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美伦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124-124,450
目的:探讨温针八髎穴治疗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近3年来收治的56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行温针八髂穴治疗观察,并随机选取未行温灸八髎穴治疗患者42例为对照组。结论:温针八髎穴治疗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治疗效果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是术后主要问题,给患者生活上造成极大的不便。本文归纳了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概况与治疗方法,旨在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初步探讨“益气固元”针法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按照就诊次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盆底肌训练治疗,治疗组给予“益气固元针法”结合盆底肌训练,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后评定两组患者72小时尿垫用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结果 每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72小时尿垫用量、ICI-Q-SF、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 < 0.05),且第3个疗程后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益气固元”针法能有效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症状,第3个疗程结束后其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3月-2013年5月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通过我们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总结患者在心里、术前准备、术后恢复等方面的经验。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顺利,并发尿失禁2例,嘱其锻炼盆底肌进行缩肛运动,3个月后逐渐恢复。并发尿道吻合口狭窄1例,经尿道扩张术治疗后好转。结论:腹腔镜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我们精心的术前准备,对可预见并发症的适应性锻炼,周到细致的术后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联合温针灸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控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护理,治疗组予康复护理结合温针灸护理手段,比较术后拔出导尿管6个月内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Cullen压力性尿失禁方法评估控尿功能)、幸福指数(MUNSH量表)及生活质量(采用EORTC QLC-C30中文版量表评价)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提示对照组患者控尿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观幸福感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且随访资料提示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联合温针灸护理手段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的控尿功能,提高术后幸福指数及生活质量,改善前列腺癌患者最终预后。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癃闭”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存在术后尿失禁、代谢综合征等不良反应。中医在缓解西药不良反应、防治前列腺癌复发转移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上谨守病机、随证立方应用中医古方治疗前列腺癌取得了良好疗效。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查阅整理,从前列腺癌的中医病名归属、病因病机及中医古方的临床应用情况3方面进行概述,以便为中医治疗前列腺癌提供进一步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总结陈守强教授运用挑络疗法、拔罐放血疗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经验。陈教授认为,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尿失禁与肾区有瘀血阻滞有关,运用挑络疗法、拔罐放血疗法疏通局部气血,同时结合中药汤剂温补肾气,使气血运行通畅,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行传统术式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壁修补术术后出现尿失禁的相关因素,并初步探讨其中医证型特点及中医药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7年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壁修补术的51例成功随访患者及其病例资料,对可能引起术后尿失禁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总结分析POP的中医证型、证素特点和围手术期中医治疗的治法方药。【结果】(1)51例POP患者行阴式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壁修补术后出现尿失禁者14例,占27.5%。(2)以术后尿失禁为因变量,纳入手术年龄、住院时间、子宫脱垂程度、阴道壁脱垂程度、手术时间、术前运用中药天数、高血压史、甲亢史、糖尿病史等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出现尿失禁与子宫脱垂程度有关。(3)51例患者主要的中医证型为肾虚血瘀和肾虚证。中医病位证素主要有肾、脾、肝;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血瘀、湿、气陷等。(4)术前中医治疗主要以补气升提、健脾补肾为法,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六味地黄汤加减。【结论】 子宫脱垂的程度越严重,患者术后出现尿失禁的可能性越大;POP患者术前的主要中医证型为肾虚血瘀证、肾虚证,但其围手术期结合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尚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目前对前列腺癌中医证候的认识,寻找其规律,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979—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发表的前列腺癌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并规律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23篇论文,分析结果显示多认为前列腺癌为虚实夹杂证;常见单一证候为肾虚证、血瘀证、湿证;多认为病位在肾涉及脾、肝、肺;病理因素以瘀最多见,涉及湿、痰、毒。结论:考虑前列腺癌以肾虚、血瘀、湿热为主证,但目前对前列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尚属初始阶段,今后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列腺癌中医证候调查。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西医对该病的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医在该病的治疗优势逐渐凸显,鉴于临床上关于该病的针药并治少有探索,文章以“黜浊治中”理论探讨针药并治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以“益气运中法”联合“缩泉止遗针法”,通过针药并治针刺导药,通调并用,靶向趋病,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实践针药并用能够有效加速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尿控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患者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敏灸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量表(ICIQ-SF)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最大尿流率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ICIQ-SF评分、漏尿次数评分、漏尿量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P0.001)、I-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P0.001),最大尿流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治疗后ICIQ-SF评分、I-QOL评分、漏尿次数评分、漏尿量评分和最大尿流率以及舌质舌苔评分、中医证候总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P0.01)。结论:在盆底肌训练基础上加用热敏灸,可明显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桑螵蛸散加味联合前列冲剂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疗效及对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8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于常规功能锻炼基础上给予前列冲剂治疗,观察组39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桑螵蛸散加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尿动力学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膀胱容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膀胱容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螵蛸散加味联合前列冲剂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疗效较佳,可显著减轻症候,改善尿动力学,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尿失禁为前列腺癌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其发生机制较复杂,可能与局部神经、肌肉损伤相关,现代医学针对尿失禁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以保守治疗、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中医将尿失禁归属于“遗尿”“遗溺”“小便不禁”等疾病范畴,主要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以脾、肾两脏为主,两脏功能失调、相互影响导致水液代谢异常,发为遗尿。近年中医药治疗尿失禁取得一定的进展,且治疗方法多样,根据个体辨证施治,临床多采用多样治疗方式联合治疗。针刺作为传统中医药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通过针刺相应穴位达到刺激排尿神经及局部肌肉收缩以改善排尿功能的目的。针刺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在改善尿失禁患者控制排尿及憋尿时间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治疗本病较安全、无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笔者在门诊跟师过程中,老师以健脾温肾法为治疗原则,以针刺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前列腺癌放射疗法术后尿失禁患者,其临床疗效显著,现将该患者诊疗过程整理成临床验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尿失禁是根治前列腺切除术后的严重及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治疗尿失禁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必不可少的措施,周红教授认为本病病机是在膀胱气化失司,病位在膀胱,与心、肾脏腑功能关系密切,运用桑螵蛸散治疗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多有良效。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浅析周红教授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我科近3年来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15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术前护理评估、术前指导、心理疏导,术后严密观察,预防和干预并发症。结果:15例手术均成功,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5例患者10例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出院后电话随访显示1月后尿失禁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月尿失禁基本好转。结论:妥善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该手术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张梦媛  汪司右 《光明中医》2023,(8):1419-1422
目的 探索电针“骶四穴”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疗效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8月—2019年8月于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接受电针“骶四穴”治疗≥70次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病例51例。整理记录一般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6个月的ICIQ-UI-SF积分、尿垫数积分及总积分,分析各积分、临床改善率与治疗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积分在相邻时间点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间隔较长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次数与临床改善率符合对数曲线变化。结论 随着治疗次数增加,ICIQ-UI-SF积分、尿垫数积分、总积分逐渐下降,临床改善率逐渐上升,改变速度由快变慢,疗效呈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7.
总结何若苹治疗前列腺癌的经验。认为前列腺癌的病因主要为先天不足和饮食不节,病机为肝肾阴亏,正气失司,湿热盘踞,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久酿成湿,湿热下注。基于对前列腺癌"本虚标实"的病机认识,治疗遵循"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证治之"的原则。"扶正"即扶正培本;"攻邪"涵盖了清热解毒、利水渗湿、化瘀通络、软坚散结、燥湿健脾等治法,对尿储留患者主要运用益肾软坚和清热利湿两种祛邪方法;"随症治之"即对术后尿失禁、化疗后肝功能异常、急性放射综合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等情况进行随证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尿失禁的病人,随机分为2 组,试验组22 例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常规组23 例采用经验护理方法.结果 试验组解决1 度和2 度尿失禁的有效为率90%.常规组1 度和2 度尿失禁有效为率60%.2 组中3 度尿失禁病人经护理后无效,改行外科治疗后痊愈或症状改善.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病人获得良好恢复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671-1673
前列腺癌术后并发症多,中医药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治疗方面体现其独特优势,能根据病患不同证型辨证处方,起到扶正祛邪,增效减毒的作用,减少手术引起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刘红旭教授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中医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刘红旭教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门诊诊治的PCI术后患者处方,构建方药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方剂489首,涉及中药162味,出现频率10%的药物47味;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关联规则135条;聚类分析得到13个组合。结论刘红旭教授治疗PCI术后患者以多个方剂按照君臣佐使进行组合,善用对药,治疗主证以益气养阴、逐瘀化痰为基本原则,治疗兼证以健脾泻肺、平肝安神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