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139霍乱弧菌及其引起的霍乱沈宝铨,傅希贤近几年,一株新的非O1霍乱弧菌肆虐南亚,引起霍乱样腹泻的流行,并且迅速蔓延。此类病人数量大,可造成死亡,故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严重关注。现就此“新”细菌的发现、命名,此菌的细菌学及其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卫生部所属卫生防疫部门最近批准了一种新型单剂型口服霍乱疫苗,其较先前的注射疫苗更为有效,且使用更方便。临床试验表明:Mutaool Berna能提供有效免疫达6个月,且无副作用。在亚洲、非洲及南美洲的临床试验中,2%~4%的病人出现轻度腹泻、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Mutaool Berna直接刺激肠免疫。经DNA重组技术,霍乱弧菌致病部分被消除,其它部分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渔民。因剧烈泻吐1小时住当地医院抢救,症状好转后转本院。患者发病前1天晚上吃过“炒螺丝肉”,于次日凌晨起剧烈泻吐,大便失禁,呕吐频繁,每次量多,泻吐物呈米泔水及清水样,无脓血,无明显腹痛,无畏寒发热,病后精神萎糜不振,口干、尿少。体格检查:T:37C,BP:10.6/8.0KPa,神志清,急性重病容,中度以上脱水,心音偏低,心率90次/分,两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9.8×  相似文献   

4.
一起O139霍乱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7年绵阳市涪城区某镇O139群霍乱暴发流行原因及传染来源,为霍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暴发流行的个案调查表、调查登记表、实验室检测结果、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暴发流行始于2007-09-25,止于2007-10-04,全部患者和带菌者解除隔离;暴露人口181人,发病2例,罹患率为1.10%,无死亡病例;检出带菌者11例;感染率为7.18%(13/181)。最小年龄6岁,最大85岁,20岁以下1例,20~40岁7例,40岁以上5例,平均年龄41.8岁,以20~40岁为主,占病例及感染数的53.85%(7/13)。9月27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综合市场某海、水产批发门市的甲鱼养殖水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并开展病例对照调查,确定这起霍乱疫情由海、水产品污染凉拌菜所致。结论本次霍乱暴发流行的原因为集体性聚餐,传播途径为经食物传播,传染源为甲鱼。  相似文献   

5.
霍乱弧菌O139感染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在印度、孟加拉、泰国等地出现霍乱样腹泻疾病的爆发流行。从病人中分离到的病原菌是一种新型的霍乱弧菌,与O1群及非O1群的O2~O138的诊断血清均不凝集。Shimada等将之定名为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由该菌株引起的疾病在临床和流行病学上与O1菌所致霍乱无法区分,故也被WHO  相似文献   

6.
霍乱近几年在北京呈散发流行,我院每年均能收治数例患者。今年1月初我院急诊收治一例病人,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6岁,为某餐馆打工人员。因腹泻、呕吐5小时于1999年1月3日23:30来院急诊。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水样物,腹泻10余次,呕吐5次,呈喷射状,无发热及腹痛,极度乏力,下肢痉挛,口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3起霍乱疫情病原O139霍乱弧菌分子分型特征和遗传相关性,探讨O139霍乱疫情流行特征。方法对2012年湖北省3起霍乱疫情分离鉴定的35株O139霍乱弧菌菌株用水煮法提取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霍乱肠毒素CT基因;取新鲜培养的菌株,制备约4.3个麦氏单位的细菌悬浮液,经裂解、洗涤及限制性内切酶NotI和SfiI酶切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用凝胶成像仪获取电泳图像,分析DNA片段并用BioNumerics V4.6软件UPGMA方法(复选Dice相关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35株O139霍乱弧菌ctxA基因PCR扩增产物约为308bp,分离自聚餐食用的凉菜、病人、带菌者及厕所标本(对应病人家)O139霍乱弧菌均为产毒株,经NotI酶切分为9种PFGE带型,SfiI酶切分为6种PFGE带型;A市2株病人分离菌和4株带菌者分离菌PFGE带型为KZGN11O139.CN0077+KZGS12O139.CN0054,B市1株病人分离菌和1株厕所分离菌PFGE带型为KZGN11O139.CN0302+KZGS12O139.CN0058,C市和D市分离菌株优势型为KZGN11O139.CN0276+KZGS12O139.CN0007,包括3株食品分离菌、2株厕所分离菌及16株病人和带菌者分离菌,另有6株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结论 2012年湖北省霍乱疫情特点为散发以及聚餐导致的局限暴发,3起疫情的分离菌株带型各不相同,呈现多样性,其中2起为单一菌型感染,1起为混合菌型感染,传染来源复杂且不明确,提示应加强霍乱的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8.
<正> 60年代受霍乱第7次世界性大流行的影响,在日本曾有数次传入性霍乱发生,例数不多,患者均系从海外地方性流行区回归日本而发病的,其中极大多数经检疫站留检,以防止霍乱进一步的扩散。但在随后的70年代和80年代由于海外旅游者数量急增,霍乱发生的模式有明显的改变。目前,霍乱在许多国家已成为内源性传播。 如表1所示,自1975年以来,日本几乎每年都有霍乱发生,包括传入性霍乱和本国发生的霍乱,后者指霍乱发病与海外旅游没有相关性,似由第二次传染所致。传入性霍乱年复一年的增加,至今已30余年,而国内传播的霍乱即使每年都有,例数一直很少。在此期间仅发生三次霍乱暴发,第一次是在1977年,第二次在1978年,第三次在1989年。 三次霍乱以1977年6月在有田市暴发的一次为最大,霍乱的传播可能是通过井水,但传染源未证实。在暴发流行的前一周,附近居民有一人主诉严重腹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例不洁饮食致多器官衰竭患者血液中霍乱弧菌进行鉴定。方法取患者静脉血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并进行生化试验、质谱鉴定、血清学检测、16SrRNA分析、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分离菌初步鉴定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MALDI-TOF MS鉴定该菌为霍乱弧菌,置信度99.9%。16SrRNA扩增产物测序后经blast分析,与数据库中霍乱弧菌相似性为99%。该菌无毒力基因ctx、Tcp,毒力基因lolB、toxR、rtxC、hlyA、Hap、PrtV、ompU均阳性。结论该致病菌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患者发生急骤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可能与该菌携带lolB、toxR、rtxC、hlyA、Hap、PrtV、ompU等毒力基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霍乱弧菌O139群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方法 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霍乱弧菌O139群, 对该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分析。与细菌培养法对比检测184 份临床标本。结果 该法能在10 分钟内完成检测;该试纸条仅与霍乱弧菌O139群阳性样品发生特异性反应;检测霍乱弧菌O139群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105cfu/mL;与细菌培养法对比检测184 份临床标本, 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达 100%。结论 新建立的霍乱弧菌O139群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简便、快速, 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好, 适用于现场样品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1.
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 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 ,能引起大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1] 。据泸州市有关资料表明 ,我院诊治的这 1例O13 9重型霍乱是泸州市解放以来首发病例 ,从临床的角度予以报道 ,供同道 ,特别是非流行区临床医生参考。患者男性 ,6 6岁 ,农民。因剧烈腹泻 14h ,水样便 30余次 ,量近 90 0 0ml,呕吐 3次于 2 0 0 1年 9月 8日下午 2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14h突然腹泻 ,水样便 ,起始未注意便色 ,次日呈米泔水样 ,共 30余次 ,入院时水样便…  相似文献   

12.
近期在亚洲 Bengal O139群霍乱弧菌的出现引起了霍乱的流行,为了评估此传染病在临床和免疫学上的特性。给北美健康成人志愿受试者服用 Bengal O139群霍乱孤菌的AI1837株。摄入10~4cfa 的4例中2例发病  相似文献   

13.
14.
1998年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暴发了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的大流行,2001~2006年连续从水磨河河水中检出霍乱弧菌的非流行株.  相似文献   

15.
人类历史上已发生霍乱七次大流行。前六次从1817~1923年,流行的是古典霍乱;第七次从1961年至1993年流行的是埃尔托霍乱(即副霍乱)。都是由 O_1群霍乱弧菌(分别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引起的。至于非 O_1群霍乱弧菌(从 O_2直至 O_(138)的137个血清型)尽管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体中,但一般认为不致病或仅能引起轻度腹泻和侵袭性感染,因而多被视为条件致病菌,临床医生也从不把 O_2~O_(138)的不凝集弧菌当作霍乱处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64岁,农民.因“腹泻伴全身不适5小时余”于2013年10月4日20时急诊以“腹泻待查”入院.患者于当日下午无诱因起病,腹泻始为黄色后为无色水样便,量多,次数频繁,不计其数,伴轻度恶心、口干及全身紧束感,无呕吐、发热及畏寒,无腹痛及里急后重.病后未经治疗.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乙型肝炎等病史10余年,于2012年7月因胃印戒细胞癌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毕I式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术后未作放化疗.有窦性心动过缓病史.有嗜烟史30余年,每天10~20支,无其他不良嗜好,无生食、不洁饮食史.  相似文献   

17.
O139群霍乱弧菌地方分离株的分子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本地分离出的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子特征,建立霍乱暴发和散发的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溯源的有效手段。方法采用PCR方法对霍乱弧菌进行4种毒力基因的检测,用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D)及SPSS软件对以上菌株进行多态性分析,对霍乱弧菌毒力进行快速测定和分子分型。结果5株O139群霍乱弧菌均可检出四种毒力基因。所有霍乱弧菌的RAPD结果经聚类分析可分为3个聚类群,较好地反应了不同群的霍乱弧菌之间的亲缘关系。结论可将PCR和RAPD方法结合分析用于霍乱疫情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溯源。  相似文献   

18.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广东省高明市某电子厂共有职工113人,男14人,女99人.其中A,B两个车间分别为78人,29人;办公室管理人员4人,食堂职工2人.大多数职工为当地居民,中午均在食堂就餐,餐具自备专用,早餐及晚餐在家或餐馆就餐.1.2方法①EL...  相似文献   

19.
霍乱流行态势及我国霍乱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霍乱第7次世界大流行已经40余年,目前霍乱流行主要存在于非洲和东南亚,霍乱暴发的突然性依然存在[1],小流行及散发不断.霍乱仍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第7次霍乱大流行向西半球的扩展和新的霍乱弧菌0139的出现,其流行特点发生了变化,在流行病学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同时,我国霍乱防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新型霍乱弧菌 O139的减毒活疫苗。作者分别从印度的马德拉斯和孟加拉国的达卡找到两株 O139野生型:MO10、AI4456,并通过对 ctx 剪切、插入、拷贝,从MO10株衍生出 Bengal-3、Bengal-15,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