完善和发展了测井相的研究.该系统在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