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M蛋白病 (MG)是由于单克隆浆细胞无限增殖产生均一单克隆蛋白所导致的一组疾病 ,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多发于老年人 ,发生率随年龄有增高趋势[1] ,且死亡率高达 4 0 % [2 ] 。在我国日趋老龄化的同时 ,快速、准确地诊断MG显得日趋重要。本文作者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MG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Ig)和轻链K、λ并计算K/λ比值 ,以探讨其在MG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临床确诊为MG患者 4 5例 ,包括多发性骨髓瘤 4 2例 ,巨球蛋白血症 3例 ,其中轻链K型MG患者 31例 ,轻链λ型…  相似文献   

2.
速率散射法测定M蛋白病免疫球蛋白及轻链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蛋白病 (MG)是指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并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多肽链亚单位合成异常增多的一组疾病。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及重链病等 ,绝大多数患者的发病年龄 >4 0岁 ,死亡率高达 4 0 %[1 ]。我们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已确诊 MG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Ig)和轻链(κ、λ)及尿中κ、λ含量 ,并计算κ/λ比值 ,以探讨其在 MG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临床确诊为 MG2 6例 ,其中多发性骨髓瘤 2 3例 ,巨球蛋白血症 3例。非 MG组均为临床确诊患者 ,包括肾病 2 0例、白血病 1 6例。…  相似文献   

3.
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于 1991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共收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 6 2例 ,其中失访 2例 ,可追踪的 6 0例 ,我们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6 0例MM患者均符合国内MM的诊断标准[1 ] ,其中男 45例 ,女 15例。年龄 35~ 77岁 ,中位年龄 5 6岁。分型情况 :IgG型 2 9例 ,IgA型 9例 ,IgD型 3例 ,轻链型12例 (λ轻链 7例 ,κ轻链 5例 ) ,未分泌型 4例 ,分型不明 3例。临床按Durie分期标准[1 ] :Ⅱa期 13例 ,Ⅱb期 2例 ,Ⅲa期 37例 ,Ⅲb期 8例。2 疗效标准 疗效根据美国西南肿瘤…  相似文献   

4.
免疫球蛋白和轻链的测定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及其κ.λ比值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28例MM患者,30例正常人血清的Ig及轻链κ.λ进行检测,并计算轻链κ/λ比值。结果 28例MM患者中κ轻链升高18例,λ轻链升高10例,IgG多为升高,而IgA、IgM多为降低,其中IgG明显升高14例,占50%,IgA升高4例,IgM升高仅2例,8例Ig  相似文献   

5.
M蛋白的鉴定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健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23(10):558-560
M蛋白是由单克隆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大量增殖产生的具有相同氨基酸顺序和蛋白质结构的免疫球蛋白 (Ig)分子或其片段 ,临床上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MM)、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WM)、重链病 (HCD)、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MGUS)等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M蛋白是单克隆 (monoclonal)免疫球蛋白的缩写 ,也称副蛋白、骨髓瘤蛋白、M成分。 1948年Gutman首先使用M蛋白这一名词 ,现在大多文献也都倾向采用M蛋白这个术语。由于M蛋白的存在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  相似文献   

6.
453例多发性骨髓瘤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定量和κ、λ比值分析在我发性骨髓瘤实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53例经血清免疫电泳、免疫测定电泳、血、尿κ、λ经链ELISA测定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定量和κ、λ比值及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gG类患者212例,占46.8%,IgA类90例(19.9%),IgM类35例(7.7%),IgD类36例(7.9%),游离κ链36例(7.9%),游离λ链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IFE)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ebiaHydrasys全自动电泳分析仪对临床提出申请的患者的血清和尿液标本同时进行免疫固定电泳,并回顾性分析其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62例IFE阳性的病人经临床诊断证实,其中MM患者30人,骨髓瘤19人,MM合并其它癌症者3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1人,骨髓纤维化1人。在所检出的M蛋白中,Kappa(κ)型20例,Lambda(λ)型38例,κ合并λ型(κ&λ)4例。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是诊断MM的一个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较好方法,它降低了MM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了MM诊断的准确性,并且在病情监测、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上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M蛋白的特性并进行分型鉴定。方法对28例血清蛋白电泳异常的患者血清进行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分析。结果分型结果显示,IgG型18例(64.3%);其中κ轻链型7例;λ轻链型11例,IgA型5例(17.9%);其中κ轻链型4例;λ轻链型1例,单纯轻链型2例(7.1%),均为λ轻链型;不分泌型3例(10.7%)。血清总蛋白升高者20例;球蛋白升高者24例,免疫球蛋白和轻链检测表明同型免疫球蛋白和轻链其含量多明显升高并常伴有其它组份的异常。结论应用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M蛋白进行分型鉴定具有特异性和高灵敏性,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分型和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性 ,5 9岁 ,因面色苍白 1月余于 1996年 5月 11日第 1次收住我院。当时体检除发现贫血及皮肤散在瘀斑外未见其他明显异常。血常规 :Hb 5 4g/L ,WBC 3.2× 10 9/L ,BPC 10 8× 10 9/L ;血清钙 2 .3mmol/L ;血清IgG 5 5 .2g/L ,轻链λ 82 .2g/L ,κ/λ=0 .0 15 ;尿游离λ轻链 ( ) ;颅骨X线检查发现多个不规则透亮区 ;骨髓增生活跃 ,幼稚浆细胞 0 .2 6 ,浆细胞 0 .16。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 (MM)IgGλ型 ,Durie Salmon分期为ⅢA 期。 1996年 5月~ 1999年 7月接受了 1个疗程M2方案 [卡氮芥、…  相似文献   

10.
免疫固定电泳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中的应用,并对M蛋白的特性进行分型鉴定。方法对39例血清蛋白电泳异常的患者血清进行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分析。结果3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IgG型20例(51.3%),其中κ轻链型9例,λ轻链型11例;IgA型11例(28.2%),其中κ轻链型5例,λ轻链型6例;IgM型2例(5.1%),均为λ轻链型,单纯轻链型6例(15.4%),λ轻链型3例,κ轻链型3例。血清总蛋白升高者20例,球蛋白升高者24例。免疫球蛋白和轻链检测表明同型免疫球蛋白和轻链其含量多明显升高并常伴有其他组份的异常。结论应用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M蛋白进行分型鉴定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分型和临床分期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京国  张国元 《华西医学》1999,14(4):416-417
目的:提高免疫学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速率散射浊度法测定55例多发性骨髓瘤血清及尿中IgG、IgA、IgM,k和λ轻链含量。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及尿中k或λ含量明显增高,k/λ比值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k/λ比值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k/λ比值〈1或〉4)。结论:免疫球蛋白轻链及其比值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监另诊断敏感和牧民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免疫学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速率散射浊度法测定 5 5例多发性骨髓瘤血清及尿中IgG、IgA、IgM ,κ和λ轻链含量。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及尿中κ或λ含量明显增高 ,κ/λ比值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κ/λ比值〈1或〉 4 )。结论 :免疫球蛋白轻链及其比值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敏感和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M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清免疫学特征。方法对337例M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清进行醋酸纤维膜电泳、免疫电泳分析和免疫球蛋白定量。结果308例(91.4%)患者血清经醋酸纤维膜电泳可显示M带,免疫电泳分析表明,IgG、IgA、IgM、IgD、单纯游离轻链、单纯重链和双M蛋白的比例分别为49.2%、25.5%、6.8%、6.0%、11.1%、0.6%和0.9%。从轻链型别看,IgG1、IgG4、IgA、IgD类M蛋白以λ型为主,IgM类和单纯轻链型M蛋白以κ型为主。在各类患者血清中,大多数伴多克隆免疫球蛋白降低,但IgM类M蛋白血症患者血清中多克隆IgG高于正常对照,其多克隆IgA亦高于其他各类患者血清中含量。结论90%以上的血清M蛋白可通过醋酸纤维膜电泳检出;免疫电泳不仅可对M蛋白进行分类和分型,还可检出醋酸纤维电泳未发现的M蛋白;M蛋白血症(IgM类M蛋白除外)患者的血清中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含量常降低。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M)和Waldenstrǒm巨球蛋白血症(WMG)是两种独立的疾病。通常是根据临床、组织学和免疫学的差异,即能作出两者的鉴别。作者观察到了两例同时患有IgM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和浆细胞瘤的病人(即IgM骨髓瘤的病人)。2例均有骨质损害、单克隆IgMκ和骨髓的浆细胞浸润。浆细胞的形态特征为电镜所证实,对2例患者使用重链μ和轻链κ抗血清的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显示阳性,其结果表明Igκ蛋白来源于这些浆细胞。  相似文献   

15.
血尿轻链定量检测在M蛋白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蛋白病是浆细胞单克隆增殖,产生大量均一免疫球蛋白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MM),巨球蛋白血症等。M蛋白由单一种类重链和单一型轻链构成,因此患者血清和尿中常能检测到单一增殖的轻链(κ或λ)。我室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血、尿轻链做定量检测,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M蛋白病患者64例,为本院1995~1998年7月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确诊的初诊患者。肾病17例,自身免疫性疾病23例(包括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均系本院门诊…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病程中IgA型转变为IgG型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发性骨髓瘤病程中IgA型转变为IgG型一例范纯武赵锐我们遇到1例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M)在明确诊断并治疗1年半后转变成IgGκ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8岁,因受凉后咳喘20余年,经抗炎、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受凉后复发,每年发作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0例多发性骨髓瘤的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0例MM血清蛋白电泳65例检出M-带,有5例出现极不明显的或不出现M-带,但在免疫固定电泳图谱中70例均可见与对应抗血清形成单克隆条带。5例血清蛋白电泳出现不明显条带或不出现条带的标本经免疫固定电泳分析2例为IgD-λ型,2例为轻链型,1例IgE—κ型。结论免疫固定电泳不仅能对M蛋白准确分型而且能提高单克隆IgD、IgE以及轻链型M-蛋白的检出率,是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好发于中老年的恶性疾病。本病约占恶性疾病的1%,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1]。增生的浆细胞产生结构均一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D型MM非常罕见,仅占MM病例的1%~2%^[2],而κ型约占IgD型MM的10%-30%。现报道1例IgDκ型多发性骨髓瘤病例。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与尿中轻链定量检测对MM的诊断分型意义,我们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60例MM患者的与尿进行了轻链定量检测,结果发现,IgG,IgA,IgM型MM患者血清中均有单一轻链异常增高并伴k/λ比值异常,IgD型与轻链型MM患者尿中均有单一轻链异常增高,血与尿中轻链定量的检测对MM的诊断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因浆细胞克隆性增生致血清中产生大量单克隆游离轻链。血清游离轻链(serumfree light chain,sFLC)检测在浆细胞疾病(plasma cell dyscrasias,PCD)的应用中日益突出。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是一种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快速自动、定量的检测手段。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中sFLC水平并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中sFLC与血清总轻链(sTLC)相关性。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明确诊断的45例多发性骨髓瘤初诊患者的血清游离κ及游离λ浓度,计算游离κ及游离λ的比值,评价sFLC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MM患者的sFLC及其比值与正常人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κ=13.53,P<0.001;tλ=17.53,P<0.001;tκ/λ=4.26,P<0.001);MM患者的sFLC和sTLC及二者的比值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M患者中sF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sFLC及其比值可作为MM的诊断指标之一。sTLC的测定不能代替sF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