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钠血症是新生儿疾病常见合并症,为进一步探讨新生儿低钠血症的病因及诊治,将我院新生儿科2000年~2002年间收治的住院患儿中合并低钠血症者102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并确诊为梅毒患儿12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脑创伤后迟发脑梗塞的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及救治措施。方法对32例经影像学证实为颅脑创伤后迟发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出院时按格拉斯哥(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标准评价:恢复良好12例、中残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8例;其中保守治疗20例,存活14例,死亡6例,死亡率30.00%;手术治疗12例,存活10例,死亡2例,死亡率16.67%。结论及时诊断与合理有效的治疗是提高脑创伤后迟发性脑梗塞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消化道先天性畸形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92年至1998年在本院出生后发现的31例消化道先天畸形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发现行天性巨结肠最多见(29%),其次为肠闭锁、膈疝、食道闭锁及幽门肥厚性狭窄等。临床表现以呕吐最多,发生率(77%),其次为胎排出异常(61%),腹胀951%),呼吸困难位紫绀(16%)。掌握这类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地早期诊断治疗。本文31例手术治疗15例,治愈12例占8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关系,为临床中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从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中选取80例并选择80例未患有糖尿病的脑梗塞患者,将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的对比分析,并对其预后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在临床特点、预后情况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在临床中是一种被公认为具有比单一脑梗塞更为严重危害性的疾病,糖尿病是一种能够引起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进行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中,必须要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并根据血糖值实施必要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肠闭锁是较少见的消化道畸形,我们使用开放式肠吻合的方法,得到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成晓玲 《医学信息》2007,20(11):1996-1998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务工作者进行窒息复苏的技术水平,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我于2004年10月在西安参加陕西省”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结束后配合市妇幼保健院在全市开展培训和推广,并在本院产儿科开展全员培训,形成了一种新的复苏理念。2006年我院被定为全市危、重孕产妇收治的定点医院后,  相似文献   

9.
MRI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见病,以50—60岁最为多见,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头痛,是一种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疾病。但由于利用常规方法不能对脑梗塞进行早期诊断,以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死亡。本文就如何应用MRI对脑梗塞进行早期诊断,对半暗带(ischenlicpelnunlbra,IP)进行检测,为脑保护治疗赢得时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新生儿期脑损伤的常见原因,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遗留有不可挽救的后遗症,我们于1989—1992年5月收治62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62例中,男38例,女24例,日龄最小的产后30分钟,最大3天,轻者18例,中度24例,重度20例。生后窒息Apgar评分明确者54例,1分钟<3分者20例,~7分22例,~8分12例。不详者8例,经抢救10分钟以上有呼吸的10例,宫内窘迫12例,剖宫产8例,产钳助产6例,胎头吸引器吸引12例,孕母有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疾病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且死亡率高。我院于2002年11月-2004年12月收治新生儿惊厥69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早期静脉溶栓能有效解除血管闭塞,恢复脑血流灌注,从而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达到再灌注治疗目的,是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做好静脉溶栓的观察和护理是其治疗效果的保证。方法选取符合静脉溶栓的患者15例,通过早期溶解血栓,解除血管闭塞,恢复脑血流灌注,从而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达到再灌注治疗目的。结果早期溶栓再通目前被认为是脑梗塞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之一。溶栓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对于患者预后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院前院内溶栓绿色通道,医护密切配合,提高患者对溶栓治疗的认知度、依从性,同时充分发挥患者潜能、促使患者得到最大化的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可导致多脏器损害 ,心脏是较常受累的器官 ,现将我科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11月收治的 75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 男 5 4例 ,女 2 1例 ,年龄 10min~ 6d ,早产 16例 ,足月 5 3例 ,过期产 6例 ;轻度窒息 4 5例 ,重度窒息30例 ,宫内窘迫 16例 ,羊水Ⅱ~Ⅲ混浊 38例。2 分娩方式 : 顺产 2 8例 ,臀位牵引产 5例 ,产钳 2例 ,胎头吸引产 2例 ,枕横位 1例 ,剖腹产 37例。3 临床表现 : 本组均有不同程度面色苍白 ,其中发绀4 4例 ,气促 4 2例 ,反应差 4 5例 ,哭声低 10例 ,不哭 8例 ,心音低钝 2 6…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仅根据临床表现很难确诊,结合临床表现及CT的改变能够提供准确诊断。本文报告214例,根据CT表现,HIE可分为轻,中,重三度,本组214例窒息儿中,经CT检查,15.9表现正常,84.1%有不同程度HIE改变,中、重度者合并颅内出血分别为28.5%、78.3%,脑损伤的程度与窒息的严重性有关,窒息越重,脑损伤越广泛,合并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92 - 1999年共收治脑梗塞患者 88例 ,均经CT证实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 6 4例 ;女 2 4例 ;年龄 6 0 - 81岁 ,平均 71岁 ,患病高峰年龄男多在 6 5岁左右 ,女多在 6 0岁左右。1.2 病因及诱因既往患病高血压者 5 6例 (6 3.6 % ) ,糖尿病 2 2例(2 5 % ) ,高血脂 2 0例 (2 2 .7% ) ,在静态中发病 6 5例(73.8% ) ,动态中发病 2 3例 (2 5 .6 % )。1.3 临床表现头痛 12例 (13.6 % ) ,头晕 4 6例 (5 2 .3% ) ,恶心呕吐6例 (6 .8% ) ,意识障碍 14例 (15 .9% ) ,精神障碍 10例(11.4 % ) ,偏瘫 76例 (86 .4 % ) ,心电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分析,力求对该疾病做到早期诊断、早期防止.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塞45例(糖尿病组),与同期非糖尿病脑梗塞45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探讨该疾病的一些特点.结果 糖尿病组血生化及凝血谱测定示糖尿病组FBG、TG、Fbg、BU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1、P<0.05);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在糖尿病组有显著增多(P<0.05).结论 在血糖控制不佳者脑梗塞更多见.宜在积极控制血糖基础上综合治疗以降低致残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束,脑血管疾病引起患者血清某些甲状腺素的变化,已引起临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应用皮质醇与甲状隙素联合测定国内报道不多。为此,我们对39例脑梗塞病人进行T3、T4、r-T3、皮质醇测定,并就临床意义工作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腔隙性脑梗塞在临床中的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多年来52例经CT证实有腔隙性脑梗塞的患的资料,对其各种可能的易患因素、梗塞部位、临床表现加以分析。结果 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年龄为53-89岁。病变部位以基底节为最多28例(54%),其它为双侧脑室旁、内囊、丘脑。单个梗塞灶为28例(54%),2个以上梗塞灶为23例(44%)。并发症中,高血压病46例(88.46%),糖尿病19例(36.5%),心脏病17例(32.6%),高脂血症8例(15.4%)。结论 患男性多于女性,病灶多位于基底节,其次为双侧脑室旁和内囊,易患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相似文献   

19.
高危新生儿是指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当时情况并不一定危重),也包括已出现危象新生儿[1].因其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且多样化,病死率较高.故加强高危儿的临床监护,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对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改善其预后和降低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共收治358例患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低氧血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肺动脉高压在低氧血症起重要作用.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排出量减少,受损的组织释放氧,其结果是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肺血管阻力增加,部分原因是受损的血管内皮减少了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合成,最终导致局部血管收缩.NO吸入(inhaled nitric oxide,iNO)代替缺乏的内源性NO[1],目前已应用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