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玮 《老年人》2009,(10):22-23
柳斌杰,中国新闻出版行业的掌舵人。自从2007年担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后,他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使全国出版行业有了飞跃发展。为此,他被国际互联网评为“中国最具智慧的官员”和年度“最有影响的人物”。2008年,他还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60名改革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炎黄世界》2013,(6):24-25
任仲夷,中国共产党元老、著名政治家,见证了中国近百年的岁月更替,亲历了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参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力主广东改革开放;他第一个公开发表文章响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批判“两个凡是”;他绕过“禁区”,亲自主持烈士张志新的平反昭雪;他凭借着一个改革者的大智大勇坚定地引领广东的改革开放,用短短5年的时间,使长期落后的广东经济总量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关于顾准,有这样的评价“在造神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对个人迷信的人;在‘凡是’思想风靡思想界的时候,他是最早冲破教条主义的人。”“只因为他的思想变成了铅字,他给整个一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挽回了荣誉。”“顾准是中国经济学界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以上评论,都出自当今中国第一流学者之口。随着他诞辰9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顾准这个名字再次为思想界、经济界所瞩目。一部关于他的传记《顾准画传》也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这部传记以文字和图片交互的形式,对顾准不平凡的一生进行了梳理和记叙。  相似文献   

4.
今年39岁的王文新,已经是乌鲁木齐“抓饭熟了”连锁店的创始人和身价不菲的老板,可是他的梦想远不止此,他想把他的“抓饭熟了”打造成中国的“麦当劳”!尽管刚刚开业一年,  相似文献   

5.
《职业》2014,(19):7-7
李登海作为农民发明家,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这顶桂冠最能准确彰显他的本色,使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30多年间,他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8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他主持选育的“掖单”系列玉米新品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齐静 《老人世界》2011,(12):11-12
马海德,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与斯诺并肩走进延安。他出生在美国,但他毕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是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致力于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为中国消灭性病和在2000年全国争取达到消灭麻风病作出了贡献。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被国家卫生部授予“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相似文献   

7.
他曾受到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锦涛的两次接见,后来在企业工作中又享有“企业修理师”、“快刀”和“好枪”等美誉,十年来,他在职业生涯中经历了互不搭界的行业大跨越,完美地实现了将“跨越”变成“卓越”的奇迹。“哪个企业有毛病,只要有他就能手到病除”,“放到哪里,哪里就能打胜仗。”这是同事们对他的高度评价。2013年,他荣获了国际人力资源协会颁发的“中国杰出经理人”称号。他就是吕福通。  相似文献   

8.
高灵芝 《职业》2006,(10):5-7
他的梦想是建立自己的企业王国。他带领自己的团队踏上“天煌教仪”的辉煌之路,创造出中国教育装备行业的品牌奇迹,他想让“天煌”再次腾飞,用3~4年时间打造“天煌”成为中国教学仪器最大的出口和生产基地……他就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的倡导者和领航者——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个人准确地预言了德军进攻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和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宣战的重大历史事件。他就是当时已离职的中国将军陈孝威,被时人誉为“二战”时期的“诸葛亮”。1941年2月,陈孝威在他主办的香港《天文台》周刊上发表了题为“论大不列颠之战”的文章。他指出,希特勒德国征服中欧及西欧多数国家后,必然要对苏联开战。  相似文献   

10.
采访余教授是在“公关教育二十年成果表彰大会暨首届中国优秀公关案例大赛颁奖典礼”的前一个晚上,他说上午10点他就到了,我笑道:“您该是今天报到最早的嘉宾了,您那么忙还能来,真的很感谢的”“这样一个盛会,下沙尘暴我也得来的”,他开心地笑着说。1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的会上,余教授要做中国公关教育20年的简要回顾发言,下午还要主持“公关教育论坛”,因此,采访的主题自然是20年公关教育和作为公关教授的他本人了。  相似文献   

11.
孔于是中国最早的一位教育家。他从事教育是为了实现他的“仁学”思想,为了培养人“成圣成贤”。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众多有意义,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求得知识的方法。孔子实践了他自己提出的“有教无类”的主张。他的教育活动,结束了过去由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  相似文献   

12.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公共关系学专家吴友富教授最近向本刊记者谈了他对“中国国家形象品牌建设”方面的最新思考。他说,时至21世纪初叶,中国国家形象品牌已经到了必须重新塑造和展示的时候了。中国国家形象品牌应该充分和鲜明地凸显出“和平:和谐、合作、大同”的理念和丰富的精神内涵。21世纪的中国国家形象品牌的  相似文献   

13.
徐助全  姚慧 《老年人》2008,(4):26-27
在湘西泸溪县,有一位名叫向荣的老人,一生痴迷“辰河高腔”。有人说他是湘西民间文化的一只喜鹊,衔着梦想从大山飞到了巴黎和巴塞罗那等国际大舞台的枝头。有人说他是“辰河高腔的活化石”、“中国民间艺术的精灵”。而他则笑称自己“唱戏染上了瘾”,一生钟情于“辰河高腔”这个戏曲。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员工,他辞职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亲自致电挽留,给他一个微软史无前例的终身荣誉总裁称号;为了他。网游大鳄陈天桥不惜动用两大武器:“金手铐”和“金降落伞”;不用他开口.便有人主动以10亿天价盛情邀请他“转会”。他就是“中国第一打工皇帝”唐骏。  相似文献   

15.
18个路人     
《中外书摘》2014,(12):94-95
今天我舅舅向我借书,我给了他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他没去过中国,不妨了解一下。该书是我的教授写的,叫作《101个关于中国的最主要问题》。舅舅拿起书,看到结束语,对其中一个问题纳闷不已:“在中国,为什么一个2岁婴儿被汽车撞倒在地却没人去救助?”他问我这是不是真的。“是。”“怎么可能?” 舅舅瞪大了眼。  相似文献   

16.
孙建琳 《老人世界》2011,(11):20-21
1897年:中国女学堂成功创办中国女学堂初名“桂墅里女学会书塾”,在向清政府申请刻制学堂公章时,正式定名“中国女学堂”,通常称“经正女学”或“经正女塾”。学堂创办者经元善(1841—1903年),浙江上虞人,近代中国著名企业家、慈善家,资产阶级维新人士。他积极提倡新式教育,曾于1893年创办经正书院,教授中西各学。1897年11月,他开始筹议创办中国女学堂。他的热心善举,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梁启超在《事务报》发表《创设女学堂启》,并亲自为学堂制定了办学章程;  相似文献   

17.
葛红兵在他的名文——真是名文,若不是看了他这篇文章,我还真不知道在中国文艺理论界有这么一位敢于“直言”的“博士”——《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中谈到钱钟书时,  相似文献   

18.
余玮 《职业》2010,(7):6-8
他带领团队成功催生了中国第一枚通用CPU“龙芯1号”,从此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尴尬历史,开辟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9.
当他在国内最早宣讲他的“黄页”时,别人说他是骗子;当他喊出“要做中国最好的企业”时,别人说他是疯子,然而,他是中国第一位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的企业家,他的阿里巴巴被评为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他正在改变我们生活和做生意的方式,把我们带向网商时代,他就是马云。  相似文献   

20.
传奇人生     
日出广安 公元1904年是中国传统的龙年,这一年的8月22日,在四川省东部的广安县牌坊村,一户普通的农家院子里,一个可爱的小男婴呱呱坠地。他的父亲按家族字辈给他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邓先圣”。后来私塾先生以为先圣两字欠妥,孔夫子方能为“圣人”,你怎么能“先圣”呢?于是改学名为“邓希贤”,乳名“贤娃儿”。这个名字一直伴随了他二十年,再后来,他投身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为了工作的方便和需要,他自己改用了这一生中最平凡也最响亮的一个名字——邓小平。 农民的儿子 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他仗义疏财,只要别人遇到难处,求他帮助,他总是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慷慨解囊,乐善好施。为了帮助别人,他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