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阐述工作台、多齿分度台和被检经纬仪三位一体安置的整平方法。根据光学经纬仪检定规程规定,若需同时获得经纬仪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和测角总不确定度两项主要指标,就必须把经纬仪安置在多齿分度台上进行检定。为了保证水平角观测的测量准确度,经纬仪竖轴必须竖...  相似文献   

2.
立,卧轴双齿台的经纬仪标准检定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直接利用经过全组合自检的卧轴多齿分度台实现经纬仪竖直角的检定.该方法缩短了检定传递链,提高了检定不确定度和检定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王悦勇 《计测技术》1995,(4):41-41,44
光学经纬仪水平角精度的检定基本上有2种方法,一种是以多目标平行光管组成的检定装置,以检定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另一种是以多齿分度台与平行光管配合使用,也可检定测角标准偏差。在许多特殊情况下,如导弹、火箭发射的过程中,用于瞄准的专用经纬仪要求一次性转角标定发射方向,它不能用正倒镜和多测回等方法消除仪器的系统误差;又由于专用经纬仪较重,体积也较大,目前的多齿分度台承载能力尚不能满足要求,鉴于这种情况,在专用经纬议中采用一次水平测角的示值误差,来评定专用经纬仪的精度。1检定原理专用经纬仪一次性转角的检…  相似文献   

4.
吴刚 《计测技术》2004,24(1):24-25
着重介绍了用有基准的检定装置检定经纬仪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时,测角不确定度分量的组成和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用多齿分度台检定光学经纬仪——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与各不确定度分量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以DJ2级光学经纬仪为例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用多齿分度台检定经纬仪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用卧轴多齿分度台——W-Z转换器直接检定经纬仪竖直度盘的方法。该方案结构简单,所用元件少,溯源链短,因而大大提高了检定不确定度和检定装置的可靠性。装调之后可在长时间内保持原有技术指标,而且可以进行必要的自检,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经纬仪检定装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用多齿分度台检定经纬仪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度处研制的“经纬仪综合检测标准装置”于近期通过专家鉴定。该装置首次利用奇数齿卧轴式多齿分度台作为竖直角标准分度元件,设计了了W-Z光学转换器,将经纬仪望远镜系统转换成自准直系统,以方便进行检测工作。该装置在水平方向测角的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22”,竖直分向的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25”(K=3)。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国内不确定度最高的经纬仪检测标准装置。专家一致认为,该装置方案先进、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易于溯源,为我国最高等级的经纬仪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用多齿分度台检定光学经纬仪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与各不确定度分量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以DJ2级光学经纬仪为例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由程控型多齿分度台和高精度圆度仪组合而成的全自动误差分离装置,该装置能够使圆度仪主轴回转误差从被测工件测量结果中可靠分离,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圆度测量不确定度,本文对该装置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对多齿细分分度台综合示值误差进行检定的简便方法,并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3.
着重介绍了用单片机实现对多齿分度台的升降、转位进行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4.
计量标准处于量值传递体系的中间环节,对于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的一致性及准确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JJF 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开展经纬仪检定装置的建标工作,需要提供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而经纬仪竖盘指标自动补偿误差为光学经纬仪的必检项目,因此需要评定其测得值的不确定度,根据GUM法,分析影响经纬仪竖盘指标自动补偿误差的不确定度来源,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同时根据自由度查表得到包含因子,最后给出扩展不确定度,为单位开展经纬仪检定装置的建标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开展经纬仪检定业务的单位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测角仪是角度计量常用的仪器。高准确度的测角仪一般作为角度计量标准器使用。由于没有更高准确度的计量标准进行测角仪的检定,根据圆分度闭合即各相邻间隔分度误差的总和为零原理,采用全组合比较或常角对称联系法测量测角仪的分度误差。最新修订的测角仪检定规程(JJG97-2001)规定了1″级测角仪在首次检定或要对度盘进行修正时采用常角排列互比对称联系法,后续检定时采用23面棱体排列互比法检定。本文分别对两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评定结果其不确定度均优于0.1″。  相似文献   

16.
吴斌  丁文  杨峰亭  薛婷 《计量学报》2017,38(6):661-666
基于非正交轴系全站仪坐标测量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测量模型,用数学分析的手段对其进行误差分析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确定系统的主要误差分量是转台旋转角误差和激光跟踪仪测距值误差,并用GUM法评定各分量的不确定度。通过测量模型推导出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并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测距值不变时,测量不确定度几乎不受水平角变化的影响,而随着垂直角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当角度值不变时,测量不确定度随着被测点到视准轴上标定点的距离值增大而增大。实验初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机械式衡重台因静不稳定性难以校准的问题,分析机械式衡重台的测量原理和力学特点,提出机械式衡重台校准方法,通过减少机械式衡重台非平衡状态下载重架的最大偏转角度,实现校准时的测量不确定度控制,保障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利用该方法对机械式衡重台进行校准,并开展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扩展不确定度U=84 g(k=2),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水下航行体产品力学计量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水下航行体产品试验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In the field of angle metrology, angle gauges and polygons are the material artefact standards. Conventionally, autocollimator along with indexing table, are used for the calibration of angle gauges and polygons. A novel multiple reflections method is devised at NPLI to improve the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s during calibrations. A polygon under calibration is fixed at the centre of a Moore’s indexing table within eccentricity offset ± 20μm. A reference autocollimator is aligned to one of the face of the polygon. A flat reflector is fixed in the centre of a rotatable table. The rotatable table is arranged to collect the optical beam on to the flat reflector then deflected to same face of the polygon, wherefrom the light beam is received at the autocollimator. Thus the optical beam strikes the same face of the polygon twice. Therefore the resolution of the reference autocollimator is virtually doubled. In this experimental setup, two set of readings are obtained simultaneously. One set of the readings corresponds to conventional method and the second set of the readings belongs to the proposed novel method. The readings of the autocollimator are analysed and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The results thus obtain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Using this novel calibration method, the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is improved from ± 0.39″ to ± 0.23″.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多齿分度台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发展现状及存在不足;着重介绍了用单片机对多齿分度台进行过程控制的实现,阐述了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设计思路,硬件电路原理框图,叙述了元器件选择所考虑的因素,对运动执行器步进电机的选择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控制软件功能设计、中断保护程序、自动控制过程的实现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了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