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在论述生物质成型燃料特性及适用性的基础上,介绍生物质成型燃料国内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水平,分析了成型燃料在中国的技术、市场、项目建设及模式问题,并对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环模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环模成型技术、成型设备及产业发展现状.比较了生物质环模颗粒成型机和生物质环模压块成型机的性能和产品,指出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环模技术及设备存在着基础理论薄弱、原料适应差、易损件寿命短等问题;提出了我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环模成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波兰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拥有完整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链,近年来随着欧盟生物质能源促进政策的推出与市场需求量,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010年,生物质成型燃料产量超过1 200万t,相当于近58万t油当量,预计到2030年,生物质能源将达到747×1015J,相当于约1 778万t标煤,其中生物质成型燃料产量占80%以上。文章通过研究波兰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发展过程、产业政策、质量标准与评价以及应用等,分析了我国与波兰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的异同,借鉴波兰发展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发展建议,以促进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成型燃料致密成型机理及品质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机械力将生物质压缩或挤压成为体积密度较大、热效率较高、便于运输储藏的固体成型燃料,是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最简单、最直接的途径之一。文章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的致密成型机理做出较为全面的探讨,并介绍了目前国外对生物质成型燃料品质评价的指标和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生物质成型燃料标准规范,为加快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的发展和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具有易于存储运输、清洁低碳等显著优点。目前,我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化工作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发展瓶颈。介绍了我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化现状,系统分析了外围环境、标准体系、关键技术、利用成本等因素对国内成型燃料产业化进程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物质固体成型颗粒产业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国内生物质电厂集中存在的燃料问题,而生物质成型燃料能够解决秸秆运输、储存、防火等问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比介绍了生物质成型技术,分析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料特性。结果表明,生物质成型燃料可以改善燃烧特性,燃烬时间长,有利于提高生物质灰熔点。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生物质成型燃料及燃烧设备研究与开发现状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成型燃料及相关燃料设备的研究、开发、进展情况,从而为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及燃烧设备的研制、开发及产业化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曾经多地不鼓励 2014年,北京印发了《北京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分方案(试行)》的通知,将各种可燃废物和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以及除生物气化利用外其他加工成型的生物质燃料划归为高污染燃料. 广西南宁也出台了类似规定,将生物质成型燃料列为高污染燃料,后经业内强烈反应以及上级部门核实,南宁市环保局着手修改关于将生物质成型燃料列为高污染燃料的内容,改为积极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抗结渣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具有易储存、运输及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等优点,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主要方向之一.但秸秆类生物质原料中无机元素(包括K,Na,Cl,S,Ca.Si,P等)含量较高,导致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在热化学转化利用过程中出现结渣现象,不仅对燃烧设备的热性能造成影响,而且危及燃烧设备安全,成为阻碍生物质同体成型燃料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文章分析了秸秆类生物质燃料的结渣机理,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燃料抗结渣特性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原料预处理、添加剂和颗粒密度对燃料抗结渣特性的影响,最后分析了目前生物质抗结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生物质成型、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液化及热解多联产等几种常见的生物质转化技术。分析了生物质燃料在锅炉行业中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锅炉行业未来应立足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并朝着原料绿色化、生产清洁化和产品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木屑致密成型燃料微观结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郑丹  邹会发  沈晓真  苏超杰  刘圣勇 《节能技术》2010,28(6):535-538,542
林木生物质在全球生物质储量中占有很大比例,本文以木屑致密成型燃料为研究对象。试验分别对木屑致密成型燃料进行了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和燃料组成分析。并在200 kV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JEM-2100F)下对木屑致密成型燃料进行观察,分别得到放大倍数为100、500、1 000、2 000倍的微观结构图片。通过对木屑成型燃料的微观结构分析研究能够为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成型设备和燃烧设备的优化设计与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冷压成型和炭化成型工艺以锯末制备生物质成型燃料。冷压成型工艺主要考察原料水分、成型压力对燃料的成型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料水分为12%~16%,成型压力为60 MPa的条件下能够制得成型性能较好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其密度与抗跌强度分别能够达到0.94 g/cm3和99%;炭化成型工艺主要考察混合料水分、无烟煤配比、J型粘结剂添加量、成型压力对燃料的成型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烟煤配比为50%、混合料水分为30%、J型粘结剂添加量为8%、成型压力为45 MPa的条件下能够制得成型性能较好的优质生物质成型燃料,其密度与抗跌强度分别为0.93 g/cm3和99.3%。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为吸收式制冷系统提供能量,试验显示,系统运行比较稳定,制冷效果较好.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带有水套,水套内部的压力为200 kPa时,即能达到发生器的发生温度.该制冷系统输入功率最佳值为0.2 kW.该制冷技术在我国偏远地区及缺电地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Household biomass and coal us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PM2.5 emission in China due to low efficient burnings and large consumptions. Primary PM2.5 emissions for different fuels are compared based on a compilation of data from emission measurements of Chinese cookstoves in literature. The burning of pellets had low PM2.5 emissions at 0.42 and 0.18 g MJd−1 for straw and wood pellets, respectively. There would be an emission reduction of about 80% compared to ordinary raw biomass fuel burning for cooking. The average emissions of PM2.5 per useful energy delivered were 0.10 and 0.28 g MJd−1 for anthracite briquette and chunk, but as high as 1.2 and 3.2 g MJd−1 for bituminous briquette and chunk, respectively. Coals burned in the form of briquette may lower PM2.5 emission by 60% compared to the burning of raw chunk. The adoption of improved high efficiency cookstoves would have a comparable reduction in primary emissions compared to a fuel switch. Gas should be promoted for cooking as primary PM2.5 emissions are 1,2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 compared to those for solid fuels. More emission measurements and fuel consumption survey are needed to fill data gap and to support interventions of advanced fuel–stove combinations.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典型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自动燃烧器和成型燃料炉排式锅炉,分析了国家相关设备的热工性能检测指标、污染物排放监测指标及国内外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的监测系统的差距,指出我国目前存在的燃烧设备检测监测标准缺乏、不完善,监测设备独立、单一及未成系统等问题,提出提高燃烧效率,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型煤是一种新型型煤,是利用粉煤、生物质等通过一定的生产工艺制作而成,不仅有利于节约能源,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文章重点介绍了水分、生物质添加量、粘结剂、原料煤粒度、成型压力、熟化过程、干燥程度对生物质型煤冷强度的影响,添加剂、生物质、配煤量以及煤的种类对生物质型煤热强度的影响.文章还分析了生物质型煤与生物质和煤在燃烧速度和着火性能上的区别,固硫效果与所加固硫剂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生物质型煤作为气化型煤今后应开展的研究方向与课题.  相似文献   

17.
水热处理对生物质成型炭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秆(CS)及木屑(WS)经高压反应釜水热预处理后压制成型,并于固定床热解炉内进行炭化实验,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热重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分析水热预处理对生物质成型炭的产率、物理性能(机械强度和表观密度)、热值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生物质成型炭的产率增加且热值稳定,但燃烧性能变差;经水热预处理制得的生物质成型炭灰分产率均小于18%,固定碳产率均大于60%,满足欧标要求;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生物质成型炭的表观密度及抗压强度均先增加后减小;对比所有实验样品,经230℃水热预处理制得的生物质成型炭(CS/WS-HT230-CB)物理性能及燃烧性能最佳,且均优于商用烧烤炭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评价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已有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进行技术评价,主要有生物质燃烧技术(包括炉灶燃烧技术、锅炉燃烧发电技术和生物质型煤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包括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和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本文在阐述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的基础上,综述了上述各种技术发展现状与近年来的应用情况,对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型煤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生物质型煤的成型方法、生物质种类及来源、粘结剂种类和燃烧性能的研究做了综合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