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检测与传统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测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分别采用传统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测和TCT检测,对检出阳性者行阴道镜下活检,以活检的病理结果为评判标准。结果 TCT组检测方法标本满意度为99.22%,传统组检测方法标本满意度为77.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组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组(TCT组99.22%、传统组72.93%,P<0.05)。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明显提高了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减少了漏诊率,对宫颈病变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液基细胞学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LCT)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筛选及诊断,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与传统的宫颈刮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不仅可以发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还可以检出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液基技术是应用于妇女宫颈癌筛查的一项先进的技术。因此,从临床医师对标本的采集到LCT液基细胞制片,这其中的每一步对于制作优质细胞片都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谢生元  徐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39-3339
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CT)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宫颈细胞,并对其进行子宫颈细胞学Behtesda报告系统TBS的细胞学诊断.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与传统的宫颈刮片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CT检测技术和TBS细胞学诊断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可达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期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目前美国、英国等先进国家已把TCT技术和TBS细胞学诊断广泛应用于妇女宫颈癌的筛查,该项技术已成为宫颈癌的最佳筛查方法。自2005年9月我科引进TCT新技术以来,已制片600余张。现将该技术的要点和使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人体细胞学检查包括宫颈上皮细胞异常筛查,胸水、腹水、脑脊液、痰液、尿液、脱落细胞,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及各种细针穿刺细胞,临床应用极为广泛。4年前笔者所在医院引进了液基薄层制片技术,作为新技术用于妇科宫颈细胞学的检测中通过与统制片比较,明显提高了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克服了传统制片的不足,在癌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上均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宫颈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较少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早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本文通过液基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时发现一例宫颈恶性淋巴瘤,对利用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恶性淋巴瘤及其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方法利用宫颈刷收集宫颈脱落细胞,经自动细胞制片机处理制成高质量的细胞薄片,经HE染色后进行细胞学诊断,并通过活检及相应的免疫组化检查进行确诊。结果本例液基细胞涂片见散在圆形或卵圆形恶性肿瘤细胞,经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宫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解决了传统细胞学涂片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制片不规范、细胞保存不及时、细胞结构模糊等问题,减少了不满意样本数量,使鳞状上皮病变检出率增加,腺上皮及其它细胞病变检出率也增高,对提高宫颈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确诊及具体分类仍需依赖常规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在诊断上要与宫颈小细胞、非角化型鳞癌和良性淋巴瘤样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
自从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广泛应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以来,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晚期癌所占比例显著下降。但宫颈浸润癌并不能完全消灭,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细胞学检查的假阴性,使得部分患者的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未能及时诊断,从而延误治疗,导致不良后果。为了解已确诊为宫颈癌患者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及探讨降低假阴性率的方法,本研究采用细胞学检查与病理切片同时对照的方法,对单纯宫颈刮片与宫颈刮片加颈管刮片双份涂片的假阴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传统宫颈涂片细胞学方法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方法(TCT)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效果。方法对2011年1—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妇女健康体检的6886例妇女分别采用传统宫颈涂片和液基薄层方法取材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并对筛查阳性的对象行阴道镜下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总检出率为0.52%。其中液基组和传统涂片组的检出率分别是0.93%和0.4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宫颈涂片技术,值得在健康人群的宫颈癌筛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宫颈病三阶梯式诊治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Thimprep液基细胞学(简称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宫颈病三阶梯式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宫颈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16例,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初筛:对照组1202例,用宫颈刮片巴氏染色法(简称巴氏法)初筛。随机抽取不典型鳞状上皮及以上病变者200例,其中100例为手术治疗组,进行阴道镜检+活检,环形电刀(LEEP刀)切除术治疗;另外100例为保守治疗组,进行物理治疗(微波,冷冻,激光等),必要时行宫颈锥切或子宫切除术。结果液基细胞学的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以上病变检出率比巴氏法增加了82.42%,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的检出率分别增加了76.20%,112.12%。液基细胞学,巴氏法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12%,58.25%。经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活检-LEEP刀切除+病检三阶梯式诊治,LSIL的一次性治愈率为94.9%,HSIL为93.8%,总体治愈率94.5%;而巴氏法—物理治疗或手术治愈率85.2%。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是显著提高宫颈病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而宫颈病三阶梯式诊治法避免了不必要的宫颈锥切,减少了宫颈病的过度治疗,做到诊治规范化和个体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和宫颈刮片在宫颈早期病变的检出率。方法对接受妇科病普查的对象进行筛查,分别采用宫颈刮片和 TCT 检测,对其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TCT 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宫颈刮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CT 作为一种高检出率的检测手段,具有更高的筛查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5月-2009年11月期间利用液基细胞学检查方法筛查宫颈癌的检查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ASCUS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采用TBS分级系统。结果308例液基细胞学检查的被检查者中异常者45例,发生率占14.61%,其中ASCUS 23例占7.47%;LSIL 13例,占4.22%;HSIL 7例,占2.27%;SCC 2例占0.65%;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66.67%,宫颈癌诊断符合率100%。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用于宫颈癌的筛查能明显提高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降低宫颈癌的误诊率及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1900例的临床资料,分别给予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查、HPV检测,有异常情况患者给予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对液基细胞学检查、HPV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联合检测的阳性例数符合率明显优于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理学级别以及细胞学级别的升高,HR-HPV的阳性率也有所增高。结论在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的过程中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为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筛查方法,二者的联合运用有利于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提高,对宫颈病变筛查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在宫颈癌前期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在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患者395例进行了宫颈的液基细胞学检查,检出宫颈病变127例,之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为诊断标准。结果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对低度鳞上皮的病变(LSIL)的检出率分别为41.6%(10/24)和91.6%(22/24),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对高度鳞状上皮的病变(HSIL)的检出率分别为91.3%(21/23)和100.0%(23/23),对宫颈癌(CC)的检出率分别为50.0%、100.0%。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可提高宫颈癌前期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65例宫颈疾病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5例,对照组480例。观察组给予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阳性者再行阴道镜下活检可疑病灶病理检查,对照组给予单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两组阳性符合率进行比较,以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组织学阳性率为69.69%,对照组阳性率为36.2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检查能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王继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02-1903
目的 探讨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患者1 266例,行阴道镜和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检查.结果 本组所检1 266例中异常者169例,宫颈病变检出率13.35%,异常者中宫颈上皮内病变及鳞癌共126例,占9.99%.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病率检测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是宫颈癌前病变可靠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安必平(LBP)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LBP液基细胞沉降式制片染色系统对4 496例妇女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结果:4 496例LBP液基细胞学检查中,HSIL50例(1.11%);组织学对照23例,其中与细胞学结果一致15例,占65.22%。结论:LBP能有效检测出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手段,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许颖  钟瑾  杨丽 《河北医药》2009,31(13):1627-1628
宫颈癌是妇科首要恶性肿瘤,其筛查及预防最重要的环节是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制片技术是近年来临床上新采取的细胞学检查方法,我院自2008年10月开始使用液基细胞制片技术筛查宫颈病变,逐步替代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本文对我院进行的宫颈液基细胞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在诊断宫颈疾病中的价值。方法2005-05~11对25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另200例患者进行传统涂片细胞学诊断,同时对其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和传统涂片细胞学诊断在低度鳞病上皮肉病变(LSIL)中的检出率符合率分别为81.58%和46.67%(P<0.025),在高度鳞状上皮肉病变(HSIL)中的检出率符合率分别为91.30%和47.62%(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可及早发现癌前病变,作为宫颈癌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许芙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95-196
目的探讨用DNA定量分析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相结合方法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方法对3365名妇女用宫颈刷取材,每例液基薄层制片2张,1张巴氏染色做常规细胞学检查,1张Feulgan DNA染色用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做DNA定量测定。细胞学检查和DNA倍体分析系统阳性的妇女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学活检。结果 3365例标本中,细胞学检查异常者检出率为(207/3365),发现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135例(135/3365),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9例(49/3365)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1例(21/3365)。宫颈鳞状细胞癌(SCC)2例(2/3365);DNA倍体分析异常者244例。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DNA定量分析,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特异性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液基细胞学与巴氏涂片对宫颈病变筛查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TCT液基细胞学检查用于宫颈癌症筛查与宫颈巴氏涂片筛查相比的优越性。方法将门诊拟宫颈疾病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19例,用TCT液基细胞学初筛,对照组1619例用宫颈巴氏涂片初筛。结果TCT液基细胞学阳性病变检出率比宫颈巴氏涂片增加25%,TCT病变阳性活检CINⅢ检出率比巴氏涂片Ⅱb以上活检CINⅢ增加10%。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是细胞学领域的重大进步,提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涂片检查对于宫颈病变的诊断作用,积累更多的临床诊断经验。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性抽取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共详细收录了120例具备宫颈病变症状的患者。12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n=60);观察组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法,对照组采用宫颈涂片检查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选用不同的方法。通过检查后确定的人数对比,判断2种方法应用于病变检查的确诊率,进而判断哪一种方法的诊断价值更高。结果观察组确诊率达98.3%,对照组确诊率达91.7%,两组确诊率相比的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临床诊断宫颈病变应积极选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